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小考點|中國歷代變法得失

2021-02-23 一起學公基

 

戰國初期是春秋以來社會繼續急劇變革的時代。奴隸起義和平民的反抗鬥爭,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的反動統治,加速了腐朽沒落的奴隸制的滅亡。三家分晉之後,魏國雖然實現了封建奪權,但舊制度還遠遠沒有徹底摧毀,奴隸制復闢勢力十分頑固,復闢與反覆闢、前進與倒退的鬥爭依然十分激烈。

第一,廢除世卿世祿制,用人唯才

第二,以功受祿,賞罰分明

第三,制定維護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統一法律

 

第一,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確立個體小農經濟制度。

第二,「作盡地力之教」。

第三,實行平糴法。(重農抑商)

主要是實行有嚴格考選制度的「武卒制」。一旦當兵,待遇較優厚,如可賜田宅,免除家中徭役等。

李悝變法是一整套有機聯繫的社會改革,它不僅在魏國首先確立了封建政治與經濟制度,國富兵強;而且,為戰國時期其他大國的變法改革樹立了改革模式與典範,奠定了內容基礎。商鞅變法就是李悝變法的繼續與發展。李悝變法應是中國封建制度正式確立的標誌,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變法。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變革的重要時期,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社會經濟方面的變化

(1)農業發展:鐵製農具和牛耕的出現並逐步推廣,興修水利,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

(2)手工業技術進步:冶鑄、紡織、漆器工藝等都有新成就。

(3)商業日趨活躍:邯鄲、臨淄、宛、陶等城市成為繁榮的商業中心。

(4)階級關係變化:土地私有制確立,舊貴族勢力開始向新興地主轉變,出現自耕農等新的階層。

2、政治方面的變化

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帶來上層建築的改革。戰國時期,社會的發展要求廢除奴隸主貴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強化封建專制。以選賢任能、獎勵軍功來改革世卿世祿,以實行俸祿制來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權制來代替君主與貴族聯合執政。達到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徑是變法改革。

3、軍事方面的變化

春秋時期的戰爭以爭霸為主;戰國時期主要是兼併戰爭。為了在戰爭中把握主動,各國都致力於變法改革,努力發展生產,增加人口,擴充實力。為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很多國家都進行了改革變法。

4文化領域的變化

在文化領域,私人講學風氣興起,民間辦學興盛,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領域呈現繁榮景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陸續誕生,出現百家爭鳴的熱烈局面。其中,提倡順應形勢進行變革,主張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最合乎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成為各國推行變法改革的思想理論武器。

經濟廢井田、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維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提高了他們發展農業的積極性,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極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秦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抑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統一度量衡便利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對秦國經濟的發展和鞏固中央集權制度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政治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制定連坐法強化了對基層民眾的管理和統治,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普遍推行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定秦律強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識,保證了變法的徹底執行。廢除「世卿世祿制」打擊了貴族特權,削弱了舊貴族的勢力.

 

軍事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大大地提高了軍隊戰鬥力,壯大了地主階級力量,擴大了統治基礎。

 

思想「燔詩書而明法令」加強了思想控制,有利於實現思想上的統一;但極端壓制了人民的思想,對我國文化典籍也是一種摧殘。

 

社會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一室;強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進一步發展了小家庭生產,有利於國家賦稅徵收,加強了秦國的集權統治。依照中原地區的風俗、風尚進行改革,不僅促進了秦國的發展,也有利於民族的融合。

1、商鞅變法的進步作用

(1)推動了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商鞅變法是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運動。通過改革,秦國廢除了舊制度,創立了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乃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經濟上:改變舊有的生產關係,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

(3)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

(4)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地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為秦國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變法的歷史局限

(1)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特別是連坐法的推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

(3、)變法未與舊的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1、社會危機

(1)「三冗」局面(冗兵、冗官、冗費)

(2)土地兼併嚴重,階級矛盾加重。(內憂)

(3、)民族矛盾:遼與西夏威脅北宋安全。(外患)

2、有利條件

(1)慶曆新政奠定基礎。

(2)王安石得到重用。

措施內容

青苗法政府在青黃不接時向農民提供貸款或糧食給農民,收穫後還本付息,息20%。

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和興修水利。工程費用由當地住戶出資,財力不足可向政府貸款。

