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的核心是激勵,利益驅動才是最好的績效考核!值得收藏

2020-10-20 全優績效

績效管理的核心是考核還是激勵?

傳統績效管理的著眼點在「績效考核」,焦點是如何訂立高目標、如何分解目標、如何提煉選擇指標、考核之後如何評估、如何處理考核結果等。而我認為,最好的績效管理應該先著眼於「利益平衡與激勵分配」,不是為了考核而考核,因為員工不努力衝刺目標,考核做得再漂亮、再完善也沒有多大價值。

一、激勵第一,考核第二

考核是老闆要的,激勵是員工要的。老闆想通過考核提升績效,員工想通過激勵增長薪酬。老闆能為員工著想,員工才會為企業拼命。

二、效果第一,結果第二

結果並不是經營企業的終極目標,效果才是!市場要效果、客戶要效果,效果比結果更能反映經營成果。為效果付費,才能實現企業好、員工好的共好結果。

三、利益驅動,上下同欲,思維統一

傳統考核與管理的結果:員工加了工資,老闆減少了利潤;老闆賺到了錢,員工收入微薄。因此,老闆不願意給員工加工資或少加工資,員工不樂意為老闆打拼,也不會主動工作。

因為老闆與員工的利益是矛盾甚至對立的。

要改善老闆與員工這種關係,還必須從根本上下功夫,打破過去固化的利益僵局,向「利益共同體」的方向進行調整轉化。作者/熊老師

什麼叫利益共同體?員工賺到錢,老闆賺到更多的利潤。

老闆給員工加工資,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增長利潤。員工不是為老闆打工,而是為自己幹,自己為自己加工資!

利益驅動是最好的績效考核

企業做好績效管理的受益者是老闆,因為老闆要的是績效和利潤。但是創造高績效需要人才與團隊共同的投入和付出,而員工要的是薪酬和激勵。能激勵人才創造力和奮鬥精神的肯定不是績效考核,而是與他們創造結果息息相關的激勵機制。

如果企業不能給予員工足夠的驅動力,員工不可能為企業奮鬥。

我們想想看,老闆們都沒有績效考核,為什麼會玩命工作?主要就是因為利益驅動。

因此,績效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利益驅動,只有利益驅動做得非常粗糙的企業、老闆不願意分錢的企業,才會過分依賴和強調績效考核。其實,績效考核的核心意義就是為了推動並實現更好的利益分配和激勵機制。

企業不要嫌利益驅動過於麻煩、計算複雜。在過去人工不貴的時候,企業覺得多幾個人沒問題、沒壓力。但隨著時代發展,人才越來越貴,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提升人效、人力資本化就是化解人力成本最有效的出路。作者/熊老師(inte6198110)

小結:

員工要的薪酬與老闆要的績效,必須融合一體,才能打造真正的利益共同體,這就是團隊強大的堅韌基石,也才是向內盈利的真正核心所在。因此,老闆要懂得一邊給員工加工資,一邊促進員工增值、企業增效(人效),讓利益驅動與績效考核實現全面的融合。

總結:

績效考核怎麼實現快速落地並持續運行?

對於中小企業而言,我認為主要把握以下四個方面:

1.抓住一個中心:為員工增加收入。

2.把握兩個方向:企業沒有增加成本,員工創造價值和增值。

3.搞明白三件事:

①員工為誰而做?

②如何將工作量化、產值化與價值化?

③採用何種績效模式更能調動員工的主動性與創造力?

4.老闆才是績效變革的中心:

