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但是對於高考考生來說,仍然沒有到可以徹底放鬆的時候,接下來,需要認真綜合分數、興趣、特長等因素,填報學校志願和專業志願。
對於一些申請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招生的考生來說,還要為高考成績揭曉後,自己可能獲得的高校考核機會做充分準備。
在出現強基計劃之前,這些頂級985、雙一流高校裡面的各個專業都是直接通過考生的分數來進行雙向選擇,雙向錄取的。
我們知道在這類中國頂尖高校裡面也有就業好,收入高的專業和就業差,收入相對偏低的專業。基礎學科專業剛好就是屬於收入比較低,就業形勢也比較差的專業。
那麼如果讓這些專業參與到高考的直接競爭,那麼每年招到的學生,必然是相對來說分數比較偏低的學生。而且有時候,錄取了某些學生,學生仍然有可能選擇不去報導,而選擇復讀,造成學位的浪費。
基於這個原因就出現了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的實施是為解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緊缺問題,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確定招生的學科專業,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我覺得,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總結強基計劃五個特點很有道理:
我們通過研究各高校招生簡章發現,高校幾乎統一口徑的提到以下兩點:
還有一點要提醒的是,今年是強基計劃的第一年,從個方面考量,對於有能力報考這些高校的學生來說,並不會太難也不會太簡單。
通過上面的表格我們可以了解到這36所高校的校考均需要面試和體質測試,大部分高校也選擇在校考中加入筆試。
最後,師姐建議在考慮強基計劃報考哪所學校時,不但要看自己的高考成績,也要看在哪個省參加高考,所在省份的教育質量和每年的高考成績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這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且在報考的時候也要結合自己的心趣愛好,不能一味地追求名校而填報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這對自己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是有很大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