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3000萬,海歸女碩士放棄澳洲綠卡回新疆務農,原來家鄉的月亮也...

2021-01-12 網易

  01

  最近,微博上熱議話題:海歸碩士放棄澳洲綠卡回國務農引來國內同胞一片喝彩掌聲。

  這太有意思了!

  她叫趙閆,絕對是人們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她從落後的南疆考上中國地質大學,本科畢業進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入職澳星國際傳媒從事記者工作。

  未來似乎一條旁人看來高大上的路已經鋪就,綠卡、高薪、沙灘、陽光、酒會應該組成她夢幻般的生活。

  而2015年這一切由她自己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那時趙閆作為記者與澳大利亞、紐西蘭一些媒體的同行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邀請,到祖國的西藏、青海、新疆進行採訪。

  在新疆站,看到自己昔日生活的南疆,感慨萬千,自己上學的短短幾年時間,家鄉已非那個小時候的家鄉,可以說翻天復地的變化。

  日新月異和發展潛力,讓她心潮澎湃。一個念頭油然而生:與其在國外一個人背井離鄉,不如回家鄉做一個建設者,而不只是做一個家鄉的見證者。

  她做出了一個至今都不後悔的決定,回疆創業!

  趙閆的父母都是樸實的農民,一輩子含辛茹苦,無非是希望孩子們躍出農門,不再像自己一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好好的澳大利亞綠卡,說扔就扔?」父親,氣得一個月都沒跟趙閆說過話。


  像中國所有父母一樣,父親一輩子都在為幾個孩子活著,卻從來沒為自己活過。父親不明白,她為何要回到上一代人的老路上。

  倒是身在北京和三亞的雙胞胎弟弟,毫不猶豫地回到家鄉,陪著姐姐一塊創業。

  2017年,姐弟三人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13團發起成立了「叄顆棗」農民專業合作社,起初只有自家的200畝地,5個社員,經過一年努力,紅棗加工廠建起來了,還直接帶動了周邊七八十戶棗農,輻射紅棗種植面積3000畝。


  那個扔了綠卡,脫了高更鞋的趙閆,做了一個實實在在的農民,而內心卻感到無比踏實。

  按照傳統模式,新疆的農產品賣到內地,流通鏈條特別長——收購商販、批發市場、商店、超市等多個環節,成本層層疊加,最終賣到消費者手中,價格要比原產地貴出不少。

  趙閆的父輩們始終沒能找到解決方法。幸運的是,趙閆姐弟這代人趕上了網際網路、新媒體的浪潮。

  姐弟三人積極轉型,成立了電商公司,優化產供銷體系:一方面直接從源頭收購生產加工,減少成品出廠成本,一方面在西安建立倉配,減少物流成本。


  2020年他們加工的紅棗數量已經超過3000噸,通過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僅是某平臺線上店鋪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000萬。


  在一些人看來,趙閆從海歸到村姑的人生軌跡宛若「女神跌落凡塵」,而在趙閆看來「我從來沒有因為這個決定後悔,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這裡才是我的家,能在自己的家鄉和父母身邊創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兒。」

  02

  趙閆的故事傳到網上後,網友們紛紛為這個90後姑娘拍手點讚:

  太牛了,赤子之心令人欽佩!

  中國現在發展真的越來越好了,澳洲綠卡算什麼,國外定居就一定比回農村老家高貴?

  時代大不同,崇洋媚外可休矣!

  感慨萬千!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656萬。

  不一樣的是,近幾年,中國人「出國潮」洶湧,海歸人才的「回國潮」更是澎湃!2016年至2019年,中國留學生回國佔比達到八成。


  日本媒體就發現了這個現象,說中國正迎來一場人才「回流潮」。數據顯示,到去年11月,就已經有260萬人才從西方返回中國。

  今年9月24日,一天之內,三位科學家回國,令美媒連連感嘆不舍!

  美國芝加哥大學林安寧教授,出任南京大學現代生物研究院院長;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顧臻教授,受聘為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

  美國加州大學朱松純教授,加盟北京大學,出任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而一場席捲世界的疫情後,世界更是看到了中國體制的優勢,回國回鄉,在海外學子中顯得更加迫切。

  曾經,中國和發達國家存在差距,「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國力強盛,變成了「月是故鄉明」。

  中國強大了,迎來巨大的「海歸人才紅利」,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均,偏遠地區、農村地區離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個海歸碩士回國,大可以留在發達的北上廣,但她卻回到了並不發達的南疆,也許在她看來,這裡才孕育著無限的機會,才是她實現人生夢想的舞臺!

