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爛皮鞋軟糖」 福建相關部門調查明膠質量安全

2020-12-22 東方網

原標題:央視曝光「爛皮鞋軟糖」 福建相關部門調查明膠質量安全

  福建、浙江、山東、湖南、河北等多地的明膠企業使用工業垃圾皮作為主要原料,生產所謂的藥用明膠或食用明膠,部分流向雅客、金冠、蠟筆小新等知名食品廠。此事經央視曝光後,引發市民關注。記者15日採訪了解到,我省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涉事的雅客、金冠、蠟筆小新的QQ糖、軟糖等部分產品在我市有售,但比較少見,超市方面稱尚未接到相關通知,一旦接到通知,將立刻下架封存。

  市場少見涉事軟糖

  央視的報導說,為降低成本,一些規模較大的明膠企業從製革廠大量採購已經被工業鹽、硫化鹼、石灰、純鹼、脫脂劑等多種工業原料汙染的垃圾原料生產所謂的食用明膠,流向雅客、金冠、蠟筆小新這些大型糖果廠,按照5%~7%的比例進行添加,混合其他糖果原料,經過熬製、成型、冷卻,搖身一變,便成了看上去鮮美可口的QQ糖、橡皮糖等凝膠型軟糖。

  15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永輝、新華都、家樂福、麥德龍等多家超市以及一些街頭商店,發現雅客、金冠在售的糖果多為硬糖,只有個別商家有銷售雅客軟糖和蠟筆小新果凍產品。在新華都大景城店和永輝金祥店等超市,記者均沒有找到相關產品,工作人員明確回答「都沒有賣」。「目前尚未接到通知,一旦接到通知,我們會立刻著手處理。」一些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

  記者15日也電話聯繫了雅客、金冠兩家食品公司。雅客方面稱,他們的原料都有經過部門檢驗,目前已經封存明膠原料,而金冠公司則不予回應。「浙江嘉利達明膠公司確實是我們的供貨商之一,不過該公司只提供很少的一部分原料。」雅客食品公司辦公室負責人稱,公司檢驗過嘉利達公司資質,也要求他們提供明膠的質檢報告,生產的糖果也都有質檢部門的合格報告。目前,公司已經封存了廠內嘉利達明膠原料,並努力追回相關批次產品,準備配合監管部門進一步調查。

  全省將開展排查整治

  對於被央視曝光的福建三銘膠業有限公司,記者15日下午聯繫了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省藥監局已介入調查,目前正在該企業作進一步核實。

  記者獲悉,為規範食用明膠和工業明膠的使用,全省將在生產、流通、餐飲服務環節開展明膠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以嚴厲打擊製售不合格食用明膠和使用工業明膠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排查將重點檢查企業食用明膠來源、進貨查驗、索票索證、使用登記等主體責任落實情況,並對企業生產經營的食用明膠產品,及使用明膠加工的食品開展監督抽檢。

