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近期大量的數據篩查分析,我們的項目取得了可喜的進展。」12月4日上午,在市第三人民醫院一個二三十平方米的實驗室裡,85後海歸陳盛博帶領幾個90後年輕人,在進行基於腦電波深度學習的抑鬱症診斷關鍵技術研究。他有點小激動地說,希望這項技術可以早點轉化為成果,給世界各地的抑鬱症患者帶去福音。
2002年,陳盛博從白鷺洲中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08年從清華大學碩士畢業後,又前往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博士,師從電子和計算機系世界知名教授。學成後,陳盛博任職海外某國際知名科技公司,並在海外創立了自己的一番事業。情系故鄉,回報桑梓,學業有成的陳盛博心裡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有機會能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鄉愁在,人生尚有來處;記憶在,鄉情仍有歸途。陳盛博在去年回國期間,應邀參加我市在北京開展的「三請三回」活動,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親切接見,並作了一番言語懇切、飽含對吉安深厚情感的發言,尤其是市領導一番言之切切誠意邀請他回鄉創業的話語,更讓他為之動容和倍感溫暖。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陳盛博覺得家鄉吉安無論在產業基礎、創業環境和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一向行事果敢的陳盛博,處理好在國外的一些事務後,帶著滿滿的信心、決心和恆心回到家鄉吉安創業,並於去年8月在井岡山經開區註冊成立江西盛夢科技有限公司,目標立足國內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市場。同時,與市第三人民醫院開展項目合作,掛牌「吉安市精神類疾病計算機輔助診斷重點實驗室」,進行「基於腦電波深度學習的抑鬱症診斷關鍵技術研究」,該項目成功入選人社部「2020年度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
為什麼要選擇回家鄉吉安創業?陳盛博的回答質樸而簡單:「首先是家鄉情結,我是土生土長的吉安人,早年從吉安考入清華大學,然後在海外留學、工作了12年,現在回來主要是想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其次,覺得吉安現在的發展非常非常好,特別是吉安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電子信息產業科技興貿創新城市、全國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產業示範基地城市等『國字』號榮譽,讓我們這些在國外的遊子倍感榮光和驕傲;最後就是覺得家鄉吉安非常宜居宜業宜遊,特別是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很多人才引進和招才引智政策,讓我怦然心動。」
「回鄉創業後,市委、市政府在科研場地、人才公寓、研發經費等相關配套方面都給予了非常大的政策支持,讓我深受鼓舞。」陳盛博告訴記者,家鄉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很好,上下遊產業鏈都有著紮實的基礎,跟他研究的人工智慧方向非常貼近。市第三人民醫院的精神病研究比較前沿,在全省排第二。這些優勢和強項為雙方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我市出臺了《關於實施「廬陵英才」計劃的意見》《關於完善「廬陵英才」計劃加快人才集聚的十條措施》《吉安市引進培養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實施辦法(試行)》《吉安市引進和培養T類(特需)人才若干意見(試行)》,通過線上線下、「雙招雙引」、剛柔並濟、發揮人才工作聯絡站作用等多種形式助力人才引進,招才引智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人才平臺建設取得新的突破,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有著10多年海外留學、工作經歷的陳盛博,心裡一直裝著一顆中國心,也一直掛念著家鄉的發展,尤其是發現有三四百名吉安籍高層次人才在北美各國發展得較好,心裡老想著如何搭建一個平臺,為家鄉發展做點有意義的實事。去年,陳盛博作為發起人之一,一同發起成立「北美吉安同鄉會」,並擔任秘書長。陳盛博表示,他一直在思考、探索一條海外吉安人回鄉創業之路,幫他們儘量降低創業風險,比如可以通過項目申報申請科研經費、申請國家支持等辦法,籌措一些啟動資金,讓他們順利度過最為困難的創業初期,從而吸引更多在海外的吉安人回鄉創業。
人才,是活力之源。熱切期待更多在外的吉安鄉賢親身感受家鄉吉安開放發展的澎湃大勢,讓青春之花綻放在吉安,讓夢想圓在吉安!
文/ 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 吳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