  我想起有人請教一位長者,「中國留學生素質很高,為什麼在國外只能洗盤子?」

  長者說「發達國家那是人家幾代人創造出的福利,憑什麼讓你一個沒有參與創造的外來人分享紅利呢?」


  我想起1955年身高只有1.55米,體重才30多公斤的吳明珠作為那個時候稀少的大學生,來到了新疆,幾十年時間數十個哈密瓜品種,讓全國人民吃上了瓜。

  在她的傳記最後,他寫道「「這一生,沒做什麼大事!只是沒有背叛理想。」

  而她的理想是什麼,其實早在他21歲的日記中就寫道「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創造出來的一切都能為人民服務。」


  (初期開荒時的李鵬)

  我想起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李鵬,2009年作為一名廳級幹部退休,本到了安享晚年、含飴弄孫的年紀,卻變賣房產一頭扎進新疆策勒縣阿日希村種棗,11個春節駐守在大漠,將阿日希村人均純收入由2009年的2173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25元,增加了4.79倍。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一個字「」,是他們通過創造真真切切改變著新疆。

  03

  新疆好不好,好!

  新疆有沒有差距,有!

  差距誰都看得見,但對待的態度卻截然不同:有人把差距看做機會努力去抓住,有人把差距看做實現理想的沃土去建設改造,有人把差距看做問題去抱怨。

  趙閆無疑是抓住機會的人,而吳明珠、李鵬他們在那麼艱苦的環境下則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面對差距有人說 「理想主義不會死,但是理想主義者會凋零」。

  我說真正的理想主義者從來都不會凋零,他們不是溫室裡的花朵,他們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剷平一座又一座困難的山頭,他們知道只有改造和建設才能讓家鄉的月亮圓

  而那些所謂的「凋零的理想主義者」則是幻想著別人創造一個光熱俱全的溫室,他享受著雨露,做溫室裡最美的花,實現自我的理想罷了。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會凋零,凋零的只會是單純利己的投機者罷了。

  今夜空氣清新,白雪映襯著湛藍的星空,忙碌了一天的趙閆,抬頭看看家鄉的月亮發現是真圓!

