《狗十三》:面對家庭關係中的親子衝突,我們該如何解決?

2020-12-22 寶寶好萌

親子關係是人世間最可貴的關係,由於一脈相承,彼此間有著無法割捨的血緣,所以使得親子關係和其他關係不同。

明明應該是最親密的關係,可是即便雙方都努力的想要靠近,卻又難免會發生一些爭執和矛盾,導致親子關係變得緊張而又生疏。

電影《狗十三》上映於兩年前,描寫了一個13歲女孩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的成長經歷,其中親子關係造成的矛盾和對立,在影片中隨處可見,讓人們不得不深思,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隨時有可能出現的親子衝突?

女孩李玩在父母離異之後,一直和父親生活,之後父親有了新的家庭,有了妻子和孩子。

而李玩此時正處於13歲的青春期,家庭的變故導致了他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變得越來越沉默,而且也越來越古怪,更是不願意再和父親以及家人交流。

父親很快覺察到女兒的變化,因為平時自己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李玩,所以他特地買了一隻小狗陪女兒。

李玩很喜歡這隻小狗,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愛因斯坦,這成為了她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然而一次家人的疏忽,愛因斯坦竟然走失了,這讓李玩非常傷心,當她得知家人並沒有在愛因斯坦走失後進行尋找時,更是直接對弄丟小狗的爺爺發起了火。

然而她並沒有等到家人的道歉,反而是父親冰冷的責備,說她不應該用這樣的態度對待爺爺。

其實父親在李玩面前一直都是強權主義的執行者,李玩想要報物理興趣小組。

可是當父親得知老師建議李玩報名英語小組時,便打著為李玩好的名義,強行讓女兒報名英語小組,完全沒有顧及到對方的感覺,以至於彼此間的隔閡就此加深。

李玩在家庭之中一直被漠視,無論是她沒有辦法參加自己喜歡的物理小組,還是她最心愛的愛因斯坦走失無人尋找。

這些其實都反映了家人對李玩的忽略,他們從來都沒有在乎過李玩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對待這個其實早已心灰意冷的女孩。

父親不愛李玩嗎?其實並不然,這個堅強的男人在劇中為你女兒流過三次淚。

第1次是因為在打了女兒之後感到後悔,希望女兒原諒;第2次是他知道女兒最愛的愛因斯坦因為絕食而亡,感覺自己愧對女兒;第3次是在接到李玩親生母親的電話之後,終於情緒失控崩潰大哭。

在我國傳統的親子關係中,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之所以親子關係會產生衝突,更多的原因是因為缺乏理解和尊重。

01如何化解家庭中的親子衝突?

1、儘量做到民主

當親子的關係瀕臨緊張的時候,父母不妨為孩子提供一個較為寬鬆的民主協商環境,全家人和孩子一起面對他們遇到的困難,站在孩子的一邊和孩子感同身受。

這樣孩子便能感覺到父母是願意放下權威和自己平等相處的,從而也就願意打開心門接納父母,和父母溝通交流。

如果父母總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態面對孩子,那麼在家庭成員彼此不平等的狀態下,衝突自然也就更容易產生。

2、耐心的溝通

父母要給予孩子表達情緒的權利,不要總是想著當孩子的情緒扼殺在萌芽狀態。

當孩子體內堆積的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時,他們自然會需要尋找一個突破口,而這個突破口未必是正確的,所以孩子會做出一些在父母看來不可理喻的行為。

其實只要父母願意傾聽孩子,願意耐心的和孩子溝通,這樣就能夠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不要總想著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而是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給予孩子積極的引導,這樣孩子才能越來越理解父母。

3、改善家庭的環境

家庭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未必每一個父母都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真正適合他們的環境。

比如有的家庭中總是充滿爭吵,或者對孩子不管不問,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只能感覺到自己被忽視和冷漠,完全體會不到來自父母的愛。

想讓孩子健康的成長,父母首先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有愛的環境,處理好家庭成員之間的各種關係。

即便是在離異之類的特殊家庭,父母也可以通過更多的陪伴讓孩子感覺到他們的愛並沒有減少,這樣孩子才能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擁有美好未來。

