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回鄉創業的金鳳凰

2020-12-22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位於沂蒙山腳下的山東沂南銅井鎮兩泉坡村,最近增添了一件喜事,該村賀可雲獲得山東省首屆「十大返鄉創業農民工」榮譽稱號,她是臨沂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返鄉創業農民工。

  近年來,賀可雲一手創辦的博雲家庭農場葡萄園,被評選為種植技術示範園,成為新型農民培訓「田間課堂」,承擔省市縣農廣校5000多人次現場培訓,她還積極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葡萄媽媽」。 

  不安於現狀踏上回鄉創業徵程

  完成學業後,賀可雲進城打工,她在縣城幹過許多行業,在鞋廠當過技術員,從事過食品批發,做過產品代理,幹一行,愛一行。

  2010年,她代理銷售礦泉水和啤酒,對市場摸索出一套獨特的經營與銷售模式,加之誠實守信,深受客戶信賴,每年都有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元收入,並在縣城買了房子、車子。

  但她是一個「不安分」的人,201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賀可雲得知,老家實施舊村改造,復耕一部分土地,正在尋找承包人。

  賀可雲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承包下來做一些事。」丈夫很反感:「我們好不容易從農村出來,離開了土地,你怎麼還想回去種地,多少人想出都出不來。」賀可雲的母親、舅舅等親人也極力反對,表示種莊稼不賺錢,在城裡做生意更有前途。

  已經鐵了心的賀可雲,力排群議毅然走上回鄉創業的徵程。 

  「生態農業+鄉村旅遊」探索高效農業之路

  每年初夏,當別家的葡萄園還處於成長期,賀可雲經營的葡萄園已進入採摘旺季,走進一個個溫室大棚,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紅的像寶石,紫的像水晶,綠的像翡翠,空氣中瀰漫著葡萄清香。

  當初,賀可雲返回兩泉坡村接手198畝流轉土地,被現實打得找不到方向。幹什麼好呢?當時,由於農產品價格低,除去租金、種植成本和工人工資,搞低端種植只能虧本;搞高端特色種植,成本投入高,缺乏專家人才,病蟲害管理跟不上。

  賀可雲到許多成功農場學習,在網上搜索成功案例,請專家支招,經過多次論證,她決定走「生態農業+鄉村旅遊」路子,建設博雲家庭農場。

  經過多方考察,賀可雲採用高溫大棚種植葡萄,一期建設11個高標準大棚,引進了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品種有陽光玫瑰、寒香蜜、巨峰1號等二十餘種,建1000米葡萄長廊和冷藏恆溫庫。

  看到如此大投入,父親問賀可云:「高溫大棚種葡萄成本這麼高,你準備賣多少錢一斤?」

  「賣30多元一斤。」賀可雲答道。

  「你做夢吧,旺季時集市上的葡萄,3元一斤是好行情,有時1元一斤。」父親氣得頭也不抬就走了。

  2016年,由於管理經驗不足,賀可雲種植的葡萄得了雙黴病和白粉病,一年虧損了幾十萬元。 

  風雨後見彩虹艱辛創業路碩果豐

  看到在城裡打拼多年的積蓄化為烏有,賀可雲不禁落淚。為提高農場管理能力,2016年11月,她參加了沂南縣組織的新型農業技師培訓。經過系統學習,她掌握了農場管理、葡萄種植等專業知識。縣人社局了解情況後,派出創業導師指導,給她提供創業貸款,解決資金問題,幫助掃除創業道路上障礙。

  在人社部門的扶持下,賀可雲採用限根栽培、避雨栽培、生草覆蓋等技術,利用水肥一體化等先進管理技能,提升大棚內部自動化管理水平,生產出的葡萄口感好、色澤鮮亮。葡萄生產過程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以及品種和經營差異化,四季都能採摘。

  此外,賀可雲延長產業鏈,提供鮮果採摘、烘焙葡萄乾、葡萄酒釀造、定製包裝、親子遊玩等產品和服務,每斤葡萄售價達38元,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對此,她申報了國家「綠色認證」,註冊了「兩泉坡」和「沂蒙博雲」商標。

  賀可雲與多家旅遊公司合作,建立電商銷售平臺,擴展客源發展訂單農業,實現葡萄種植、加工釀造、休閒採摘旅遊一二三產業融合。現在,博雲家庭農場年接待採摘遊客3萬餘人,營業額300萬元。此外,農場還先後承擔了山東農業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和臨沂市農業科院葡萄新品種、新技術試驗項目。

  一個人富不是富,帶動鄉親致富才是真富。賀可雲雖然事業初成,但她一直不忘帶動父老鄉親致富,回報社會,把周邊村有勞動能力、年齡較大、無法外出的農民工聘用到農場務工;積極開展幫扶活動,為殘疾人、孤寡老人捐款捐物,對貧困弱勢群體,拿出一定資金給予慰問。

  為發揮產業扶貧作用,賀可雲還主動承擔產業扶貧責任,與本村和鄰村貧困戶籤訂幫扶協議,吸納貧困戶務工,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每人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36名貧困人員脫貧增收。

