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實施公共法律服務「四統一」管理模式

2020-12-20 法制網

    法制網訊(通訊員 範曉傑)近年來,揚州市司法局在積極推進實體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的同時,將「線上」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作為信息化一項重點工作,同步推進。在省廳及地方財政支持下,先後投入120萬元用於公共法律服務應用管理平臺研發及硬體更新。目前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管理模塊已基本建成,在揚州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上線運行,並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四統一」。

    一是服務資源統一管理。建立服務對象資料庫,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辦理過任一業務的群眾,再次辦理其他業務時,其個人信息數據將通過平臺實現共享,減少信息重複錄入。同時,從網上服務中心和線下實體大廳提交的所有業務申請全部進入統一管理平臺,由中心窗口人員集中答覆處理。

    二是業務數據統一錄入。中心窗口部門全部使用「揚州市公共法律服務統一管理平臺」,各條線業務系統不再單獨使用。受理的諮詢、申請事項統一錄入平臺,以實現不同業務類型的互相轉辦,如醫患調解不能成功且發現當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時,在告知當事人後,系統可直接將案件轉交法律援助窗口辦理,並將相應數據轉至法援作業系統,無需重複錄入基礎數據。

    三是服務流程統一標準。結合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建立所有窗口業務適用的流程化管理模式。凡接待的群眾來訪均在中心平臺統一登記,通過管理平臺受理後,派發至各業務條線,由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進行指導、督辦、落實。群眾可以通過平臺進行反饋,實現事項辦結或再次辦理。通過統一服務流程,形成「中心統一受理,業務條線分線辦理,辦理結果實時反饋」的閉環型工作機制。

    四是辦理進程統一監管。凡是進入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各類諮詢申請事項,受理、辦結、反饋環節均在管理平臺留痕,中心管理人員及業務條線分管領導可以通過平臺實時監控事項辦理進度,對接近辦結時限的案件進行提醒、催辦,並掌握群眾對辦理結果的滿意度反饋。

    截至目前,該平臺已接受各類法律服務諮詢和申請事項150多人次,並已實現與省法律援助管理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下一步將繼續與市民政等部門加強溝通和聯繫,進一步推進部門間的數據交換及共享。

