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臨床常用約1000種藥品中 兒童專用藥僅佔5%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兒童用藥何時不再「吃靠掰,量靠猜」

  我國兒科臨床常用約1000種藥品中,兒童專用藥僅佔5%

  不久前,一些幼兒園違規給孩子服用處方藥事件被曝光後,有關兒童用藥安全的話題引發公眾廣泛關注。記者走訪多家醫院後發現,新版基本藥物目錄對兒童用藥劑型作出「擴容」調整近一年後,兒童專用藥短缺現象仍較突出,由此導致的兒童用藥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兒童用藥被「成人化」

  季節轉換,冷熱反覆,寧華剛滿兩歲的兒子前幾日感冒發燒。 「醫生開了4種藥,其中2種是成人藥減量服用。一次1/3片,用手掰藥不衛生且不說,更擔心掰得不均而用量不準確,反而讓孩子身體受傷害。 」寧華說。

  4月4日,6歲的亮亮因服用成人藥後嘔吐並昏迷而被緊急送進省兒童醫院。 「孩子拉肚子,我就拿了家裡常備的諾氟沙星給他吃了兩粒。晚上不見好轉,就又吃了一次,然後他就開始嘔吐,身上出現許多小紅點,還陷入昏迷狀態。 」孩子出現意外,亮亮的母親慌了神。

  孩子用藥難的背後,是兒童專用藥種類缺乏的現狀。 「醫院藥房共有1000多種藥,專門針對兒童的也就一二十種,所佔比例不足5%。 」安醫大一附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潘道香在臨床診療中常會遇到「藥不夠用」的尷尬,不得已,只能把成人藥按孩子體重進行「折算」。作為全省唯一的兒童專科醫院,省兒童醫院目前日門診量達3000多人次,兒童用藥短缺問題尤顯突出。 「兒童感冒發燒、止咳化痰、助消化藥等常規藥基本夠用,但涉及救命的藥就很少有兒童版,比如:兒童心臟病、肝腎臟病、白血病越來越多,但國產藥很多只有成人版,沒有兒童劑型。」該院藥劑科主任張福熙說。

  在各家醫院的兒科病房,由於缺乏兒童藥品製劑,患兒服藥,常常得由護士根據醫囑,拿著剪刀把成人藥片剪成不等份兒,「一些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只有幾個月大,但也只能服用成人藥。」張福熙言語中透著無奈。

  根據中國首部兒童安全用藥報告《2013年中國兒童用藥白皮書》,截至2013年1月,我國國產藥品批文共有18萬餘條,其中專用於兒童的藥品批文僅3000多條,涉及品種400多個。「這400多個品種中,兒童專用劑型不到100種,兒童專用的液體製劑更少。 」省兒童醫療協會會長金玉蓮說。

  「掰藥」背後隱患重重

  「兒童尤其是嬰幼兒,肝腎的解毒和排洩以及血腦屏障功能均不成熟,對藥物的代謝、排洩和耐受性差。按成人『縮小版』給孩子用藥極不科學。 」潘道香說。不論膠囊還是片劑,掰開後服用,還會對患兒胃腸道造成更大刺激。小小的藥片分成幾份,劑量更是很難控制,「服藥過量容易引發藥物中毒,服藥少了療效又不明顯。所以,我們只能建議家長把藥先研成粉再平均分份。 」「如抗生素類藥品,兒童不良反應率達38%至40%。從省兒童醫院日常運營來看,兒童用藥產生一般性不良反應的佔就診患兒總數的1/3。」據金玉蓮介紹,除了劑型短缺,兒童藥品說明不規範現象也較突出,「由於兒童用藥缺乏安全標準,不少成人藥品說明書中僅以『酌減』『遵醫囑』加以註明兒童服用劑量,並沒有明確標準,這讓很多專業藥劑師常常無法準確把握比例。 」有權威數據表明,國內每年約有3萬名孩子因用藥不當致聾,其中,7歲以下聾兒超過30%是由藥物毒副作用所致。

