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南昌市司法局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優化服務方式、狠抓制度規範,全市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大、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建平臺 法律服務網絡更加健全
南昌市司法局堅持把「線上+線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健全完善法律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 「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建設。
——「線下」。2018年底,南昌市建成1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9個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15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930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在江西省率先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實體平臺全覆蓋。
——「線上」。「12348」熱線平臺開通5個坐席,每日安排律師「坐班」接聽群眾法律諮詢。南昌掌上「12348」公共法律服務城市服務號,為群眾免費提供線上諮詢、辦理有關法律事項,實現法律服務「掌上辦」「指尖辦」。
——「三臺融合」。出臺《南昌市公共法律服務「三臺融合」實施方案》,市縣鄉三級實體平臺全部配齊群眾滿意度評價器、身份證讀卡器和高拍儀,將現場服務、線上服務、網上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打通了法律服務「最後一公裡」。
優服務 便民惠民舉措更加精準
立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南昌市司法局創新服務舉措,優化服務方式,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知曉率、首選率、滿意率。
——全面推行錯時延時預約服務。疫情防控期間,南昌市四級實體平臺全面實行延時服務,對外公布預約服務熱線電話。「12348」熱線平臺提供延時服務,及時回復處理群眾「未接來電」「語音留言」。掌上「12348」公共法律服務城市服務號增加「企業諮詢」專欄,方便中小企業及時進行法律諮詢,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法治保障。
——優先服務保障困難特殊群體。南昌市司法局積極推行優先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等便民舉措,鼓勵法律服務機構對特殊困難群體申請法律服務費用緩減免。
——開闢農民工綠色援助通道。南昌市司法局深入實施「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品牌工程,對農民工因討薪、請求工傷賠償等申請法律援助開闢綠色通道。
抓規範 服務發展水平更加高效
南昌市司法局主動順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人民群眾滿意為標準,狠抓規範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努力使公共法律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
——服務「六穩」「六保」。南昌市司法局組織律師行業開展服務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經濟發展「三大專項活動」,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組建脫貧攻堅法律服務團,對口幫扶80個貧困村;組建經濟發展法律服務團,為企業開展公益「法治體檢」,截至8月,南昌市共辦理訴訟案件2.11萬件,非訴訟法律事務2395件;同時,南昌市司法局組織公證行業幫助中小微企業快速融資,為復產復工企業和個人辦理公證事項減免公證費,截至8月,共辦理各類公證事項4.35萬件。
——狠抓作風養成。南昌市司法局深入開展作風教育整頓工作,積極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同步評價,在服務中及時評價、考核,做到隨時評價、隨單評價;安排專人負責對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工作的統籌調度、督辦、監管,對「不滿意」和「基本滿意」工單進行100%電話回訪;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及時反饋群眾,確保工作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健全工作制度。南昌市司法局制定《南昌市「12348」公共法律服務便民指南》《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工作制度》等文件,規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工作紀律、電話接聽要求、工單錄入辦理等10餘項工作要求,確保每個服務窗口、工作環節和流程都有規可依、有章可據;推行測評機制,促進公共法律服務人員嚴格執行工作紀律和要求,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