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烤鴨傳人呼籲救救烤鴨:現在的鴨子不對勁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艾廣富  72歲,清真烤鴨傳人,「鴨胡」胡寶珍和清真菜大師楊永和的弟子,曾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廚師、北京亞運會清真餐廳總廚,高級烹飪技師。

  北京烤鴨,從清末起便被尊為「中國第一名菜」,是中國餐飲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品牌,「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的口號,人人皆知。

  然而,你真的吃過烤鴨嗎?你吃的真是烤鴨嗎?

  這是一個隨處都能見到烤鴨的時代——超市裡袋裝產品堆積如山(事實上,其中絕大多數不是烤制的),在許多餐館的菜單上,一套烤鴨價格不過38元。然而,在表面繁榮的背後,從原料,到工藝,到吃法,到味道,這道名菜已被歪曲得越來越不成樣子。在食客們一片「烤鴨也不過如此」的感慨聲中,誤會正漸漸取代著傳統。

  「照這麼下去,20年後,還有誰能說出真正的烤鴨是什麼味?」「鴨胡」傳人艾廣富憂心忡忡。

  總以創新、發展為藉口,毀掉了一個又一個經典,難道數百年創下的名吃、老北京的驕傲,將毀在我們這一代手中?艾廣富大聲疾呼著:救救「國菜」,救救烤鴨。

  一隻烤鴨匯集各方精華

  烤鴨是上世紀50年代後的名字,此前叫「爐鴨」、「掛爐鴨子」或「燜爐鴨子」。

  據學者考證,烤鴨源自南京「片皮鴨」,這道菜至今仍有。做法簡單,用30多塊磚臨時砌爐,連泥都不用,有點像烤羊肉串。條件太簡陋,最多烤三四成熟,只能吃皮,剩下部分做別的菜。以後傳入宮廷,燜爐法應運而生。

  鴨子本是南方家禽,明成祖遷都,烤鴨進京,後流入民間,第一家烤鴨店是老便宜坊,開在菜市口米市胡同,大忠臣楊 山題的匾,楊家住南橫街,祠堂仍在,距此店很近,推測當年顧客多是達官貴人。

  該店後轉由山東人經營,融入「烙餅卷大蔥」的技法,加了大醬,這是江蘇原本沒有的東西。但大醬味鹹,漸被面醬替代。面醬非北京土產,是保定「三寶」(鐵球、面醬和春不老,春不老是一種鹹菜,類似雪裡蕻)之一,它自然發酵而成,略帶甜味。

  可見,一隻烤鴨融入各地美食精華。

  老北京吃烤鴨規矩多

  在過去,烤鴨是一道大菜,吃一隻的人幾乎沒有,一般三四人吃一角(四分之一),五六人吃半隻,平常人只吃一盤,即1.2兩。改革開放前,一瓶茅臺酒4.3元,可一隻三斤重的鴨坯,烤出來就得7.7元。那時北京能做海參的店到處有,能烤鴨的不超過10家,吃一次烤鴨,是相當值得炫耀的一件事。那時也沒領導來吃,只有文人、名醫、名演員才吃得起。連馬連良這樣的名角,一次也捨不得吃一隻。

  因為珍貴,所以規矩大。客人來了,徒弟先拿幾隻鴨坯讓主賓選,用淡墨在鴨背上畫記號,目的就是讓請客的人好好顯擺一下。現在多用糖汁在鴨脯上畫,這不對,這是烤鴨最好吃、最打眼的地方,貨賣一張皮,指的就是它。從養鴨到宰殺,從冷藏到烤制,都要保護好這塊肉,抓鴨都不能碰這兒,因為太嬌嫩,易留瘀青。

  鴨子烤好,要跑步端上去,大家一鼓掌,主賓就得塞紅包,解放後改成送盒煙,然後按客人要求片制。過去名廚不是評出來的,是名人認出來的,馬連良要吃烤鴨,先打電話問「鴨胡」在不在,不在人家壓根不來。

  現在的鴨子不對勁

  烤鴨現在變味了,因為原材料不對勁。名義上叫填鴨,實際是肉鴨。

  新中國成立前,一隻鴨120天出欄,後來改善了養殖條件,上世紀80年代前,出欄期是65天至70天,現在是28天至35天,和肉雞差不多。

  現在鴨子確實嫩,但沒鴨味,過去鴨子瘦肉多,顯老,但味是嚼出來的,不嚼,你吃的是什麼?以前4斤鴨烤完能出1.6斤肉,現在1.2斤都出不了。一道國菜,弄成快餐了。

  北京烤鴨是幾百年培育出來的品牌,在上萬道中國菜中,它影響最大,為什麼不能搞個基地,按傳統方式提供原材料呢?現在柴雞蛋都有基地,怎麼烤鴨就沒有?你看人家比薩餅,全世界開連鎖,可麵粉、原料必須用人家的,否則給多少錢不讓你幹。