相關焦點

  • 播州區樂山鎮:外出能人帶著7000萬 回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
    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有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是從農村飛出去的「金鳳凰」,經過多年打拼,事業有成。但為了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他們又選擇再次回到家鄉,帶領鄉親們開闢新的致富之路。樂山鎮黨委書記倪曉雄介紹,為讓「城歸」回得來、留得下、幹得好,樂山鎮將返鄉創業人員納入招商引資範圍,並為他們提供便利,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落實對口幫扶計劃,將扶貧工作扶到關鍵處、扶在百姓中。  遊小用和任明輝,就是樂山鎮眾多回鄉創業帶著群眾致富的典型代表。
  • 85後美女返鄉創業 把土雞養成「金鳳凰」
    兩年前,李晴晴從城裡辭工後返回家鄉滎陽市石洞溝村自主創業搞起了土雞散養養殖,並成立了滎陽市福益源農業專業合作社,在山溝的樹林下養殖土雞近萬隻,雞吃的食物都是玉米和草地裡的蟲子,住在窯洞裡,長成的土雞備受城裡人青睞,產下的「五彩雞蛋」15元一斤的價格市場上供不應求,她將山溝裡農家普通的土雞養成了「金鳳凰」。
  • 江南時評:別讓回鄉創業 淪為「一錘子買賣」
    所以,各地政府官員為了家鄉發展,不定期都要前往全國各地招商引資,吆喝家鄉的企業家回鄉投資,支持家鄉經濟建設。面對家鄉官員的吆喝和難以抗拒的鄉音鄉情,很多企業家就這樣帶著滿腔熱情和豪情回鄉創業,韓垂學就是其中的一位。 各地政府為了招商引資,會出臺很多相關的政策,對於回鄉創業的,更是熱烈歡迎。
  • 90後回鄉創業做棕墊
    90後回鄉創業做棕墊 12月3日,王英在編制棕床墊的機器上裝棕線團。     25歲的王英是江安縣留耕鎮四重村人,2011年從職業學院畢業後,懷揣著創業夢的她,2015年回到家鄉,和父母親一起創業,招聘村民採用當地盛產的棕櫚樹葉為原材料編制山棕床墊,年收入達40餘萬元。 王承偉 攝(視覺四川)
  • 視頻|寧陽青年孫有利為啥選擇回鄉創業?
    201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孫有利得知家鄉有招引人才回鄉創業的計劃後,毅然決定回鄉創業。在鎮政府的幫助下,不到2個月就順利辦完各種手續,趕在年前開業了。「不僅幫助商場落地,鎮裡還利用春節前後人員在家多的時候,主動幫忙宣傳招工。既解決了企業用工問題,也幫助村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萬達互惠百貨商場總經理孫有利說。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
  •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今日熱點 黃梅能人回鄉創業熱潮湧
    近年來,在黃梅縣像鄧雄、鄧蓓兄妹一樣返鄉創業能人超過800人。該縣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鄉情鄉愁為紐帶、以真誠服務為關鍵,著力加快能人回鄉創業,激發了農業農村活力,攪活了一池春水。全縣成功籤約能人回鄉項目81個、投資額近60億元。
  • 大學生回鄉創業有何扶持政策?
    網友爆料: 近日,一赤壁網民在鹹寧網絡問政平臺上發帖諮詢,三位大學生今年從武漢高校畢業,想要回鄉自主創業做養殖行業,為鄉裡的發展盡一份力,也能讓4年所學知識能有施展的機會,能夠得到哪些政策扶持嗎?
  • 沂蒙山老區旅遊「紅綠共舞」帶動美麗鄉村振興
    宋大姐口中的天蒙景區,就是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該景區地處沂蒙山山脈東段,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是沂蒙山旅遊區的核心景區和重要組成部分。  沂蒙山小調活態博物館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 作為沂蒙山小調誕生地,紅色文化、沂蒙精神紮根於此。
  • 【創業經】大學生回鄉養青蛙 年收入4000萬!
    拿到養殖許可證後,王理的青蛙順利上市,第一年銷售,他的純利潤就有7、80萬元。現在,他的年銷售額已達3、4千萬元。  一位從農村考到城裡的大學生,畢業後最終選擇返鄉養青蛙,能夠捨棄自己頭上的光環,卸下身上的包袱,這是因為他尊重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更可貴的是他對故鄉的情懷,希望領著相親們一起富裕,年輕輕輕,卻對自我與責任有深刻的認識,難能可貴。
  • 連城:精準招商引來金鳳凰
    「精準招商引來了金鳳凰!」連城縣招商局局長陳聚水介紹說。去年以來,連城圍繞突圍突破工業發展,立足光電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著力多維精準招商,注重招強引優,在工業生產性項目引進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實現新籤約項目63個,總投資100.31億元;新開工項目45個,總投資47.68億元,較上年度均實現了翻番。