①績效變革觸及利益分配,老闆、人才都是利益的重要相關方。

②績效變革關係到戰略實現與資源分配,老闆是最大的決策人。

③績效變革會深遠影響企業機制與文化,老闆才有這樣的高度和信念。

④績效變革關聯到企業一系列的改變與優化,敏感度極高,老闆擁有平衡和決斷力。

相關焦點

  • 績效管理不等同於績效考核:給業務老大和HR的8個績效管理建議
    今天我們就結合這份資料的核心觀點,加上我們的經歷和理解,一起來說說這個話題。01績效管理不等同於績效考核就像我開頭說的,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其實是兩回事,但很多人會將兩者等同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除了考慮到不同戰略、不同業態,績效管理工具選擇的背後,核心還是老闆價值觀的選擇。比如阿里巴巴的價值觀考核佔到了50%的比重,就是因為在馬老師心目中,文化就是第一位的,他相信一個價值觀好的人,業績一定是好的。相對來講,華為更注重業務考核,騰訊則是產品第一。
  • 超強績效管理總結:為什麼你的績效管理總是沒有效果?
    為什麼你做績效管理無法落地? 很多人認為績效管理就是用來降低管理成本,管控員工行為的制度,其實不然。 績效管理是一種能讓企業和員工達到雙贏的策略。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沒有什麼績效管理工具是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企業,一勞永逸的。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制度、績效考核的程序
    第四條: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是各級直線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責任,人力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和提供技術方面支持。第五條:員工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檔案,是公司重要的人力資源管理基礎性材料,必須妥善保管。第六條:本制度規定的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對象包括公司內所有正式籤約的員工;試用期(見習期)人員的考核,不屬於本制度範圍,由公司招聘與錄用制度做出具體規定。
  • 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企業做好績效管理必看!
    績效管理作為員工管理和激勵的一把雙刃劍,雖時常惹人非議,但在當今企業的管理流程中仍然佔據著舉足輕重的核心地位。而績效考核方法的選擇或者應用又是決定企業的績效管理到底能否發揮預期效用的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
  • 績效考核數據的信息化
    運用科學的績效考核方法,是正確評價、激勵每位員工工作行為的前提,是企業績效考核工作由「粗放化」管理到「精細化」管理實現的必要保證,當然,企業績效考核信息化管理也是剛推行績效考核企業的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
  • 企業必須推行績效考核?德魯克:沒有績效管理,企業何以談管理
    目標管理之父德魯克大師在談到「高績效」時指出:一個企業在管理上的成就,並不在於他有多少天才員工,而在於這個企業如何使普通員工取得更好的績效,能否完全發揮其員工的優勢,並利用每個人的優勢來幫助其他人取得績效。優秀的企業必須實現高績效,做到高績效應具備三大條件:高績效,這是優秀的基礎;高激勵,這是高績效的基礎;高素質,這是前兩高的基礎。
  • 績效管理:績效管理計劃(目的、績效考核指標、原則、程序)
    績效管理計劃一、績效管理目的戰略目的:1、將員工的工作活動與組織的戰略目標聯繫在一起2、通過提高員工的個人績效來提高公司整體績效。管理目的:1、對員工的績效表現給予評價,並且給予相應的獎懲,以激勵員工。2、發現、培養和提拔專業骨幹。
  • 管理好文:KPI績效考核的3個優缺點(值得收藏)
    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必然是要了解企業的KPI到底在哪裡,也要了解各部門、各工作崗位的KPl考核項目,否則在進行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的時候,根本無法製作績效目標和指標。這也是企業的戰略和績效有效結合的第一步。做不出企業各環節的KPI績效,就無法開始績效管理。KPl是來自於部門職能和崗位的指標。
  • 無績效,不管理!彭劍鋒教授深度解析10大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
    01   KPI:2/8原則,抓住企業發展的關鍵績效驅動要素和主要問題   談到績效考核與管理,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工具就是KPI。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大家對KPI可謂既愛又恨。這種方法通過財務與非財務考核手段之間的相互補充,不僅使績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組織的戰略層面,使之成為組織戰略的實施工具,同時在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指標的前饋指導和後饋控制、組織的短期增長與長期增長、組織的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尋求「平衡」的基礎,從而完成績效管理與戰略實施過程。平衡計分卡將戰略置於中心地位,使經理們看到了公司績效的廣度與總體。