  以前北京餐飲規範嚴,宮保雞丁只許四川飯店賣,蔥爆羊肉只許清真飯館賣,現在北京賣烤鴨店上千家,這麼一哄而上,就把自己牌子給砸了。

  傳統烤鴨不同季節味道不同

  最不對頭的,是荷葉餅,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現烙的餅才好吃,過去烤鴨店都有烙餅師,只要求相對薄,沒聽說透過它能看報紙,那是吃的,不是讓你看報紙的。過去荷葉餅講究綿軟,現在圖省事,都是提前幾星期甚至幾個月烙好,筋道得扯都扯不斷,用這個卷,還能吃出烤鴨的脆勁兒嗎?

  現在的荷葉餅多用機器加工,是從美國傳入的,國外上世紀80年代就基本淘汰了,根本不是傳統工藝。真正的荷葉餅有面香味,這樣才能和蔥、醬配到一起。

  傳統烤鴨不同季節味道不同,因為蔥不一樣,春節到4月用羊角蔥,即頭年沒長成的大蔥,埋在土裡,用秫秸稈擋住西北風,一開春它就長了出來,經過一冬的冬眠,味道特別好,呈黃色,葉是綠的。4月到5月,用小蔥,小蔥辣,講究的切成「水仙蔥」,即豎剖三刀,放水裡去一下青草味,它會自動打卷,像水仙那麼漂亮。6月到9月,用溝蔥,剩下時間,用大蔥,即山東的「高腳白」。不同時節吃不同的滋味,順應自然規律,是養生之道。

