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會不會影響產量?看完心裡有數了

2020-12-16 惠農圈圈

玉米的產量如何,一直是農民們所關心的問題,畢竟產量越高,那所獲得的收益也會更高一些。2020年的玉米價格迎來了大漲,目前已經衝破了1.1元大關,朝著1.2元大關靠近,以現有的行情賣出去,農民的收益明顯會更高一些。不過目前正處在玉米青黃不接的時候,農民的手裡已經沒有了餘糧,價格就算是上漲,和多數農民還是沒有關係。

不過目前的玉米市場已經接連進行了5次臨儲拍賣,但價格還是沒有出現降溫局面,恐怕就算是新玉米上市後,玉米的價格也難以出現下滑期。只要產量提高,那秋收時就能賣出更多的價錢。其實玉米想要增產是有訣竅的,種植玉米時,經常會遇到玉米長丫或者多長棒子,那麼今後的玉米要不要掰?多餘的棒子是否要採摘?看看專家的分析:

一、玉米丫子要不要掰

所謂的玉米丫子,也就是玉米根部長出了不少小分叉,也就是多餘的分櫱,之所以會長出丫子,還因養分比較多,氮肥用量過多,玉米的營養比較盛,以至於多餘的分櫱形成,這些過剩的營養會先儲放在丫子中,從而分流養分。

玉米丫子可以增加根須的數量,讓玉米的葉面積提升,避免水分的蒸發,從而更好的削減頂端優勢。當然它也可以替主莖保存一定的養分,一旦主莖稈的營養不是太充足時,此時丫子內的營養就會回流到主莖稈內,從而保證主莖更好的生長。

至於丫子掰不掰,其實完全不需要掰掉,它的形成說到底是營養過剩導致的,對主莖稈的生長沒有太多影響,也不會存在養分的競爭,一旦主莖稈的營養不是太充足時,此時就會通過機體的自我調節,從而回流到主莖。

通常在主莖抽雄後丫子就會逐步的枯萎,5%的丫子才能長成玉米棒子,這樣一來產量不僅沒有什麼影響,還會增產。同時不掰的話,也可以起到提升玉米的整體葉面積,為玉米乾物質的形成奠定基礎。玉米丫子不掰的話,還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速度,因此農民看到了後不需要掰掉。

二、多餘棒子要不要摘?

如果一個玉米穗上長出了3-4個棒子,那就需要掰開,這是咋回事呢?其實目前市面上的玉米,主要還是單穗品種,如果長出幾個棒子,那就需要拿掉,不然的話多餘的棒子發育遲、無法受精,但卻損耗了不少養分,因此需要掰掉棒子才行。

將棒子摘掉後,可以將無效棒子上的營養提供給主穗上,從而增加主穗上的果實,不僅能夠增加重量,也能夠提升品質,還能更好的促進早熟,從而可以提前的收穫。

之所以會產生多穗玉米棒子,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通常雜交品種相比會產生更多的穗粒,當然肥力多、水量充足,也會導致玉米出現多穗現象。

以上就是關於玉米產量相關的知識,農民還有什麼生活小竅門嗎?可以分享喔!

