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太順,凌陽閣功臣侯君集竟然走上謀反道路,實在是可惜!

2020-12-25 百家號

凌煙閣裡最可惜的人是誰?我個人覺得肯定是侯君集。他之前的官路走的實在是太順了,以至於他在後來幹了不少錯事,最後竟然還走上了謀反的道路!

聰明的人懂得抓住機會,侯君集就抓住了進入秦王府的機會,成功當上了這個王府主人的心腹。在這之前,侯君集只是一個無事之人,成天只知道吹牛逼,說自己會功夫。進入秦王府之後,侯君集表現的非常出色,完全看不出過去的影子,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僅能夠和文官們一起扯淡,還能和武官們打成一片,彼此稱兄道弟。不過一個人從小的性格怎麼可能輕易改變,侯君集的骨子裡還是帶著浮誇和任性,這些在前期的時候被他掩飾地非常完美,但是等到侯君集爬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他就不再掩飾自己了。

雖然侯君集確實有驕縱的本事,但是他放縱自己的本性真的不會引來眾人的不滿嗎?答案是否定的。哪怕他之前掩飾的再好,擁有多少的好友,他一撕破自己的偽裝,大家都開始慢慢疏遠他了。尤其是李道宗,大家都知道他這個人一般不和別人交惡,然而這個老好人從一開始就看不慣侯君集,清楚這個人的面孔之後,更是不願意搭理他了。

等到侯君集成功攻下高昌國後,有些御史大夫非常不滿他掠奪高昌財物的做法,紛紛向李世民彈劾侯君集的不堪言行。本來打戰的過程中這是件非常常見的事情,侯君集也沒幹錯什麼,然而這些人就是不願意鬆口,死死咬住這一點要整侯君集。侯君集確實有錯,所以他剛歸來,李世民就將他關押了。後來還是岑文本努力為其辯護,他才得以從監獄中出來。

出來後的侯君集先是狠狠報復了那些曾經彈劾過自己的大臣,然後一直非常不滿李世民的做法,覺得自己不該被如此對待,跑去慫恿太子造反。侯君集為什麼會這個大膽呢?還是跟他的性格脫不了關係!他曾經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養了幾位奶媽在府上,供自己能夠隨時喝到鮮奶。而現在李世民如此對待,讓他迫切想要找到一位更能給自己權勢的人。太子本來還在搖擺不定,猶豫到底要不要這樣做,有了侯君集的慫恿,這下也堅定自己的信念,決意要造反。李世民雖然清楚這位臣子對自己有不滿,但是還是非常信任他的。然而當證據擺在大家面前的時候,侯君集還是讓他失望了,這個臣子終究站在了李世民的兒子那一邊,背叛了主人。

侯君集如果願意把他的心思放在正事上,肯定不會落到被賜死的地步,可惜他一直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最終一向信任他的唐太宗失望。我不心疼侯君集,因為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不過我相信死的那一刻,他應該是後悔的,也肯定痛恨過自己,就這樣葬送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相關焦點