  今天黃瓜成了卷餅的標準配置,四季都吃,這不對,過去黃瓜不是這麼吃的,而是冬天到開春氣候乾燥,所以切根黃瓜,吃兩口烤鴨,再用它清口。

相關焦點

  • 熱烈慶祝烤鴨烹飪交流論壇舉行
    出席現場活動的大師有:鴨界泰鬥級的人物--清真派傳人艾廣富老前輩。劉恩來大師,在餐飲界被大家稱為「鴨王」,他是故宮宮廷御膳烤鴨第一人,是新派掛爐烤鴨創始人,一直致力於北京烤鴨的改革與創新。北京烤鴨都是採用北京金星鴨子做為原料,從源頭上保證品質。新創抹刀片法,改變傳統烤鴨幾百年片鴨方法,是北京烤鴨行業中的領軍人物。
  • 北京全聚德和便宜坊的烤鴨的烤鴨為什麼那麼貴,難道真的好吃嗎?
    燜爐烤鴨,應該是掛爐烤鴨的祖先,它的技術更難,因為很難控制火的溫度,據說是從南京傳入北京的。過去烤鴨使用的鴨坯(一般寫作鴨胚,實誤)成長時間比較長,所以用掛爐烤出來會比較難嚼,所以很多老人喜歡燜爐烤鴨。可如今填鴨生長期更短了,鴨子肉比傳統的嫩,所以現在掛爐烤出來的鴨子也不是太難嚼了。
  • 不在北京?您一樣能吃到最好的烤鴨
    大家好,我是致力於草根美食評鑑的Sung叔探店,頭幾天Sung叔跟您聊了聊北京的烤鴨店,還沒有看到的朋友歡迎您關注Sung叔探店,查閱以往文章哦。可是,如果您不在北京,卻希望吃到美味的北京烤鴨怎麼辦呢,好在Sung叔去過好多地方,對許多城市的烤鴨也有所了解,今天就給您說說這各地的烤鴨,希望有您所在的省份和城市哦。
  • 這場直指家宴的烤鴨革命,真香!|鴨子|美食|廚師|北京烤鴨_網易科技
    為了將一口酥烤鴨發揚光大,張偉利還專門在北京二環開了一家烤鴨店,店名為菜適口。遵循古法烤鴨製法,張偉利為食客們精心烹飪每一隻烤鴨,從選鴨到配料再到工藝,用料講究,幾十道工序一道不落。「鴨子要選用地道的北京填鴨,郊區順義散養的40天填鴨尤其好。」北京烤鴨製作繁瑣只能堂食,家庭廚房很難做得出。作為一道硬菜,北京烤鴨在古代是宮廷御膳,尋常人家也只有在婚慶宴席上才能吃到一次。即便是現在,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常常吃。
  • 京城老店烤鴨飄香高雄
    圖:便宜坊第20代傳人白永明(前左)2日與河邊餐飲集團董事長張素鑾(前右)2日舉行開幕記者會 /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央社高雄二日消息:創立於明朝永樂年間的北京便宜坊烤鴨首間海外分店落腳高雄,由第20代傳人白永明進駐指導,帶來飄香600年道地燜爐烤鴨美味。
  • 吃貨來北京,怎能不嘗嘗北京烤鴨?
    友情提示,鴨子最好提前預定,不然有可能吃不著。  地址:前門東大街翔鳳胡同11號(正義路南口)  鴨王烤鴨(建國門店)  北京鴨王烤鴨自稱「百年烤鴨王朝的一代新君」,是在百年傳統掛爐烤鴨技術的基礎上,由新一代烤鴨技師精心研製而成的獨具特色的新派烤鴨,其工藝獨特,外酥裡嫩、入口即化,是烤鴨中的極品。
  • 烤鴨是這樣煉成的,北京最佳烤鴨排行榜!
    先說燜爐,不見明火,烤鴨之前先給烤爐預熱,然後滅掉火關上爐門,再把鴨子放進去,全靠爐膛裡剩餘的熱度把鴨子烤熟。所以燜爐烤鴨油脂水分消耗少,皮肉不脫離。外皮優良,鴨肉汁水飽滿,口感鮮美。過去,人窮,平常難得下一次館子,吃一次烤鴨都希望儘量多片些肉下來。所以,老一代的全聚德烤鴨師傅在片烤鴨的時候,都最大限度地去下刀。有的一隻能片出110多片,有的能片出90多片。為了吉祥之意,統稱為108片。但是,這種片法片完之後,一隻鴨子也就不剩什麼了,熬製鴨湯也沒什麼油水了。而且,有些地方的肉都片下來,吃起來其實口感並不好。
  • 北京烤鴨居然還分兩派,「掛爐烤鴨」和「燜爐烤鴨」
    淵源:提起烤鴨,大家一定想到「北京烤鴨」 ,而烤鴨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自南北朝時期就有文獻記載炙鴨,而當時這道菜也只有宮裡的皇家貴族才可以享用,現如今,烤鴨已經走進百姓的生活。當然有機會去北京肯定少不了去吃烤鴨,而吃烤鴨的地方首先就會想到「全聚德」,這酒樓作為中華著名老字號,已經家喻戶曉了,而全聚德的烤鴨為啥這麼有名呢?這當然歸功於「鴨」子本身了,人有貧富,而鴨自然也有貴賤,吃北京烤鴨,一定要是「北京鴨」這才行,北京鴨,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優質的一種肉質鴨,其起源也有上千年之久了。
  • 買一隻鴨子都要50元,為什麼烤鴨只賣25元? 烤鴨店賠本經營?知道...
    一網友爆料說,我在街邊也看見過25塊錢的烤鴨,做好切好的那種,夏天到了,街邊擺攤賣烤鴨的多了起來,街邊的鴨子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很便宜,一直烤好的鴨子20-30元不等,個頭看著也不小,走在街邊,烤鴨的味道就撲鼻而來。
  • 想吃烤鴨不?讓你見識一下建國前的北京烤鴨
    實際上,北京烤鴨的鴨子,在我國南北朝時即有記載的養鴨「填嗉」法的影響下,獨創了人工「填鴨」法,終於培育出了毛色潔白,雍容豐滿,肉質肥嫩,體大皮薄的新品種——北京填鴨。用北京填鴨烤出的鴨子,其鮮美程度遠遠超過以往的各種烤鴨,被稱為「北京烤鴨」。北京烤鴨的起始點--鴨子出生 烤鴨是具有世界聲譽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