  去年5月1日起,我國執行新版基本藥物目錄,藥品由307種增加至520種,尤其注重補充了兒科用藥。但新目錄執行近一年來,多位醫生在採訪中表示兒童用藥缺乏狀況並沒有明顯改善。「在兒童用藥劑型上,仍是以抗生素和中成藥類為主,解熱鎮痛的也有涉及,其他諸如鎮靜、抗癲癇、抗過敏、心血管、補血鐵劑等臨床常用藥,幾乎仍無兒童劑型。 」張福熙說。在省兒童醫院心內科,卡託普利是一種常用藥,因只有成人劑型,患兒只能按體重折算,一片藥掰成幾半後分次服用,常因用藥量不準確而影響療效。在安醫大一附院兒科,潘道香醫生這幾天也正為此事頭疼:「由於根本沒有兒童專用的治療甲亢藥,剛收治的一名患有先天性甲亢的新生兒也只能用成人藥,每次服用1/8片,對孩子的胃腸道刺激大,療效很受影響。 」

  業內期盼優惠政策

  我國0至14歲兒童佔全國總人口的16.6%,據《2013年中國兒童用藥白皮書》統計,國內兒童用藥規模在2009年已達347.42億元,預計到2015年將超過600億元。如此市場潛力下,為何兒童藥短缺現象多年得不到解決?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兒童藥品研發難、臨床研究資料缺乏,企業利潤低、政府支持政策滯後等,都是重要原因。

  「兒童藥一般要做成口感好的糖漿劑、溶劑或滴丸等劑型,這對藥物的穩定性提出考驗,製作工藝要求高,研發成本是成人藥的2倍。 」省內某大型藥企有關負責人楊某介紹說。而生產兒童用藥的高投入並不能給藥企帶來高回報,「相對於成人藥,兒童藥劑量小、批次多、分攤成本高,但目前兒童藥定價與成人藥定價機制一樣,都以藥物有效成分含量多少為基準,高投入無法從定價上得到補償。」此外,藥品研發上市需要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兒童藥品取得監護人同意參加臨床試驗的難度遠高於成人,這也導致藥企因風險過大而不願從事相關研究。 「國外針對兒童用藥一般都有一些優惠政策,如對涉及治療兒童疾病藥物的研發給予國家資助、給予市場保護期、減免稅收、加快審批等,但我國目前對兒童藥生產企業,在政策層面的引導和鼓勵非常不夠,企業缺乏生產兒童專用藥的動力。 」楊某說。

  業內專家認為,改善兒童藥嚴重短缺現狀,政府要從兒童用藥的特殊性和安全性出發,優先將兒童專用藥納入國家重大新藥創製計劃,在新藥研發中主動增加兒童劑型項目,在招標採購等用藥領域給予優先,加大扶持力度減輕企業研發新藥的負擔。

  令人欣喜的是,在國家食藥監局去年發布的《關於深化藥品審評審批改革進一步鼓勵創新的意見》中,已明確將「鼓勵研製兒童用藥」作為一項措施單獨列出,對立項依據充分且具有臨床試驗數據支持的兒童藥物註冊申請,將給予加快審批。 「但兒童用藥是個綜合問題,優先審批鼓勵政策出臺後,企業願不願意生產、產品如何定價等等,還需要多個部門配合出臺優惠措施,共同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去解決。 」省藥監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認為。(王慧慧)

