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中有哪些有趣的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呢?

2020-12-13 仁仁閱

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廣告:開餐館的將「十全十美」裡的「十」改成食物的食;開澡堂的將「隨心所欲」的「欲」改成沐浴的浴;做股票的把「五穀豐登」的「谷」改成股票的股,等等。

著名語言文字學家王寧教授,把這類商家為了達到宣傳效果,而亂改成語的現象,稱作是戲謔漢字。

這樣的用法固然很幽默,但如果成為一種風氣,越來越多人拿成語隨意亂改,不但感覺不到創意,反而使人覺得,在拿成語開玩笑,擾亂漢字的正常使用,誤導正在學習階段的孩子們。

使用端正的漢字,應該是每個華夏子孫必備的素質。讓我們跟隨王寧教授,一起走進漢字與中華文化的華美殿堂吧。

漢字是歷史文化的產物。我們既可以通過漢字記載的文獻,來了解中華歷史文化,也可以通過解析漢字的結構和系統,看到古人的生產文化。

一些字以「犬」做偏旁,把它們聯繫起來看,很有意思。

您看「猝」字,是指狗藏在草叢中,噌一下就竄出來的樣子,這也是成語猝不及防的意思。

那麼「獨」字和狗有什麼關係呢?您想想看,牧民們是不是常常用一隻牧羊犬,就能管住一群羊了。所以才會說「羊為群,犬為獨也」。

再來看「塵」字,在小篆中,這個字是由三個鹿和一個土組成的。為什麼用鹿來表示塵土呢?

鹿是群居動物,總是一群一群地行動,它們跑步的動作十分優雅、輕盈,被蹄子揚起的土,非常細小,就被叫做「塵」了。

還有一個有趣的字,是美麗的「麗」字。繁體「麗」字下面,還有一個「鹿」。

這是因為呀,在古代婚禮中,娶親的人要去納聘,納聘的禮物就是鹿皮。

在聘禮納贄的時候,要將漂亮的毛色,展現給被聘的一方。

還有,鹿性格溫順,兩角成雙,非常漂亮,正好象徵婚姻美滿。

「麗」加上單人旁,就是伉儷的「儷」。也能看出,「鹿」象徵著夫妻和美。

從這些漢字字義中,我們能夠看到,在早期人類文化中,人和動物的關係那是非常密切的。

等到進入農耕時代,人和草木的關係日漸緊密。農耕文化的特點也充分體現在了漢字中。

草、木、竹、禾,是表示植物的四大部首。

木有根枝,草苗向上,竹葉下伸,禾有低垂的穗,體現出古人對植物的細緻觀察。

另外,在「木」字的不同位置加上一橫,還可以變成另外3個不同的漢字。

在「木」字下面加一橫,是「本」字,「本」的本義是樹根,用一橫標示出樹根的位置。

在上面加一橫,是「末」字,「末」的本義是樹木的末梢,用一橫標示樹梢。

在中間加一橫,是「朱」字,標示出樹木的主幹。

如果「朱」字再加上一個木字旁,就成了「株」——這是樹木獨有的量詞,我們現在還在說一株樹、兩株樹。

還有,如果截去「木」字上邊的短豎,就是「櫱」的古字,指的是砍樹後留下的墩子。

把「木」從中間砍掉一半,就是「片」字,表示木頭的一半。

與樹木聯繫密切的還有「封」字。

甲骨文和金文的「封」字,上面是一棵樹苗,下面是一團土。後來,右邊加上一個人,伸出一雙手,表示培土的含義。

「封」的本義是培土植樹,用土把樹根埋起來。由此引申出密封、封存的詞義。

後來發展到小篆,這個「封」字右邊的「手」變成「寸」,咱們現在寫「封」字,右邊還是一個「寸」字。

這個「寸」也很有意思。在古代,凡是跟制度有關的文字,就有「寸」字旁。比如射箭的「射」字,最開始是代表一種考試制度。

古代分封小國,以種樹作為隔離帶,有分界的作用。

分界跟分封有關,分封跟制度有關,所以本意指種樹的「封」字,右邊就改成「寸」字了。

咱們都知道,漢字是表意文字,它的形體是按照漢語詞彙的意義來構造的。

王教授說,漢字的字理是不能亂講的。一則因為每個字都有它歷史發展的背景,二則文字之間有相互的聯繫。

亂講漢字,經常會講錯了一個,弄亂了系統。

例如:「餓」字中的「我」,是表音部件,但有些人硬要把它解釋成「我要吃(食),因為我餓」,這是把「我」曲解為表意部件。

這就會誤導對其他字的理解,比如俄國的「俄」、天鵝的「鵝」、和峨眉山的「峨」,就會被類推成「我的人」「我的鳥」「我的山」,豈不變得很荒唐?