  • 廣茂香烤鴨,那年代的廣式烤鴨標杆
    上海灘的烤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京式烤鴨,以燕雲樓為典型,採用北京填鴨為原材,講究皮脆,可以開皮蘸醬裹薄餅吃;還有一類是廣式烤鴨,採用瘦肉型麻鴨,一般不開皮,而是斬塊,不蘸醬,直接吃,廣式烤鴨以廣茂香聞名上海,當年甚至有吃客乘車穿過半個上海來四川北路的廣茂香排隊買烤鴨。
  • 北京烤鴨的做法步驟 北京烤鴨的做法步驟
    小貼士:烹煮鴨子時不宜用明火燉煮,採用反覆燜的方法將鴨子燜熟,更入味口感更好。醬板鴨的做法用料:鴨1隻,食鹽30克,冰糖5塊,姜3片,甜麵醬、蜂蜜、老抽1勺,麻油3勺,八角、花椒、桂皮、幹辣椒、香葉、陳皮、紅豆蒄、甘草、丁香、茴香籽適量1、鴨子最好從背部開膛,收拾乾淨,剁去鴨腳。
  • 北京十大正宗烤鴨店(圖)
    坐在世界上最流行的設計元素和中國傳統裝飾理念結合的空間裡,可以透過晶瑩剔透的玻璃幕牆看到鴨子烤制的全過程。掛爐中碳火閃爍,烤鴨誘人的香味一點點在空氣中流淌,年輕英俊的廚師將通紅的烤鴨推到你面前,一邊精緻準確的片著那100片鴨子,一邊用極富韻味的「京片子」講述著這隻鴨子的歷史,當驚嘆於他似有說相聲的天賦時,才知道竟然真是家學淵源。
  • 烤鴨排行|來北京,吃這10家地道的烤鴨準沒錯
    四季民福鴨子的特點是"酥香嫩",比較適合年輕人的口味。店員會認真教你用嬰兒"抱被"的方式卷餅,將夾好肉和小料的餅對摺,再捲起來,這樣面醬不容易溢到手上。還有各種老北京小吃、宮廷菜、京味菜,價格親民。主廚張立群是掛爐烤鴨第五代傳人之一,1991年老爺子離開全聚德後,在翔鳳胡同裡的一個四合院開起了自己的小店。
  • 想開烤鴨店的你,不懂得烤鴨脆皮的妙招,怎麼能行?
    烤鴨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烤鴨價格實惠,皮脆肉嫩,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老人年輕人還是小孩,可以說幾乎每個人都吃過烤鴨。由此可見,烤鴨的銷售市場是多麼的廣闊。所以說,開一家烤鴨店,對於很多想從事小本創業的朋友來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 全聚德烤鴨200多一隻?用的究竟是什麼鴨子?
    提起老北京的招牌菜,大家首先都會想到北京的這家全聚德烤鴨,確實,說北京烤鴨是享譽全球的美食也不為過。那大家都很好奇,為什麼它能這麼遠近聞名呢?全聚德烤鴨200多一隻?用的究竟是什麼鴨子?在這裡小編是非常有發言權的,已經品嘗過無數次的北京烤鴨,除了配料區別於其它烤鴨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之處,就在於它的用料,是一種獨特的品種、名貴的優質肉食鴨——北京填鴨。據說,北京填鴨是最優質的一種肉食鴨,它是人工飼養的特種鴨,而不是野鴨子,做出的烤鴨個個都是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全聚德烤鴨200多一隻了。
  • 袋裝「北京烤鴨」為何不烤了
    有消費者購買了7、8個品牌的產品,包裝上明明寫著烤鴨,卻都是滷鴨,使用的材料也非傳統填鴨,而是櫻桃谷鴨,其中絕大部分產品有怪味,在這些品牌中,甚至包括一些老字號。「北京烤鴨」不烤了,還可以叫烤鴨嗎?這算不算是一種欺詐行為呢?為什麼袋裝烤鴨問題這麼多?《北京晨報》記者專訪了「鴨胡」傳人艾廣富先生。袋裝烤鴨曾風靡一時北京晨報:袋裝烤鴨是怎樣被大家接受的?
  • 北京烤鴨居然是來自南京,兩種烤鴨有啥區別
    他時常到各類烤鴨鋪子裡去轉悠,探查烤鴨的秘密,尋訪烤鴨的高手。當他得知有一位專為宮廷御膳做烤鴨的,姓孫的老師傅,孫師傅烤鴨技術十分高超,楊全仁就千方百計與其交朋友,經常一起飲酒下棋,相互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孫老師傅終於被楊全仁說動,在重金聘請下來到了他的全聚德。
  • 北京烤鴨和填鴨
    烤鴨是譽滿中外的佳餚,現在國外不少中餐館也賣起了烤鴨。但它畢竟是中國名菜,要嘗它的真味,還要吃北京烤鴨。  烤鴨始於南宋。《夢粱錄》和《武林舊事》裡記載的杭州沿街叫賣的「炙鴨」就是最早的烤鴨。明成祖定都北京後,烤鴨傳到北方,它就由民間小吃變為宮廷美味。清朝滿族官員更喜歡吃烤鴨,烤鴨是宴席上不可少的珍品。
  • 北京烤鴨:我不是一隻普通的烤鴨,出自皇家,註定了我的不凡
    一個不滿意,身家性命都難保。大家都知道,肥美而肉質細嫩的鴨是烤鴨徵服饕餮們的致勝法寶。原來金陵片皮鴨用的「高郵鴨」在這個細節上有所欠缺。於是,「填鴨」這個飼養方法應運而生。據光緒年間《順天府志》記載:「有填鴨子之法,取毛羽初成者,用麥麵和硫磺拌之,張其口而填之。填滿其嗉,即驅之走,不使之息,一日三次,不數日而肥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