相關焦點

  • 玉米丫子不用掰,多餘棒子必須摘!
    種玉米的時候,有可能碰到玉米長了丫子,多結了棒子。那麼問題就來了——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農民說的答案也不一樣,究竟該怎麼做?答案就是——玉米丫子不用掰,多餘棒子必須摘!為什麼說玉米丫子不用掰掉?因為丫子是營養過剩的產物,對主莖生長沒有影響,也不競爭養分,當主莖養分不足時反而會自身調節,回流養分補充主莖,然後丫子就枯萎了。所以你的玉米長丫子了不用費那勁去掰,就讓自生自滅去吧。
  • 玉米地裡又有麻煩了,這麼多丫子掰不掰,多餘的棒子摘不摘
    那麼我帶大家到玉米田實地查看一下分櫱情況:(1)生長緩慢:一種分櫱生長緩慢,只有主莖高度的1/4或1/5,這些分櫱到玉米抽雄後基本會自然消失,那這樣的分櫱可以不掰。(2)生長旺盛:一種分櫱生長旺盛,幾乎和玉米主莖一樣高,這些分櫱直到秋天收穫時仍然存在,並且在雄穗處出現返祖現象,結有不果穗,那這樣的分櫱不說她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至少會影響田間通風透光能力,當然會影響主莖果穗的灌漿和產量的形成,那這樣的分櫱就應該及早掰掉。
  • 玉米丫和多餘棒子究竟可不可以掰掉?許多種植戶很糾結,答案來了
    玉米丫子掰不掰,多餘棒子摘不摘?這個問題並非是新問題,可以說是老掉牙的問題,早已用科學實驗證實了的,已經得到了廣大農民朋友們的認可。既然仍然有許許多多新生代農民朋友們不理解,在此可以再次老調重彈一次。~~玉米丫和多餘玉米棒是兩個概念。玉米丫是玉米拔節以後在兜部分櫱出來的新的細小分櫱株。這個分櫱株有多有少,多則幾株,少則一株,均是無效株,一般情況下,不會抽穗結棒。這些玉米丫即分櫱株,一般情況下本株玉米棒子成熟後,它仍然處於營養生長階段,純碎是白白消耗營養物質,在做無用功,不會結棒產生籽粒形成產量。
  • 玉米丫子掰不掰?終於有個準確說法!
    不同的種植戶和地區根據自己多年的種植經驗,都有著不同的答案,有些農戶認為掰了能增產,但是有些農戶則認為不掰能增產,誰也說服不了對方,討論至今也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結果。那麼玉米到底是掰丫子好還是不掰好?對產量有什麼影響呢?駿景先說觀點:1、播種密度較大,不用掰!
  • 玉米Y子掰不掰,多結的棒子掰不掰
    玉米Y子,一棵玉米幾個棒子,是玉米生長期的一個常見生理現象,那它們到底需不需要掰掉? 玉米丫子產生的原因 除去種子和天氣雨水這些因素,最大的原因是養分過多,也就是氮肥過多,現在大家都是使用高氮的肥料,使用多了以後,玉米主莖吸收不了,把多餘的養分放到丫子裡面,進行養分分流了,於是就出現了玉米丫子
  • 今天我們來說下農民種植玉米,最頭痛的問題,玉米芽子掰不掰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玉米芽子掰不掰。現在種植玉米最頭痛的就是這個問題,分芽過多也就是俗稱的長芽子,我也看了很多關於玉米芽子該不該去除的文章,寫的都太專業了,估計咱們農民看得也是稀裡糊塗。我曾經聽過一位農科院的教授講解過關於玉米芽子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用不用處理,我敢用人格來擔保這位教授,絕對是我見過最接地氣的教授。
  • 需要掰掉一個嗎?
    首先說下,玉米一株多棒的現象佔比不多,大部分的地塊都不會發生,而在發生的地塊,也是佔比很少,只有極個別的情況,會出現大面積的情況,引起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簡單說說:1、遺傳因素,也就是品種問題,該品種就是會產生多個玉米棒。
  • 玉米芽子掰還是不掰?一人一說法,農民很糊塗,看看專家咋說的
    隨著小麥夏收工作的完成,很多農民也都種上了玉米,可隨著玉米植株的長大有些玉米根部會長出一些芽子,有的農民說這個芽子要掰,不掰會影響產量,有些農民卻說這個芽子不能掰,掰了會影響玉米莖杆的生長,導致玉米易倒伏,那到底這個芽子是掰還是不掰,看看專家怎麼說?
  • 掰手指「咔咔」響是怎麼回事?經常掰會得關節炎?看完再也不敢了…
    尤其是幹活多或者經常敲鍵盤、寫字的人,手指會很酸,那放鬆的方法自然就是掰一掰。 掰的「咔咔」響的同時又很爽,所以,也有不少人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掰著玩。 但是,也有長輩說:「經常掰手指,以後會得關節炎的!」
  • 為啥一掰手指就會「咔咔」響,經常掰會不會對指關節有損害?
    你有沒有沒事掰手指的習慣,就是將手指掰得咔咔響,只要聽到這種聲音,就會覺得很舒服。小編就會有這樣的習慣,小時候與堂哥在一起玩,他就沒事喜歡掰手指,咔咔的響。每次看完後都覺得好酷,好像堂哥也蠻喜歡掰完手指的那種感覺。此後,小編也愛上了掰手指,每次都要聽到響聲才罷休。
