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名單發布啦!

2020-12-11 澎湃新聞

前兩天,小編公布了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的名單,再一次恭喜獲得優秀論文的各位同學!然而,收錄論文集的論文只公布了數量,讓很多投稿的同學非常急切地想知道結果。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名單今天發布啦,快來找找有沒有你的同學!

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論文名單

論文題目

第一

作者

高校

1

「博洛尼亞進程」20年對中國研究生培養的啟示

陳晨

上海師範大學

2

「導生關係」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張展圖

汕頭大學

3

「多才多藝博士」的輸出現狀及影響因素 ——基於《Nature》全球博士生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

侯延昭

南京農業大學

4

「煤氣燈操縱」:惡劣導生關係中的行為控制及其發生條件

劉裕

南京大學

5

「問題導向」視閾下研究生能力素養在場雛議及路徑延展

葉必成

華東師範大學

6

「質量」邏輯與學術邏輯之辯:基於高校研究生清退事件的學理探析

尚瑞茜

西南大學

7

案例開發、案例教學、案例研究「三位一體」式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 ——以個人「CSR理論學習研究」為例

付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8

博士生導師視角下的申請考核制:實踐與效果 ——基於對Y大學博導的混合研究

郭二榕

北京大學

9

博士生發表制度的「內捲化」:表徵、機理與復歸

趙祥輝

廈門大學

10

博士生非認知能力及其影響因素 ——基於Nature全球博士生調查的實證分析

鄭玉燕

武漢大學

11

博士生培養環境:圖景·機理·路徑 ——基於2019年Nature博士生調查的注意力配置分析

樊 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2

博士碩士論文抽檢制度中的懲罰機制研究

肖楊

湘潭大學

13

博士生科研資助的粘性效應:比較優勢還是能力分層——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例

張雙志

天津大學

14

博士選擇去哪些企業就業?——基於X大學2011-2015年畢業去向數據的實證研究

喬文琦

天津大學

15

博士學位授予標準的學理分析和法理邏輯

張微

北京理工大學

16

補葺與重構:名譽博士學位的歷史沿革、發展特徵與反思

師悅

南京大學

17

場域視角下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實機制構建

曹媛媛

華中農業大學

18

從研究生角度研究大團隊下的導師權責模式

王若璇

北京理工大學

19

導師-研究生對話共同體的本質邏輯與生成機理探究

許 洋

同濟大學

20

低年級直博生學術熱情緣何消減:基於紮根理論的分析

洪茜

清華大學

21

高校制定授予學位細則的司法定性與權限邊界——以《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第25條為中心

魏文松

東南大學

22

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制度化困境研究 ——基於新制度主義的視角

汪夢媛

南京大學

23

工業價值鏈對工程人才培養的嵌入性研究

張婷婷

大連理工大學

24

溝通行動理論視域下研究生導生有效溝通的策略研究

劉培軍

廣西大學

25

國際學術流動對博士生的影響研究

李宇航

大連理工大學

26

國外研究生教育研究述評:熱點主題、理論前沿與啟示

李保忠

華中農業大學

27

哈佛大學教育學PhD項目的跨學科特點及啟示

薛李

山東師範大學

28

海歸博導有助於提高博士研究生國際期刊論文產出嗎?——基於某「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實證分析

王雅晶

南京大學

29

後疫情時代英國研究生教育的挑戰、應對與啟示

張靖佶

廈門大學

30

基於SNA的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田宛鑫

哈爾濱醫科大學

31

基於設計的研究對當代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啟示

李然

中央民族大學

32

基於同行評價視角的地方院校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研究

董宗旺

河北師範大學

33

加入一場缺席的遊戲:在臺就讀博士生的學術幻象及其資本積累策略

秦啟光

臺灣師範大學

34

監測之於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合理性及其價值

楊旭婷

北京理工大學

35

科研興趣對博士生培養質量的影響研究

李福林

清華大學

36

跨學科背景下研究生培養課程研究 —以CSBI項目為例

張曉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7

跨學科視角下的「新文科」發展路徑研究

倪秦

中國人民大學

38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視角下的研究生推薦免試政策研究

衣芳青

清華大學

39

立德樹人視域下全日制教育碩士培養目標研究

林銘涵

南京師範大學

40

論撤銷不合格學位授權點的性質界定及其制度完善

楊傑

南開大學

41

論生態視域下一流學科的生長邏輯與建設方略

鄭政捷

天津大學

42

論學位撤銷制度的法治化進路

翁明傑

中國政法大學

43

論學位授予標準設定權 ——兼評柴麗傑訴上海大學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張頌昀

東南大學

44

邁向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開放40年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政策變遷與發展邏輯

