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我快抑鬱了?「可怕的兩歲」到來,用這幾招搞定它

2020-10-27 可可媽媽日記

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有多可怕:這個時期的孩子似乎進入了一種「秩序期」,動不動就哭、好奇寶寶上線、情緒極其不穩定等等。有人把這個時期稱作「老母親的噩夢」時期。

前兩天跟大學舍友聊天,她說一點都不喜歡自己快2歲的兒子了。問她原因才知道,全職帶娃的她被這「熊孩子」折騰地快抑鬱了。


1、「毫無」徵兆的煩躁。家裡養了一隻貓,以前是他的玩伴,現在竟然說貓搶了他的窩,媽媽對貓比對他更好。提起貓就是一頓拳打腳踢,嚇得貓咪看見它都要躲起來。最關鍵的是他晚上非要睡在「貓窩裡」。全家人對他無計可施,如果不遂他願,就開始嚎啕大哭。


2、人際關係「崩塌」。有一次去別人家做客,看到其他孩子的玩具,非要全部據為己有,只能自己玩,不讓別人玩,把別人家當成了自己家,玩具搞壞不說,還因為搶玩具打了別的小朋友。讓老母親臉面掃地,很無奈只能匆匆帶他回家,以後也不敢輕易帶他出去了。

3、「倔強」不聽話。晚上只能讓爸爸媽媽睡在他兩邊,爸爸不能靠近媽媽,一旦靠近就開始各種打。出門必須聽他的想法穿衣服,有一次天氣很冷,非要穿夏天奧特曼的短袖,氣得媽媽無話可說。宛如一個偏執+重度強迫症患者,每一個細節都能迅速引爆他的情緒小火山。


4、什麼事都要自己「做主」電梯只能自己按,不然又要坐回一樓重新坐上來,過馬路害怕他有危險抱過去,他必須重新回來再過一次坐公交車非要自己下,如果你抱著他下去了,他非要追著公交車哭半天。只認一條路,如果沒按照他的路線走,不行!重新走一遍!

說真的,以前只是聽說「可怕的兩歲」,並不知道如此可怕。聽完閨蜜的抱怨,終於理解她的不容易。也很慶幸她提前給我上了一課。我家可可剛一歲,我還有時間去不斷學習,幫她平穩度過「可怕的兩歲」這段時間。


所以最近自己買了很多人推薦給我的書籍《可怕的兩歲》開始認真學習起來。育兒真的就像升級打怪獸,如果你的學習速度跟不上,很可能就會力不從心。

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s)。這標誌著孩子的成長進入了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父母也應該從「服務季」向「權威季」轉變。

這個階段是寶寶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叛逆的是誰?當然是那些時時處處想要控制他的成年人。最明顯的症狀就是「處處反著來,按照他的意願來」。如果這時候父母不引導,很可能寶寶的行為會讓一家人苦惱不堪。

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將兒童從出生到快兩歲這段時期 稱為感覺運動期(sensory-motor period)。他的意思是說,處於這一階段的孩子總是如饑似渴地收集外界信息。他們總是動來動去,以獲取有關外部環境的感官數據並對其進行編目分類。他們對環境的探索雖然隨意卻很廣泛。


一歲半左右,孩子會醍醐灌頂般突然意識到「我」 這個概念,這是個性和自我意識的萌芽。孩子開始去弄明白「我」是誰,開始對心理領地產生所有權意識。

主要症狀:

1. 聲嘶力竭地哭喊:所有事必須達到他的要求,因為一些詞語不會說,通常願望不能滿足時,開始哇哇大哭,分貝很高,演技很棒。一旦願望達成,立馬止哭。演技秒殺奧斯卡影帝。


2、情緒極其不穩定,隨時爆發: 什麼事情都要他自己做主,電梯自己按、廁所自己衝、走路自己走、公交車自己投幣,一旦違反了他的意願,隨時隨地開始「撒潑打滾」,分分鐘讓你顏面掃地。

3、人際關係一塌糊塗:嚴格奉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這一人生信條。搶玩具、打架,他也不知道得罪人,搶了別人的玩具還要扮鬼臉。你只能尷尬地跟別人道歉。


雖然這一時期很多父母覺得自己被小傢伙折磨得筋疲力盡,但是偶爾他也會溫柔,討好你。

這一時期,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並非是他變了,而是他的自主意識在慢慢增強。你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期待?從2歲就要開始慢慢培養了。

具體說來從孩子「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要注意。

比如:

1、鼓勵和促進孩子精細動作發展,用有意義玩耍來分散他的注意力。

精細動作發展(fine-motor skills)與大動作發展一樣重要,這一時期給他提供足夠多的蠟筆、圖畫紙、積木等可以拼接的玩具。給孩子說明並演示如何玩,如何拆開等。

2、把家裡變「安全」

兩歲的孩子很危險,分不清什麼危險,到處搗亂,這時候家裡的一切危險物品都要收起來。把任何會危害孩子健康的東西都收起來。


比如:瓶子、刀子、藥品之類的。把家裡的改造得更加安全。

3、多讀書給孩子聽

閱讀不是一種能力,而是多種能力之間的相互作用。

探究能力: 帶孩子一起閱讀,是兩歲孩子了解周圍事物的最佳方法之一。

想像力:閱讀能激發孩子想像力。想像力吸收靜態文字的精華,將其轉變為動態文字。缺乏想像力,語言就是空洞的,意義盡失。


協調能力:閱讀是身體與精神,即手、眼、腦相協調的過程。用手拿著書,翻動書頁,對孩子來說可以鍛鍊各種能力。

綜合能力:閱讀可以給孩子提供提高智商、創造力、情商的機會。

父母在這個時期多花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孩子會把煩躁、叛逆、不愉悅拋在腦後。效仿父母愛讀書。

4、有效的溝通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有什麼要領和秘訣嗎?」這是兩歲孩子父母最喜歡問的問題。

辦法其實沒有。但是可以提高孩子的配合度。父母可以通過「有效溝通三原則」,即具體、簡介、命令這三個原則來消除管教上的煩惱,向前邁進。

1、語言具體

比如跟孩子逛商場,不要直接說:「逛商場的時候,媽媽希望你能乖乖的。」你試著說:「逛商場的時候,你必須待在嬰兒車上。」把語言具體到小事上,不要說「禁止」這個詞,因為兩歲的孩子無法理解。


2、語言簡潔

能用5個字解決儘量別用10個字。因為兩歲孩子理解能力有限,他只能明白你說的簡單句子,複雜句子理解不了。比如孩子爬桌子,你就告訴他「從桌子上下來」,他能聽懂。如果你說:「你要從桌子上下來,因為你可能會掉下來傷到自己,那樣我們要帶你看醫生,媽媽會心疼」等等。他其實只明白桌子、掉下來、醫生、媽媽等。所以說不要說太多。


3、必要時命令而不是請求

有時候跟他商量,他就會覺得可以討價還價,這時候可以試著讓他必須這樣做。


《可怕的兩歲》中談到了關於孩子兩歲時期遇到的種種問題及解決方法。從為什麼出現這種現象、這個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具體細節的問題(看電視、學步車、如廁訓練、入睡訓練、領地意識)、看管人選等等都有詳細的介紹。


「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儘管有時會惹出許多麻煩,但大部分時間都是非常討人喜歡的,他們跌跌撞撞地走過人生的這18個多月的時間,一直在找尋「這是什麼」和「這是怎麼運作的」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只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方法,一定可以把「可怕的兩歲」,轉變成「可愛的兩歲」。需要的爸爸媽媽可下單。