  •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制度(參考)
    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宗旨在於:1、 考察員工的工作績效;2、 作為員工獎懲、調遷、薪酬、晉升、退職管理的依據;3、 了解、評估員工工作態度與能力;4、 有效促進員工不斷提高和改進工作績效。第二條:績效管理是指上級為了不斷提高和改善下屬員工職業能力與工作業績所做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 績效激勵為發展注入動力——三一績效合約籤約
    年度激勵與中長期激勵的持續發力,無疑將為三一的高速成長注入強大動力。中長期激勵有助遠大目標的實現從2006年起,三一開始對各事業部開展年度激勵。2008年,三一首次引進中長期激勵措施。當年的2月29日,各事業部籤訂了2008年至2010年的第一輪中長期激勵績效合約。而在今年,各事業部還將籤署第二輪中長期激勵績效合約。
  • 基於目標管理的績效考核 附:案例分析
    績效考核目標是指給評估者和被評估者提供所需要的評價標準,以便客觀地討論、監督、衡量績效,因為員工的績效考核目標是有效績效管理的基礎。1.基於目標管理的績效考核績效考核體系包括每月的同時MBO(目標管理)的評估結果與當月獎金直接掛鈎,則可以利用物質獎勵來促使員工強化其工作動機和工作積極性,有利於加快公司的工作目標完成和提高公司的生產效率,此舉體現了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的管理運用核心和相應的績效考核基本要求。
  • 績效管理難落實?一文讀懂績效管理應如何破局!
    1、企業績效管理,面臨的主要困難和挑戰:(1)60%的企業,難以確定績效考核指標及具體指標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公司甚至難以區分組織績效與個人績效。比如,從戰略層-組織功能-績效落地,系列過程中缺失了諸多環節,最後導致了組織績效與戰略、核心職能、組織流程均無關,純粹為個人績效的現象。
  • 績效溝通是績效管理的核心!內附:圖表案例及部門承諾責任書
    公司在年初制訂了銷售計劃,較上年度提高了近100%,同時改變了績效考核辦法,由原來的按季度考核改為按月考核,並且實行了負激勵,儘管員工反對聲音挺大,但新辦法還是從1月開始實施了。從上面案例中發現,王君的離職緣於無效的績效溝通,因此,績效溝通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將溝通貫穿績效考核的始終:事前溝通、事中溝通、事後溝通,還要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為什麼要進行績效溝通?績效溝通是績效管理的核心,目標設定好了,績效溝通有成效,完成績效目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績效考核中的扣分,積分,模塊制
    常見績效考核方法包括BSC、KPI及360度考核等。績效考核是一項系統工程。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過程中的一種手段。績效考核本質上是一種過程管理,而不是僅僅對結果的考核。它是將中長期的目標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標,不斷督促員工實現、完成的過程,有效的績效考核能幫助企業達成目標。績效考核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單純地進行利益分配,而是促進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
  • 為什麼多數企業的績效考核不成功?我歸納為五大主因!老闆必看
    導語:有人說,考核是雙刃劍,做好了會讓魔鬼變成天使,做不好則會讓天使變成魔鬼。我的看法是:利益驅動,著眼於人的利己心,本質上就是讓天使變成魔鬼;文化驅動,發掘人對榮譽和精神的追求,本質上可以讓魔鬼變成天使;只有兩者結合形成雙驅動,才是平衡的、發展的、有效的!
  • 對績效制度的思考:如何引入目標管理併合理激勵
    又是一年年底,來到了老闆、人事、員工都分外關注績效的時刻,也引發了不少管理者對績效制度的思考:如何平衡目標與實踐成果之間的落實成本?如何提高員工自我驅動力與積極性?如何公平評價,合理激勵?結合資深學者的見解,我們來探討目標管理和績效制度。
  • 管理好文:BSC績效考核的2大優缺點詳解(建議收藏)
    BSC績效考核(平衡計分卡)BSC績效考核,英文名為「BalancedScoreCard」,簡稱BsC,也就是平衡計分卡,是一種企業綜合測評的考核體系。目前BSC績效考核是國際上最前沿的管理思想。BSC是美國卡普蘭教授創立的。
  • 無績效,不管理!彭劍鋒教授深度解析10大績效管理工具的選擇與場景應用
    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命題就是不斷創造卓越績效,以實現企業持續健康成長。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沒有績效,就沒有生存和發展權,但績效管理是一個世界級管理難題,企業沒有績效管理萬萬不行,有了績效管理往往又麻煩不斷,問題多多,困惑不已。今天從實踐操作的角度,與大家分享績效管理的十大方法。
  • 管理好文:KPI績效考核的3個優缺點(值得收藏)
    企業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必然是要了解企業的KPI到底在哪裡,也要了解各部門、各工作崗位的KPl考核項目,否則在進行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的時候,根本無法製作績效目標和指標。這也是企業的戰略和績效有效結合的第一步。做不出企業各環節的KPI績效,就無法開始績效管理。KPl是來自於部門職能和崗位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