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育意願,育嬰津貼或有用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近年來,大陸關於人口老齡化、提高年輕世代生育意願的討論一直不斷,而一水之隔的臺灣這一問題更加嚴峻。2016年,臺灣老年人口已正式超過青年人口。如何提高年輕人生育意願,創造更好的社會保障條件讓年輕人無生育的後顧之憂?調查顯示,臺灣嘗試推出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得到高達77%的育齡勞工的肯定。

據臺灣媒體報導,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上路至今,已有43萬人受惠,根據臺灣勞動主管部門的調查,去年5000餘名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滿的勞工,高達77%肯定這項措施有助提升生育意願,且這些勞工中90%以上都已回到原職。

在臺灣性別工作平等法規中,就有育嬰留職停薪的規定,2009年,主管部門進一步增訂相關法律法規,決定發給育嬰留職停薪的育齡勞工停薪津貼,該辦法於同年5月實施,截至今年7月底,受惠人數已近43萬人,發放津貼390億元(新臺幣,下同),核付人數及金額均逐年成長。

隨著育嬰津貼申領人數攀高,外界普遍關心申請者是否能回復原職。對此,臺灣勞動主管部門今年5月進行了育嬰留職停薪期滿復職關懷調查,調查人群是申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並於去年期滿者。這項調查回收有效樣本5000餘份,24.2%的受訪者認為此項政策對提升職場女性生育意願非常有幫助,53.3%的受訪者認為有一定幫助,總佔比達到77.5%,顯示該政策對提升生育意願確有助益。

調查同時顯示,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期滿後回到原事業單位且回到原職位者佔受訪者的90.4%,有9.6%未回到原職位,主要原因是原工作職位已有人取代。與大陸不少生育政策不同的是,在臺灣,男性也可以申請育嬰停薪留職。而此次調查中,顯示出男性申請者期滿又回到原職位的比率高於女性,也讓不少「奶爸」放心申請在家育嬰。

(鄭思歸)