  • 李世民處死功臣侯君集時,府中搜出兩位「食人乳」美女去哪了?
    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懷念當年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們,在皇宮中三清殿旁邊建了一個小樓,命名為凌煙閣,在其中懸掛著對唐朝貢獻最大的24位功臣畫像,之後李世民經常來到凌煙閣懷念昔日友情。
  • 義子和老婆通姦,自己被告謀反遭滅門,凌煙閣最慘的功臣.
    但拋開凌煙閣排名的種種不可思議來說,單是裡面最後被殺得都非常多,而且很多罪名還非常諷刺,那就是謀反。明明是大唐帝國的開國功臣,許多人到了最後都莫名其妙地被定為了謀反的大罪,比如說凌煙閣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最後的下場就是以謀反而定的抄家滅族的大罪。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參與太子造反,李世民親自審問後哭了
    文 | 百川侯君集,男,漢族,約公元592年生,壽命52歲。屬相鼠,星座約為處女座,陝西旬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參與太子造反,李世民親自審問後哭了。《新唐書·列傳十九》記載「承乾事覺,捕君集下獄。楚石告狀,帝自臨問,曰:我不欲令刀筆吏辱公。君集辭窮不能對。
  • 侯君集叛變被判死刑,李世民承諾:我賜你兒子倆美人,別擔心無後
    然而由於一時糊塗,侯君集卻誤入歧途,走上反叛的不歸之路。陰謀敗露後,侯君集被判處死刑,而李世民為了保住他的後人,可謂是煞費苦心。 對待這個罪臣,李世民為何對他的身後之事如此上心?對於李世民來說,侯君集到底意味著什麼?就讓我們跟隨司馬溫公的腳步,進入《資治通鑑》的歷史長河之中,探索歷史真相。
  • 唐朝開國功臣張亮,怎樣追隨太宗,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張亮是唐朝時期的軍事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出生在普通百姓之家,自小家境貧寒,憑藉著農業耕作為生,勉強維持生活。成年之後恰逢天下混亂,家中生計更是困難,周邊百姓也飽受戰亂折磨,於是他毅然參加瓦崗起義,跟隨在徐績部下。
  • 盤點我國古代的那些功臣排行榜
    在我國古代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有那麼幾個較為出名的「功臣排行榜」值得一提,如西漢的麒麟閣十一功臣;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唐朝初年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宋朝的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以及清朝的紫光閣二十四功臣。漢宣帝時期因為匈奴歸降大漢,宣帝劉詢回憶當初輔助自己的有功之臣,便命人將十一名功臣的畫像懸掛於麒麟閣中以示表揚和紀念,史稱「麒麟閣十一功臣」。
  • 凌淵閣二十四功臣簡介,最受寵的下場最慘,最後被逼自盡
    凌煙閣是唐朝表彰有功之臣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位於長安城內太極宮東北角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內。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們,由李世民親自題詞、命閻立本為二十四位有大功於李世民的功臣繪畫,供奉於凌煙閣中,即「凌淵閣二十四功臣」。此篇簡單介紹下榮登二十四功臣榮譽榜的大唐功勳。
  • 侯君集被抄家,發現兩「食人乳不食飯」的絕色美女,結果出人意料
    本是大唐大將的侯君集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但他貪財,中飽私囊,被人告發,李世民只是斥責他一頓,但這個侯君集不思悔改,心懷怨言,企圖謀反,但還沒有行動,就東窗事發,被李世民誅殺。抄家時,發現兩個「食人乳不食飯」的絕色美女,她們的結局是什麼?沒想到唐太宗李世民是這樣一個人!
  • 李世民待他不薄,他卻一心謀反,臨死卻提出一個請求,是什麼呢?
    在唐太宗期間凌煙閣二十四元勳中,有這麼一人,李世民待他不薄,他卻齊心謀反,即使作用,李世民照舊想留他一命,他即是侯君集。侯君集的前半年可謂是一個完善的勵志故事。從小目不識丁的侯君集身無長物,卻言行誇誕,他做的最理智的一件事即是進入了秦王李世民的團體,隨李世民南徵北討,立下戰功,進而被李世民欣賞。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第一,秦瓊最末,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秦瓊能夠排進入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即便是排在最後,已經算是唐太宗仁厚了!唐太宗時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類似由國家授予的榮譽稱號。能夠進入這個名單,把畫像掛在凌煙閣上,不僅僅是莫大的榮耀,更是一種「保證」。只要不謀反、不犯十惡不赦的大罪,這個家族的數十代富貴是完全有保證的。
  • 唐朝初期有功臣三十多位,為什麼近一半人都不得善終?
    唐代大詩人李賀用這首詩致敬了凌煙閣的二十四功臣,也表達了自己想棄筆從戎,建功立業的心態。 但是,要我說。做功臣千萬別做唐代的開國功臣,因為,往往不得善終,即使善終,也不得善後——子孫後代下場也不太好! 這是真的麼?為什麼?!
  • 侯君集破高昌,建立西域都護府
    公元640年,唐朝一代名將侯君集,攻破了高昌,並且在高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統轄整個西域。巔峰時曾包括天山南北,並至蔥嶺以西至達波斯。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有兩人姓長孫,一個是長孫無忌,另一個是?
    唐朝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為了表彰昔日打天下的功臣閣老,特意下詔令畫師繪出二十四功臣畫像,置於太極宮三清殿旁的凌霄閣內。這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由來。
  • 功臣如何自處?看看李世民怎麼說,帝王思維,令人信服!
    帝王與功臣的相處,歷朝歷代都是難題。不論哪個朝代,維護權威與統治,都是皇帝一切行為的前提與準則,膽敢踐踏這一紅線,必將吃到專政的鐵拳,莫說功臣,就連父子兄弟也不能例外。在與功臣的相處上,千古賢君、帝王楷模李世民,還是做得不錯的。基本沒有枉殺功臣,侯君集、張亮等幾個被殺的,也都是罪有應得。不但如此,李世民還經常提醒手下的功臣們,並原諒他們的過錯。比如李世民與尉遲敬德的故事。
  • 唐太宗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功臣的
    第一位說說這個長孫無忌吧,他曾經被任命為武侯左大將軍,史部尚書等,曾幫助李世民獲得凌煙閣,是第一位的功臣,曾在立儲的鬥爭中非常支持唐高宗,然後被任命為顧命大臣,但是再後來唐高宗主持政務的時候,他因為反對武則天被流放後,自縊的死去了,然而單單對於唐太宗主持的這一時期來說,已經是屬於善終了,再後來的玄武門之變中,他是最堅定的還是最重要的支持者,功勞可謂是非常大,位居第一啊
  • 秦瓊這麼有名氣,為什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排在了倒數第一
    具體排名: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徐茂公)、秦瓊。
  • 凌煙閣功臣第一位:長孫無忌,勞苦功高,為何下場悽慘?
    凌煙閣是唐朝用來表彰功臣的,許多有名的功臣都能從中找到。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唐代權臣長孫無忌,有人可能就要問了,說長孫無忌,憑什麼排在第一位呢?他的功勞真的有那麼高嗎?長孫無忌最大的貢獻就是在李世民上位這件事情上他的無條件支持,玄武門之變,他支持李世民,站在李世民的這邊與李建成對抗,最終的結果就是李世民成功走上王位,成為了皇帝。李世民當了皇帝,他的功勞自然也就不用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