  那圓圓的月亮裡面凝結著改造者的態度,建設者的汗水和真正愛疆的情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放棄澳洲綠卡,海歸白領甘願回鄉當「村姑」,她家鄉到底有啥?
    只因做出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她拿到了澳大利亞大學的碩士學位,又順利當上澳媒記者,在事業正紅火之時,卻突然放棄了澳洲綠卡,回國安心當起了農民。她叫趙閆,現在已經在新疆老家當起「創業村姑」,正賣力的打著棗。這姑娘的人生改變,不止大家覺得難以想像,趙閆的父親,當時更是氣的一個多月沒和女兒說話!
  • 放棄澳洲綠卡毅然回國,這位90後新疆姑娘,讓澳媒「酸了」
    又傳來一個好消息,澳大利亞這回「酸了」。幹得漂亮,澳大利亞大學碩士、澳媒記者毅然放棄澳洲綠卡回中國,這是我最近看到的最令人心情愉悅的新聞了,她叫趙閆,一位90後新疆姑娘。13年就考入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還順利拿到綠卡,隨後成為了一名記者,直到有一次她和紐西蘭等記者朋友一起來到中國的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進行採訪,她發現家鄉的變化超乎了她的想像,也就在這一刻她決定要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到內地去,賣到國際上。
  • 中國女留學生放棄綠卡,從澳洲回國!當起農民卻年入3000萬
    澳洲留學生放棄綠卡,  毅然決然回國建設家鄉    圖源:網絡  近日,一位澳洲留學生的故事在微博上廣為流傳。  一位90後的新疆妹子趙閆,放棄了澳洲綠卡和高薪工作,毅然決然的回到家鄉種棗、辦廠、成立農民合作社。
  • 這個新疆姑娘,澳大利亞綠卡不要,選擇回國當農民
    最近看到一項調查,目前海歸十分青睞商科、管理類和金融經濟專業,工程技術專業也很受歡迎。接近15%的海歸希望進入金融行業,其次是網際網路行業,佔比11.2%,排在第三的是文化教育行業。
  • 澳洲美女中國留學生,拿PR後卻選擇回國種地!現年入3000萬
    然而有些學生偏偏就是不走尋常路,比如北大畢業賣豬肉,昆大建築系畢業生回國種稻米…今天要說的故事,也和一名澳洲畢業的中國留學生有關。澳洲海龜碩士回家務農,登上熱搜在大家的認知裡,留學生基本上都家境殷實,畢業回國之後即便是不能躋身精英行列,但也總歸能夠獲得一份看上去體面的工作。
  • 從澳大利亞回到中國新疆 90後姑娘拼多多賣棗年銷3000萬
    每年11月,新疆灰棗迎來豐收大面積上市,是趙閆三姐弟最忙的時間,趙閆的拼多多店鋪銷量也如紅棗般紅紅火火,短短1月已創下200萬的銷量。抓起打棗杆  海歸白領成了「創業村姑」越過天山南麓,背靠崑崙山脈,依傍塔裡木河,邊上是著名的塔克拉瑪幹沙漠,趙閆的家鄉所在地阿拉爾市,是她的父輩們開墾出來的沙漠綠洲。
  • 拼多多年銷售額3000萬,這位海歸火了,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層意義
    這兩天看到一個新聞,還挺感慨的,都說現在海歸回國就業已成大勢所趨,但是一頭扎進農村,這事還挺少見的。趙閆,90後新疆姑娘,她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父母眼裡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她從南疆考上中國地質大學,繼而進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入職澳星國際傳媒從事記者工作。無論是在吃瓜群眾還是她父母眼裡,應該說人生相當成功了。但就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她卻扔掉澳洲綠卡,毅然決然回農村老家創業,帶著兩個弟弟,3個90後青年發起成立了"叄顆棗"農民專業合作社。起初只有自家的200畝地,5個社員。
  • 女性創業愛「拼」才會贏 新疆90後海歸轉型拼多多新農人
    90後新疆姑娘趙閆的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截,她是名校畢業、揣著澳洲綠卡,足蹬高跟鞋的澳大利亞媒體記者;現在的她,早已習慣了防風沙的勞動服和便於工作的馬尾辮,乍一看,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13團小村莊裡的地地道道的農民。這位拼多多頭部店鋪的年輕主理人,說話幹練、眼神堅定,小小的身軀裡醞釀著大能量。
  • 許可馨事件尚未結束,澳洲留學生放棄綠卡也要回國,你怎麼看?
    但是近日卻有多名澳洲留學生表示,自己寧願放棄綠卡也要回國,你們怎麼看?國外疫情爆發,留學生選擇回國疫情爆發,世界是共同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澳大利亞雖然位於大洋洲,與其他大陸並未接壤,但是現如今境內確診人數已高達5800多例,有很多澳洲留學生紛紛選擇回到中國,這時澳洲相關部門表示,回中國可以,但必須要上交綠卡。
