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叛變被判死刑,李世民承諾:我賜你兒子倆美人,別擔心無後

2020-12-25 騰訊網

侯君集,是唐朝開國大將,同時也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心腹。無論在玄武門之變,還是在貞觀時期的對外戰爭中,侯君集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由於一時糊塗,侯君集卻誤入歧途,走上反叛的不歸之路。陰謀敗露後,侯君集被判處死刑,而李世民為了保住他的後人,可謂是煞費苦心。

對待這個罪臣,李世民為何對他的身後之事如此上心?對於李世民來說,侯君集到底意味著什麼?就讓我們跟隨司馬溫公的腳步,進入《資治通鑑》的歷史長河之中,探索歷史真相。

侯君集自年輕時候起,就跟隨秦王李世民徵戰天下,立下了無數功勞。天下平定後,侯君集官拜秦王府車騎將軍、全椒縣子。

在玄武門之變前夕,李世民遭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威逼,處境越來越危險。秦王府的部眾逐漸離散,僅剩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等區區數人。為了勸服李世民誅殺建成、元吉,秦王府臣僚輪番上陣,其中侯君集赤裸裸地對李世民說:

「事急矣!若不行權道,社稷必危,周公聖人豈無情於骨肉,為存社稷大義滅親,今大王臨機不斷,坐受屠戮於義何成?」

最終,李世民當機立斷,決定發動玄武門之變。政變當天,李世民率領尉遲恭、長孫無忌等9人埋伏於玄武門和太極宮之間,親自進行斬首行動。而長孫順德、秦瓊、張公瑾等人則拒守於玄武門,阻擋東宮和齊王府的援兵。但在這場決定李世民、唐朝甚至中國歷史走向的政變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侯君集卻消失了。在史書中,僅僅只是記載侯君集參與了正常政變,但對於他如何參與政變,卻隻字未提。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上皇位。一個月後,李世民迫不及待地誥封了五位一等功臣,他們分別是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杜如晦和侯君集。

前四人進入一等功臣名單,是毫無問題的,畢竟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有建策之功,而尉遲恭則赤膊上陣,幫李世民誅殺了李元吉。而作為秦王府的一位普通將領,侯君集何德何能可成為一等功臣?相比於「獨力閉宮門」的張公瑾,身先士卒的秦瓊、程咬金,侯君集似乎並沒有什麼具體表現。根據新舊倆《唐書》評價侯君集在玄武門之變中表現是:

「建成、元吉之誅也,君集之策居多!」

但侯君集的「功多」,到底表現在哪呢?

對此,學者們推測,侯君集可能活躍於一個隱秘的第三戰場,那就是在太極宮內。相比於誅殺李建成、李元吉的第一戰場,阻擋東宮、齊王府援兵的第二戰場,侯君集的第三戰場尤為重要。因為侯君集的目標,乃是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所真正針對的對象,那就是唐高祖李淵。

玄武門之變,表面上是兄弟相殘。但實際上,李世民是逼父讓位。誅殺建成、元吉固然重要,若不控制李淵,玄武門之變也不可能成功。

因此學者們認為,侯君集之所以沒有出現在前線,很可能就是負責入宮囚禁李淵。李淵被擒,其實玄武門之變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正是因為如此,侯君集才會躋身於一等功臣之列。而他之所以功勞不顯,是因為「囚父逼位」實在是大逆不道,誰也不願多提。

玄武門之變後,侯君集可謂是平步青雲,貞觀九年(635 年),侯君集奉命隨李靖出徵吐谷渾,此戰中,侯君集獻出分進合擊、窮追猛打的戰術,並在攻滅吐谷渾的戰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充分顯示其清醒的戰場意識以及較出色的指揮才能。

貞觀十三年(639 年),侯君集獨自領兵作戰,奔襲七千裡,其中跋涉闊達兩千裡、地無水草、冬風凍寒、夏風如焚的流沙,通過堅苦卓絕的徵戰,以自己的智勇滅掉了西域高昌國,使唐打通了去西域各國的通道,遏制了西突厥的擴張。

由此,侯君集的功業到達了極點。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侯君集破滅二國的壯舉,將成為他殞身亡家的開始。

