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孩子從小就是在奶奶或者姥姥的照顧下長大的,因為家長的工作比較忙,而且老人也比較喜歡孩子,在照顧孩子方面也有很多經驗,所以很多小孩都是在老人的身邊長大的。
但是有時候因為距離遠近的原因,很多孩子可能會在奶奶家和姥姥家待的時間不同,所以經常也有一些大人會開玩笑地問孩子是姥姥好還是奶奶好。
但是對於這樣的問題其實回答起來是很尷尬的,但是一個七歲的小女孩卻機智地回答了。
孫女士帶著自己的小女兒去鄰居家玩,因為鄰居的孩子放假去奶奶家了,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和孫女士討論了起了關於孩子在哪長大的問題。於是就隨口問了一下孩子更喜歡誰。
鄰居問完之後顯然也有些尷尬,但是孫女士的小女兒思考了一會和鄰居說:「阿姨,你這個問題就像是在問我爸爸媽媽誰對我更好一樣,好難回答啊。」
鄰居以為小女孩回答完了,也只是笑笑。
但誰知道小女孩又接著說:「奶奶和姥姥對我都一樣好,我去奶奶家奶奶每次都給我做很多好吃的,姥姥總是帶我去玩具店買很多玩具。
雖然奶奶家在外地,離我很遠,我和姥姥可以經常見面,但是我愛姥姥和奶奶一樣多。」孩子回答完之後,旁邊的鄰居都覺得孩子的回答很棒,紛紛感嘆孩子的情商高。
其實孫女士的孩子能有這樣的回答都離不開孫女士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很多時候孩子的情商都和家長的教育方式還有教育方法有關。
孩子的情商和家長的教育都有著直接的關係,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智商上比別的孩子強,所以往往也忽略了對孩子情商的教育。
據了解,孫女士平時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就側重情商教育,也更是經常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所以出現孩子出現這樣的回答,孫女士本人也不太意外,但是能這樣回答出來的孩子其實是很少見的,這樣的問題其實也對孩子的世界觀有著很大的影響。
很多孩子在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時,總會在心裡做一些判斷,也有時候會因為問問題的人而改變問題的答案。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變得比較會察言觀色,有時候也會顯得有些過於圓滑,性格也就會逐漸地變成喜歡討好人的一種性格,這些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有著很嚴重的影響。
很多時候孩子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往往都不能快速的做出回答,因為他們比較在意身邊人的感受,所以也不敢直接的回答這樣的問題,就算是回答了之後,心裡也會形成一定的愧疚感。
而且往往做了一定的回答後,沒有得到滿意答案的一方,也會感嘆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孩子聽後更加覺得愧疚了。
所以這些問題其實孩子是很難回答的,更是很難做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回答,所以經常會在心裡糾結很久,如果總是問孩子這樣的問題,孩子在選擇面前就會變得越來越猶豫,遇到事情也就更加難以做出選擇。
【莉莉寄語】
家長在孩子的生活中一定要儘可能避免讓孩子遇到這樣的問題,就算是遇到了也要少讓孩子回答。除此之外,家長更要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因為只有平時家長更注重孩子在性格方面的養成,孩子才能夠更加懂得感恩,情商變得更高。
遇到這樣的問題,也能夠像孫女士的孩子一樣巧妙並且積極的給出答案。
我是莉莉,一位80後寶媽,每天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些育兒技巧,
還有一些過來人的經驗。
莉莉也是育兒領域的優質創作者、更是專業的幼兒潛能開發師,
若你喜歡莉莉的文章,記得轉發+點讚+評論+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