募役法政府徵收免役錢,僱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錢)。

市易法設市易務,收購滯銷貨物,短缺時賣出,以穩定市場。

方田均稅法丈量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壞收稅。

均輸法政府採購物資,實行「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

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生產關係進行局部調整,是社會改良性質的改革。

1、進步性(歷史作用)

(1)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3、)王安石「三不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

(1)變法沒有、也不可能觸動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

(2)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1、內部

(1)政治腐敗,邊防廢弛。

(2)皇帝昏庸,官吏侵盜,財政嚴重虧空。

(3、)變本加厲的搜刮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4)號稱「救時宰相」的張居正應運登上了歷史舞臺。

2、外部

(1)北方蒙古貴族的劫掠。

(2)東南沿海倭寇猖獗。

(3)葡萄牙侵佔澳門。

政治領域

尊主權,以法理政以皇帝名義嚴明法紀使內閣成為推行變法的中樞,提高了辦事效率,為全面改革鋪平了道路創設、頒行「考成法」審核各級官吏政績,實行賞罰制度。

 

軍事領域

外示羈縻改善漢蒙關係加強互市往來促進蒙漢經濟發展;節省大量軍費;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發展內修守備註意選將,積極練兵,加固長城。

 

經濟領域

(側重稅法)清丈田地清查天下田畝增加政府稅收;減輕農民負擔;刺激商品生產和貨幣流通,促進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的發展

推行一條鞭法(1)田賦、雜稅、力役統一按田畝核算(2)以銀代役,計畝徵銀

 

1、積極性

(1)強化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機器,基本上實現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

(2)國家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財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國防上增強了防禦能力。

(3)一定程度上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

2、局限性

(1)張居正倡導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而是為了鞏固明朝的封建統治。

(2)變法不可能觸動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只能作一些修修補補的改良,挽救不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總趨勢。

 

1、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啓超、譚嗣同、嚴復等。

2、早期維新活動:

(1)公車上書。康有為在1895年聯合在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共同發起「公車上書」。

(2)著書立說。康有為寫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梁啓超寫了《變法通議》,譚嗣同寫了《仁學》,嚴復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等。康有為向光緒皇帝進呈了《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波蘭分滅記》等書。

(3)辦學會。著名的有強學會、南學會、保國會等。

(4)設學堂。重要的有康有為主持的廣州萬木草堂、梁啓超任中文總教習的長沙時務學堂等。

(5)辦報紙。影響最大的有梁啓超任主筆的上海《時務報》、嚴復主辦的天津《國聞報》以及湖南的《湘報》等。

 

1、內容:要不要變法;要不要興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要不要廢八股、改科舉和興西學。

2、意義:維新派與守舊派的論戰,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思想與封建主義思想在中國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了「明定國是」諭旨,宣布開始變法,在此後的103天中,接連發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守舊勢力於1898年9月21、日發動戊戌政變。同年9月28日,譚嗣同、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康廣仁6人同遭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除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被保留下來以外,其餘新政措施大都被廢除。

1、意義

維新變法是愛國救亡運動,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良運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2、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

主要原因:維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強大的守舊勢力的反對。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維新派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義;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懼怕人民群眾。

1、【單選】關於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和變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秦穆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

B戊戌變法的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

C管仲主張通過改革實現齊國的富國強兵

D王安石變法意在消除冗兵、冗官、冗費的危機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常識。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的是戰國時期的秦孝公,不是春秋時期的秦穆公。故選A。



2、【單選】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八項規定帶有「徙木立信」的作用,讓人看到風清氣正的希望。「徙木立信」是關於我國古代歷史上哪一位改革家的故事?()

A管仲B商鞅

C王安石D張居正

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常識。「徙木立信」是關於商鞅的故事。秦孝公任命商鞅實施變法圖強政策,法令已經完備,但商鞅唯恐百姓對自己的做法產生非議,沒有公布。為了取信於百姓,商鞅在國都市場南門立下一根三丈長的木桿,並招募百姓,有能夠將其搬到北門的就賞其十鎰黃金。百姓對此感到驚訝,沒有人敢去搬木桿。商鞅又宣布,有能搬到北門的賞其五十鎰黃金。於是,有人將木搬到了北門。商鞅立即獎賞他五十鎰黃金,以表明自己的誠信。後來終於頒布了變法的法令。故選B。



