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大雪。
中醫常言:肺為嬌髒,易為邪侵。
而入冬之後,氣候乾燥、寒風蕭瑟,呼吸之間很易傷及嬌嫩的肺。特別是本身就患有肺部疾患的人,稍不注意就更可能「中招」。
那麼,肺好不好,可以從哪裡看出來?冬日養肺又該怎麼做?今天悟太醫就來給大家講一講。
肺好不好,看這5處就知道
1、睡眠
在沒有感冒的情況下,如果睡前反覆咳嗽,並且感到莫名胸悶、胸痛,就要考慮肺是否出現問題,有可能是肺炎引起的。
2、呼吸
當肺功能下降時,呼吸往往會變得不規律,如變急促或衰弱等,有時需深呼吸才可以獲取足夠的氧氣。
所以,若想知道自己的肺好不好,可將手指放在鼻孔下方,觀察呼吸是否均勻、正常。
3、皮膚
中醫認為,肺主毛髮。
肺功能正常的人,皮膚一般會呈現紅潤狀態,看起來很健康。
相反,肺不好的人,內循環代謝受到影響,體內毒素無法及時排出,沉積在臉上會讓皮膚看起來很晦暗。
4、嘴唇
人的嘴唇是最易感受到氧氣量的部位,同樣能反映肺部的健康狀況。
如果嘴唇發青發紫,可能是肺功能不好,呼吸受阻,促使血液中氧氣不足所致。
而如果嘴唇顏色紅潤,一般代表氧氣供應充足,肺部很健康。
5、手指
不少存在嚴重肺部疾患的人,會出現杵狀指,最典型的表現為手指頭增生粗大。
因此,想判斷肺功能好不好,可以多觀察手指。若是手指粗細均勻,沒有指頭粗大的情況,說明肺功能良好;若是出現杵狀指,則要警惕肺部發生病變。
肺最怕4字,多佔一個肺傷一分
肺不好,與日常一些壞習慣脫不了干係。如果你也有,趕緊改!
1、怕氣
比如,香菸的毒氣、廚房油煙氣、汙染的大氣等,都是傷肺的幫兇。
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與外界直接相通,相比其他臟器,更易暴露在危險、汙染的環境中。
所以,若是長時間吸入不良有害氣體,就可能損害肺部功能,甚至引發各種肺部疾病。
2、怕寒
冬季天氣寒冷,寒邪經口鼻侵肺,致使肺氣不得散發,津液凝結,易誘發感冒、慢性鼻炎或其他肺部疾病。
建議做好保暖工作,特別是頭部、頸部、腹部和腳部保暖;同時保證充足睡眠,幫助增強免疫力。
3、怕燥
肺喜潤惡燥,而冬季燥邪當令,人體各組織還處於津液耗損狀態,十分容易被乾燥所傷。
建議補充足夠水分,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為宜。
4、怕憂
悲傷、憂慮、壓抑等負面情緒,會給肺氣帶來損傷,不益於肺的正常運行。長期下來,對肺部健康有害。
因此,建議大家學會排解不良情緒,可找他人分擔或轉移注意力。
冬日養肺,牢記1曬2穴3膳食
冬日養肺,可謂養生重頭戲。不妨多做以下幾件事:
1、曬後背
曬後背是最簡單易行的養肺法。
中醫認為,「背為陽,心肺主之。」常曬後背,能夠溫補陽氣、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大有裨益。
方法:日曬養生,宜選在早上6~10點之間,每次曬15~20分鐘左右。而午間陽光照射強烈,最好避開。
2、按二穴
肺不好的人,平時可多做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有助鍛鍊心肺功能,增強肺活量。
另外,空閒時可以多按兩個養肺穴。
★ 肺俞穴
肺俞穴是改善肺臟疾病的重要穴位。
常按或叩擊此穴,能夠溫中理氣、排毒護肺、清肺散熱,調理因肺部不適引起的咳嗽、支氣管炎等病。
取穴:位於頸部突出的椎骨向下數第三個椎骨突起處,下緣旁開兩橫指即是。每次按揉1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度。
★ 魚際穴
魚際穴又被稱為保命穴,常按可起到清熱利咽、緩解咳嗽、強肺潤肺的作用。
取穴:位於手拇指本節凹陷處。揉按時,用一手拇指指端垂直按在另一隻手魚際穴,約2分鐘,左右交替,早晚各一次。
3、食三物
冬季養肺護肺,還可以嘗試食療。建議多吃些清肺食物,如杏仁、核桃、白蘿蔔、羅漢果、山藥等,幫助滋肺潤肺,清熱解毒。
★ 養生食譜推薦
百合蓮子煲瘦肉
做法:取百合20克、去芯蓮子20克、豬瘦肉適量。所有材料放鍋中,加適量水,煮至肉熟爛後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潤肺解渴、益氣安神、清心養陰。適用於陰虛久咳、心悸、心煩、失眠等患者。
川貝燉雪
做法:取雪梨1~2個、川貝粉3克。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加川貝粉和適量冰糖,隔水燉服。
功效:潤肺化痰、清熱止咳,常食可改善肺熱陰虛咳嗽、咯血、熱病煩渴、便秘等。
參芪姜棗茶
做法:取西洋參6克、黃芪15克、老薑9克、大棗3~4顆。所有藥材洗淨後放入杯中,用開水衝泡,加蓋燜2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補益肺氣、增強免疫、緩解疲勞,適宜肺氣虛的人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