  • 掰手指「咔咔」響,原因是什麼?經常掰手指會有什麼影響?
    經常掰手指,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掰手指「咔咔」響,原因是什麼?掰手指出現咔咔響的現象,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現在掰手指,自己就能聽到響聲,這樣的響聲出現,其實也是身體健康與否的表現。往往健康的情況下,掰手指的聲音都是很清脆的,在結束的時候,也不會出現不適的現象。
  • 養多肉不爆「新頭」?這樣掰一掰,葉下長滿新頭,比砍頭來得快
    今日導讀:養多肉不爆「新頭」?這裡所說的掰一掰 ,其實是指掰多葉的葉片,也被人們稱為半摘葉促頭法,那麼什麼是半摘葉促頭法呢?簡單的說,就是把多肉的葉片瓣一瓣,並左右搖晃,所葉片的一半瓣下來,一半還和枝杆相連。
  • 要是近視了不戴眼鏡,會有什麼後果嗎?看完心裡有數了
    要是近視了不戴眼鏡,會有什麼後果嗎?看完心裡有數了前幾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起以前一起玩的幾個人。以前會一起出去打羽毛球什麼的,但是現在出去玩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就算是約著出來玩一玩,也都是在玩手機。的確,現在的生活和以前比起來,是非常好的。
  • 有一種幸福叫:秋忙時回鄉下幫父母掰棒子
    也正因為他們思想的影響,我對家鄉的這塊土地也漸漸滿了愛和熱忱。田間的每一處都是農人們汗水和辛勞的交融。也許只有真正走入田間,你才會真正了解「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意。早早收割完的莊稼地,已經被徹底騰空,澆過水的地塊,是鄉鄰們準備種大蒜用的。
  • 為什麼掰手指會「咔咔」響?經常掰有啥危害?看完更擔心了
    掰手指又為什麼會發出「咔咔」的聲音呢?今天就一一說明白為什麼掰手指會發出「咔咔」聲?所以,偶爾掰掰手指,並不會導致關節損傷,也不會引發關節炎。另外,偶爾掰掰手指和關節粗大也無直接關係。關節粗大的本質是關節損傷後的骨質增生,既然偶爾掰手指不會導致關節損傷,那自然也不會導致關節粗大。看完上面這些,終於可以放心了。
  • 以前摘葉子來餵豬,如今樹皮成稀罕物,掰斷有「銀絲」,年年被剝
    現在豬肉的價格一直處在高位,遲遲降不下來,讓很多消費者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每次去超市看到豬肉的價格,筆者的心裡總是會吐槽,實在是太貴了,突然懷念起小時候家裡養豬的日子,能夠吃上不要錢且綠色健康的豬肉。以前農民養豬並不餵飼料,而是餵糧食和一些野草、樹葉,其中杜仲樹的葉子,經常被摘來餵豬。如今的杜仲樹皮竟然成了稀罕物,掰斷有「銀絲」,年年被剝皮。杜仲葉被用於餵豬的歷史悠久,並且經過了科學的餵養實踐,被證實無毒無害,能夠促進動物的生長,還可達到改善肉質的作用,尤其是在提升豬肉的胺基酸含量方面,已經得到了實踐。
  • 掰不battle是什麼意思 掰不掰頭什麼梗出處含義解析
    你掰不battle啊?ha不happy呀?o不ok呀?最近這種神奇的中式英語又火了起來,小編為大家帶來掰不battle梗出處含義解析,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掰不battle是什麼意思咱中國人的語言創造力真厲害,我們是不是經常聽到有人問:你今天ha不happy呀?
  • 【藝海拾貝】藏在青棒子裡的故事
    剝開外皮,一束束貼合在棒子四周,摘掉纓子,棒子粒一列列排得整整齊齊,個個鮮嫩飽滿,用手指甲一掐,流出嫩白的汁液。把它們剝皮摘淨,排放在大蒸鍋裡,加水開始煮。不一會兒,青棒子獨特的香甜味道瀰漫四周,很是誘人。時間到了,關火,掀開鍋蓋,用筷子先把最上面的幾個夾出來,放到箅子裡晾著。心急的人兒拿根筷子,順著棒子芯插上,掫著邊吹邊啃,搶先品嘗這人間美味。
  • 為什麼掰手指會「咔咔」響?到底能不能掰?骨科醫生說出實話
    導語:生活當中有一些年輕人在閒來無事的時候經常喜歡掰指甲,發出咔咔的聲響。有些人覺得這種聲響可以激發自己的靈感,但是有些人覺得掰手指甲會造成關節疼痛,所以會選擇放棄。而有些人覺得經常掰指甲會傷害到自己的手指關節,那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
  • 【技術】玉米丫子到底用不用掰?最權威的答案在這裡!
    玉米植株產生分櫱的時間大多發生在出苗至拔節階段,形成分櫱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頂端優勢作用所致。1、品種。品種之間存在著差異,有的品種分櫱多,有的品種分櫱少。頂端優勢弱的品種在不良環境影響下更容易產生分櫱。2、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