相關焦點

  • 公共法律服務
    (二)實施原則。一是服務為本、網絡統領。圍繞公共法律服務的實現和不斷優化,利用網絡信息化優勢,發揮網絡平臺的服務、管理、監督功能,以網絡平臺統領實體平臺、熱線平臺和其他服務終端。二是協同建設、資源整合。市縣司法局結合實際,推進指揮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窗口相互整合、一體運行,統一調度,直接為民服務。
  • 以中國法律服務網為統領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三臺融合」
    以中國法律服務網為統領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三臺融合」 2019-07-01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現場推進會交流發言摘登
    今年6月,將話務平臺統一設置到司法廳,建立優秀駐場法律服務團隊,通過外包第三方運維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7×24小時」專業高效的蒙漢雙語公共法律服務。運行以來,日均話務量由200個提升至350個,增長率達75%。三是網絡平臺突出數據共享。
  • 揚州探索「424」工作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網格」
    2020年,揚州市積極探索「424」工作法,推進公共法律服務融入網格化社會治理,為群眾提供快捷高效普惠共享型優質服務。一是4大分類,服務有側重。根據全市劃分的5639個綜合網格,593個專屬網格,依託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體平臺作用,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梳理網格內主要法律需求,將網格分為「法律扶貧」「優化營商」「新農業扶持」以及「宜居生活」等四大類,有側重、有針對地向基層居民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宣傳法律法規,營造「學法、守法、用法、護法」良好氛圍。
  • 四川攀枝花東區探索公共法律服務新模式
    1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開闢1條普法新路徑、織密織牢公共法律服務4張網的「1+1+4」模式,著力將公共法律服務嵌入到社會治理網格服務之中,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精細化」,切實打通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這裡有公共法律服務「南昌模式」
    2018年底,南昌市建成1個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9個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15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930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在江西省率先實現市縣鄉村四級實體平臺全覆蓋。——「線上」。「12348」熱線平臺開通5個坐席,每日安排律師「坐班」接聽群眾法律諮詢。
  • 汶上司法行政工作2020回望 · 2021展望 · 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篇
    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概況2018年2月份高標準建設了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成鄉鎮公共法律服務站15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整合法律服務、「7210148"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鑑定、仲裁、人民調解等司法行政主要服務職能,實行窗口接待與後臺延伸服務相結合的「前臺後廠」模式,為群眾提供面對面、電話、網絡諮詢等綜合性、一站式和標準化法律服務及指引服務
  •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海南模式」,秘訣全在這10個字!
    作為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主管部門,海南省司法廳針對全省公共法律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結合「省管市縣」的特點和優勢,著力探索「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海南模式」,將公共法律服務產品送到群眾手上,為海南自貿港建設保駕護航。
  • 【安徽日報】我省著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打造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
    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近日,我省專門研究部署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舉措,調度推進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著力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宿州市按照「窗口化、集約化、一站式」服務模式,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集中受理和解決群眾及企事業單位民商事仲裁服務事項,實現仲裁業務量質齊升。今年6月,宿州仲裁委受理埇橋區時村鎮110名貧困戶與某養殖場的合同糾紛一案。為減輕貧困戶維權的經濟壓力,宿州仲裁委果斷決定免收仲裁費。
  • 司法部有關負責同志就《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答...
    為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在全國均衡推進、落地見效,今年以來,司法部在就全國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情況進行深入調研,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基礎上,研究起草了《意見》,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在部級層面對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作出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明確工作思路、任務措施、運行模式、工作保障等重點問題,從而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合理布局和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的有效配置,更好地發揮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整體效能
  • 蒙陰縣實施「四個三」工作法深化法律服務代理機制
    結合各類中小企業服務需求情況,由各行業商會負責,收集具有行業特點,多發、易發、頻發的複雜疑難法律問題,統一遞交到縣法律服務顧問團,並聯繫律師事務所推薦相關專業律師擔任行業法律顧問,幫助協調解決,確保了行業內部法律事務能有專業化服務保障。目前,先後促成4家律師事務所分別與13個行業商會達成共建協議,實現了律所、企業與行業商會共建的全覆蓋。二是建立「律師→企業聯盟←企業」模式。
  • 日照:打造「一站式」基層公共法律服務窗口
    「諮詢法律問題,申請法律援助,辦理公證業務,要找專業的司法鑑定機構,都可以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來,這裡有專業的律師和工作人員提供服務,實在太方便了!」最近這陣子,五蓮縣松柏鎮村民老張,逢人便誇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好。
  • 安徽省發布《關於建設實施全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的通知》
    近日,省財政廳會同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聯合印發《關於建設實施全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的通知》,加快推進全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建設。《通知》明確,統一公共支付平臺建設按照「統一規劃、一點接入」的思路,由省財政廳負責統建統管,主要依託政府非稅收入收繳體系,整合線上線下支付渠道,拓展支付、結算和管理功能而實現。
  • 滕州市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提檔升級
    今年以來,滕州市司法局以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為綱,通過整合服務資源、完善服務機制、拓寬服務渠道,優化升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群眾安居樂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強化政治統領。
  • 重慶墊江探索「一整合四統一」寄遞物流管理模式
    鑑於此,重慶市墊江縣創新「一整合四統一」寄遞物流管理新模式,即整合「人財物」,統一平臺、統一入園、統一安檢和統一物流。該模式既用行政手段做實行業監管,又充分運用市場化思維,突出了市場主體作用。  「我們創新社會治理,必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牢牢把握預測預警預防風險能力建設,以新思維、新理念、新方法破解難題、推動工作,變事後應對為主動預防。」
  • (關於「強化司法為民,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水平」的建議)
    在全國最先將公共法律服務寫進省「十三五」規劃,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出臺《江蘇省公共法律服務「十三五」發展規劃》。今年,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為統籌推進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強化平臺建設,努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全覆蓋網絡。
  • 一支隊伍,全業務覆蓋——和平區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律師培訓
    和平區司法局自2019年開始在全區廣泛招募律師事務所,引導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2020年進一步擴大律師事務所範圍,組建了由34家律師事務所,140名律師組成的和平區公共法律服務公益律師團隊。通過與律師事務所籤訂合作協議的形式,明確服務內容、服務規範、工作制度、補貼標準、獎懲機制,解決我區公共法律服務規範管理、優質服務、業務創新中存在的問題,節約了服務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
  • 湖南省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O2O平臺試運行新聞發布會
    下面,我簡要介紹湖南省「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2○平臺建設的有關情況。  省委、省政府對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高度重視、大力支持。2014年12月30日,《湖南省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實施方案》(湘發〔2014〕23號)第75條專門列段,要求「建立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同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被列入2015年省委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工作要點和省政府工作要點。
  • 山東公共法律服務將有法可依
    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仲泉表示,《條例》的出臺,將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明確了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引領推動、規範保障公共法律服務事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對於加強全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推進全面依法治省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山東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出臺
    《條例》對公共法律服務設施建設基準和目標予以明確,規定省、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場所,統一命名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集中提供公共法律服務的場所,統一命名為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縣(市、區)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