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海歸回鄉"做粗活"

2020-09-09 甬商小靈通


留學生就業難?澳洲海歸返鄉賣家電

海歸回鄉創業月銷90萬,實力回應質疑

澳洲海歸回家開店賣電器,今年留學生就業這麼難?

張拓銘是一名90後海歸,來自廣東清遠市英德市,畢業於澳大利亞墨爾本迪肯大學。全球疫情影響下,留學生數量逆勢增長。相關調查數據顯示,&34;(66.4%)、&34;(55.6%),這兩個明確可在學生未來發展上獲得的優勢是最主要的留學動因。但張拓銘卻在畢業後選擇了回鄉創業,在老家英德開了一家蘇寧易購零售雲店。

(圖:張拓銘畢業照)

海歸常被貼上精英的標籤,&34;,&34;,諸如此類聲音從未斷絕。 張拓銘對海歸創業有不同的看法:&34;他畢業當初的選擇和大多數人一樣,投簡歷找工作。在澳洲讀書時,張拓銘曾先後做過床墊銷售,網約車司機,還曾在澳洲的一家地產公司做過業務員。

據張拓銘回憶,&34;我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彌補自身專業知識的不足,面對顧客,才能具備足夠的專業知識儲備才能贏得他們的信賴。

(圖:張拓銘在門店收銀臺)

接受國外系統化教育的張拓銘,敏銳覺察到國內零售行業正在經歷一輪大洗牌,縣鎮市場即將成為巨頭們競相逐鹿的新藍海。經多方考察,張拓銘發現,零售雲集聚了蘇寧近30年的雙線運營經驗,無論是蘇寧強大的品牌背書、海量產品池、健全的物流配送服務,都將是自己返鄉創業的強大助力。

這一切都與張拓銘理想中的創業模式不謀而合,心懷創業夢的他,將自己的創業起點鎖定在了家鄉的縣鎮家電市場上。從籌建、開業再到門店的正常運營,中間發生的種種對於張拓銘說更像是一場奇妙的心靈之旅。門店在籌建期,張拓銘親眼見證了毛坯廠房搖身一變成零售雲門店。&34;

開業前,張拓銘內心是忐忑的,但所有的焦慮都在開業當天被衝散了。5月30日,張拓銘經營的清遠英城街道蘇寧易購零售雲門店順利開業。開業期間,門店開業銷售高達35萬,月平均銷售能達到90萬,這是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的。

(圖:張拓銘的門店開業)

問及門店如今經營狀況時,張拓銘嘴角上揚。6月份,他籤下了當地學校的工程機項目,採購額高達22萬。&34;在張拓銘看來,自己作為家電零售門外漢,門店能夠正常運營起來離不開零售雲的支持和幫助。此外,張拓銘對於門店的人員管理也有獨到的見解,在日常管理中,鼓勵自己的員工發展門店會員。

與此同時,每逢促銷節點,提前一周梳理出商品銷售提成表,在員工群裡發放給員工,臨近促銷節點組織員工開展會議,輔助員工更精準的銷售,讓門店的產品流通更高效。

(圖:張拓銘的門店內景)

&34;

如今,越來越多海歸選擇返鄉創業,90後的張拓銘也成為了縣鎮老闆當中一個特殊代表,他在這片舞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藉助零售雲的供應鏈、技術、物流、運營優勢,有志創業的年輕人也不再是孤軍奮戰,廣袤的縣鎮大地成為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沃土。