3、【單選】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的是()。

A司馬光B張居正

C王安石D範仲淹

3、【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常識。王安石在北宋時期進行了「王安石變法」,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被列寧譽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故選C。




4【單選】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都曾經實行過「變法」,以期通過變法增強國家實力。在下列變法人物中,主張「燔詩書而明法令」的是()。

A管仲B商鞅

C王安石D張居正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歷史常識。「燔詩書而明法令」就是焚燒儒家的書籍,明確法令。商鞅變法時期,主張放棄儒家的以仁治國的思想,採用法家思想,以嚴刑峻法管治國家,有功者重賞,有過者則重罰。故選B。

 

相關焦點

  • 公基小考點 中國歷代變法得失
    課程:公基小考點合集直播時間:按照課表更新中國歷代變法得失一、李悝變法戰國初期是春秋以來社會繼續急劇變革的時代。李悝變法是一整套有機聯繫的社會改革,它不僅在魏國首先確立了封建政治與經濟制度,國富兵強;而且,為戰國時期其它大國變法改革樹立了改革模式與典範,奠定了內容基礎。商鞅變法就是李悝變法的繼續與發展。李悝變法應是中國封建制度正式確立的標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變法。
  • 公基高分筆記、公基重要考點總結、公基刷題課程、公基備考乾貨、公基考試技巧、公基刷題題庫、公基考題預測、公基考點匯總
    公基高分筆記、公基重要考點總結、公基刷題課程、公基備考乾貨、公基考試技巧、公基刷題題庫、公基考題預測、公基考點匯總、公基綜合刷題、公基高分考試攻略  假如每一天都是風與太陽的舞劇,沒有留下彩虹的痕跡,在動人的舞劇也只是黯淡。缺少色彩的世界那是一片灰白,唯有風雨的天空,那湛藍的話天空才會把生命的色彩,在暴雨中得以綻方。  風雨之後見彩虹,美麗的四季為你招手。
  • 讀吳曉波《歷代經濟變革得失》
    2.變革得失,這個主題也沒有很好地扣住。文章是如何衡量變革的得失呢,或許自己也衡量不輕楚也解釋不清楚,很多地方乾脆直接跳過。這似乎在暗示,歷代的變革得失從他們朝代的發展更替就可以看出來。書中對宋朝王安石變法介紹,最後直接講到了北宋滅亡,最後歷代朝廷喪失了變法的期待,心生懼怕,擔心重蹈變法覆轍。這個顯然不是對得失的分析,這直接到了總結陳詞的地步。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書摘
    拜讀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乃一九五二年的講稿。先生從漢、唐、元、明、清五代,從歷代政府組織、考試制度、經濟(賦稅)制度、兵役制度四個角度切入。在我看來,先生對於中國歷代的政治制度的評判寬容而理性的,但我口中的「寬容」,是一個比較感性的形容,在先生身上則體現為治學之嚴謹——錢穆先生反覆強調,今人不能夠單憑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需要裡批評歷史各項制度,而需知道此制度實施時期之有關各方意見的反映,簡而言之,要警惕「時代意見」,關注「歷史意見」。
  • 2020安徽事業單位招聘公基備考:三山五嶽那些考點
    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同步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公共基礎知識:2020安徽事業單位招聘公基備考:三山五嶽那些考點。2020安徽事業單位招聘公基備考:三山五嶽那些考點  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裡,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其中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
  • 公基備考小策略
    在這三大類考試中,除了省考考查常識之外,其他兩個考試都考查公基的內容。參加考試的小夥伴,這裡有你們最想知道的公基備考小策略,快快拿去吧!第一,公基是什麼?公基全稱是公共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屬於綜合性考試,考試大綱要求的內容一般涵蓋了政治、經濟、法律、管理、科技、歷史、地理、與公文等諸多方面。具有範圍廣泛,內容龐雜的特點。
  • 十分鐘搞定事業單位公基刑法必考點
    縱觀事業單位的公基考試,法律歷來佔據了主要地位,因此,也有一種說法「得法律者得公基」。而在公基的法律題當中,刑法又是各地事業單位公基考試中必考的核心法律知識點。由於其題目靈活、難度較大且所佔分值比例高等特點,歷來是考生心目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
  • 薦讀|《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後感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後感以前上學,老師總是用張載那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來勉勵我們做有理想有格調、踏實勤懇、嚴謹治學的大學生,近代治史,最貼近這一信仰的,我認為錢穆算是之一。
  • 【公基常識小考點】世界的宗教
    進入中國的時間:東漢。僧人以白馬駝經書入中國。因此第一座寺廟以白馬命名, 即白馬寺, 被稱為祖庭。 佛教在中國的盛行:魏晉南北朝。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 少樓臺煙雨中」, 既說明了佛教在南朝的興盛, 寺院建築的華麗和宏大氣勢, 也指出了 佛教對百姓的影響。 基督教發源於公元 1 世紀左右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
