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玉米長了2個玉米棒,原因是什麼?需要掰掉一個嗎?

2020-12-16 農民的小幫手

關於一株玉米上結了2個玉米棒的情況,估計有很多朋友都遇到過,這不是一個很稀奇的事,有個別的植株,能達到3-4個,甚至更多,還記得我小時候,去地裡掰玉米(但是都是人工掰),假如遇到了有2個玉米棒的情況,就會很高興,一是因為當時認為個數越多,產量就會越高,二不是很常見,感覺發現了一個「寶貝」似的。

到了現在,從事了農業方面的工作,再看到此現象,就感覺很正常的一件事,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把它看做是一個問題,至於是不是要掰掉?來看下面的內容。

首先說下,玉米一株多棒的現象佔比不多,大部分的地塊都不會發生,而在發生的地塊,也是佔比很少,只有極個別的情況,會出現大面積的情況,引起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簡單說說:

1、遺傳因素,也就是品種問題,該品種就是會產生多個玉米棒。

2、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通風通光性太差,玉米不能正常受精。

3、玉米抽穗時,遇到連陰雨天氣,雄穗不散粉,影響受精。

4、施肥不協調,水肥過多,導致營養過剩,也會形成多個棒子的情況。

其實,不管是哪種原因,既然形成了這種現象,大家的關注點還是在於掰不掰的問題,對產量有沒有影響,小幫手以前做過一個調查(不具有權威性,只是在朋友圈做的一個調查,246位朋友參與),有75%的朋友認為,多的玉米棒不用掰,然後這75%的朋友裡,有53%的朋友選擇了最終的產量變化不大,其實,小幫手的個人觀點,也是不用去掉,原因有三:

1、一塊地中,出現玉米2個棒子的植株,佔比不多,即使假如2個棒子加起來還沒一個玉米棒重,但是對於整體的產量,影響不大。

2、考慮到人工的問題,一是工資,僱人去地裡掰顯然成本加大,本來一畝地的價格,就賣不了多錢,除去各種成本,可賺的錢是有限的,如果在這上面在加上人工費,主家有可能要幹賠本的種植了,二是安全問題,既然玉米棒已出,說明處於生長後期,天氣熱、植株高,人在裡面容易發生危險,所以,單從這兩點看,也不必去掉。

3、從種植角度來看,這時候去掉的話,傷口易容易感染病害,打藥較費盡,而且到了大後期,還不能打藥,最後不僅沒增產,還造成了減產。

綜上所述,玉米結兩個棒子的情況,小幫手還是建議讓它自己生長吧,這就和玉米芽子掰不掰的情況差不多,看大家怎麼樣去理解,希望本篇文章能給遇到該問題的朋友帶來一些幫助,當然,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見或看法,可以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來探討學習。