相關焦點

  • 《狗十三》:面對家庭關係中的親子衝突,我們該怎麼辦
    影片中的故事在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中都會上演,一代代青春少年被社會習俗、主流價值、家庭倫理所規訓、所壓制、所雕琢,整個過程我們既滿懷無奈又感同身受,或許親子衝突從本質上就是青春的必然和成長的本然。親子衝突在家庭關係中普遍存在,是一個極其現實又難以解決的問題。
  • 家庭關係中總會有親子衝突,面對親子衝突,巧用3R法則應對
    文丨敏敏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有衝突,家庭中也不例外,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孩子越來越難管教,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大部分家長都只會覺得是孩子不聽話,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呢?
  • 《狗十三》:家庭教育中解決親子衝突,家長要學會應用「3R」法則
    導語:《狗十三》這部影片由曹保平導演,以一隻叫「愛因斯坦」的狗為導火索,講述了一個中國式家庭中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長之間爆發的矛盾衝突。電影真實地反映一個女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被規訓、壓制的掙扎、無奈和妥協,一個父親對無法掌控女兒,而產生的暴躁情緒,以及家庭、父女之間的親子衝突。
  • 《狗十三》:家庭教育中解決親子衝突,家長要學會應用「3R」法則
    導語:《狗十三》這部影片由曹保平導演,以一隻叫「愛因斯坦」的狗為導火索,講述了一個中國式家庭中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長之間爆發的矛盾衝突。這部影片拍攝於2013年,在塵封五年後才得以上映,但是一亮相就擊中了中國式教育的痛點。國內將近40萬人為影片綜合評分後打出8.2的高分。
  • 《狗十三》青春期的3種親子衝突,處理不好就是以愛之名的傷害
    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家庭還是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較為嚴重的親子問題,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猶如城牆般堅不可摧。這種狀態到底應該如何打破呢?面對不夠親近的家庭關係,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呢?2018年上映的青春教育類型電影《狗十三》就刻畫了一個充滿矛盾、親子關係疏離的家庭。
  • 狗十三青春期的三種親子衝突,處理不好就是以愛之名的傷害
    現代社會,很多家庭因為各種原因,親子問題依然嚴重,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就像城牆一樣堅不可摧。這種狀態究竟應該如何打破?作為父母,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改善不夠親密的家庭關係?2018年上映的青春教育電影《狗十三》,描繪了一個充滿矛盾、親子關係疏離的家庭。
  • 從教育角度解析《狗十三》:「親子衝突」,唯有陪伴和愛可以救贖
    前言在人世間,有家庭,就有親子關係,有親子關係,就必然存在親子間的衝突。我們如何順利地將衝突化為親子凝聚力呢?3、如何用陪伴和愛化解親子衝突?正文電影《狗十三》:少女李玩今年十三歲,生長在再婚家庭,父親離異後又娶了一個後媽,自己和父親,繼母以及爺爺奶奶生活在一個屋簷下。
  • 親子教育重要的一課,如何解決親子關係中需求衝突
    我們親子關係的處理過程中,父母和孩子之前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需求衝突。如果解決日常的衝突,並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這也是親子教育重要的一課。需求衝突就產生了,我們應該對孩子究竟是該嚴厲(父母贏)呢,還是該寬容呢(孩子贏)?
  • 《親子關係的重建》:解決親子衝突的關鍵是父母的不斷修行
    為什麼家長和孩子總是衝突不斷?應該如何解決?著名心理學家趙玉萍在《親子關係的重建:用沙盤療法讀懂孩子的心》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大多數的親子衝突由親子關係不良引起。作者通過20多年沙盤遊戲心理諮詢案例,總結出親子衝突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認知、情緒情感、意志行為、人格成長和人際關係。本文主要從認知和情緒情感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 《家長大學堂》| 如何解決親子衝突?
    《家長大學堂》| 如何解決親子衝突? 隨著孩子的長大獨立和自我意識增強親子衝突更易產生
  • 淺析親子衝突:扭轉面對衝突的態度,是實現「共贏」的基礎
