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7日零點六分,29歲的陳陸洋,爬上廣州塔旁的獵德大橋橋欄,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地,跳入了深不見底的珠江。
自幼家貧,靠著愛心人士的資助考上中南大學,之後又考取了湖南大學工程專業研究生,現就職於廣東某國企的弟弟,一直都是家裡人的驕傲,也是全家人的希望,為什麼年紀輕輕就想不開走上絕路呢?陳陸洋的哥哥陳立平,怎麼都想不明白,直到在弟弟的電腦裡看了他的18封日記。
從小倔強不服輸,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始終都不曾放棄學習的弟弟,竟然是因為失戀殉情的!
消息傳到陳陸洋邵陽新寧的老家,他的父母都悲痛欲絕。
陳陸洋的父母
很快,陸海洋跳江的消息上了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大部分都是指責的聲音:
但是在看完他的18封信後,同樣出身貧窮的我卻不忍苛責他。因為,我實在太能理解他當時的心境了。
作為一個從貧窮家庭飛出的鳳凰,他身上背負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因為家境貧寒,他從小就有點敏感和自卑。因為長期營養不良,他小時候長得要比同齡人矮小,憑藉著優異成績考上高中住校,冬天洗澡,有時候熱水接不到,大冷的天就洗冷水,整整三年都沒有退縮。
就是憑藉著這股韌勁,2011年陳陸洋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中南大學,但是家裡太窮了,湊不出上學的學費,這時候他遇到了慈善企業家林鋒,在他的資助下,陳陸洋才得以完成大學四年的學業。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他們上大學是為了自己,但對於寒門學子來說,他們上大學卻附帶著很多的精神枷鎖,要背負著將家庭脫離貧窮的重擔、要承擔光宗耀祖的責任、要報答資助他上學的好心人……他們的父母竭盡所能,犧牲所有,供他們上學,卻也把他們實現不了的理想全部都託付給了他們。
可是等走向社會後才會發現,現實是何等的殘酷,而自己又是多麼的渺小,自己根本無法承擔那麼重的責任和託負。然而從小到大,他身邊沒有一個人可以幫他去釋放這種沉重的壓力,所以才會把一次戀愛看得那麼重,失戀不過是壓在他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陳陸洋的家
這種沉重和無能為力,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雖然我出生在相對不那麼貧窮的沿海小鎮,但也跟陳陸洋有著相似的經歷。我原本家境還過得去,6歲時家中遭遇變故,家裡一下變得一貧如洗,也讓我變得自卑而敏感。原本父母對我的規劃是中考報考師範,出來可以去小學教書,對於女孩子來講,算是當時他們能想到的最好的出路。
但是因為體檢出了問題,沒有辦法報考師範,老師覺得我的成績如果去報考中專有點可惜,就去說服我父母讓我考高中上大學,這樣就還得再讀7年,而家裡也實在沒錢供我。老師知道我的家庭情況,但也知道我有一個當老闆的小舅舅,就直接找到了他,希望他能資助我考高中上大學,我小舅舅答應了老師。
親戚朋友都覺得我真是太幸運了,如果不是我小舅舅,我早就輟學了,哪裡還能上大學。但對我來講,這件事情成了壓在我身上最大的一塊石頭。你知道什麼債是最難還也還不清的嗎?就是人情債。
考上大學後,我對未來有很多的憧憬,我想著能靠自己的能力,把錢還給小舅舅,也讓家裡脫離貧困。但等我畢業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實在是太弱小了,在大學生滿大街的年代,自己一點競爭力也沒有,找的工作也只能勉強養活自己。對此,我常常感到自責和羞愧,對自己感到失望,也感到家裡人對我的失望。
我的父母曾經為我考上大學感到驕傲,卻又為我的工資連農民工都不如而怨嘆。我常常想,如果我當年沒有去考高中上大學,我的人生會不會過得比現在好一點?我可以為自己的弱小和無為釋然。
但這些,我從來都不能跟家人講,也不能跟朋友講,因為你也怕你身邊的人會同情你,會讓你所有的驕傲碎了一地。直到後來我談了戀愛,我才敢把原生家庭的痛一點一點地剝出來給那個我覺得會疼我一輩子的戀人講,但當他最終離我而去的時候,我也曾一次又一次地求他不要離開我,也曾心灰意冷到想要離開這個世界。
好在那時我身邊有很要好的朋友,當她們知道我有消極厭世的想法時,她們不是那種只會說「你要想開點」「你要自己調整一下」的朋友,而是會直接來到你的身邊,陪你去看電影、陪你吃飯、陪你去散心的朋友。
其實,陳陸洋原本也可以不死的。6月6日,陳陸洋給女友發信息時,就已經有殉情的念頭,她就把那條信息轉發給陳立平,陳立平就打了一通電話給陳陸洋,希望可以把他罵醒,但由於忙於生計,陳立平並沒有及時出現在弟弟身邊。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新聞,那些輕生的人,其實或多或少都有向身邊的人求助過,但是身邊的人大多都覺得只是一時氣話,或者覺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情緒應該要懂得自我消化。可是我們不能排除有些人意志力真的比較薄弱,也可能正在飽受抑鬱的困擾,在考慮走上絕路之前,他們沒有考慮過家人朋友嗎?有的,可是這些對他們而言都是壓力,而不是值得留戀的東西。
確實,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不容易,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任。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很多人眼裡雲淡風輕的事情,對有些人卻是重如泰山壓頂。
疫情期間,河南一名初三女孩因為家裡窮,買不起手機上網課,喝農藥自殺上了熱搜。對普通人來講,一個手機而已哪裡能算什麼大事,人生要遇到的艱難險阻要比這要多得多,大得多。可是當你知道,她的父親是個殘疾人,母親患有精神疾病,一天收入不到30元是這個五口之家全部的生活費時,你還能說得這麼的雲淡風輕嗎?
貧窮並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所以,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特別是你最親近的人向你釋放出消極厭世的信號,千萬不要覺得他們只是義氣用事,他們要的不是你的指責,而是你能帶著他們走出陰霾,看到希望。
如果有的選,誰不想體體面面、完完整整地過完這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