從才能上來說,侯君集是無可挑剔。但從情商上來說,侯君集卻有所欠缺,他自幼「性矯飾,好矜誇」且跋扈貪婪。在朝中,侯君集恃才傲物,甚至連李靖、房玄齡都不放在眼裡,對於自己官位在他們之下,侯君集總是怒容滿面。正是因為侯君集的孤傲,使他與同僚關係變得越來越惡劣。李道宗、李靖等人,曾多次向李世民告狀,說侯君集要造反,但李世民卻從來不聽。

在高昌之戰中,侯君集貪婪於高昌國的寶藏,大肆掠奪府庫中的珍寶,而上行下效,士兵們也競相偷盜,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侯君集領兵回朝後,不僅沒有慶功宴、沒有喝上慶功酒,反而先吃上了牢飯。如果不是岑文本力保,侯君集恐怕真要被治罪。

李世民將侯君集赦免後,對於他破滅高昌功勞,似乎也一筆勾銷了。按照常理,侯君集應感恩於李世民的法外開恩,從此低調做人。但是,但他以為自己滅亡二國,戰功卓著,本該受嘉獎,如今卻「無辜」下獄,實在是可恨至極。雖然後來被釋放,卻因此憤憤不平,心情鬱悶,怏怏不樂,漸有反叛之心。

一開始,侯君集試圖拉攏同樣仕途不得志的功臣——張亮一起造反。聽了侯君集大逆不道的言論,張亮轉頭就告訴了李世民。聽了張亮的告密,李世民仍然不肯相信,他說:「侯君集說這話,只有你們倆個在場。如果交付法司審問,他肯定不服。沒有證據,也審不出來。」

李世民雖然沒有拿侯君集直接治罪,但是卻對侯君集留了個心眼。而這個心眼,最終決定了侯君集的敗死。

侯君集見拉攏張亮不成,於是加盟了太子李承乾的反叛班子。原來,李承乾不滿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偏心,決定先發制人,奪取皇位。當李承乾問侯君集,肯不肯和自己一起幹時,侯君集舉起手欣然道:

「此好手,當為用之。」

就這樣,一代功臣侯君集,竟走上了反叛的不歸之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強,李承乾的陰謀最終敗露,而侯君集也隨即被捕。

對於侯君集這個老戰友,李世民還是相當有感情的。為了留他一命,李世民甚至親自向群臣為他求情。然而侯君集實在罪無可赦,群臣皆不答應。

臨刑前,李世民最後去看望了侯君集一眼。李世民問侯君集:你還有什麼遺言。侯君集流著淚說:

「我的確對不起皇帝,但希望看在我功勞的面子上,不要殺害我的妻子和兒子,好讓我有人祭奠。」

按照唐律,叛臣的妻子將會被株連,幸運地將淪為奴婢,不幸的將被株連斬首。不過李世民看在以前的份上,決定再次法外開恩。他對侯君集說:

「你放心,我只會將你妻子和兒子流放嶺南。我還會賜你兒子兩個美人,終生做他的奶娘,到死都有奶吃。別擔心沒有後代了!」

聽聞李世民的諾言,侯君集終於死得瞑目了。

正所謂一步錯,步步錯。侯君集的才華不下於李靖和房玄齡,但他實在太過狂妄,不知收斂自己的鋒芒,不肯掩飾自己的貪婪。然而「廟」就那麼大,「方丈」只有一個,領導職數就那麼多。如果將才華和功勞當籌碼,立了功就要求提升更高的職務,獲取自己本不應得的賞賜,這樣只會直接威脅到上級領導者的地位、侵害其他同僚的利益,最終為上級和下級所聯合封殺。而侯君集的悲劇也就註定了,不過好在他碰上了李世民這樣的好領導,否則他的下場只會更慘。