相關焦點

  • 玉米丫和多餘棒子究竟可不可以掰掉?許多種植戶很糾結,答案來了
    ~~玉米丫和多餘玉米棒是兩個概念。玉米丫是玉米拔節以後在兜部分櫱出來的新的細小分櫱株。這個分櫱株有多有少,多則幾株,少則一株,均是無效株,一般情況下,不會抽穗結棒。這些玉米丫即分櫱株,一般情況下本株玉米棒子成熟後,它仍然處於營養生長階段,純碎是白白消耗營養物質,在做無用功,不會結棒產生籽粒形成產量。
  • 玉米丫子掰不掰?終於有個準確說法!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不少人認為如果丫子不掰掉的話,就會吸收水分、養分,和主稈形成競爭關係。2、丫子掰了之後提高了田間的通風透光性,有利於玉米的生長。3、有些玉米芽子會接玉米棒吸收一定的養分,如果不掰掉的話,到玉米生長後期就會出現供養不足的情況,導致主稈的玉米棒和丫子的玉米棒都營養不良,籽粒不飽滿。那為什麼有些人又認為不掰好呢?
  • 玉米Y子掰不掰,多結的棒子掰不掰
    玉米Y子,一棵玉米幾個棒子,是玉米生長期的一個常見生理現象,那它們到底需不需要掰掉? 玉米丫子產生的原因 凡是丫子多的玉米主莖形態上都是矮粗胖,丫子越多,主莖旺長的可能性就越小。植株矮粗胖才是豐產的標誌! 5、生殖要素的回流。丫子在玉米抽雄後會逐漸枯萎死亡,其中的水分、光合產物、生殖要素會回流到主莖,最後為玉米成熟提供養分 6、掰了容易感染病蟲害。
  • 玉米丫子不用掰,多餘棒子必須摘!
    一、玉米丫子不用掰為什麼不用掰掉玉米丫子?我們先來了解玉米丫子到底是什麼,怎麼來的?玉米丫子,就是玉米根部長出來的許多小分叉,是玉米多餘的分櫱。為什麼說玉米丫子不用掰掉?因為丫子是營養過剩的產物,對主莖生長沒有影響,也不競爭養分,當主莖養分不足時反而會自身調節,回流養分補充主莖,然後丫子就枯萎了。所以你的玉米長丫子了不用費那勁去掰,就讓自生自滅去吧。
  • 玉米根部發叉 該不該掰掉?
    譙城區古井鎮趙樓村 李東海我種十多畝玉米下面長的都是叉子 就問你們可要掰掉 我不知道有沒有影響《走進農家》技術顧問姚道忠介紹,玉米之所以會發叉,原因有很多。「 根據他這田間一塊地 發叉是由於頂端生長受抑制 頂端生長受抑制這又分很多的原因 一個蟲害 如果有薊馬 蟲害之後導致頂端生長會粘連 抑制 然後會出現憋著下面發叉 還有就是玉米田除草劑打到芯子裡面比較多會受到抑制 還有就是如果打錯藥了 打一些控制玉米頂端生長的 像   多效唑 如果打錯提前打了也會引起下部的發叉  」
  • 幼兒園大班親子遊戲:掰玉米
    【活動設計】  秋天是個金色的、豐收的季節,為了開拓幼兒視野,增長知識見聞,帶幼兒親近自然、走進農莊,觀察農作物的生長變化、感受秋天果實豐收的景象、親身體驗採摘果實的樂趣與勞動的喜悅,我園組織大班幼兒與家長進行掰玉米社會實踐活動。
  • 不輸給KFC的奶油玉米棒,只要一個電飯煲就能做!
    不知道小夥伴們是不是喜歡吃玉米,反正我是對玉米愛的深沉。每次晚自習下課,都會買個玉米在路上啃。而自從KFC出來一款奶油玉米棒之後,真的好好吃也好貴。但是每次都跟著了魔一樣,會故意逛過去賣玉米棒吃,邊吃邊流下窮鬼的眼淚!錢包數次向我發出警告!
  • 甜玉米糯玉米採摘正當時,老農教你幾招,選到老嫩適中的鮮玉米棒
    現在正是嫩玉米棒上市的季節,甜玉米清甜脆嫩,糯玉米軟糯鮮香,即可煮熟了當早餐,又可剝成米粒炒菜,還可以剁成小節熬湯,老人小孩都愛吃。但是一茬鮮玉米棒的採摘期只有5-7天,所以在菜市場售賣的鮮玉米棒中,難免會有些太嫩或者稍老。
  • 玉米棒被國人當垃圾,在韓國賣2元一根,網友:他們吃棒子嗎?
    在中國被當做垃圾扔掉的玉米棒在韓國很受歡迎。玉米是一種大家都吃過的食物。其實玉米是一種外來食品,只是傳入中國很久了。所以大家都習慣把玉米當成一種土糧。中國作為一個食品大國,玉米的烹飪方法很多,不僅可以作為主食食用,還可以做成各種菜餚。
  • 玉米丫子不用掰,再說一遍!農民擔心咋辦?可以這樣做
    有的說:務必掰,不掰會造成 營養物質分散化,不利葉柄壽元,未來結的玉米棒會又細又小,導致限產;有的說:無需掰,實踐經驗,不掰不容易危害生產量,還能存儲不必要的營養物質,相反推動葉柄生長發育,還能高產。最後,兩大陣營見解爭來爭去,誰都沒法說動誰。
  • 減肥期間能吃玉米 減肥期間能吃玉米棒嗎
    月經期間黃瓜怎麼吃才能減肥黃瓜的減肥方法是比較有效的,也就是說一天下來只能吃黃瓜和雞蛋這兩種食物,對於身體正常的女性還是可以基本滿足身體需要的,但是生理期內女性出血量會比較大,因此需要注意補充蛋白質豐富及鐵質豐富的食物,這樣可以預防貧血的發生。
