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關係中總會有親子衝突,面對親子衝突,巧用3R法則應對

2020-08-19 敏敏聊育兒

文丨敏敏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有衝突,家庭中也不例外,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孩子越來越難管教,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大部分家長都只會覺得是孩子不聽話,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呢?而面對親子衝突,家長們應該怎麼做呢?

2018年公映的《狗十三》就是這樣一部電影作品,反映了一位13歲青春少女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的成長淚痕與心靈陣痛,展現了長輩對於「聽話」、「懂事」、「長大」的迫切呼求與孩子真誠、友善、單純的心性之間的矛盾衝突。


一、處理不好往往會有很大的影響:


1.影響親子間的感情


親子衝突的表現通常是相互的冷暴力,彼此漠不關心,親子關係疏離,子女逐漸感到孤寂、無助、無趣,生活中沒有那種親密無間的親情、溫暖融洽的氛圍。雖然沒有語言和行為上的呈現,但有些時候,孩子們會以迴避、逃避、自閉、緘默等方式對待家庭成員或者衝突的另一方。

2.影響孩子對家庭的認知


親子衝突還會造成孩子對家庭認知產生偏差,孩子會認為家庭無法為自己提供安全感,從而可能會喪失對任何事物的信任。


3.影響孩子性格養成


親子間的行為衝突,往往伴隨著痛斥、謾罵、侮辱、體罰。衝突的雙方都承受了巨大的肢體傷痛與心靈蹂躪。我想即使事後家長道歉反省,但也無法彌補衝突給孩子留下的心理陰影。那種殘酷窒息的畫面,有多少孩子會銘記一生啊。


脾氣暴躁、人格欠缺、經驗不足的長輩最容易與處於青春期的子女發生行為上的激烈衝突,行為衝突對於當事人雙方都會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創傷。

二、家長不妨試試3R法則:


家長不妨試試「3R」法則,可以幫助我們在親子關係中妥善的處理與孩子的矛盾和衝突,充分地理解、關心孩子的成長,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心理發展,也能促進良好的親子關係。


三、什麼是3R法則?


3R法則即矯正錯誤的三個R」,是樹立「勇於不完美」榜樣的一個絕佳的方法。矯正錯誤的三個R是什麼?即:承認(Recognize)、和好(Reconcile)、解決(Resolve)。

四、如何運用:


1.承認(Recognize)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己作則。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作為父母也不是完美無瑕的人,也會犯錯,我們在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也不一定會完全正確。


如果發現自己有錯,要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大膽的為孩子樹立「不完美的榜樣」,讓孩子明白,誰都會犯錯,但是犯錯之後要敢於承認,敢於擔當。

2.和好(Reconcile)


一個孩子成長過程所需要的養料能有多少,不過是父母的信任,無私的愛,平等的尊重。衝突過後,還能心平氣和的和孩子和好如初,依然談心的父母,基於對孩子的尊重和平等。父母對於孩子的道歉,不是為了博得原諒,給自己心理慰藉,而是勇敢的去面對自己的錯誤。


3.解決(Resolve)


經過了承認錯誤,和孩子真誠的握手言和,並不是說問題就已經得到了解決,問題就不存在了,問題依然存在,接下來就是關鍵的一步:解決問題。矯正錯誤的三個R」中的前兩個——承認與和好——為第三個R(解決問題)營造出一種積極的氛圍。在充滿敵意的氣氛中試圖解決問題絕對不會有好效果。

五、另外家長平時要:


1.尊重孩子的想法


親子間建立相互尊重的氛圍,遵循民主開放、互尊互敬、換位思考的原則,共同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挑戰、問題。家長對孩子保持充分的尊重,親子衝突就很難形成。


2.尊重孩子的隱私和空間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尊重孩子自己的私人空間,做到不打擾,這樣才能使孩子自信、陽光的長大。

3.平時多和孩子溝通


只要我們堅持耐心、細緻的溝通,親子衝突很多時候都能避免。溝通時首先必須了解子女的真實想法以及想法產生的背景。引導子女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看法,不利用輩分或強權反對孩子表達或隨意施以罪名。

六、總結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不應該是長幼有序的縱向關係,而是以獨立的個體相互尊重,克服脾氣和主動溝通是種真正的勇敢。不去批評孩子,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引導孩子認識自我情緒,理解情緒表達的自然後果,並給予積極反饋,世界上沒有「錯誤」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教的父母。