相關焦點

  • 李世民處死功臣侯君集時,府中搜出兩位「食人乳」美女去哪了?
    接下來侯君集將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 公元639年,高昌王麴文泰阻斷了大唐和西域之間的商路,唐太宗李世民得知後命令高昌王前來向自己說明原因,但是高昌王對李世民的旨意竟然不理不睬。盛怒之下的李世民要侯君集帶著軍隊去討伐高昌王。
  • 侯君集被抄家,發現兩「食人乳不食飯」的絕色美女,結果出人意料
    侯君集,今陝西省旬邑縣人,早年入李世民的秦王府,跟隨李世民南徵,立下軍功,為李世民所賞識,成為他的心腹。玄武門之變時,侯君集和尉遲敬德是李世民的有力支持者,積極策劃玄武門之變,侯君集率軍控制唐高祖和朝臣,成功把李世民送上了寶座,有從龍功。即李世民即位後,封侯君集為左衛將軍,成為潞國公。後來侯君集參與滅東突厥,大破吐谷渾,功勳顯赫,封陳國公。
  • 李世民下令抄家,發現只食人乳的美女?文人的腦洞太大
    據說,李世民下旨抄侯家時,發現了兩個光喝人奶不吃飯的大美女。這個說法出自何處?是否真實?下面我來為您解釋一下。一、專扒李世民和武則天的八卦。我看了許多回答,都是引用了《隋唐嘉話》上的說法:「得二美人,容色絕代……。
  • 官途太順,凌陽閣功臣侯君集竟然走上謀反道路,實在是可惜!
    我個人覺得肯定是侯君集。他之前的官路走的實在是太順了,以至於他在後來幹了不少錯事,最後竟然還走上了謀反的道路!聰明的人懂得抓住機會,侯君集就抓住了進入秦王府的機會,成功當上了這個王府主人的心腹。在這之前,侯君集只是一個無事之人,成天只知道吹牛逼,說自己會功夫。
  • 李世民有病,宰相說了八個字,結果被賜自盡了
    李世民組成了一個整容十分強大的調查團,負責調查李承乾謀反案。在經過了五天的緊密調查之後,李承乾謀反案鐵證如山。四月初六,李世民下詔,廢了李承乾太子之位。並且把李承乾的黨羽杜荷、侯君集、趙節、李安儼處死。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參與太子造反,李世民親自審問後哭了
    文 | 百川侯君集,男,漢族,約公元592年生,壽命52歲。屬相鼠,星座約為處女座,陝西旬邑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參與太子造反,李世民親自審問後哭了。《新唐書·列傳十九》記載「承乾事覺,捕君集下獄。楚石告狀,帝自臨問,曰:我不欲令刀筆吏辱公。君集辭窮不能對。
  • 李世民:一個皇上,說話怎麼能出爾反爾?
    李世民吃驚地問在一旁看管的兩個衛兵。「這個人,攻擊當今皇上。」一個衛兵回答。「我講的是實話,皇上就是不兌現承諾。」青年人倔犟地抬起頭來,憤恨的雙眼盯著李世民,沙啞地問身旁圍觀的士兵,「兄弟們,你們大家誰得了十兩賞銀,誰得了?!」
  • 侯君集破高昌,建立西域都護府
    自從西晉滅亡後,中原王朝因為內部的混亂和長期的分裂,已經數百年不曾再對西域行使統治權。侯君集重新設置安西都護府,相當於將西域重新收復,維護了國家的完整性。 中原王朝第一次統轄西域,是從漢武帝時期開始。 當時北方匈奴作亂,四處向外擴張。
  • 李世民為何要推倒魏徵墓碑?不是說他們是千古賢臣、千古明君嗎?
    魏徵對李世民進行的各種經典勸諫,常常都是帶有表演性質的。李世民之所以讚嘆這種帶有表演性質的勸諫,無非是因為這樣玩,那是標準的你好我也好。房玄齡面對李世民,從來都是如老鼠見了貓[注]。即使面對李世民毫無道理的批評,房玄齡常常也是習慣性的低頭認錯。[注][注]:玄齡雖蒙寵待,或以事被譴,輒累日詣朝堂,稽顙請罪,恐懼若無所容。
  • 李世民賞賜美女,將軍夫人大鬧被賜毒酒後卻奇蹟復活,李:真敢啊
    有一天,李世民對剛大戰歸來的任瓌將軍說,自己準備賜予兩個美女於他,以犒勞他的勞苦功高。但任支支吾吾,立馬跪拜說:「自己無福消受,皇帝的好意我心領了。」李世民有些狐疑,問道:「美女你都不要,莫不是有什麼隱情。」
  • 玄武門之變後十七年,李世民震驚,他的兒子居然舉兵造反
    在626年玄武門的變化中,秦王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政敵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斬草除根,李健成的五個兒子,李元吉的五個兒子。當時李世民可能認為從此以後沒有人能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因為所有的政敵都被他清除了。但是17年後,有人帶兵造反,令李世民驚訝的是,這個人竟然是他的兒子!