相關焦點

  • 澳洲海歸回鄉「做粗活」
    張拓銘是一名90後海歸,來自廣東清遠市英德市,畢業於澳大利亞墨爾本迪肯大學。全球疫情影響下,留學生數量逆勢增長。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尋找未來更好的工作機會」(66.4%)、「尋求更高的學歷」(55.6%),這兩個明確可在學生未來發展上獲得的優勢是最主要的留學動因。
  • 海歸求職鄙視鏈:澳洲八大留學生被自動淘汰?!
    澳洲網申已經開啟國內秋招進入倒計時階段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馬上又擺在大家面前回國參加秋招 or 參加澳洲網申對相當一部分澳洲留學生來說是否回國做海歸仍令人十分糾結近兩年國內海歸就業大趨勢的確不容樂觀,人才市場上已然形成了一條校招學歷鄙視鏈:985研究生>985本科生>北美研究生>北美本科>英國本科>英國研究生>澳洲研究生>澳洲本科澳洲留學生已經淪為鄙視鏈最底層?
  • 海歸就業路不止一條,他們為何選擇「回歸山野」?
    但是,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仍然有許多「海歸」不走尋常路,走出屬於自己的職業道路。 英國海歸回家幹淘寶 給更多人帶來便利在許多人眼裡,「海歸」往往是自帶光環,從事光鮮的職業。剛開始做淘寶的時候,王琪遇到了一些鄉親的不理解,甚至要放狗咬她。但這並沒有讓她退縮。王琪從大米入手,把高品質的鎮賚大米放到農村淘寶上銷售,讓村民獲益,才慢慢地被當地人認可。後來,她又與十幾位大學生合作,創建土豆澱粉加工廠、為農民提供種子化肥等。農民種的土豆成熟了,她回收做深加工,線上線下同銷售,讓大夥看到了訂單農業的無限魅力。
  • 澳洲海歸回國到底能掙多少錢?這留學留的到底值得不值得?
    澳洲海歸回國到底能掙多少錢?留學到底留的值得不值得?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了各國的海歸們對工資的吐槽,小編特地把其中澳洲海歸的部分摘選了下來。各位看官不妨仔細看看,這些真實的海歸工資分享》》》1:呵呵....我個男的留言還是如此傷心的話題,澳洲8年回國5年,坐標南京月薪4000。
  • 放棄澳洲綠卡,海歸白領甘願回鄉當「村姑」,她家鄉到底有啥?
    只因做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她拿到了澳大利亞大學的碩士學位,又順利當上澳媒記者,在事業正紅火之時,卻突然放棄了澳洲綠卡,回國安心當起了農民。她叫趙閆,現在已經在新疆老家當起「創業村姑」,正賣力的打著棗。這姑娘的人生改變,不止大家覺得難以想像,趙閆的父親,當時更是氣的一個多月沒和女兒說話!
  • 海歸超95%就業率,澳洲大學那些最好就業的專業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出國留學不再是稀罕事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或創業,大家對海歸的認識也在發生改變,脫離了「高薪」「高回報」這些亮點,出國留學的回報究竟怎麼樣?一直都是家長和學生心中的疑惑前幾天,全球化智庫和智聯招聘聯合發布了「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共收集了2190份有效問卷調查,著眼點是海歸留學、回國後的選擇。
  • 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熱門留學目的地海歸薪資爆料
    加拿大本科畢業回來,一線城市做室內,稅後9k。16. 二線省會私企電力設計院,加拿大本科土建專業。公司平均3k月薪+3k預支獎+16/小時加班費。項目獎金季度結算,按土建/電氣/水工/熱控/機務/配比 X 工時。
  • 年銷3000萬,海歸女碩士放棄澳洲綠卡回新疆務農,原來家鄉的月亮也...
    01  最近,微博上熱議話題:海歸碩士放棄澳洲綠卡回國務農,引來國內同胞一片喝彩掌聲。  這太有意思了!  她叫趙閆,絕對是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一個念頭油然而生:與其在國外一個人背井離鄉,不如回家鄉做一個建設者,而不只是做一個家鄉的見證者。  她做出了一個至今都不後悔的決定,回疆創業!  趙閆的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一輩子含辛茹苦,無非是希望孩子們躍出農門,不再像自己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好好的澳大利亞綠卡,說扔就扔?」父親,氣得一個月都沒跟趙閆說過話。
  • 情系故鄉 回報桑梓——吉安籍海歸博士陳盛博回鄉創業記事
    12月4日上午,在市第三人民醫院一個二三十平方米的實驗室裡,85後海歸陳盛博帶領幾個90後年輕人,在進行基於腦電波深度學習的抑鬱症診斷關鍵技術研究。他有點小激動地說,希望這項技術可以早點轉化為成果,給世界各地的抑鬱症患者帶去福音。
  • 澳洲碩士墊底海歸鄙視鏈:HR眼裡的假文憑,網申系統自動淘汰,真校招棄兒?
    985跟澳碩之間可以說是最遙遠的距離了甚至網傳某國內名企HR直接放話:「澳洲授課型碩士(一年制)的海歸,網申系統直接pass」???一直讓海歸覺得很痛的是:我畢業了,可校招也結束了。特別是澳洲海歸碩士,12月畢業這一批同學求職基本趕不上趟。同時國內校招網申篩選簡歷時,對於應屆身份也卡的特別死,而且這裡對應屆的定義不是已經畢業,而是:次年畢業。