在漢字教育中,早先有的老師主張用「字族文識字法」,比如說,「天青水清天氣晴,小小蜻蜓大眼睛,吃了蚊蟲心情好,請來夥伴同歡慶」。

在這個短短的童謠中,清澈的「清」,晴天的「晴」,蜻蜓的「蜻」,眼睛的「睛」,心情的「情」,請來的「請」,這六個字的讀音,雖然聲母和聲調稍有差異,但讀音和「青」字都有關係。

這就是在滲透中學習,也是對歸納思維的培養。

漢字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書寫規則。

寫字不能寫「倒筆畫」,一定要遵循「先上後下,先左後右,先撇後捺,先入後封」這些基本規則。

雖然我們不必每個人都成為書法家,但仍然要寫好每個字。

以前人們剛開始學習電腦輸入漢字的時候,使用的是一種五筆輸入法,通過筆畫和字型對漢字進行編碼。

如果書寫的筆順不正確,就打不出那個字來。就會被取笑說:小學沒學好。

漢字,從殷商甲骨文到現代楷書,字型、字體經歷了3400年的變化、發展,承載了很多文化。

除了流傳下來的這些實用漢字,隨著網絡的發展,還產生了大量新造字。

比如「囧」字,這是個很有想像力的漢字:一個八字眉加上一個嘴,像很窘迫的樣子。

這個「囧」字,自古是當「窗格」講的。不過漢語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也許很多年之後,這個字就將取代原來表示「窘迫」的「窘」字了。