楊茜

南京大學

45

美國生物醫學博士生教育的職業開發實踐 ——BEST計劃的起因、措施與成效

陳爾東

南京農業大學

46

迷失與重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導學關係」的依戀樣態表徵 ——以N大學為個案實例的質性研究透析

陳林

南昌大學

47

墨爾本大學教育博士培養特色及啟示

彭金玉

東南大學

48

女性讀博滿意度真的更低嗎?——基於《自然》2019年全球博士生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

汪衛平

復旦大學

49

群智交互:喬治亞大學人工智慧碩士項目的經驗與啟示

馬萬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0

人工智慧時代研究生知識觀的異化與重塑

羅琴

西南大學

51

如何適度布局博士生規模?導師指導規模總量與博士生科研產出的關係

吳嘉琦

北京大學

52

申請-考核制對博士生招生生源的影響

郝曉偉

北京大學

53

師生關係如何走向惡化 ——基於有真實經歷研究生的訪談

任可欣

南京大學

54

實踐·邏輯·審思:教育博士學術治理之研究 ——基於七屆全國教育博士論壇論文集(2013-2019)的分析

馬文飛

陝西師範大學

55

守正·融合·創新: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新文科式」培養路徑的探索

李莎

中央民族大學

56

誰更願意讀博士?——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讀博意願影響因素分析

牛晶晶

北京理工大學

57

誰願意進入博士後流動站?——基於某「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實證分析

何家琪

南京大學

58

史丹福大學學術型碩士在線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史文欣

東南大學

59

探究女性碩士生的科研狀態 ——基於2019年中國研究生滿意度調查的數據

張楠

北京理工大學

60

提高學術評價治理水平 破除唯論文「SCI」至上

雷琨

北京理工大學

61

天道酬勤?不同培養模式下博士生時間投入與能力產出關係的實證分析

楊佳樂

清華大學

62

我國博士生導學關係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常海洋

河南大學

63

我國博士生教育分流機制的現實問題、設計理據與制度構想

閆淑情

天津大學

64

我國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實踐探索與未來發展方向 ——基於多案例研究視角

王維軍

華東理工大學

65

我國專業管理機制現行特徵及其優化的阻力分析 ——基於中美比較的視角

施悅琪

北京師範大學

66

我國專業學位設置和授權機制、規模和結構分析

常琅

北京理工大學

67

新世紀以來中外交叉學科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基於2000-2020年中外文獻的比較分析

張卓

北京科技大學

68

學術邏輯為主、行政邏輯為輔:一流學科建設的應然邏輯及其回歸路徑

姜凡

上海交通大學

69

學位糾紛案件適用履行判決的障礙及其消解

侯嘉淳

東南大學

70

學位論文查重製度的本原、異化和回歸路徑

吉祥佩

安徽師範大學

71

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職責定位及完善路徑 ——以《學位條例》修訂為中心

王由海

中國政法大學

72

研究生對給予導師決定其能否畢業自主權的態度與政策意蘊 ——基於925個樣本的調查分析

孫天慈

華東師範大學

73

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有效嗎?——基於三階段DEA及Malmquist指數的分析

徐玉勝

武漢大學

74

研究生師生矛盾事件的新聞報導及網絡評論對研究生對師信任的影響

孫卉

南京師範大學

75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要素、困境及舉措 ——基於社會學制度主義的理論視角

肖燦

武漢大學

76

研究生網絡學習行為機制 與評價策略 研究 ——基於 R asch 分析模型 的探討

古立春

西北師範大學

77

一流學科建設方案的政策聚焦——一項社會網絡分析

謝 靜

浙江大學

78

因「志」施教:不同求學動機的博士生需要差異化培養嗎?——來自中、美、英、德四國博士生調查的證據

謝鑫

南京大學

79

英國頂尖大學一年制課程制碩士培養研究 ——以牛津大學人文社科類學科為例

王雅鑫

北京理工大學

80

英國理工科一年制碩士培養實施研究——以牛津大學為例

冉雨萌

北京理工大學

81

優秀研究生線上學習小組合作特徵研究

陳楨楨

華中科技大學

82

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涵育 ——基於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視角