我是可可媽媽日記 ,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專注研究兒童心理學及早教領域的全職寶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歡迎留言點讚評論收藏,本文由可可媽媽日記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熊孩子要拆家?當「可怕的兩歲」到來,你該如何應對?
    熊孩子拆家孩子處於「可怕的兩歲」這個階段,就會出現各種各樣「出格」的行為,父母可通過尊重和引導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給孩子足夠的關愛這三種方法來幫助孩子度過這一時期「可怕的兩歲」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任何事物背後都有它的原因,孩子「叛逆」的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家長要知道。1.
  • 「可怕的兩歲」叛逆期,吼一千句不如這4招,輕鬆搞定家中小惡魔
    為什麼孩子2歲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到:孩子的叛逆期並非青春期,第一個叛逆期出現的時間在一歲半至3歲之間,2歲最為典型。面對孩子「可怕的兩歲」家長常見的錯誤處理方式一、講道理仔細想一想,作為父母你有沒有傻乎乎的和一個兩歲的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果兒2歲的時候我就有過這種行為,講道理講了半天孩子一句都沒聽進去,還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當時給我氣壞了。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可怕?看看這幾種,你家寶寶是這樣嗎
    寶媽們不要覺得青春期有叛逆期,其實在兩歲就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不知道寶媽們有沒有發現這個現象,在寶寶兩歲之前,不管是抱在手裡還是牽在手裡,那都是既聽話又可愛,可是說是一個小天使。可是一切的美好都在寶寶兩歲時破滅了。對,就是傳說中的可怕的兩歲,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
  • 「可怕的兩歲」有多可怕?看這幾種表現就知道了,你家寶寶也是嗎
    文|秘籍君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發現,在寶寶兩歲以前既聽話又可愛,無論是抱在懷裡還是牽著手,寶寶乖巧聽話的不得了,但是,這一切的安定都將毀於寶寶跟桌子一樣高那一刻,對,也就是可怕的兩歲。當寶寶滿兩歲後,就踏入了人生第一個叛逆期,變得淘氣不聽話,這個階段的寶寶仿佛屁股上長了釘,一刻都安穩不下來,邁著不穩當的小步子左爬右晃,玩玩具熱度不超過三分鐘立刻丟之腦後,抱也哭不抱也哭。等到了三歲,寶寶更像撒了歡一樣,在討人嫌的路上一騎絕塵。「可怕的兩歲」有多可怕?看這幾種表現就知道了,你家寶寶也是嗎?
  • 「我家寶寶兩歲了.我好擔心……」
    我之前認識一個朋友,她家寶寶前段時間剛兩歲,她跟我吐槽說:兩歲之前,她是全小區脾氣最好的媽媽,當她兒子兩歲之後,她成了全小區最喜歡暴走的媽媽
  • 從「可怕的兩歲」到「了不起的兩歲」
    導語:小西學姐經常在想,寶寶綿軟可愛的小嬰兒時期,怎麼這麼快就過去了?!快進入兩歲的寶寶簡直是瞬間變身小惡魔,讓爸爸媽媽每天都精疲力盡。小西學姐求助了我們的老朋友西瓜媽,讓我們一起聽聽專業人士的解讀,一起搞定Terrible Two!
  • 家長圈流傳的「可怕的兩歲」來了,怎麼辦?1900字乾貨講透
    我軟萌可愛乖乖的女兒哪裡去了,是誰讓我女兒變得如此.刁蠻、任性、一言不合就哭。好吧~誰也沒有奪走我軟萌可愛的女兒,只是丸子快兩歲了,已經邁入了可怕的兩歲這一階段。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故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s)。
  • 純乾貨:「可怕的兩歲」,家長需要這份保命指南(幼崽使用說明)
    不同的家庭,同一個兩歲的娃。 就在上周,我在丸子身上看到了流傳於家長圈「可怕的兩歲」的影子。,只是丸子快兩歲了,已經邁入了可怕的兩歲這一階段。 孩子一歲半到三歲時,處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兩歲最為典型,故被稱為「可怕的兩歲」(Terrible Twos)。 如果你家寶寶出現以下這些表現!那麼恭喜你你家寶寶已經進入「可怕的兩歲」 1:一言不合,情緒失控,大哭大鬧。
  • 可怕的兩歲,寶寶動輒「哭鬧」發脾氣,父母別打別罵學會3招搞定
    其中也包括各種挫敗,當孩子的預想受到打擊之後,孩子也會又有不同程度的懊惱,特別是當孩子迎來可怕的兩歲之後,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焦慮。很多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都會非常氣憤,甚至會打罵孩子,但是父母也要知道,當孩子迎來可怕的兩歲之後,開始有了自我意識,這時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父母正確的引導孩子不僅能讓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性格,還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 為什麼說可怕的兩歲?
