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一個客戶的親身經歷。
事情是這樣的:
我們有一個客戶是做家具生產的,從事的是家具從生產到銷售的一條龍服務,手底下有200多號人,為了方便管理,老闆就從外面高薪請了經驗豐富的廠長來管理。
沒想到的是,這些外部聘請的廠長在公司裡面都幹不成,少則一兩月,多則一年,就會跟他提出離職。
後來,老闆才發現這裡面是那幾個主管在背後搞的鬼,他們跟隨老闆已有多年,憑藉著在公司的資歷,聯合起來不服廠長的管轄,搞小團體,這廠長新入職,就有一種下屬不好管,被孤立的感覺。
久而久之,就自己離職了。
後來知道這個情況以後,老闆也拿這情況沒辦法,因為那幾個主管畢竟是公司元老級的人物,肯定是不能貿然開除的。但是如果不設置廠長這個職位的話,所有的事情,又都得匯總到老闆這裡來,所以這老闆很是頭疼。
於是老闆就找到我們,功道雲積分制管理落地團隊,希望能夠從我們這裡尋求一個解決辦法。
我們的落地團隊上門進行了實地調查訪問,找到了這個問題的根源所在。
該家具廠的幾個主管確實是跟隨了老闆很多年,資歷可以說是相當的老了,但是他們只是在各自管轄的範圍內有能力,如果把他們中的一人提拔為廠長的話,統籌全局協調組織的能力不具備是一方面
最主要的是,這不管提拔誰另外的人都會不服氣,從而引起更多的紛爭。
老闆也是發現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從外面去高薪聘請廠長。
但是問題又來了,提拔自己人都不願意的,外面空降的廠長,一來就直接管理這幾個主管,他們就更加不願意了,只能敢怒不敢言,所以就只能暗中出招了。
既然問題出在主管這裡,那就好說了,直接從主管下手,有沒有辦法讓這些主管們能站在老闆的立場去思考問題?
答案是肯定的!
那就是——股權激勵!
我們的落地老師花了3天的時間,就制定好了一份詳細的股權激勵方案,讓工廠裡面的主管和骨幹員工們都參與到公司的激勵計劃中來。
根據不同的崗位,不同的入職時間,以及不同的能力,每個人所分配到的股權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最後的結果是,員工可以拿到比平時工資多得多的收入,因為他們參與到了公司的二次利潤分配當中來。
當然要想獲得公司的利潤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必須要達到公司給他制定的考核目標。只有達標了才有資格參與分配。
我們制定的這一套方案得到了老闆、員工的一致認可,而且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僅一個月的時間,員工的工作狀態就得到了徹底改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種新的管理方法——積分制管理
積分制管理,就是把員工在公司做人和做事兩方面的表現進行量化成為積分,並用軟體進行記錄的一種管理方法。積分每天都在生成,系統每時每刻都在計算員工的積分情況,會自動統計數據,得出排名。老闆、管理者和員工可以在軟體裡面清楚地看到排名情況。
員工在公司裡面,每做一件事情就會有一個加分,做的事情越多,得到的積分也就越多。
在積分制管理裡面,一定要記住,積分並不單純只是個分數,而是代表了員工的工資、福利、獎金、甚至是分紅、股權等等,是跟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
積分一定要兌換,積分一定要兌換,積分一定要兌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到月底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公司裡面排名前幾的,或者積分與上月,上一年相比明顯上升的,要給予獎勵,不然積分等於零。
例如:
積分達到5000分,可享受帶薪休假一天積分達到10000分,可享受為期7天的省內旅遊積分達到20000分,可享受為期7天的出國旅遊積分達到50000分,可享受公司利潤1%的分紅……
如果員工想要獲得對應的這些福利,他必須要去掙取積分,而掙積分就必須要多做事才行,多做事就等於公司業績增長,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在使用積分制管理的時候,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制定一份合理的積分規則,現在很多人都去網站搜索積分制實施細則,然而這些個細則,你拿回去是沒有辦法使用的,因為它跟你公司的情況並不一定吻合。
我這裡有一份是華為、騰訊、公牛、中鐵集團、首鋼股份等企業都在用的管理方法——數據積分管理,用積分對人的能力和做人、做事進行全方位的量化考核,並用軟體記錄和永久性使用。
【溫馨提示】
該份資料有點長,我們已經為您整理成電子文檔
如果您覺得這份資料對您有幫助
希望獲取完整的電子版內容參考學習
您可以關注+收藏+轉發
然後私信:積分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