相關焦點

  • 兒科醫生曝常用藥「喜炎平」未經臨床試驗上市
    一則業內人士關於兒科常用藥「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應的爆料如水中投石,引爆醫藥界和輿論震動,並掀起中藥注射液安全性的話題討論。病例報告涉及14歲以下兒童患者較多。       以往監測數據顯示,喜炎平注射液嚴重病例的不良反應/事件表現如下:全身性損害約佔42.51%,主要表現為過敏樣反應、過敏性休克等;呼吸系統損害約佔16.43%,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等;皮膚及其附件損害約佔16.43%,主要表現為全身皮疹等;心血管系統一般損害約佔16.43%,主要表現為紫紺等。
  • 美敏偽麻溶液因副作用註銷 部分兒童藥安全性不明確
    藥企會因各種因素註銷藥品批文、修改說明書等。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1月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修訂藥品說明書公告涉及385種藥品,其中說明書修改涉及兒童項的有111種藥品,佔比28.8%;中成藥61種,佔比55.5%;化藥41種,佔比36.9%;生物製藥9種,佔比7.6%。
  • 兒童藥,誰來造(聚焦·解剖兒童看病難(下))
    醫院臨床常用的阿奇黴素最小包裝是0.5克,患兒一次只需要0.1克。由於缺乏兒童注射劑型,按規定輸液後注射液剩餘部分只能丟掉。這造成藥物浪費,也容易產生環境汙染。圖為某兒童醫院的護士為患病兒童輸液。照此計算,30公斤的兒童,每天最少要服用1.8克藥,超過了成年人每日1.5克的用量。最高藥量達到3.6克,超過成人的2倍多。張先生很生氣:「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你說這藥該怎麼給孩子吃?」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教授王麗介紹,兒科醫生指導用藥時很困難。目前我國3500多個藥品製劑中,供兒童專用劑型僅60種(含中成藥),藥品中98%沒有兒童劑型。
  • 「兒童神藥」匹多莫德被令臨床試驗
    資料顯示,匹多莫德的原研藥「普利莫」在原產國(義大利),僅適用於3歲以上兒童及成人,這種藥物被當作免疫刺激劑在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免疫力降低的人群中使用。進入中國後,註冊的說明書不僅增加了多個適應症,適用人群更是擴大至所有階段的兒童。
  • 品種少劑型缺用藥信息不全 兒童用藥研發麵臨多重挑戰
    規格劑型匱乏兒科超說明書用藥普遍  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0歲至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16.6%,兒科患病人數約佔所有疾病人數的20%,兒童用藥一直以來也面臨困境,存在品種少、劑量規格缺乏和用藥信息不全等問題。  首先是兒童用藥規格劑型匱乏。
  • 我國兒童藥零售市場銷售過億品種榜單
    不過,從國內來看,兒童用藥的問題遠遠不止誤服,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兒童用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申昆玲介紹,目前國內兒童用藥市場存在三個大問題,包括兒童適宜劑型缺乏、兒童用藥信息缺乏以及兒科用藥知識缺乏的問題。據了解,到2013年底,我國0-6歲人口超過1億,佔到世界同齡人口的1/5,而0-14歲的人口達到2.22億,佔到全國人口的16.6%。
  • 兒童用藥現狀:從「常用藥」到「禁用藥」 原因何在?
    業內人士表示,在藥學中,禁用藥是最嚴格限制,絕對不能使用。這意味著什麼?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不論是從臨床安全還是中藥監管,以及經濟效益等角度來說,都是一個利好!從「常用藥」到「禁用藥」 原因何在?20世紀40年代,柴胡注射液作為世界首個中藥注射液開始應用於臨床。
  • 兒科常用抗過敏藥有嚴重神經和自殺風險!除了它這些藥兒童都需慎用
    沒錯兒,這個藥是兒科常用藥,不少家長會把這個當做家庭常備藥,用來預防過敏和治療感冒。 當這個消息一出,不少家長很慌亂,這麼嚴重的副作用,那還能給孩子吃嗎? 今天嘟媽就給大家講講除了孟魯司特鈉之外,還有一些需要特別注意的藥物。
  • 兒童用藥需求和政策紅利下,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稱霸王者」無可厚非
    從2018年衛生部公布的兒童疾病患病率數據來看,小兒感冒病因主要來自呼吸系統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其中呼吸系統疾病是兒童最容易感染的疾病類別,在0-4歲兒童患病佔比高達80%,在5-14歲兒童患病佔比高達74%。
  • 科技日報:「神藥」匹多莫德被質疑事件暴露兒童藥品短缺困局
    2018年剛剛開始,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學碩士、北京和睦家醫院藥師門診主任冀連梅通過個人社交平臺對年銷量達40億元的匹多莫德提出質疑,直指「該藥在國外醫學臨床試驗尚處於動物研究階段,不是仔雞就是小白鼠,真實臨床中療效和安全性均不明確」,但在國內,這一藥品80%均由兒童患者買單。
