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評:別讓回鄉創業 淪為「一錘子買賣」

2020-12-23 騰訊網

鄉音不改,故土難捨。每一個在外的人,最想聽到的就是來自故鄉的聲音,最難拒絕的恐怕也是故鄉的召喚。所以,各地政府官員為了家鄉發展,不定期都要前往全國各地招商引資,吆喝家鄉的企業家回鄉投資,支持家鄉經濟建設。面對家鄉官員的吆喝和難以抗拒的鄉音鄉情,很多企業家就這樣帶著滿腔熱情和豪情回鄉創業,韓垂學就是其中的一位。

各地政府為了招商引資,會出臺很多相關的政策,對於回鄉創業的,更是熱烈歡迎。

可韓垂學的經歷卻告訴我們,回鄉容易創業不易,一腔熱情終究難敵現實的冰冷。根據政府方面和企業主兩方面的說辭,有些事實細節可能還需要釐清,但是從目前雙方都沒有異議的事實來說,起碼有兩點質疑是頗讓回鄉創業者寒心的。

第一是土地的規劃問題。2017年招商引資項目用地,2018年就規划進了宜春市教體新區用地,面臨徵收,政府相關部門有對韓垂學的農莊項目進行過提醒和說明嗎?湖田鎮政府可以推脫說這個規劃屬於更高規格,他們無從知曉。那麼當地政府有沒有對招商引資進行跟蹤管理和服務呢?而且,無論多大的投資,都是企業主們在異鄉打拼辛苦所得,都是創業者對家鄉的一片摯愛。

第二個質疑還得問下政府部門。按照教體新區土地徵收工作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整個教體新區工程規模龐大,出於資金方面的考慮,對暫不使用的二期範圍地面附著物暫緩徵收。然而二期工程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工,那誰來關心這個企業的未來?繼續投資已無可能,關閉又沒有如何補償的說法,就這麼晾著,涼的是創業者的心。

撇開回鄉創業,單從招商引資的角度來說,把企業引進來僅僅是招商的第一步,如何讓企業「走進來,活下去」是關係到招商是否成功的關鍵。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國家大政方針結合自身優勢、企業現狀,為企業提供優質的生存環境,讓企業真正找到創業沃土的感覺。

從民營經濟的地位層面來說,民營經濟至關重要、不可或缺,已經成為從黨中央到全社會的基本共識。我們常用「五六七八九」形容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可以說,如果沒有民營企業的發展,就沒有整個經濟的穩定發展,支持民營企業就是支持整個國民經濟。

於大於小、於理於情,我們都應該善待回鄉創業者,他們是最能待下來的,他們都有為家鄉長久發展奮鬥的心,如果因為當地政府工作的不細緻、服務的不到位,讓他們寒心鬧心,那麼熱情就會變成寒意,長久發展就只能淪為「一錘子買賣」。把這群最堅定的家鄉建設者變成了做「一錘子買賣」的人,更會讓那些來自他鄉的投資人心生怯意,望而卻步,最終耽誤的是發展的時間和機遇。

江南都市報南昌新聞

官方微信公眾號(醉南昌)

