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產量如何,一直是農民們所關心的問題,畢竟產量越高,那所獲得的收益也會更高一些。2020年的玉米價格迎來了大漲,目前已經衝破了1.1元大關,朝著1.2元大關靠近,以現有的行情賣出去,農民的收益明顯會更高一些。不過目前正處在玉米青黃不接的時候,農民的手裡已經沒有了餘糧,價格就算是上漲,和多數農民還是沒有關係。
不過目前的玉米市場已經接連進行了5次臨儲拍賣,但價格還是沒有出現降溫局面,恐怕就算是新玉米上市後,玉米的價格也難以出現下滑期。只要產量提高,那秋收時就能賣出更多的價錢。其實玉米想要增產是有訣竅的,種植玉米時,經常會遇到玉米長丫或者多長棒子,那麼今後的玉米要不要掰?多餘的棒子是否要採摘?看看專家的分析:
一、玉米丫子要不要掰
所謂的玉米丫子,也就是玉米根部長出了不少小分叉,也就是多餘的分櫱,之所以會長出丫子,還因養分比較多,氮肥用量過多,玉米的營養比較盛,以至於多餘的分櫱形成,這些過剩的營養會先儲放在丫子中,從而分流養分。
玉米丫子可以增加根須的數量,讓玉米的葉面積提升,避免水分的蒸發,從而更好的削減頂端優勢。當然它也可以替主莖保存一定的養分,一旦主莖稈的營養不是太充足時,此時丫子內的營養就會回流到主莖稈內,從而保證主莖更好的生長。
至於丫子掰不掰,其實完全不需要掰掉,它的形成說到底是營養過剩導致的,對主莖稈的生長沒有太多影響,也不會存在養分的競爭,一旦主莖稈的營養不是太充足時,此時就會通過機體的自我調節,從而回流到主莖。
通常在主莖抽雄後丫子就會逐步的枯萎,5%的丫子才能長成玉米棒子,這樣一來產量不僅沒有什麼影響,還會增產。同時不掰的話,也可以起到提升玉米的整體葉面積,為玉米乾物質的形成奠定基礎。玉米丫子不掰的話,還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速度,因此農民看到了後不需要掰掉。
二、多餘棒子要不要摘?
如果一個玉米穗上長出了3-4個棒子,那就需要掰開,這是咋回事呢?其實目前市面上的玉米,主要還是單穗品種,如果長出幾個棒子,那就需要拿掉,不然的話多餘的棒子發育遲、無法受精,但卻損耗了不少養分,因此需要掰掉棒子才行。
將棒子摘掉後,可以將無效棒子上的營養提供給主穗上,從而增加主穗上的果實,不僅能夠增加重量,也能夠提升品質,還能更好的促進早熟,從而可以提前的收穫。
之所以會產生多穗玉米棒子,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通常雜交品種相比會產生更多的穗粒,當然肥力多、水量充足,也會導致玉米出現多穗現象。
以上就是關於玉米產量相關的知識,農民還有什麼生活小竅門嗎?可以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