    最近在小區寶媽群裡,經常看到寶媽們吐槽孩子難管難帶,說到最後來一句,「唉,果然是可怕的兩歲」。寶媽們的心情我能體會,也很理解,因為我家寶寶也處於可怕的兩歲。為什麼說可怕的兩歲呢?因為大多數孩子會在兩歲以後經歷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表現出反對他人和自我意識的明顯傾向。所以一向乖巧的寶寶變得不聽話了,變得左不行,右不對,還要各種耍賴哭鬧,家長又不能經常打罵,以至於束手無策。其實兩歲多的寶寶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語言表達能力還不足,又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開始試探自己能力和行為的邊界,所以就有了以下三種典型表現。
  • 兩歲娃成了「小魔頭」?父母了解這4點,輕鬆應對「可怕的兩歲」
    比如,吃飯的時候,他有專屬的餐具,可是不愛用,一邊說:「媽媽,我會!」一邊搶走我手中的筷子,學著大人用筷子吃飯。諸如以上他的日(搗)常(亂)生活還有很多,也是間接加大了我的家務工作量:我不給他菜刀,他就去拿他的玩具,把我切好的菜「切」的滿天飛。我不給他拖把,他就去拿他的玩具,「拖」得滿屋子都是水。
  • 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
    導讀: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星期一,我的同事方先生來晚了。
  • 可怕的兩歲?可愛的兩歲!一本好書教您育兒,可怕變可愛
    書的名字是《可怕的兩歲》,是美國育兒作者羅斯蒙德女士的作品。我家老三正好處在快兩歲的年齡,最近自我意識萌發,在家裡各種作,雖然我知道他的很多行為並不是故意惹我生氣,但是還是有些抓狂。網上搜了半天,又問了幾個兒科工作的好友的意見,最後決定讀一下羅斯蒙德女士的這本《可怕的兩歲》。分享心得之前先吐槽一下我的看書速度,好書到手三天還沒看完,這真不是我讀書的風格!還是姑娘的時候,一本上萬頁的金庸小說全集我都能不吃不喝一口氣讀完,可現在要一口氣看完一本書真的只能是奢求,在照顧好小朋友的同時見縫插針的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是全職媽媽要修煉的高級功夫。
  • 比「可怕的兩歲」更可怕的是忍無可忍的四歲
    「可怕的兩歲」,聽起來心裡就已經開始發怵,以為僥倖安全度過了兩歲就可以萬事大吉了,殊不知後面還有「恐怖的三歲"和「忍無可忍的四歲」。結果可想而知,熊孩子一言不合就開始哭鬧,躺在沙發上大哭大鬧嚷嚷著就要吃蘋果。我又耐著性子哄她,給她講道理,但是我錯了,這個時候什麼道理都是沒有用的。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但我是一個不會因為孩子哭鬧就滿足她要求的媽媽,一哭鬧就滿足孩子的要求,以後她就會次次哭鬧,形成了不好的習慣。
  • "可怕的兩歲",並不是孩子可怕,而是父母把這一切推向了孩子
    ,快瘋了。她氣鼓鼓地說:老公才不敢惹我,還不是家裡那個兩歲的臭小子,一大早就被他氣個半死。做好的早飯,本打算要餵他吃的,人家非說要自己吃,吃完之後直接把碗也扔了,想想最近憋的火,我決定出來喘口氣,不然真的要爆發了。
  • 這幾招可以幫你搞定它,快點學起來!
    這幾招可以幫你搞定它,快點學起來!現在很多家庭都會養寵物,而寵物之中,相信貓咪是非常受到大家歡迎的一種。貓咪不僅顏值高,而且還能在生活平淡的時候,給你的生活增色不少,但是有得就有失。相信養貓的鏟屎官都會為次頭疼,因為很多貓咪都特別喜歡撓沙發、家具甚至牆,不管是多麼錢的東西,貓咪可不管這個,只管自己來個盡興。
  • 家有兩歲熊孩,你需要這份保命指南
    然而對於我來說這場景再熟悉不過了,女兒最近處於傳說中「可怕的兩歲」,口頭禪是不,什麼都是要自己來,一言不合就哭鬧,撒潑打滾。從之前的人類萌系幼崽晉升為殺傷力十足的小惡魔。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長大了,我自己做主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開始希望希望掌控自己的世界。但由於這階段孩子的語言還比較有限,有時候還沒來得及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就被大人「包辦」了,於是就用極端的行為表示抗議和宣布自己的主權!
  • 老母親再出徵:可怕兩歲or可愛兩歲
    這疑慮,不是質疑自己,也不是對小七的現狀不滿。恰恰因為她如此乖巧懂事,又對我萬分依賴,我才想知道,是她天性如此,還是我的教育方式導致如此?其中,我特別在意的是,在引導她成長這件事上,我是否介入太多?最近在讀《可怕的兩歲》。
  • 「你眼裡的破紙箱,有娃自己的小故事!」讀懂兩歲娃,兩歲不可怕
    我正納悶:「這個紙箱不是要扔嗎,怎麼又拿回來了?」姥爺氣呼呼地說著:「你家這小子!一個破箱子,說什麼都不讓扔,非要我給拿回來。」一切的一切,都宣告著這四個字的到來:自主意識。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到了兩歲,總是喜歡和父母「唱反調」的原因。
  • 最怕親戚家熊孩子來串門,熊孩子真有這麼可怕嗎?看完你就知道
    有親戚來自己家做客的時候,大家最怕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親戚家的熊孩子了,熊孩子非常頑皮,老是讓人心煩。熊孩子不但會在自己家裡翻箱倒櫃,還會玩得無法無天。只需要半天,自己辛辛苦苦打掃的房間就會被熊孩子弄得滿地垃圾。這還不算什麼,熊孩子還會到處找東西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