  • 澳洲留學生放棄綠卡也要回國,網友:反差太大!
    與以往大家都擠破頭去國外的情況不一樣,最近有多名澳洲留學生表示,自己願意放棄國外的綠卡,一心想回國,對於這個情況,你怎麼看?國外疫情嚴重,留學生紛紛回國目前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死亡病例超過2.3萬,澳大利亞雖然沒這麼嚴重,但目前也有6494例確診,62名死亡。另外,從去年年底持續的山火,給澳大利亞的環境帶來了巨大打擊。
  • 澳大利亞官方發布選擇回中國就必須放棄澳洲綠卡,大家怎麼看?
    近日,澳大利亞官方將一架飛往上海的航班中,凡是具有澳洲國籍,或者具有永久居留權的人請下了飛機,讓這些華人做個選擇,要麼留下繼續當澳人,要麼回中國,放棄澳洲綠卡或者澳大利亞國籍。之後,這就成了澳大利亞在特別時刻的一個政策了。澳大利亞,還是中國?這是一個不容易的選擇題。對於澳大利亞的做法,不能說對或者錯,它自然有它的出發點。
  • 海歸碩士迷上拼多多,網友:果然省錢才是硬道理
    熊丹早年拿到了美國綠卡,但她已決定回國發展,她甚至半開玩笑的表示:"國內的生活更豐富,更美好,畢竟有我愛的奶茶,還有拼多多。"同樣是海歸碩士,同樣放棄了外國綠卡,熊丹圖拼多多省錢,另外一位,卻靠拼多多賺錢。90後新疆姑娘趙閆的人生一分為二。
  • 女碩士留學7年回村種地,被當成神經病,大學生回家務農有錯嗎?
    我們國家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放棄在大城市的高薪工作選擇回到農村幹起農業工作。肖源是湖南婁底的一名海外女碩士,在外面讀書回來後不想著去大公司找好工作,卻回來包了2千畝地自己當農民。村民們得知這件事後就笑話肖源說她腦子有問題,怕是有神經病,在外面留學這麼多年可以說是頂尖的人才了,結果卻跑回來種田。而且他們還對自己孩子說:「讀書讀出來不要學肖源,像她這樣是對不起自己多年的學習。」
  • 海歸碩士回海寧創業,要為家鄉帶來專業日語教育!
    > 這兩天,位於江苑路的白熊日語培訓機構正在加緊做最後的裝修,因為國慶過後,這裡將正式開門營業,這家機構是兩位留日海歸碩士合夥開辦的
  • 海歸北京女:美國空氣不再香甜,我想回來建設祖國,網友這樣回復
    2020-12-30 20:29:18 來源: 曼巴侃侃侃 舉報   一個在美國生存了6年之久的北京女孩現在決定回國發展
  • 澳洲海歸回鄉"做粗活"
    澳洲海歸返鄉賣家電海歸回鄉創業月銷90萬,實力回應質疑澳洲海歸回家開店賣電器,今年留學生就業這麼難? 張拓銘是一名90後海歸,來自廣東清遠市英德市,畢業於澳大利亞墨爾本迪肯大學。全球疫情影響下,留學生數量逆勢增長。相關調查數據顯示,&34;(66.4%)、&34;(55.6%),這兩個明確可在學生未來發展上獲得的優勢是最主要的留學動因。
  • 海歸女碩士回村當農民,村民當反面教材,和北大學子養豬不一樣?
    她是26歲海歸碩士肖源,在國外攻讀了7年的文學專業。本來她回國後應該是選擇在大城市的CBD裡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她卻打破常規,直接回到了老家婁底做起了農民。她這個「農民」可不簡單,應該是個大富農了,一下子承包了2400畝的荒山,跨越6個村,成為了地地道道的農民。
  • 「放棄綠卡,也要回國」,澳洲留學生渴望回到祖國懷抱,你支持嗎
    以前的很多同學,用盡所有精力也要努力拿到國外綠卡,在他們眼中,所謂外國的月亮要比中國圓,於是讀書學習成為他們拿到綠卡的一個契機。有多少人是靠著留學拿到綠卡的呢?這個問題我們不好討論,但是絕大多數留學生有拿綠卡的心態這個事實我們應該要承認。現在正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期間,國外很多國家無一倖免,成為了這次災難的爆發點。
  • 海歸女碩士回農村撿垃圾稱:是水到渠成,自然發生的過程
    海歸女碩士陳立雯卻徒手翻垃圾桶、騎三輪車走街串巷,垃圾一撿就是10年!出生於河北滄州農村,碩士學歷的她曾經出國留學,有留校任教的機會,但在「看過世界」後,她選擇回到故鄉。在河北保定的南峪村,她倡導村民垃圾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和再利用,改善農村環境。碩士畢業後,她進入一家在北京註冊的環保組織。按她的說法,「當年就是覺得這個概念特別美好。」
  • 澳大利亞雙向封國,大批華人進退兩難,想回中國必須放棄綠卡
    很多國家在看到後,也紛紛進行了封國,其中就有澳大利亞,畢竟該國的疫情情況也不是很好,於是便決定雙向封國,這一決策出來後,大批華人進退兩難,想要回到中國必須放棄綠卡。根據澳大利亞總理表示,所有在這段時間內抵達澳洲的人員都必須要在規定的強制隔離兩周。這樣的行為在我們眼裡看來是非常正常的,畢竟為了國內健康民眾的安全著想,萬一這些外來人員攜帶病毒,將會導致國內出現很多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