  • 李世民待他不薄,他卻一心謀反,臨死卻提出一個請求,是什麼呢?
    在唐太宗期間凌煙閣二十四元勳中,有這麼一人,李世民待他不薄,他卻齊心謀反,即使作用,李世民照舊想留他一命,他即是侯君集。侯君集的前半年可謂是一個完善的勵志故事。從小目不識丁的侯君集身無長物,卻言行誇誕,他做的最理智的一件事即是進入了秦王李世民的團體,隨李世民南徵北討,立下戰功,進而被李世民欣賞。
  • 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跟隨他的人,下場是什麼呢?
    公元617年,李淵打著「匡扶隋室、廢昏立明」的旗號向關中進發,攻下關中以後李淵擁立隋煬帝的孫子楊侑為帝,不久後楊侑被迫禪位給李淵,這就是歷史上的唐高祖。後因李世民帶兵打仗,功績越來越顯著。太子因感到了威脅,就與自己弟弟李元吉合謀陷害李世民,李淵也向著太子。因此,李世民率領十人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
  • 袁天罡給此人看過面相後,轉身就把他的錢扔了,說活人不要死人錢
    袁天罡相術出名,所以有很多人來找他看相,而凌煙閣的功臣之一侯君集九層找他看相。侯君集當初跟隨李世民南徵北戰,後來在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中立有大功,被稱為開國功臣。侯君集雖然作戰勇猛,但是卻是一位品行不端之人。他曾經跟隨李靖學習軍事兵法,卻反過來誣告李靖有謀逆之心。他知道袁天罡的相術名冠天下,所以邀請袁天罡給自己看相。
  • 李世民殺掉自己弟弟,霸佔弟弟的妻子,幾年後替弟弟生了一個兒子
    李世民的原配長孫皇后病逝之後,李世民就想立楊氏為後,但魏徵不同意,並把楊氏比作懷嬴 。懷嬴是春秋時期的一個美女,是晉懷公的夫人,晉懷公死後,又改嫁給晉文公,並生下一個兒子。導致後來晉國因為皇儲之位發生了動亂。李世民知道這個典故,於是也不再提立楊氏為後的事情。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玄武門之變,這十人最後都是什麼下場?
    侯君集是十大功臣中,唯一一個在貞觀一朝被李世民誅殺的功臣,他被殺的原因,就是太作。侯君集很早就跟隨了李世民,在徵討四方時,也立下了不少戰功,玄武門之變中,侯君集率軍控制了外圍,讓李世民免除了後顧之憂。讓侯君集真正的揚名立萬的,是在貞觀年間的討吐谷渾之役和徵高昌之戰。
  • 開國將軍 熊應堂雙胞胎兒子被判死刑
    然而他的一對雙胞胎兒子就太不爭氣了,最終被雙雙判了死刑。判決書在列舉了此案各犯的犯罪事實後,宣布:為保護公民人身權利不受侵犯,維護社會秩序、生產秩序和人民群眾生活秩序,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依法判處熊紫平死刑,立即執行;熊北平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強迫勞動,以觀後效。  當審判長宣判罪大惡極、認罪態度很壞的主犯熊紫平死刑,立即執行時,會場響起了長時間的熱烈掌聲。隨即,熊紫平被五花大綁,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 4個「最」盤點在華被判死刑的外國人
    韓國外交部5日表示,當天接到中方通報,韓國籍毒販金某已在中國被執行死刑。事實上,2000年中國發布首份《中國的禁毒》白皮書以來,已經有來自韓國、日本、菲律賓、緬甸、寮國、英國等國10多名外國毒販在華被判死刑。而除了涉毒犯罪,還有一些外國人因其他嚴重犯罪在華被判死刑。
  • 李世民稱帝前,唐朝厲害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邊,為何最後李世民得勝?
    李建成手下很多人才被李世民重用,一來體現了李世民的寬廣胸懷,二來也說明李建成作為大唐第一位皇帝的太子,手下有能人,不過與李世民相比,李建成手下的能臣猛將就不夠看。 李世民手下厲害人物文有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武有侯君集、尉遲恭、秦叔寶、程咬金、段志玄、張亮、屈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