尚宇菲

天津大學

83

支持型教育環境對我國博士生專業社會化的影響研究

邵劍耀

江南大學

84

職業意願能代表職業選擇嗎?——過程性視角下博士生學術職業選擇的形成機制研究

韓 霜

南京農業大學

85

中美比較視角下高等教育學碩士生課程設置研究

謝芷薇

湖南師範大學

86

專業學位研究生產教融合培養的回顧與反思

繆英潔

江蘇大學

87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結構與產業結構互動關係研究:基於長三角一體化的動態考察

王媛

浙江大學

88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現狀分析及路徑探索 ——基於雲南省高校的調查

劉頌迪

雲南師範大學

89

準碩士生是如何度過「空檔期」的?——基於某「雙一流」建設高校52名準碩士生的質性研究

袁粼

北京理工大學

90

自我決定理論視角下學術型碩士生學術志趣的轉變機制

趙金敏

南京大學

由於疫情原因和會議規模的限制,投稿論文的第一作者可以報名參會。具體的會議安排和報名方式請點擊:

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

同學們北京見!

來源:芥末堆教育

公眾號ID:jiemoedu

個人微信號:xuezhexiaoyi(不閒聊)

推薦關注

『壹學者思政研究』

「壹學者思政研究」是為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的學人而建。日常發布《複印報刊資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擬用目錄、精選文章,以及高校思政課的前沿動態、研究課題、教學指導等內容。

《複印報刊資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現已開通

在線薦稿、在線評議通道

,歡迎您關注!

>>點擊查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2020年第四期目錄>>點擊查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2019年全年目錄

