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鞘化不良是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之一,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髓鞘化不良現象,請儘早進行針對性感統訓練幹預,幫助孩子及時扭轉身體狀態,孩子因此會受益終生。
我們的感覺神經系統在接收到感覺刺激的時候,神經元的軸突開始伸長,末梢會長出更多的突觸,以便和其他的神經元聯結。
在這個過程中,腦室會分泌一種叫髓磷脂的物質,包覆負責傳遞神經電流的神經軸,形成絕緣體,以便下一次的感覺刺激傳進來的時候,神經電流不會漏電,造成對其他感覺信息的幹擾,導致人不專注。
神經元軸突的伸長、聯結和包覆絕緣體的整個過程就叫作髓鞘化。
髓鞘化良好,神經電流通行速度可達120米/秒,而髓鞘化品質不良,則容易產生神經電流信息的流失,即所謂漏電現象,就如電線外層的絕緣體,如果絕緣體老化或損壞,就會漏電,電流不能準確快速地傳送到目的地。
孩子髓鞘化品質不良的外在行為表現就是專注力容易受幹擾,不能較長時間地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動上,容易分心,多動,坐不住,做事半途而廢。
髓鞘化品質良好,信息之間的傳遞才能快速準確,我們才能反應迅速。被針刺到會縮手,見到蛇會逃跑,遇到危險會迅速逃離。髓鞘化品質良好,孩子才能保持高度的專注力,一見就懂,一學就會。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接受視、聽、嗅、味、觸等各種感覺刺激,神經元之間開始進行信息傳遞,髓鞘化就已開始。
只要有感覺刺激,只要有信息傳遞,髓鞘化就在進行。高品質的髓鞘化過程需要專注時長15分鐘以上,並保證在此過程中不受任何外界幹擾和影響。
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許多家長因為太愛孩子而「無意」地破壞孩子的這種專注力。例如,孩子在開始學習用手抓食時,家長因為講衛生而不讓孩子抓食;邊讓孩子玩玩具邊餵飯或者邊看電視邊餵飯;孩子在專注地搭積木時,家長一會兒餵孩子喝水,一會兒給孩子抹汗,一會兒又問孩子要不要尿尿;孩子在專心畫畫時,家長在旁指手劃腳……
家長這種所謂的「愛」幹擾了孩子髓鞘化的進行,孩子的專注力被打斷,髓鞘化的過程也被迫中斷,長期下去,孩子就形成了慣性斷電或漏電。
腦網絡斷電或漏電時,孩子做事就容易分心,年齡小的孩子表現在玩玩具時,每種玩具只有三分鐘熱度,玩一會兒就扔掉,要玩另一個,家長往往會把一堆玩具放在孩子面前,讓他摸摸這個敲敲那個,沒一會兒,就哭著找媽媽。而到了學齡期,孩子就會各種興趣班都嘗試一下,但總是半途而廢。
許多家長對學齡前的孩子專注力問題認識不夠,總認為孩子長大了,控制能力好了,自然就能坐得住、學得進了。孰不知,家長這種錯誤的觀念不但讓孩子飽受注意力不集中所帶來的「學不進、成績差、被批評、不自信」之苦,自己也承受了為孩子的未來而擔憂之苦。
首先,家長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在孩子專注做事時,只要沒有立即的危險都不幹擾、不打斷、不幹涉;只要孩子不請求幫助,都不要主動去幫忙;在孩子動作慢時,也不要催促。另外,家長要以身作則,專注做事,做好榜樣。
其次,髓鞘化不良也是感覺統合失調的一種,可以通過感統訓練幫助孩子改善其專注力。我們中心測評過的孩子當中,最明顯的進步就是孩子的專注力得到大大提升。有個媽媽反饋,她8歲的孩子,一小時可以完成4張試卷,這在感覺統合訓練前是從來沒有過的。還有一個媽媽反饋,她7歲的孩子,一天就把一本寒假作業全做完。
髓鞘化不良是引起專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此外,觸覺敏感、聽覺發展不足、重力感發展不足、能量不足等,也會引起孩子專注力不足。
要想真正幫到孩子,最理想的辦法是通過專業的感覺統合測評找到孩子不專注的原因,並通過全面評估孩子的綜合發展狀況,給出符合孩子發展的針對性訓練方案,這樣才能在最關鍵的時間內最有效地幫到孩子。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希望家長們能儘早學會運用感統知識,助力孩子擁有良好專注力!
原來我是這樣長大的;
原來他是身體不受控制而非故意傷害我;
原來這是孩子成長的生命需求而非叛逆……
書中有你我的影子,
可以幫自己超越過去,做最優秀的自己。
請在惠心千愛微信公眾號-惠心商城訂購。
惠心千愛智慧總部
微信:hxqazh
微博:@惠心千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