相關焦點

  • 新加坡政府發放3000元育嬰補貼,希望能夠提高生育率~
    為了緩解這方面的經濟憂慮,政府將一次性發放3000元的育嬰補貼,給接下來兩年出生的嬰兒。網友陳雅琪目前懷孕27周。她和先生五年前結婚,但為了穩固財務,最近才考慮生寶寶。雖然對疫情仍有顧慮,但他們決定不再推遲生育計劃,並認為3000元育嬰補貼來得正是時候。
  • 生育津貼人均提高600多元
    8天 生育津貼人均提高600多元 8天,按照相關計算標準,德州市享受生育保險職工的人均生育津貼提高600餘元,今後生育津貼還將以每年不低於10%的幅度提高。
  • 新加坡生育津貼:不怕你生,就怕你不生;生的越多,給的越多
    新的生育福利又來了,政府真金白銀地送! 孩子在2020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出生的父母,將獲得政府發放的一次性育嬰補貼3000新幣,以協助抵消疫情之下養兒育女的經濟負擔。 此次的育嬰補貼是政府在嬰兒花紅現金獎勵之外,額外提供的一次性生育補貼。
  • 島內搶「生龍子」 臺育嬰津貼申請人數飆升
    中新網2月29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勞工部門28日表示,由於辛亥百年引發生育潮,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申請人數急速增加,目前累積破10萬人;而2012年適逢龍年,民眾搶生龍子,推估育嬰津貼申請數將再飆升。
  • 育嬰津貼分工難!父+母多數隻領到半年
    根據勞保局統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自2009年開辦以來,父母均領僅7萬多人,父親單獨申請為4萬多人,母親單獨申請高達34萬人,差近八倍,顯示島內在育兒分工上仍有男女不平等問題。     有「立委」提案修正就業保險法,開放育嬰留停津貼「由一方單獨支領一年」,但昨引發恐不利女性求職顧慮,未通過初審。
  • 生育補貼能提高生育率嗎?如何計算生育津貼?看過來!
    近日,韓國通過生育津貼提高生育率的新聞被大家熱議。原來,為解決低生育率問題,韓國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有0歲-1歲嬰兒的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並在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此外,韓國政府還將一次性發放200萬韓元的生育補貼。
  • 島內育嬰津貼將延長為1年 "勞動部":審慎評估
    華夏經緯網5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勞動部政務副部長」郝鳳鳴12日表示,「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是否從目前6個月延長到1年,是大家關心的重要議題,「勞動部」會尋求各方共識仔細評估。另外他也提醒如果僱主沒有「依法」讓請育嬰假的勞工復職,除了高額的罰款之外,也有民事上的責任。
  • 臺灣明年擬提修法草案 多胞胎父母望多領育嬰津貼
    原標題:臺灣明年擬提修法草案 多胞胎父母望多領育嬰津貼  中新網12月24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勞動部」23日表示,明年上半年擬提修法草案,將生雙胞胎勞工的育嬰津貼成數,從目前最長可領6個月、6成薪,增加為6個月「7成薪」,約有4000至6000名勞工受惠。
  • 臺當局擬提高育嬰津貼 中高齡失業給付延至9個月
    臺當局擬提高育嬰津貼 中高齡失業給付延至9個月 2008年06月25日 13:5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異地分娩怎麼申請生育津貼 如何計算生育津貼
    為了避免選擇性參保,生育保險規定領取生育津貼需有連續9個月的繳費,但此次生育保險覆蓋範圍擴大後,對於新納入參保範圍的女職工,將「9個月的連續繳費期」做了調整:即自2012年1月1日起9個月內分娩的,可即時申領享受相應的生育津貼待遇;但在9個月後分娩的,如連續繳費不足9個月,其生育或計劃生育手術醫療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但生育津貼則由用人單位支付。
  • 育嬰津貼全領不到2成 「立委」促修法才能領好領滿
    據報導,面對低薪浪潮,養兒不易,陳怡潔、王育敏等31名「委員」共同提案,要求修正「就業保險法」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請領規定。陳怡潔說,育嬰津貼從2009年開辦以來,請領方式明顯未考慮社會現況,造成不必要浪費,也淪為看得到吃不到的政策。
  • 調查顯示:職場環境影響臺灣上班族生育意願
    調查顯示:職場環境影響臺灣上班族生育意願 2018-01-04 19據統計,全臺生育率僅1.17,生育環境不友善、經濟壓力大成為上班族不願生育或不願多生孩子的重要原因。  臺灣1111人力銀行4日在臺北公布的「上班族生育困境調查」顯示,為人父母及已婚的臺灣上班族中,23%受訪者曾因結婚或懷孕因素在職場遭受不平等對待,超過半數上班族因結婚或懷孕而改變原來職業生涯規劃。
  • 臺灣逾七成職場媽媽因工作壓力不敢請育嬰假
    中國臺灣網5月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人力銀行調查臺灣女性上班族申請育嬰假現況,結果發現符合條件的職場媽媽僅有26%順利申請育嬰假,有高達74%的被訪者沒敢提出,最主要是「怕影響升遷」、「有經濟壓力」和「放不下工作」。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表示,這些「難全」媽媽 (家庭、事業兩難全)雖然有請育嬰假,但也會擔心工作「回不去了」。
  • 2020生育津貼有多少錢?生育津貼怎麼算?
    隨著二胎的政策開放,不少家庭有了要二胎的想法。但要二胎就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壓力,如果你交了社保,就可以獲得一定的生育津貼。那麼,2020年生育津貼一般有多少錢呢?下面小編就帶小夥伴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生育津貼的相關內容吧。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對懷孕、分娩女職工給予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政策。
  • 提高生育率 陳菊承諾明年元月起調高生育津貼
    高雄市長陳菊今天指出,願在任期最後一年承擔做調整,可望明年元月起調高生育津貼,前3胎為1、2、36000元,差距太大,盼市府調升生育津貼,有效催生。陳菊答詢,高雄市的生育津貼和其他縣市比較確實較弱,每次為年輕夫婦證婚鼓勵他們生育,感受到年輕夫婦的壓力。她願意衡量高雄市的財政並提出配套方案,包括增加公有閒置土地的利用率,增辦公託中心。
  • 觀中國|如何提高生育意願?專家:應解決好這三大系統性問題
    導讀:為了提升年輕人的生育意願,我國需進一步調整生育政策,增強其包容性,構建生育友好的政策體系。應圍繞影響年輕人生育意願的關鍵經濟因素,從降低生育、養育和教育成本的角度減輕家庭負擔;幫助平衡家庭育兒與職業發展,構建全面的家庭支持計劃;塑造生育友好、兒童友好、家庭友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 臺灣企業推津貼鼓勵員工生育 1胎最高可領6.6萬
    臺灣企業推津貼鼓勵員工生育 1胎最高可領6.6萬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臺灣信義房屋今年首度推出第2胎生育獎勵金12萬元(新臺幣,下同),獎金額度為各企業之首;永慶房屋、鴻海科技、廣達電子、群創光電等也分別提供2000至6000元的生育津貼,鼓勵員工「增產」。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信義房屋人事部執行協理黃鬱仁表示,今年開始,只要服務滿1年的員工,生育第1胎就有3000元津貼,生育第2胎則有12萬元的生育獎勵金,預計每年至少發放500萬元以上的獎勵金。
  • 生育津貼怎麼算?生育津貼報銷流程和條件
    我們在繳納五險的時候,其中就有生育保險。生育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險的組成部分,生育保險主要是由用人單位來繳納,職工個人不承擔費用。生育險的待遇有哪些呢?按照生育險保險條例的規定,生育保險的待遇主要有生育醫療險和生育津貼以及產假。
  • 男性也有生育險?新手奶爸領了兩萬元生育津貼,全家高興不已
    而五險一金中的生育保險,給女性朋友提供了特殊的照顧。新的規定:生育保險的保費全部由用人單位繳納,而且不區分性別。有人疑惑:男人又不生孩子,繳納生育險有什麼用呢?其實,參保的男性在配偶生產後,也可享受相應的假期及津貼。|男性也有生育險?
  • 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是什麼阻礙了女性生育意願?
    如今,無論在一線城市,還是廣大農村地區,育齡婦女普遍出現了生育意願下降的現象,導致我國正在從「政策性低生育」進入「內生性低生育」。雖然是否已經跌入「低生育陷阱」還沒有定論,但生育率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已被廣泛認可。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指出:「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