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加拿大口語發音
1、多練習加拿大的雙元音發音
雙元音,是指兩個聯合的元音作為一個整體出現。一般來說,加拿大人在講英語的時候更偏向強調單個音節的元音發音,而非從一個元音的發音再轉到另一個元音的發音。
在這種情況下,帶有「ou」或者「ue」的單詞通常被發作「oo」,舉個例子,「about」通常就被發作「aboot」,「Tuesday」被發作「Tooz-day」。
2、保留傳統英式英語的特徵
在很多情況下,加拿大英語和英式英語是很相似的。一些加拿大人在讀「avenue」的時候會讀成「avenyew」,這和英式英語的發音非常類似。
另外,加拿大人通常說「mum」,而不是「mom」,他們多用「Pardon me」而不是「Excuse me」。這些發音和用詞習慣都和傳統英式英語非常相近。
-在拼寫方面,加拿大英語也保留了和英式英語一樣的特徵,比如說「neighbour」、「flavour」、「labour」、「centre」和「theatre」等等;
-在度量標準方面,加拿大人也同樣採用公尺制。
3、讀「Z」時,發音是「zed」而非「zee」
美式英語的「Z」通常被讀作「zee」,而加拿大英語則是讀「zed」。這歸咎於語源學,因為「Z」來自於最初的希臘字母「Zeta」。
-事實上,除了美國,包括加拿大、英國、澳洲、紐西蘭以及大多數其它的英語為母語的國家都會把「Z」讀作「zed」。
4、多聽地道的加拿大英語
多聽一些加拿大本土創作的新聞或文化廣播,多看加拿大電影或者電視節目。
-列舉一些可以用作加拿大英語口語練習的電影:The Shipping News(《航運新聞》,2001年上映),One Week(《一周》,2009年上映),Goin』 Down the Road(《一路前
行》,1970年上映);
-推薦幾個加拿大本土的文化娛樂廣播電臺:Canadaland、Ottawhat、Taggart、Torrens、Never Sleeps Network和The Night Time;
-廣播節目《The English Teacher Melaine》主要討論加拿大的日常生活,也會在節目中教授加拿大英語,有興趣的童鞋可以關注收聽。
二、 加拿大俚語
1、「eh」的口語化使用
加拿大英語和美式英語之間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兩者對「eh」的使用。加拿大人用「eh」時表達類似於「嗯」或者「你知道的啦」的意思,也有表達自己不清楚對方剛才說的話,希望對方再說一遍的意思,類似於「不好意思,你剛剛說什麼?」的意思;
-在加拿大英語發音方面,「eh」的押韻和「hay」相同;
-舉個例子,加拿大人會說「The weather is nice, eh?」,而美國人則會說「The weather is nice, huh?」
2、學習加拿大貨幣的俚語
加拿大人稱「1元硬幣」為「loonies」,「2元硬幣」為「toonies」,一張五元紙鈔叫「fiver」,而十元紙鈔叫「ten-spot」。
-之所以把1元硬幣稱之為「loonie」是因為硬幣上有「潛鳥」的樣子,而2元硬幣是1元硬幣的2倍,因此「toonie」則是由「two」和「loonie」的構成,服不服?
加拿大1元硬幣
硬幣刻著美麗的北方大潛鳥
北方大潛鳥,英文名Common Loon,
和加拿大國鳥加拿大鵝(Canada goose)
並不是一個品種,一元硬幣上印著
的並不是加拿大鵝哦!
3、學習加拿大人的問候方式
一般來說,加拿大人在問候方式這方面和其它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是很相似的。唯一不同的是,加拿大人較常把幾個單詞連在一起發音,舉個例子:當說「How are you doing」的時候,他們通常會讀作「How ya doin?」,還有,「What are you up to?」讀作「Whadder yup to?」
-如果是表達「How’s it going?」,加拿大人通常會說「How’s she bootin』er?」
4、在形容食物方面
當談及食物名稱方面,加拿大人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表達。
舉個例子:
他們稱呼「加拿大培根」為「backbacon」,他們把「美國芝士」叫做「processed cheese」,「全麥麵包」稱為「brown bread」。
-加拿大人把「全脂牛奶」稱為「homo milk」(homogenized milk的簡稱);
-「double-double」則是用來形容加了雙份牛奶和雙份糖的咖啡。2004年,double-double作為新增500詞彙之一,被加拿大牛津英文詞典正式收錄;
-「植脂末」則叫「whitener」。
5、學習加拿大地道用語
這裡說一下有些僅限於加拿大人在溝通過程中會用到的地道用語,而這些用語在其他英語為母語國家中則不常見的。
舉個例子:「toque」(發音「tuke」)用來形容一種羽飾絲絨帽,或(尤指流行於愛德華時期的)無邊小圓女帽。這個詞到底怎麼拼,一直有爭議。CBC Stype指南說,正確拼法是tuque,是加拿大法裔一種說法,很可能來自古西班牙詞toca(一種頭飾);「snowbird」用來形容每年前往溫暖地方過冬的人群(也可以理解為「候鳥」老人)。
-加拿大人自稱為「Canucks」(即「加人隊」,加拿大冰球隊):
-一些加拿大人還會用「chesterfields」來形容長沙發。
三、在表達中體現加拿大人的態度
1、保持禮貌
加拿大人以其樂於助人和有禮貌的天性而聞名。許多研究表明,加拿大人實際上比他們的美國鄰居要更加友好。如果你想像一名地道的加拿大人那樣說話,那麼提高自身的禮貌程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說,出入門口時主動為身後的人扶門;對街上遇見的過路人微笑相對;當不小心撞到別人時要主動道歉;除非是和自己非常相熟的人,否則不要隨便開帶有諷刺意味的玩笑。
2、和人交流時要注意給予對方個人空間
雖然加拿大人非常友好,但是他們同樣注重自己的個人空間。研究表明,加拿大人通常希望在自己和他們說話的人時,之間至少有14英寸的距離。
-要注意,不要人擠人,也不要隨意靠近他們的個人空間。
3、強調「北美」這個用詞
很多加拿大人表示不認同美國人自稱為「Americans」(美洲人),因為包括加拿大在內,還有其它20多個國家也是「Americas」(美洲)的一部分;
舉個例子,當談及到加拿大或美國的某件事物時,很多加拿大人會說「在北美……」;
-在提及自身的時候,加拿大人通常會自稱為North American(北美人),而非直接說Canadian(加拿大人)。
所謂日常溝通的地道,不是用什麼高深的語法就是地道,不是堆砌什麼大詞、難詞兩萬詞彙就叫地道,也不是你通篇用各種俚語(slang)、習語(idiom)就是地道,而是:
1、簡潔不羅嗦;
2、用詞恰到其義;
3、符合母語人士表達習慣(點點對這點尤為認同和看重)
在不影響邏輯的情況下,有語法錯誤也沒關係(點點在和很多老外交流時,發現他們其實也經常有這樣的語法錯誤,比如不用第三人稱單數,可數名詞忘記用複數,但是你能說他的表達不地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