看家長裡短.寫大街小巷

相關焦點

  • ETC是一錘子買賣?
    【ETC是一錘子買賣?】 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問,既然今年年底滲透率就達到80%,那不就是一錘子買賣了嗎?後面還有想像空間? 對,這是個好問題。
  • 農家樂不可做「一錘子」買賣
    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創辦農家樂確實可以為廣大農民就近創業或打工提供便利,也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這當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不可忽視的是,少數農家樂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由於缺乏長久眼光,或目光短淺,或賺錢心切,一開業就想賺大錢,總想「一口吃出個胖子」。
  • 從慕名來到回頭客 旅遊淘汰「一錘子買賣」
    從慕名來到回頭客  旅遊淘汰「一錘子買賣」(中國旅遊創品牌④)烏鎮便是典型的例子,早期烏鎮打造「千年水鄉」,突出其江南古鎮的定位,當它的度假產品、夜宿產品成熟之後,便推出「最後的枕水人家」品牌。如今,烏鎮聲名在外,體驗式產品不斷豐富,「來過便不曾離開」的新品牌就應運而生。  口碑勝於營銷  發展至今,中國的旅遊消費場景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旅遊消費格局正在向短途、周邊、高頻轉變。
  • 多知網專訪託馬斯教育張振華:幼小銜接三招破解「一錘子買賣」
    張振華託馬斯教育創始人、總經理 三招破解「一錘子買賣」 北京的一些小學附近,常有私人開設的幼小銜接輔導班出現小區裡,也有知名的培訓機構在周圍推出幼小銜接課程 隨著小作坊、K12培訓機構、類似託馬斯這樣以幼小銜接為主營業務之一的入局者把市場越炒越熱,行業問題也凸顯而來: 由於市場大多認為幼小銜接只能做一年,被認定為「一錘子買賣」的機構大多只重營銷而非服務,故市場大多數機構存在著經營模式不正規、缺乏教研教學體系、選址隨意、優質教師欠缺等情況。
  • 女子試帶玉鐲被卡當場買下敲碎 網友戲稱一錘子買賣
    網友戲稱:這是一錘子買賣。
  • 沂蒙山回鄉創業的金鳳凰
    位於沂蒙山腳下的山東沂南銅井鎮兩泉坡村,最近增添了一件喜事,該村賀可雲獲得山東省首屆「十大返鄉創業農民工」榮譽稱號,她是臨沂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返鄉創業農民工。  不安於現狀踏上回鄉創業徵程  完成學業後,賀可雲進城打工,她在縣城幹過許多行業,在鞋廠當過技術員,從事過食品批發,做過產品代理,幹一行,愛一行。  2010年,她代理銷售礦泉水和啤酒,對市場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經營與銷售模式,加之誠實守信,深受客戶信賴,每年都有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收入,並在縣城買了房子、車子。
  • 「行路難」成集中「槽點」 大西北遊別做「一錘子買賣」
    不做「一錘子買賣」為規範旅遊市場環境,今年以來,甘肅、寧夏等地先後出臺相應政策,在全行業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或是查處「黑車」、整治旅遊包車,或是對旅遊包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排查整治,加強對旅遊客車從業人員的資格審查和管理。
  • 90後回鄉創業做棕墊
    90後回鄉創業做棕墊 12月3日,王英在編制棕床墊的機器上裝棕線團。     25歲的王英是江安縣留耕鎮四重村人,2011年從職業學院畢業後,懷揣著創業夢的她,2015年回到家鄉,和父母親一起創業,招聘村民採用當地盛產的棕櫚樹葉為原材料編制山棕床墊,年收入達40餘萬元。 王承偉 攝(視覺四川)
  • 視頻|寧陽青年孫有利為啥選擇回鄉創業?
    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孫有利得知家鄉有招引人才回鄉創業的計劃後,毅然決定回鄉創業。在鎮政府的幫助下,不到2個月就順利辦完各種手續,趕在年前開業了。「不僅幫助商場落地,鎮裡還利用春節前後人員在家多的時候,主動幫忙宣傳招工。既解決了企業用工問題,也幫助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萬達互惠百貨商場總經理孫有利說。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熱點 黃梅能人回鄉創業熱潮湧