    有人的地方就有衝突,家庭更是衝突的聚集地。常見的親子衝突包括但不限於:起床衝突(後續以此為例提供解決方法)、睡覺衝突、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能不能玩遊戲、上哪個特長班、先寫作業還是先玩兒、怎麼寫作業……桃樂茜·湯普森曾說過:「人類頭腦中最具毀滅性的元素就是恐懼,恐懼製造了攻擊。」
  • 《P.E.T.父母效能訓練》| 親子關係的關鍵是如何解決衝突
    1.如何解決衝突是親子關係中最為關鍵的因素。衝突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它不一定是不好的。衝突如何解決,是決定一種關係是否健康、是否令雙方滿意、是否友好、是否深厚、是否親密的最關鍵的因素。2.一個矛盾但真實的命題:運用權力會使父母喪失影響力,而放棄權力或拒絕使用權力會使他們對孩子擁有更多的影響力。
  • 面對疫情如何重塑親子關係
    「一般可以從兩個角度看待親子關係,一個是親密性,一個是衝突性。」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表示,「疫情期間,家長和孩子發生衝突的頻率比以前高。」如何看待疫情期間的親子關係?應對親子問題需要避開哪些「坑」?在「後疫情時代」,家長還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把目光投向了門扉裡的家庭。
  • 用沙盤療法化解5類親子衝突,重建理想親子關係
    如何從源頭解決親子關係的衝突,建立和諧理想的親子關係,成為家裡每天都在思考討論和不斷關注的話題,也因此遇到了《親子關係的重建》這本書。《親子關係的重建》通過一個個真實而生動的案例,幫助處於各個年齡段的家長們解決與孩子在親子關係中存在的問題,讓大家看到重新構建親子關係是怎麼讓叛逆、與父母對抗的孩子變的懂得理解父母、心疼父母;怎樣讓手足無措的父母真正讀懂孩子的內心,看清孩子內心深處的困擾,徹底化解親子衝突,重建理想的親子關係。
  • 親子衝突為什麼會產生?該如何積極與正確化解?
    如果衝突過多,對關係有害無益;相反,如能處理得當,它卻可以成為了解彼此、加深感情的粘合劑。今天,我們站在親子關係的角度,探討為什麼會產生衝突?該如何積極與正確化解?雖然只涉及親子關係,要列舉出衝突的所有分類也是非常困難的,但仍然可以對主要的方面做歸納匯總。我把在服務於不同家庭的過程中,很多家長與孩子遇到的共性問題,做了梳理並歸類如下:學習類衝突:主要是與孩子學習能力相關的。
  • 親子衝突(四)||如何預防和幹預親子衝突?收藏
    前面我們介紹了親子衝突產生的原因、表現形式以及產生的正負面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預防和幹預親子衝突。一、如何預防?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託爾斯泰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積極健康的成長,減少親子衝突發生的機率。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能給的都給孩子,但是過多的愛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一直生活在父母過度保護下的孩子怎麼能長成參天大樹呢?允許孩子犯錯。
  • 如何改善家庭中不健康的親子關係
    我們要做的是確保這樣的悲劇不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每一位父母,不妨問一下自己孩子的內心,他們的內心健康嗎,快樂嗎?大人不以為意的一次誤會、可能對於孩子來說,是一輩子的事,家長要和孩子一起成長,經營好親子關係。本篇為大家介紹一下薩提亞模式的親子關係,藉助薩提亞模式中的家庭雕塑、冰山模型等方式改善不健康親子關係。1. 什麼是親子關係?
  • 孩子居家學習,親子衝突如何解決
    【來源:光明日報】疫情之下,面對病毒我們需要關注身體防護,同時也要關注心理健康。目前,疫情防控積極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居家隔離的人們心理狀態較之前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亟須我們密切關注、科學化解。
  • 疫情期間,如何解決親子衝突
    現在受疫情影響,孩子不能上學,親子關係逐漸變得緊張。今天達媽教大家如何解決親子衝突。 親子關係變得緊張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家長對孩子期望高,而孩子達不到這是很多家庭會發生的一幕,大多數家長會像媽媽一樣,對大寶抱有很高的期望
  • 《狗十三》VS《怦然心動》:不同家庭教育,映射孩子不同人生
    提起國產青春電影,大多人都會想到樸素的場景、清新的畫面,無需花哨的影像,青春風就能吹入我們的心間。作為一部青春情感片,《狗十三》用簡單的故事架構展露小女孩李玩,在殘酷的家庭教育中成長的心路歷程。《狗十三》是一部原生態現實題材青春片,隱喻的片名"狗13"是導演對冷漠、殘酷的家庭教育的怒吼,也是對獨裁式教育下孩子遭受重大精神創傷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