  • 澳洲留學生電視求職被群嘲,學費100w工資7K,海歸越來越不值錢?
    2019年年底,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2019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裡,出國留學人員中累計有432.32萬人在海外完成學業,其中365.14萬人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群體的84%。
  • 澳洲海歸求職這個崗位最吃香!
    每一位澳洲財會留學生都有一個「
  • 拼多多年銷售額3000萬,這位海歸火了,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層意義
    這兩天看到一個新聞,還挺感慨的,都說現在海歸回國就業已成大勢所趨,但是一頭扎進農村,這事還挺少見的。趙閆,90後新疆姑娘,她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父母眼裡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她卻扔掉澳洲綠卡,毅然決然回農村老家創業,帶著兩個弟弟,3個90後青年發起成立了"叄顆棗"農民專業合作社。起初只有自家的200畝地,5個社員。經過一年努力,紅棗加工廠建起來了,還直接帶動了周邊七八十戶棗農,輻射紅棗種植面積3000畝。
  • Mona老師帶你走進澳洲生活[微信群海歸分享]
    很多同學和家長對於澳洲未來的學習生活沒有一個很直觀的印象,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在澳洲留學工作九年的Mona老師為大家做一場關於澳洲留學生活的分享!澳洲留學的申請相對其他國家會簡單一些~順利拿到offer之後,你就會遇到澳洲留學的第一關。萬事開頭難,臨走之前你需要準備什麼?哪些該帶哪些不需要帶?路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聽聽Mona老師的建議!澳洲留學第二關:新學期開學,開始獨自在澳洲生活,一到澳大利亞你需要做哪些事情?哪些是你必須立刻完成的,哪些可以不著急?
  • 李子柒做巧酥,網友:幹粗活的時候還是戴個手套吧
    李子柒做巧酥,網友:幹粗活的時候還是戴個手套吧!我們網友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們子柒的手越來越粗糙了。有網友回覆:這是一雙勤勞的手,有它獨特的美,但是就算是女漢子乾重活粗活也還是需要保護一下。七夕節快到了,趕緊學會了做給你愛的他(她)吃。做巧酥,先是去地裡挖紫薯,同時做了一個牽牛花的花環給牛帶上(傳說這一天也是牛的生辰,通常牧童會編一個花環給牛戴上),不過我們子柒家的牛貌似並不是很喜歡。先是將紫薯洗乾淨,大火蒸熟,切塊曬乾。將曬乾的紫薯放入擂缽中碾碎,成為紫薯粉。
  • 80後海歸博導漸成趨勢?「新海歸」我們讚美什麼
    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員、「80後」博導於長斌回應道:「學術貢獻(以單位時間產出計)和年齡沒有直接關係,而個人的品格修養和年齡更沒有直接關聯。」  7月8日,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以特聘教授聘書向1981年9月出生的於長斌拋出了橄欖枝。早在2008年7月,他已是澳洲國立大學聘用的研究員、博導。
  • HR眼中的海歸留學生
    說起2020是史上最難就業年應該沒人反對吧海歸:兜兜轉轉,我還是白菜價把自己賣了去年《2020海歸就業力報告》發布,報告共收集13228份有效問卷,從海歸基本情況、職業發展、職業期待等方面,分析了海歸人才求職的現狀與趨勢。
  • "小海歸"回國感嘆搵工不易 留學不是"越小越好"
    「小海歸」回國搵工不易  金融危機對留學生就業影響有多大?不少小留學生說:「過去,從澳洲歸國的學生一般都能順利找到工作,且起薪都有六七千元。」但現在就不一樣了,一方面由於金融海嘯等大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由於「小海歸」人數增多、學歷「貶值」,求職過程困難多了。  「一個職位太多人競爭了!
  • 100位海歸爆回國後真實薪資!內情竟然如此...
    大家糾結回不回國的眾多因素中薪資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據調查顯示:44.8%的海歸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的海歸的月薪低於自己的期望值,好像一談到海歸回國,就是在說「低薪」100位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區海歸真實爆料,留學生回國後的真實薪資其實是這樣的
  • 中產階級的皮卡之夢,都在這款「海歸」皮卡上實現了_易車網
    「海歸」的身份上汽大通MAXUS T70澳洲版,是為慶祝旗下的皮卡產品,在海外澳新市場上市三年連續市佔率第一的中國品牌車型而推出的特別款。也就是說,上汽大通MAXUS T70澳洲版是「出口轉內銷」的產品,名副其實的「海歸」車型。中國汽車品牌,能走出去的不多,站穩腳跟的更少,上汽大通算一個。而皮卡則是上汽大通「出海」的拳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