原標題:《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名單發布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湖南省第十三屆研究生創新論壇「流體力學數值方法及應用」 分論壇論文徵稿通知
    為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提升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加強數學基礎學科與相關應用學科的交叉融合,促進我校計算數學學科的發展。
  • 第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生學術論壇舉
    為促進國內各院校之間的學術交流,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輿情研究實驗室於2015年7月26日下午舉辦第四屆「新媒體與社會發展」研究生學術論壇。本系列論壇預期於每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點評嘉賓,組委會遴選部分優秀論文出版,收入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新媒體與社會》輯刊。
  • 2019年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長春召開
    2019年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長春召開 2019年07月07日 18: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趙徐州 曾江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第六屆東亞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暨第九屆北京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2016年5月7-8日,第六屆東亞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暨第九屆北京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多元•融合•創新——面向多樣化需求的國際漢語教學與研究」為主題,圍繞漢語教學的多個研究領域展開研討。5月7日上午8:30,論壇開幕式在對外漢語教育學院大樓(方李邦琴樓)B101報告廳舉行。
  • 第二屆首都醫學院校研究生學術論壇暨京津冀醫學研究生學術論壇 徵稿通知
    為促進醫學人才交流互動,展現研究生群體學術活力,增進京津冀醫學院校友誼,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屆「首都醫學院校研究生學術論壇暨京津冀醫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將於 2021 年 1 月 9 日-10 日在首都醫科大學舉辦。論壇旨在為醫學學子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互相促進,啟發思考,拓寬研究視野,提高科研水平。
  • 第七屆北京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北大成功舉辦
    2014年5月10日,第七屆北京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北京大學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多元環境下的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研究」為主題,圍繞「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發展及跨學科研究」、「教學教法教材研究」、「國際漢語教師發展及教師技能研究」、「二語背景下的漢語本體研究」、「二語習得研究」等五個議題展開。
  • 第四屆中國研究生教育國際論壇在京舉行
    以「研究生教育的新時代:紀念中國研究生教育恢復招生四十周年」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研究生教育國際論壇16日在北京舉行 。  教育部副部長朱之文強調,四十年來,中國研究生教育規模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飛躍;中國研究生教育制度體系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構建;中國研究生教育為支撐國家創新發展作出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中國研究生教育國際影響力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 第四屆中國主持傳播論壇等你來
    繼前三屆論壇在北京、杭州、廣州成功舉辦之後,由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主持傳播論壇(2020)暨第五屆口語傳播高峰論壇將於今年11月21日-22日在上海舉行。論壇誠邀海內外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播音主持藝術學、社會學、心理學、人工智慧、語音合成等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青年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以及具有學術研究熱情的播音員、主持人積極賜稿、踴躍參與,相會申城,聚焦學術,共話主持傳播研究。
  • 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河南大學開幕
    為展現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創新培養機制和學術成果,搭建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溝通交流的學術平臺,12月3日,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開幕式在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實驗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舉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鄭州大學第十五屆研究生學術論壇醫學博士生分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10日,鄭州大學第十五屆研究生學術論壇醫學博士生分論壇在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生命至上,尊重科學,創新引領,關注健康」,由鄭州大學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醫學科學院主辦,鄭州大學人民醫院承辦,旨在為廣大研究生搭建學術交流的平臺。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良啟,校領導谷振清、關紹康出席會議。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醫學相關培養單位負責同志、導師代表、博士生代表等350餘人現場交流。
  • 第二十四屆研究生學術論壇總場報告會舉行
    近日,由校團委、研工部共同主辦,校研究生會承辦的研究生秋韻節系列活動——第二十四屆研究生學術論壇總場報告會在徐匯校區舉行。此次報告會分為社會科學類和自然科學類兩場,共有20名學生入圍總場報告會進行答辯展示。最終,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曹靚、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蔣煒、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葉東東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伍賢青等4位學生榮獲本屆學術論壇特等獎。
  • 北京科技大學積極開展研究生學術科技活動
    ――搭建學術平臺,促進交流溝通。學校以研究生學術論壇、博士生學術沙龍等活動為契機,不斷提高活動層次和水平,豐富活動形式和內涵,為廣大研究生搭建學術交流和溝通平臺,培養研究生勇於攀登、嚴謹求實、團結協作和求新探異的風氣。從學校和學院兩個層面成立工作小組,專門負責組織、指導和協調研究生學術活動。
  • 雲南大學舉辦「理解中國 創新教育」研究生學術論壇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哲)10月23日,由雲南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和雲南大學《思想戰線》編輯部·文科學報編輯部主辦,雲南大學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承辦的「理解中國·創新教育」研究生學術論壇在該校東陸校區成功舉辦。
  • 湖南省第十三屆研究生創新論壇分論壇舉辦
    本網訊(通訊員 曾潔 唐志遠)近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湖南省教育廳主辦的湖南省第十三屆研究生創新論壇分論壇在各高校舉辦。論壇旨在為研究生們提供一個高起點、寬視野、多層面的研討空間,加強各高校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助力各高校研究生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求真的科學精神,進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
  • 湖南省第十三屆研究生創新論壇「微納功能材料與器件物理」分論壇...
    紅網時刻湘西12月9日訊(通訊員 伍建華)近日,由湖南省教育廳主辦,吉首大學承辦的第十三屆湖南省研究生創新論壇「微納功能材料與器件物理」分論壇在吉首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順利舉辦。鍾建新對湖南省物理學研究生教育做了簡要介紹,感謝主辦單位給大家提供了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並宣讀了獲獎論文人員名單。
  • 吉林大學舉辦「2012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
    8月25—27日,由吉林大學研究生院主辦、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承辦的「2012食品科學與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在長春舉辦。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趙丁選,吉林大學校長助理、吉林大學農學部黨委書記兼學部長韓文瑜,吉林大學唐敖慶講座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吳建平,吉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院長劉景聖、吉林大學軍需科技學院院長劉靜波以及來自全國30餘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專家、學者、研究生代表300餘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 交大第五屆研究生「學術之星」答辯會圓滿落幕!
    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上海交通大學醫工(理)交叉研究生學術論壇暨「博極醫源」研究生學術論壇「學術報告三等獎」等榮譽。2016 年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學碩博連讀,期間獲得2020 年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研究生「學術之星」,2020 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能量採集技術委員會「最佳論文榮譽獎」,2020 年上海交大-浙江大學聯辦礪遠學術論壇優秀報告獎,兩次研究生國家獎學金(2018 年碩士、2020 年博士),2020 年唐立新獎學金,2019 年豐田紡織一等獎學金
  • 華僑大學舉辦2020年福建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
    12月5日,2020年福建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學術論壇暨華僑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第十四屆研究生學術論壇在該校舉辦。此次論壇由福建省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辦,華僑大學、福建工程學院共同承辦,首次全程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來自國內各高校的10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參會,同時有超過300人次參與線上報告和討論。
  • 蘭州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學術年會管理學院分論壇順利結束
    為積極響應「蘭州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學術年會」的號召,營造研究生學術創新氛圍,提升研究生的專業素養,促進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師生間的相互交流,管理學院於2020年11月5日—12月28日期間,以「後疫情時代的數位化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舉辦了蘭州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學術年會管理學院分論壇。
  • 2021廈門大學教育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廈門大學教育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