  • 動聽,沂蒙山小調音樂節來了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7月20日, 臨沂沂蒙山銀座天蒙旅遊區,2019中國沂蒙山小調音樂節拉開帷幕。(新銳大眾記者 盧鵬 通訊員 武紀全 報導 )「綠水那個青山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地哎,見牛羊……」當地是經典民歌《沂蒙山小調》誕生地,本次活動以「民歌唱響沂蒙山」為主題,邀請多位來自全國革命老區的歌手,演唱《沂蒙山小調》、《沂蒙頌》、《映山紅》、《柏坡謠》等民歌。 圖為演唱者王世慧在演唱《沂蒙山小調》。
  • 倪坤連:大學生當「豬倌」回鄉創業前景闊
    倪坤連覺得生豬養殖產業這個想法可行,所以我今年大學畢業之後就選擇回鄉創業倪坤連所以我放棄了城市舒適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選擇了回鄉創業一是可以積累我的創業經驗,二是可以鍛鍊我的成長,三是可以帶動當地的老百姓加入我們的產業一起富起來。養殖過程中,由於倪坤連專業不對口,只能現學現賣,但她從不言棄,始終刻苦鑽研相關養殖知識。
  • 羅雷:回鄉創業夢 民生大情懷
    2011年他做出一個別樣的決定,辭掉穩定有保障的工作回鄉創業。返鄉後,羅雷毅然決然承包了六枝特區馬甲巖砂石廠,本著利民便民的原則,以村民用砂收取成本價,公益事業全免的舉措,得到村民的大力支持,再經過多次的企業內部調整,生產經營年年攀升。吃水不忘挖井人。
  • 山東沂蒙山景區在哪裡你居然不知道 沂蒙山景區旅遊攻略
    沂蒙山旅遊區簡介   景區級別:AAAAA級   管理機構:山東省臨沂市蒙山旅遊區管委會   景區詳細信息   沂蒙山旅遊區位於山東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區、蒙山龜蒙景區、蒙山雲蒙景區三個景區,核心景區面積69平方公裡
  • 情系故鄉 回報桑梓——吉安籍海歸博士陳盛博回鄉創業記事
    陳盛博在去年回國期間,應邀參加我市在北京開展的「三請三回」活動,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親切接見,並作了一番言語懇切、飽含對吉安深厚情感的發言,尤其是市領導一番言之切切誠意邀請他回鄉創業的話語,更讓他為之動容和倍感溫暖。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陳盛博覺得家鄉吉安無論在產業基礎、創業環境和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 「沂蒙山貨」如何擠進大上海的菜藍子
    初冬時節,從沂蒙山到上海灘,滬、臨兩座城市再一次握緊了雙手。  12月7日——9日,由臨沂市人民政府聯合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0臨沂優質農產品(上海)推介活動暨山東(臨沂)食品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活動以「生態沂蒙山優質農產品」為主題,上海、臨沂來地有關部門以及來自長三角地區採購商、渠道商、知名企業負責人前來參展,共同見證並助力打開滬臨共贏的新格局。
  • 辭去城裡「高薪崗」 回鄉創業惠鄉鄰
    辭去城裡「高薪崗」 回鄉創業惠鄉鄰 ——記葉集區姚李鎮合興村80後返鄉創業青年徐志紅
  • 祝賀九華山和沂蒙山!
    其中,中國九華山和沂蒙山為本次新列入的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中國伏牛山、三清山和泰山獲準擴園。九華山世界地質公園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公告稱,新增的地質公園展示了地球地質的多樣性。沂蒙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山東臨沂,景觀內點綴著如城堡狀的岱崮地貌,其間散布著眾多歷史文化遺產遺址,包括周朝萬壽宮、孔子小魯處、具有1500年歷史的元帥樹、孟良崮戰役紀念碑和數座著名的寺廟。
  • 山東歌舞劇院歌劇《沂蒙山》劇組獲評「青春擔當好團隊」:不忘初心...
    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臨沂市委、山東歌舞劇院從《沂蒙山》創排伊始,就提出「打造全國一流文藝精品」的目標,這也正是山東歌舞劇院這支年輕團隊的努力方向。從十一月初到十二月底,在歷時五十天的排練過程中,《沂蒙山》團隊在任何困難面前沒有降低對藝術質量的要求,始終以沂蒙精神鼓舞自已,以觀眾的期待激勵自己,努力把《沂蒙山》打造成中國藝術長廊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 侯東升:回鄉創業 廣袤大地寫青春
    不忘初心 回鄉創業意志堅  2015年7月,24歲的侯東升從湖北荊楚理工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畢業後,拒絕了北京、廣州多家大公司的邀請,毅然決然回到距離縣城40多公裡外的家鄉——翼城縣西閻鎮曹公村創業。  雖然回鄉創業的決定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持,但性格倔強的侯東升依然沒有放棄。他認準什麼事,就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幹,不問艱險,不畏困難。  創業說起來容易,幹起來卻不是侯東升想像的那樣。身上僅有的一萬塊錢,工程還沒有啟動就花光了。侯東升只能給同學朋友一一打電話,三百五百的拼湊,但這些都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