  • 多數藥品都沒有"兒童裝" 孩子用藥像做算術題
    而資料顯示,在我國大約3500多個藥物製劑品種中,兒童藥物劑型佔比不足2%。哈藥集團總廠生產的一種葡萄糖酸鋅片,用法用量中指出12歲兒童及成人一次1片,一日3次,12歲以下兒童每日用量在表格中查找 。記者從說明書中發現,1~6歲兒童,體重在10~21公斤,一天用量為0.5片,表格的下方廠家註明:可分次服用。但讓人費解的是,這0.5片的用量如果分3次服用,也就是每次1/6片,家長該如何來精確地分出1/6片?
  • 藥監局發布最新兒童用藥黑名單:這些藥,兒童慎用禁用!
    其中不乏一些常見用藥,如耳熟能詳的廣告語中提及的」腰腿痛,風溼病,請服萬通筋骨片」;預防感冒來一盒、發燒咳嗽來一盒的「兒科暢銷藥」——匹多莫德;還有僅僅2017年一年,某家知名藥企銷售收入24.81億元的蒲地藍口服液……用藥無小事!
  • 基本藥物目錄升級:新增12種抗癌藥,22種臨床急需兒童藥
    有進有出 目錄「又見成長」 「這麼多一線臨床藥品進入目錄,對我們的選藥工作是一種有力支撐!」看過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後,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藥學部藥學組組長宮暢欣喜地說。 收錄的藥物品種由舊版的520種增加到目前的685種,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 新目錄新在何處?
  • 13家大醫院40種兒童製劑可以在家門口醫院開了 「明星製劑」惠及...
    省衛生健康委、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下發《關於印發第一批〈兒童專用製劑調劑使用品種清單〉和〈調出調入醫療機構名單〉的通知》(下簡稱為《通知》),南京市兒童醫院、蘇大附屬兒童醫院等13家醫療機構40種兒童專用製劑列入清單。  方便家長,也緩解大醫院壓力  醫院製劑就是醫院自己造的在本院臨床使用的、沒有獲得正式批號的「藥品」。
  • 國家藥監局公告註銷5種藥品 一種兒童感冒藥在其中
    本月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的一則公告在兒科醫生和家長們的微信朋友圈裡刷了屏。公告的內容是關於註銷5個藥品註冊批准證明文件,艾暢這款兒童感冒藥就在其中。在國內,艾暢作為兒童感冒常用藥,是很多家庭藥箱裡的常備藥。但是,對於這種常用藥,幾年前就有兒科醫生質疑:在國外,這類藥品4歲以下兒童禁用,而國內卻是「嬰幼兒適用」。
  • 首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來了 河北咋樣?
    兒童用藥靠掰 劑量靠猜 兒童用藥現狀尷尬  資料顯示,國內3500多個藥品製劑品種中,兒童專用的只有60種,比例不到2%。全國6000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用藥的廠家僅10餘家。我國國產藥品批文共17萬多條,專用於兒童的不足3000條。
  • 「兒童用藥黑名單 」如果醫生給你的孩子開這些藥,請主動說不
    一則兒童安全用藥宣傳片觸痛了成千上萬父母的心扉五歲小孩用藥不當變成了聾兒一生都聽不見了!而她並非個案只是成千上萬個不幸中的一個在中國因用藥不當每年大約有30000名兒童陷入無聲世界在我國現有3500多種藥品製劑中兒童專用藥物僅有60多種國家食藥監局相關數據顯示在藥品臨床試驗註冊項目中兒童藥品僅有2698條僅佔全部藥品1.63%2019年兒童用藥黑名單公布不少還是常用藥!
  • 「兒科神藥」匹多莫德被食藥總局要求啟動有效性試驗
    過去的幾個月中,「兒科神藥」匹多莫德因療效遭質疑而備受關注。3月2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通過官方網站分別向多地食藥監管理局及「匹多莫德」生產方北京辦事處發文,要求儘快啟動藥品臨床有效性試驗。醫藥界權威諮詢公司艾美仕樣本數據是,2016年匹多莫德藥品總銷售額為10億元左右,其中朗依製藥所佔的市場份額約為三分之一。澎湃新聞引用業內人士說法稱,艾美仕統計的是樣本醫院的數據,該數據放大3-5倍可以反映全國所有醫院的銷售數據,則意味著2016年全國匹多莫德銷售額可能達到30億~50億元。
  • 海淘的網紅兒童退燒藥 兒科專家發現一個大問題
    海淘兒童藥品越來越多  《曬曬我家寶寶的醫藥箱,家裡常備的海淘兒童藥品》、《德國寶寶常用藥品分享》、《帶你見識一下澳洲神藥》……近兩年,海淘藥品一直都是各個「媽媽群」的熱門話題,在不少媽媽的印象中,國外的藥品成分更好
  • 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於3月1日啟用——一批好藥新藥正向我們走來
    在本次調整中,119種藥品被調入,29種藥品被調出,最終《目錄》有藥品2800種,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中西藥比例基本持平。新版《目錄》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執行。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共有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為歷史最多的一次。新調入的藥品含獨家藥品96種,非獨家藥品23種,共涉及31個臨床組別,佔所有臨床組別的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