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取決於您的習慣,一般情況下,大家更認可全聚德,如果家裡有老人吃,那麼便宜坊更好。全聚德是掛爐烤鴨,便宜坊是燜爐烤鴨全聚德使用的是明爐,一般情況下,明爐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烤好了皮,裡面卻沒熟。所以全聚德在鴨腔中加入了水膽。水遇熱升溫,等於是外烤內蒸,所以全聚德才有「外焦裡嫩」的效果。
全聚德烤鴨被稱為中國第一菜,一般提起烤鴨,均指全聚德烤鴨。掛爐烤鴨,又稱明爐,這種爐子在上世紀70年代經過改造,現在商家喜歡搞噱頭,稱上百年前的爐子,那是胡說。當時烤鴨爐改造是國家項目,專門請物理學家來量溫度,然後在全國普及。
便宜坊的歷史更悠久(明代小說中已有便宜坊的名目,但與今天的便宜坊有什麼關係,目前還拿不出足夠的證據),做法更古老,技術難度也比較大。它是先將烤爐燒熱後,將烤鴨放到爐中,然後滅火,用爐子的餘溫將鴨子悶熟。燜爐烤鴨的優點是肉比較爛,適合老人吃,缺點是皮顯老。燜爐烤鴨,應該是掛爐烤鴨的祖先,它的技術更難,因為很難控制火的溫度,據說是從南京傳入北京的。
過去烤鴨使用的鴨坯(一般寫作鴨胚,實誤)成長時間比較長,所以用掛爐烤出來會比較難嚼,所以很多老人喜歡燜爐烤鴨。可如今填鴨生長期更短了,鴨子肉比傳統的嫩,所以現在掛爐烤出來的鴨子也不是太難嚼了。在今天,從口味上說,掛爐烤鴨更適宜,而燜爐烤鴨則顯得比較油,喜歡傳統風味的人可以去吃便宜房。
清真烤鴨,老北京三大烤鴨之一,清真烤鴨是根據明爐烤鴨改造而成,一是刷的醬色不同,二是水膽多用花椒水,以去掉鴨子腔內的腥氣。有說法稱北京還有個胡同烤鴨,並無根據。烤鴨過去只有富人才能吃得起,普通百姓很少問津。
為什麼掛爐烤鴨不顯油膩?因為明火會把鴨油烤出來(燜爐也可以,但沒有掛爐效果好),出來的鴨油繼續升溫,等於是鴨子用油炸起皮,所以非常酥脆,口感非常好。這是因為明爐烤鴨原本是全聚德獨家的技術,後來經過改造,可更合理使用燃料,相關工藝也全部規範化,然後面向全國廚師培訓。所以,今天中等餐館也能做烤鴨,而且味道也不太差。
不過,全聚德還是有一些地方比較講究。在過去,人們吃烤鴨,先要上烤鴨皮,就是鴨子胸脯這一塊,斬成8塊,蘸白糖吃,這是前菜。一隻鴨子,最貴的地方就是胸脯這一塊肉,所以抓鴨子嚴禁抓這裡,否則馬上淤血,鴨子就不能烤了。如今很多烤鴨店不提供烤鴨皮,因為不是填鴨,那塊肉不嫩。或者是鴨子不新鮮,不是現宰的,鴨子在籠子裡呆上一天,胸前的肉就不行了。但全聚德也有些工藝沒有了。吃烤鴨在過去一定是先烙餅,餅趁熱才好吃。過去除了現片鴨子的廚師外,旁邊還要專門支一個餅鐺,顧客現吃現烙。這才香。
去北京一定要去吃烤鴨的話,不用去那麼高端的地方吃,因為大家都是普通家庭,我個人的意見,其實普通飯館的烤鴨就沒問題。過去說,烤鴨必須用果木,否則不香。那都是胡說,果木因為有生命期,一般10多年就不怎麼產果子了(不同樹不一樣),所以到時候就要砍掉,果木又不成材,只能用來燒烤。並不是果木有什麼神秘的功效,而是當時只有果木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