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原稿來自DOCO熱紀錄 (docochina)
【點擊正文左下「閱讀原文」可看全片】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和美國公立教育制度相比
中國的高考反而更加公平
許多人認為
與其在「唯分數論」的教育環境中苦苦掙扎
不如早早脫身,另謀出路
「讀書無用論」開始流行,出國留學也成為風潮
甚至一些家庭選擇讓孩子從小就出國
然而
國外的月亮就一定圓嗎?
國外的教育制度就一定優於國內嗎?
看完本片,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答案
在「讀書無用論」愈演愈烈、「讀書改變命運」已成過時口號的今天,明後兩天仍然是中國近千萬高三學子的命運轉折點。
是「魚躍龍門」還是「馬失前蹄」,只有最終顯示的那幾個數字才能告訴我們答案。這也造成了絕大多數人對中國教育「唯分數論」的固有印象。
而地域不同導致的卷面難易區別和錄取分值差異,也讓人們質疑高考這根「獨木橋」的公平性。於是越來越多人放棄參與這項遊戲,因為他們有了更好的選擇——「出國留學」。
2016年胡潤百富發布的《留學趨勢特別報告》表明,低齡留學在中國社會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出國留學學生中高中學生佔比超過30%,小學生比例甚至也超過了研究生。國外自由的教育環境和一流的教育資源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因素。
但是高等教育一流卻並不意味著基礎教育同樣出色。這一點,美國的公立教育制度就是絕佳案例。
美國的學校共有三類:昂貴而優質的私立學校、免費卻低劣的公立學校,以及夾在兩者之間不需要太多花費就可以讓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公立承包學校。
家長們無疑最傾向第三者,但問題是,
| 你能搖上號嗎?
學校越好,競爭也就越激烈。
當超過800個家庭申請僅僅40個入學名額時,一場殘酷的淘汰拉開序幕了。這也是美國教育資源差異的最直接體現。
教育資源的差異大概是哪個國家都不可避免的問題。
中國解決教育資源分配的方式是分數和錢,「考高分才能上好學校」「有錢就能上好學校」是許多人默認的遊戲規則。
而美國的解決方式則是錢和運氣。
有錢就可以去教育水平高的私立學校,沒錢但運氣好的可以抽籤去極少數優質公立學校,而剩下的大多數就只能在社區內讀糟糕的公立學校了。
相比之下,中國還能靠實力說話的考試機制反而顯得更加公平。
曾幾何時,美國號稱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統。但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雖然政客們不斷強調要改善弊端叢生的教育系統,可是孩子們的教育情況始終沒有任何改觀。
在美國50個州,能熟練掌握數學和閱讀的孩子平均只有20%,而首都華盛頓地區更是只有12%,位居全國倒數第一!
在全美超過2000所學校被稱為「輟學工廠」。在這些學校中,超過一半的學生最終會輟學,甚至有的地方只有4%的孩子能順利畢業。
| 「他們被這個教育系統遺忘了。」
美國的教師制度也是導致公立教育之殤的主要因素。
因為全國教育協會和美國教師聯合會的保護,美國的教師猶如中國曾經的「鐵飯碗」工作,教師只要任聘兩年就能獲得終身制。之後老師無論表現得有多差都不會遭到辭退。
「3、2、1。好了,孩子們,我已經獲得終身制,所以我要坐下來讓Ralpha來教。」動畫片《辛普森一家》形象生動地諷刺了這一現象。
正是這樣的教師和制度讓美國公立教育走向死路:協會綁架政府,政府保護老師,老師綁架學生,學生只有苦捱。
| 美國教育,差評!
這便是這部影片明確傳達的態度。
「我們的教育系統有問題,而且似乎無法修復,但我們不能再等下去。」導演以這樣一句話作為結尾,呼籲所有人為美國教育發力。
孩子們等待的那個超人不是從搖號機裡掉出來的,而應該是上至總統下至公民努力得來的教育奇蹟。
最後,Doco君在此預祝各位高三學子高考順利!
黑色六月即將過去,更光明(並不)的七月在向你招手!
DOCO熱紀錄 | 悅享真實世界
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請諮詢 poisonous_sug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