到時候,未來的人反而要到我們這個時代來考古了。

漢字的發展變化,也應當有前提。王教授的觀點是,在正規場合和規範教育中,用字宜於雅致、準確。

王寧教授通過十個講章,帶我們探討了漢字的起源、發展演變、性質特點、字理結構、書法藝術等。

如果想更多了解漢字及其所負載的中華文化,王寧教授的這本《漢字與中華文化十講》,可以為您打開學漢字、懂漢字、愛漢字的一扇窗。

相關焦點

  • 有趣的漢字
    讓我們從漢字裡一起來尋找答案吧!姓氏小故事我們的姓氏會有哪些小故事呢?  馮思睿:「從前有一個人叫司馬遷,一天司馬遷做錯事,皇帝準備懲罰他,他害怕是司馬家族受到牽連。他的兩個兒子決定改姓氏,老大說,他在司的前面加一豎,改姓同,老二說他在馬的前面加兩點改成馮,所以我姓馮。
  • 孩子對漢字不感興趣,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讓他愛不釋手
    漢字如此多變,身為中華兒女,尚且不能窺其全貌,面對國外人對漢語的諸多洋相也就不足為奇了。身為炎黃子孫,華夏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如何讓古老的漢字文化得以在孩子們身上延續,就必須有一套新穎別致,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漢字故事書做導引,激發孩子們對漢字的興趣,才不會至於對漢字感到枯萎煩躁。
  • 孩子對漢字不感興趣,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讓他愛不釋手
    身為炎黃子孫,華夏文化的傳承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如何讓古老的漢字文化得以在孩子們身上延續,就必須有一套新穎別致,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漢字故事書做導引,激發孩子們對漢字的興趣,才不至於會對漢字感到枯萎煩躁。而陳嘉凌教授的這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圖文並茂,用故事的形式,把每一個枯燥的漢字生動、活潑的展現在了讀者面前,不光是孩子們喜歡,就連大人也讀來有趣。
  • 有趣的中國漢字
    看完之後,我不覺笑了起來,覺得中國的漢字真是太有趣了,這裡的意思好有意思,中國人一聽就懂的意思老外意思來意思去,看著意思就是不知道是啥意思?不禁感嘆:中國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一個小小的意思兩字就把老外搞得暈頭轉向,中國漢字真是太有趣了,我一下子就對中國漢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在閒暇之餘便開始學習、認識我們生動、有趣、智慧的中國漢字了。
  •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追溯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教孩子學漢字,一直是父母和老師們比較頭疼的事。那些複雜的筆劃,讓我們不知從何說起。由於最近比較閒,為了幫孩子早日走進文學的殿堂,我打開了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打算從文字開始。「胡說」到底是誰在說?「小蠻腰」到底是誰的腰?
  •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探索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教孩子學漢字,一直是父母和老師們比較頭疼的事。那些複雜的筆劃,讓我們不知從何說起。由於最近比較閒,為了幫孩子早日走進文學的殿堂,我打開了一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打算從文字開始。「胡說」到底是誰在說?「小蠻腰」到底是誰的腰?「君子一言」為什麼是「駟馬」難追,不是五馬、六馬呢?
  • 《漢字真有趣》教學指導
    四、漢字故事。1.在我們的閱讀材料中,你讀到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2)送「枇杷」的人真有趣,你想對他說點啥嗎?3.你搜集到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吧!你在搜集材料和資料的過程中,有沒有發生有趣的事情呢?
  • 在漢字文化探索中展開德育
    助兒童打下「中國底色」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本身凝聚著巨大的道德智慧。《讀本》(1—6冊)叢書總策劃、廣西教育出版社原總編輯李人凡介紹說,叢書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精心選擇96個漢字,通過解漢字、讀故事、吟詩詞、導行動,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幫助兒童打下「中國底色」。「教材裡的故事和素材充滿趣味性,選擇的活動也充滿體驗性和實踐性。
  • 有趣的漢字故事
    河南商報小記者  金水區優勝路小學三(7)班 李子東  上周六上午,我們河南商報小記者去了伏牛路小學漢字文化館參觀。  老師先帶我們去二樓參觀「漢字長廊」,「漢字長廊」上有許多故事,其中有一個叫《飛熊入夢》,它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周文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一個會飛的、有翅膀的熊,他便問佔卜師這個夢有什麼預兆?佔卜師聽了說:「哇!這說明你的國家要變強大!」周文王聽了後,非常高興。佔卜師接著說:「但你還要找個奇人,只有這個人才可以幫你!」周文王便四處尋找佔卜師所說的那個「奇人」。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內核是傳統文化
    我們可藉此來觀察年度漢字評選,挖掘其民俗特徵。  關注度高,參與性強。年度漢字評選有比較固定的舉辦時間,大體在每年11月啟動,12月中下旬揭曉,同時覆蓋漢字文化圈的多個國家、地區、行業,參與人數眾多,是一種全民性文化現象,社會認同度非常高。2019年國內「漢語盤點」共收到網友推薦字詞數千條,總關注量超過3.5億。  傳統深厚,多年傳承。
  • 江西師範大學三下鄉:追根溯源 解密漢字傳統文化課堂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普及國學知識,樹立文化自信,8月8日上午,江西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2020年「情暖畲鄉」社會實踐服務隊給樟坪畲族鄉的孩子們上了一堂漢字解密課。短片通過父親借用三十六個活動的象形文字教兒子識字的故事,生動有趣地說明了漢字的起源——字之初,本為畫,讓孩子們對漢字之謎產生了深厚的興趣。接著,孩子們在彭輝霞老師的帶領下成功識認一系列象形字,並根據示範書寫並展示自己寫的象形字,課堂教學頗具成效。當課程接近尾聲時,彭輝霞老師向孩子們提出「學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的深切期望。
  • 關於漢字的小故事:關於漢字的有趣故事
    關於漢字的小故事:關於漢字的有趣故事 2012-11-26 16:5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關於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
    關於漢字的故事:有趣的漢字故事 2012-11-26 16:5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學習中國文化---有趣的漢字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僅僅一個「說」字都可以用很多的字來代替,這也使得現在很多的外國人也開始學說中國話。為了讓社區的小朋友更好的了解中國的方塊字和一些漢字所代表的意義,白洋灣西站社區關工委組織了此次活動。
  • 《漢字真有趣》教學設計
    2.能夠認真閱讀教材提供的材料,從中受到啟發,搜集到更多體現漢字有趣的資料。3.感受漢字的有趣,了解漢字文化,並對漢字的規範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4.通過活動,能夠很好地與他人進行合作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 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的小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漢字的小故事 2012-11-26 16:54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薦書|有故事的詞語:詞語+文化一箭雙鵰!
    這次就找到這套《有故事的詞語》系列,特別推薦給大家!這套書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講述了詞語的來源和詞義的演變,也展現了詞語背後的民俗傳統和文化內涵。幫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詞語 、準確地使用詞語。    詞語裡面不僅集合了漢字知識,更包含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民俗等背景知識。學習詞語不僅有難度、有挑戰,還十分有趣。
  • 青島東川路小學:傳承傳統文化,感受漢字魅力
    為了增加師生的閱讀興趣,感受語言、漢字的魅力,挖掘傳統文化的底蘊。青島東川路小學邀請知名專家王澤釗老師,為師生帶來兩場別開生面的閱讀拓展課。教師專場——感悟語言魅力11月17日下午,語文老師們相聚古色古香的圖書館,靜靜聆聽王澤釗老師《閱讀人生》主題講座。
  • 很簡單,就用有趣的故事來解釋漢字吧
    生活中,你有沒有讀過或者寫錯漢字鬧笑話的經歷呢?我想肯定有!漢字源遠流長,但很多人不了解漢字的字源和字根,遇到難一點的漢字經常會讀半邊,就像陳果這樣。我想如果你能懂得漢字的歷史演變過程,就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了。想要少犯錯,就得打牢漢字的基礎,一切都得從娃娃抓起。
  • 中國傳統藝術文化有哪些?
    1、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這個核心內容外,還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態,如道家 文化、佛教文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