    近年來,在黃梅縣像鄧雄、鄧蓓兄妹一樣返鄉創業能人超過800人。該縣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鄉情鄉愁為紐帶、以真誠服務為關鍵,著力加快能人回鄉創業,激發了農業農村活力,攪活了一池春水。全縣成功籤約能人回鄉項目81個、投資額近60億元。
  • 大學生回鄉創業有何扶持政策?
    網友爆料: 近日,一赤壁網民在鹹寧網絡問政平臺上發帖諮詢,三位大學生今年從武漢高校畢業,想要回鄉自主創業做養殖行業,為鄉裡的發展盡一份力,也能讓4年所學知識能有施展的機會,能夠得到哪些政策扶持嗎?
  • 【創業經】大學生回鄉養青蛙 年收入4000萬!
    拿到養殖許可證後,王理的青蛙順利上市,第一年銷售,他的純利潤就有7、80萬元。現在,他的年銷售額已達3、4千萬元。  一位從農村考到城裡的大學生,畢業後最終選擇返鄉養青蛙,能夠捨棄自己頭上的光環,卸下身上的包袱,這是因為他尊重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更可貴的是他對故鄉的情懷,希望領著相親們一起富裕,年輕輕輕,卻對自我與責任有深刻的認識,難能可貴。
  • 倪坤連:大學生當「豬倌」回鄉創業前景闊
    倪坤連覺得生豬養殖產業這個想法可行,所以我今年大學畢業之後就選擇回鄉創業倪坤連所以我放棄了城市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選擇了回鄉創業一是可以積累我的創業經驗,二是可以鍛鍊我的成長,三是可以帶動當地的老百姓加入我們的產業一起富起來。養殖過程中,由於倪坤連專業不對口,只能現學現賣,但她從不言棄,始終刻苦鑽研相關養殖知識。
  • 羅雷:回鄉創業夢 民生大情懷
    2011年他做出一個別樣的決定,辭掉穩定有保障的工作回鄉創業。返鄉後,羅雷毅然決然承包了六枝特區馬甲巖砂石廠,本著利民便民的原則,以村民用砂收取成本價,公益事業全免的舉措,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再經過多次的企業內部調整,生產經營年年攀升。吃水不忘挖井人。
  • 一瓶發酵的土蜂蜜,讓我愛上了中蜂養殖,講述我回鄉創業的故事
    雖然這裡是生養我的地方,但是畢竟一別數十載,除了老一輩的叔伯祖輩模樣依舊,太多兒童時的玩伴早已從一身土灰的流鼻涕時代長大成人,更多的還是我離開後才出生長大的叫不上名字年輕人。這讓我很奇怪,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熟悉又陌生」的感覺。
  • 回鄉創業養黑雞 綠殼雞蛋賣得好
    2019年12月18日,筆者在瀘州市納溪區豐樂鎮天台村見到返鄉創業的農家女雷忠群時,她正在一片鬱鬱蔥蔥的竹樹林中搭的簡易雞棚裡撿蛋。看到雷忠群前來,一群黑雞飛快地從林中跑出來,圍著主人討食。看著精神抖擻、上躥下跳的黑雞,雷忠群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潛心學技術30歲的雷忠群,是2019年1月才回鄉創業的打工妹。
  • 情系故鄉 回報桑梓——吉安籍海歸博士陳盛博回鄉創業記事
    陳盛博在去年回國期間,應邀參加我市在北京開展的「三請三回」活動,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親切接見,並作了一番言語懇切、飽含對吉安深厚情感的發言,尤其是市領導一番言之切切誠意邀請他回鄉創業的話語,更讓他為之動容和倍感溫暖。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陳盛博覺得家鄉吉安無論在產業基礎、創業環境和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江南都市報:江西多項政策鼓勵和扶持創新創業 計劃打造百所高校「創業咖啡」
    … 江西多項政策鼓勵和扶持創新創業 計劃打造百所高校「創業咖啡」  掛課創業打造江西的「車庫咖啡」  沈煌超是一名電子商務專業大二學生,今年21歲。 2014年,沈煌超本想找個類似北京「車庫咖啡」(一家以創業和投資為主題的咖啡廳)的場所,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創業,卻苦尋無果;同時他發現,南昌的創業講座和論壇,也遠不如北上廣深那樣開放,有著不小的差距。
  • 辭去城裡「高薪崗」 回鄉創業惠鄉鄰
    辭去城裡「高薪崗」 回鄉創業惠鄉鄰 ——記葉集區姚李鎮合興村80後返鄉創業青年徐志紅
  • 播州區樂山鎮:外出能人帶著7000萬 回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
    樂山鎮黨委書記倪曉雄介紹,為讓「城歸」回得來、留得下、幹得好,樂山鎮將返鄉創業人員納入招商引資範圍,並為他們提供便利,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落實對口幫扶計劃,將扶貧工作扶到關鍵處、扶在百姓中。  遊小用和任明輝,就是樂山鎮眾多回鄉創業帶著群眾致富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