相關焦點

  • 面對親子衝突,家長要巧用「3R法則」
    1.影響親子關係的融洽親子間的衝突最直接的負面影響就是對親子關係的傷害在衝突中,親子關係中產生了更多的矛盾和分歧。親子間的相處無法做到溫馨融洽,這使得彼此間的距離感更加明顯而疏離。2.影響孩子的家庭觀建立親子衝突讓孩子對於家庭的認知出現了偏差,在孩子眼中,衝突的不當解決消耗了他們對於家庭溫暖的期待。顯然在這樣的心理驅動下,孩子的家庭觀發生了傾斜,孩子們身上有了更多負面的認知評價。
  • 《狗十三》:面對家庭關係中的親子衝突,我們該如何解決?
    電影《狗十三》上映於兩年前,描寫了一個13歲女孩在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的成長經歷,其中親子關係造成的矛盾和對立,在影片中隨處可見,讓人們不得不深思,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隨時有可能出現的親子衝突?女孩李玩在父母離異之後,一直和父親生活,之後父親有了新的家庭,有了妻子和孩子。
  • 《狗十三》:家庭教育中解決親子衝突,家長要學會應用「3R」法則
    電影真實地反映一個女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被規訓、壓制的掙扎、無奈和妥協,一個父親對無法掌控女兒,而產生的暴躁情緒,以及家庭、父女之間的親子衝突。三、運用3R方法正確和孩子溝通,矯正自己曾經在孩子身上犯下的錯誤。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書中,教給我們一個修復彌補親子衝突的方法,就是3R法則。
  • 《狗十三》:家庭教育中解決親子衝突,家長要學會應用「3R」法則
    電影真實地反映一個女孩子成長過程中,不斷被規訓、壓制的掙扎、無奈和妥協,一個父親對無法掌控女兒,而產生的暴躁情緒,以及家庭、父女之間的親子衝突。這個時期親子關係處於一個不穩定的階段。隨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們在思維和意識方面都有了變化,有以下幾點:①思維意識獨立性增強青春期的孩子們開始用懷疑的眼光看世界,不再盲目的聽從家長的話,而是用他們自己的標準來評價家長的行為。
  • 《狗十三》:面對家庭關係中的親子衝突,我們該怎麼辦
    影片中的故事在絕大多數中國家庭中都會上演,一代代青春少年被社會習俗、主流價值、家庭倫理所規訓、所壓制、所雕琢,整個過程我們既滿懷無奈又感同身受,或許親子衝突從本質上就是青春的必然和成長的本然。親子衝突在家庭關係中普遍存在,是一個極其現實又難以解決的問題。
  • 親子衝突中的親子成長
    親子衝突次數增加,親子衝突強度增強,這是青春期子女家庭關係的普遍規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話逐漸趨於理性,親子衝突次數和強度均逐漸下降。02#衝突增多的主要原因孩子自我意識的增強是青春期親子衝突增多的主要原因。
  • 淺析親子衝突:扭轉面對衝突的態度,是實現「共贏」的基礎
    有人的地方就有衝突,家庭更是衝突的聚集地。常見的親子衝突包括但不限於:起床衝突(後續以此為例提供解決方法)、睡覺衝突、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能不能玩遊戲、上哪個特長班、先寫作業還是先玩兒、怎麼寫作業……桃樂茜·湯普森曾說過:「人類頭腦中最具毀滅性的元素就是恐懼,恐懼製造了攻擊。」
  • 《P.E.T.父母效能訓練》:親子共贏,解決親子衝突的黃金法則
    就這樣,當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產生偏差,衝突就產生了。而且,隨著孩子年齡增大,自身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衝突也會不斷升級。 解決親子衝突,成了父母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家庭相處的必修課。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撰寫的《P.E.T父母效能訓練》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解決親子衝突的方法,提供了一套黃金法則。
  • 用沙盤療法化解5類親子衝突,重建理想親子關係
    一、用沙盤療法讀懂孩子的內心,看清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困擾在《親子關係的重建》這本書中,作者趙玉萍老師通過20多年的教學及案例研究,將現有家庭存在的親子關係不和諧、衝突不斷等問題歸為5大類。包括父母與孩子間存在認知偏差、相處中缺乏情緒管理能力、行為問題、人格健全、人際關係處理不當等。
  • 孩子唱反調,親子關係衝突,啟動「溫暖法則」,讓兩代人達成共識
    引子人人都知道親子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可以說,親子關係如何決定了孩子教育的成敗,因此,親子關係的構建和經營應該是我們家庭教育的重點之一。但我們不能不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親子關係中的衝突似乎在所難免,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衝突,就是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經常不一致,或者說是孩子經常不按照我們設計的「劇本」走,於是就引起了雙方在選擇和決定上的衝突。
  • 《親子關係的重建》:解決親子衝突的關鍵是父母的不斷修行