  • 這花長得2米高,拎出來一看,結出30個小芋頭!
    秋冬是吃芋頭的季節,味道軟糯可口,營養頗高,但是你見過芋頭盆栽嗎?一棵水培的芋頭能長2m高,拎出來一看,竟然結了30多個小芋頭,好看還能吃,帥呆了!芋頭水培是2米長,生產30個小芋頭!在水培中,芋頭生長快,2米容易。就像花友和烏龜一起養芋頭。它可以享用和食用。
  • 幼兒園大班親子遊戲:「掰玉米」社會實踐活動方案
    【活動設計】  秋天是個金色的、豐收的季節,為了開拓幼兒視野,增長知識見聞,帶幼兒親近自然、走進農莊,觀察農作物的生長變化、感受秋天果實豐收的景象、親身體驗採摘果實的樂趣與勞動的喜悅,我園組織大班幼兒與家長進行掰玉米社會實踐活動。
  • 【技術】玉米丫子到底用不用掰?最權威的答案在這裡!
    由於玉米植株的頂端優勢現象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基部腋芽形成分櫱的過程受到抑制,所以生產上玉米植株產生分櫱的情況也比較少見。 玉米植株產生分櫱的時間大多發生在出苗至拔節階段,形成分櫱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頂端優勢作用所致。1、品種。
  • 那次掰玉米,這些孩子真的忘不了①
    走過泥濘的小路,一株株高大的玉米瞬間擋住了我們的身子。我順手掰下身邊一株玉米稈上的一個玉米。它握起來毛茸茸的,有點扎手,我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它掰下來。看著手中這個大大的玉米,我很想知道它剝開時沒煮熟的樣子。於是我輕輕地,一層一層剝開它厚厚的外皮。首先看到的是長長的玉米須,就像是飄柔的頭髮,不僅有著翠綠的顏色,還蘊含著玉米淡淡的清香。
  • 春玉米要收割了,玉米棒子都6毛了,你是賣棒子還是儲顆粒呀?
    農民開始收割春玉米了,怎麼賣倒是需要考慮一下先給個答案吧,不管怎麼算,還是儲存下來賣顆粒賣錢多。但作為急於拿錢的人,或者圖省事的人,6毛賣了棒子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之前年份,賣玉米棒子的還是比較少,因為大家都發現賣棒子會明顯減少一些收入,不過這也不能說個好賴,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不管什麼方式,變現了就好。
  • 別總啃玉米棒了,快看看這些玉米小零食
    肚子餓了就啃個玉米棒,甜甜的,糯糯的,美滋滋,但愛吃玉米的你知道它已經衍生出多少小零食了嗎?現在的你還在想著啃個玉米棒?煮著吃?烤著吃?還是炒著吃?……小七隻想著待會兒該買什麼玉米味兒的小零食?玉米片、玉米餅還是玉米豆……都說玉米片是相對薯片而言更加健康的東西,也更耐嚼,且玉米成分多,還很適合作為下酒小零食。傳統的玉米片是使用玉米、蔬菜油、水和鹽做成玉米餅,再將玉米餅切成楔形,最後進行油炸或烘烤而成,而後被美國和墨西哥一些餐廳作為開胃菜食用。那現在的這些玉米片小零食和原來的有什麼不同呢?
  • 近百市民冒雨掰玉米 親近大自然暢享農耕樂
    「長在這風光旖旎的野狸島上,吹著鹹鹹的海風,沐浴著陽光雨露,這玉米格外甜。」有市民笑言。昨日,玉米採摘農耕體驗活動在野狸島公園如期舉行。近百名熱心市民冒雨採摘玉米,體驗農耕的辛勞與喜悅。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野狸島農作物栽培展示區。
  • 玉米棒子插水裡,7天冒出小森林,越熱越長個!
    操作步驟:1、準備一個乾淨的塑料瓶,或是玻璃瓶,在瓶子裡加水,然後將玉米棒子插在瓶子中,下端稍微接觸水面。2、夏天氣溫高,玉米更容易出芽,一般只需要5天時間,就能看到玉米棒和水面接觸的部分,冒出了小芽!
  •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會不會影響產量?看完心裡有數了
    其實玉米想要增產是有訣竅的,種植玉米時,經常會遇到玉米長丫或者多長棒子,那麼今後的玉米要不要掰?多餘的棒子是否要採摘?至於丫子掰不掰,其實完全不需要掰掉,它的形成說到底是營養過剩導致的,對主莖稈的生長沒有太多影響,也不會存在養分的競爭,一旦主莖稈的營養不是太充足時,此時就會通過機體的自我調節,從而回流到主莖。通常在主莖抽雄後丫子就會逐步的枯萎,5%的丫子才能長成玉米棒子,這樣一來產量不僅沒有什麼影響,還會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