  • 公基小考點|「史學雙璧」知多少
    其在中國史學著作裡具有較高的使用和研究價值。司馬遷和司馬光二人被並稱為「史家二司馬」。司馬氏世代為太史,整理和論述歷史。司馬遷子承父志,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記》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辯護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處以宮刑。
  • 2020安徽事業單位招聘公基備考:火星考點一網打盡
    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同步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公共基礎知識:2020安徽事業單位招聘公基備考:火星考點一網打盡。更多關於2020安徽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公基備考,事業單位招聘,安徽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請關注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安徽事業單位招考(ahsydwzk)公眾號和交流群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書筆記
    1,中國之將來,如何把社會政治上種種制度來簡化,使人才能自由發展,這是最關緊要的。2,其實革命的本質,應該是推翻制度來遷就現實的,絕非推翻現實來遷就制度的。3,政治制度是現實的,每一制度,必須針對現實,時時刻刻求其能變動適應。任何制度,斷無二三十年而不變的,更無二三百年而不變的。4,就中國以往的政治論,宰相權給皇帝拿去一定壞。 用人無客觀標準,一定也要壞。
  • 常識小考點——諸子百家思想
    於是他觀往者得失之變,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成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書成後傳至秦國,秦王讀後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韓非的著作得到了秦始皇的稱讚。姓公孫,名鞅,秦孝公時封於商邑,故名商鞅,號為商君。商鞅為衛國庶出公子,故亦稱為衛鞅。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關於諾貝爾獎的那些考點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關於諾貝爾獎的那些考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寧夏華圖同步寧夏人事考試中心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關於諾貝爾獎的那些考點,大家可點擊下方公告預約連結預約
  • 1分鐘搞定一個公基常識考點:四大譴責小說
    歡迎大家關注:毛毛說公基常識我是這個公眾號的主編毛毛老師希望這個公眾號可以用知識武裝你的頭腦
  • 商鞅變法是「命令型計劃經濟」的鼻祖
    商鞅變法,是「命令型計劃經濟」的鼻祖。  如果說,管仲變法是重商主義的試驗,那麼,三百年後的商鞅變法,則是重農主義的典範。經歷這兩場變法之後,影響中國千年歷史的治國模式便基本定型。與自信、圓滑的管仲相比,冷酷而堅定的商鞅是另一種類型的天才,他們如同左右兩極,處於歷代經濟變革的兩端,後世無非如鐘擺一般在兩者之間搖蕩,竟從來沒有逃出他們設定的邏輯。
  • 變法為斂財的「拗相公」王安石
    [摘要]變法之初,司馬光在和王安石爭論時就指出:「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善理財之人,不過頭會箕斂,以盡民財,如此則百姓困窮,流離為盜,豈國家之利邪?」從這些改革措施來看,王安石變法的實質是為政府斂財,掠奪民間財富。變法之初,司馬光在和王安石爭論時就指出:「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不在民間,則在公家」,「善理財之人,不過頭會箕斂,以盡民財,如此則百姓困窮,流離為盜,豈國家之利邪?」王安石爭辯道:「此非善理財者也。善理財者,民不加賦而國用饒。」②但最終司馬光的預言成為現實。
  • 【公基常識小考點】社會基本矛盾
    其演變歷程為:1840~1949 年: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1949~1956 年: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 【公基常識小考點】監察制度必知考點
    二、監察委員會的監察對象(1) 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業聯合會機關的公務員, 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
  • 2020雲南三支一扶公基備考人文知識:神舟飛船小知識的考點提煉
    【導語】小編為考生們匯總了雲南三支一扶考試的相關複習資料,供大家參考學習。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2020三支一扶考試內容公基備考人文知識:神舟飛船小知識的考點提煉,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吧!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神舟號飛船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