    為什麼家長和孩子總是衝突不斷?應該如何解決?著名心理學家趙玉萍在《親子關係的重建:用沙盤療法讀懂孩子的心》一書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大多數的親子衝突由親子關係不良引起。作者通過20多年沙盤遊戲心理諮詢案例,總結出親子衝突主要表現在如下五個方面:認知、情緒情感、意志行為、人格成長和人際關係。本文主要從認知和情緒情感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 親子教育重要的一課,如何解決親子關係中需求衝突
    我們親子關係的處理過程中,父母和孩子之前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需求衝突。如果解決日常的衝突,並不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這也是親子教育重要的一課。需求衝突就產生了,我們應該對孩子究竟是該嚴厲(父母贏)呢,還是該寬容呢(孩子贏)?
  • 朵娜法則(DORA RULE):如何妥善處理孩子任性引發的親子衝突?
    絕大多數父母都有過被孩子的任性氣瘋的經歷,那麼,到底有沒有一套好的辦法來妥善解決這類一地雞毛般的親子衝突呢?    「親子滋養·家庭教育體系」高級講師朵娜老師最近在給家長做諮詢時給出了一套普適化的標準應對流程,為滋養型父母五大角色之一的「衝突陪練」注入了全新的效能,因此將這套標準流程命名為朵娜法則(DORA RULE)。
  • 親子衝突(三)||親子衝突帶來的的正負面影響
    (凡事都有兩面性)親子衝突同樣如此。我們無法否認的是,親子之間發生矛盾的可能性是100%,但是不要否認,不要害怕,學會接受。每當發生親子衝突時,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衝突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親子衝突也能帶來積極的正面影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3個原則,4個方法幫你降低親子關係衝突,和孩子做朋友
    第3個階段,就是孩子成人以後,和家長之間也會出現一些觀念和人生選擇上的衝突。面對這些衝突,我們家長該怎麼應對呢?所以說,在親子關係中,只有兩個個體之間的互動,而不是兩個個體的融合。最後,是平衡性在親子關係中,家長要主動的去控制這種平衡性,而不是讓親子關係失衡。這樣以來,我們在親子關係中,才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和掌握主動權,避免陷入親子關係衝突的死循環。
  • 「第三法」應對親子衝突,誰也不委屈
    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孩子拖拖拉拉上學遲到還衝你發火,在學校發現作業本沒帶讓你取了送去,輔導作業你快被氣出心梗……親子關係隨時面臨衝突。衝突是人際關係中的關鍵時刻,因為它既有可能削弱也有可能增強這段關係。這同樣適用於親子關係衝突,解決的好,增強親子粘性,甚至升華親子關係。解決的不好,帶來鬱積的敵意和心中的傷疤,甚至持久的怨恨,也是毫不誇張的。
  • 親子衝突(四)||如何預防和幹預親子衝突?收藏
    前面我們介紹了親子衝突產生的原因、表現形式以及產生的正負面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預防和幹預親子衝突。一、如何預防?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託爾斯泰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積極健康的成長,減少親子衝突發生的機率。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的,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能給的都給孩子,但是過多的愛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一直生活在父母過度保護下的孩子怎麼能長成參天大樹呢?允許孩子犯錯。
  • 疫情期間親子衝突集中爆發,家長該如何應對?
    編者按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親子關係問題集中爆發。有的家長反映:親子衝突發生時,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和面對;還有家長反映:居家辦公期間,孩子總是「花式搗亂」求關注,不知該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係。如今疫情尚未退卻,各種考驗還在繼續,孩子網絡成癮、做作業難等問題時有發生。家長們應該怎麼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呢?
  • 親子衝突成為了焦點難題
    家庭情商訓練導師多次肯定我的夫妻關係非常和諧,這是家庭關係的良好根基。我想這歸因於我年輕時,選擇伴侶的智慧。我很幸運地遇到了一個性格跟我有很好互補的伴侶, 我們三觀、志趣相投。從同學走向婚姻,我們很幸運而順利地建立了家庭經濟基礎,也很幸運地擁有了兩個可愛的寶貝。
  • 親子衝突(二)||親子衝突的這些表現,你中招了嗎?
    父母體罰孩子,敲腦袋,用棍子打屁股,用腳踹,子女反過來攻擊父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可以還手了,你還打的過嗎?肢體衝突很容易兩敗俱傷,消磨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16歲少年因為要錢不成可以刺死母親,29歲兒子可以對母親動刀,這些衝突背後隱藏的原因值得每一位家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