  據了解,目前對於明膠的使用有嚴格的「五嚴禁」,即嚴禁使用來源不明或不合格原輔料生產的食用明膠,嚴禁使用工業明膠或非法原料生產的食用明膠,嚴禁經營、使用無證企業生產的食用明膠,嚴禁以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進行銷售,嚴禁使用工業明膠和問題明膠生產加工食品。有關部門表示,排查期間發現問題的企業將被要求停止生產、封存問題產品,必要時吊銷企業生產經營許可證,對涉嫌犯罪的企業將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黃璐聰)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垃圾明膠摻入軟糖膠囊 雅客蠟筆小新等被曝光
    原標題:垃圾明膠摻入軟糖膠囊 雅客蠟筆小新等都在用2012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曾報導過浙江等地膠囊生產企業用工業明膠加工藥用膠。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膠囊企業已不再使用工業明膠作為生產原料,取而代之的是專門的藥用明膠。
  • 眾多知名品牌糖果和酸奶被曝使用垃圾明膠 原料來自溫州蒼南
    浙江在線03月16日訊2012年,央視曝光工業明膠加工藥用膠囊,引起社會輿論譁然。昨天,《每周質量報告》再度曝光垃圾明膠,央視調查發現,大量垃圾皮料被製作成食用明膠,然後用於加工糖果、酸奶等食品。
  • 酸奶添加明膠調查:皮革奶系業內潛規則說法誇張
    老酸奶的成分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吃果凍、喝老酸奶等於吃進去一雙破皮鞋?這還是央視3·15晚會未曝光的驚人內幕?昨天,兩條來自媒體人的微博引爆網絡,其央視著名主持人趙普的相關微博更是被轉發了十多萬次。名人效應再加上央視3·15晚會,又一條食品業「潛規則」的曝光讓消費者又驚又怒。  但記者調查採訪後發現,食品級明膠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需要提防的是由皮革下腳料製成的工業明膠。
  • 德企垃圾皮製食用明膠賣給糖企 多家國內企業涉案
    德企垃圾皮製食用明膠賣給糖企  閩浙湘魯等地多家國內明膠廠涉案 雅客、金冠等多家國內糖企採購  昨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與往年一樣,央視會在當天包括「3·15晚會」等節目中,曝光一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
  • 央視趙普微博爆料:老酸奶和果凍或是破皮鞋製成
    央視趙普微博爆料:老酸奶和果凍或是破皮鞋製成今日,央視主持人趙普在微博上爆料稱,老酸奶和果凍很可能是破皮鞋製成。他稱,這才是今年315晚會重頭,可惜沒播。恐怖的食用明膠內幕食用明膠是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食品領域應用十分廣泛。比如冰激凌、酸奶、乾酪、軟糖、奶糖、火腿腸、醬牛肉、醬油等。但屬於食用和藥用的明膠太少了,所以,很多是使用工業明膠來代替的。比如你在街頭吃的一碗酸辣粉,你吃起來會覺得有點像橡皮筋,這裡面可能就添加了劣質明膠。有人說吃三碗「橡皮筋」米粉,就等於吃了一個塑膠袋。
  • 老酸奶等被曝大量使用工業明膠 或用破皮鞋熬成
    2012年4月9日,央視主持人趙普在微博上爆料稱,老酸奶和果凍很可能是破皮鞋製成。他稱,這才是今年315晚會重頭,可惜沒播。  媒體人微博網名「落魄書生周筱贇」對此稱:「不用這麼神秘兮兮啦。所謂老酸奶,就是更加濃稠,其實是大量添加工業明膠。工業明膠,就是用垃圾裡面回收的破爛皮革之類做出來的。果凍更是如此。這本該是常識。」  恐怖的食用明膠內幕  食用明膠是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食品領域應用十分廣泛。比如冰激凌、酸奶、乾酪、軟糖、奶糖、火腿腸、醬牛肉、醬油等。
  • 多種奶製品含明膠增稠劑 全國每年缺1萬噸明膠
    昨日,央視主持人趙普在微博上爆料稱,老酸奶和果凍很可能是破皮鞋製成。他稱,這才是今年「3·15」晚會的重頭,可惜沒播。工業明膠,即皮革水解物。眾消費者一時愕然:破皮鞋進了肚子!關於老酸奶安全的問題頓時成了熱門話題。  記者調查 多種奶製品含明膠  成都市場老酸奶品牌眾多。
  • 多家廠商否認果凍老酸奶添加工業明膠
    昨日,央視主持人趙普發微博勸說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凍。郭新 攝  新京報訊 昨日,「破皮鞋做明膠加進果凍和酸奶」的相關微博在網上引發熱議,上萬網友轉發評論。  最先發出微博的是央視主持人趙普,昨日中午,他發微博稱:「來自調查記者簡訊:不要再吃老酸奶(固體形態)和果凍了。尤其是孩子,內幕很可怕,不細說。」
  • 「爛皮鞋」還能製成什麼?
    日前,遼寧警方共查獲6000多公斤有毒有害食品,其中涉案工業明膠數量達800餘噸,銷往全國8省市的1000餘家商戶,涉案總金額超過1億元。據報導,工業明膠濫用背後,是一條完整的地下產業鏈——工業明膠和食用明膠使用效果相仿,成本卻低出近4倍以上,不少「黑窩點」用工業明膠給食品增加彈性口感,最終產品以皮凍、粉絲、涼皮等最為多見。
  • 修正藥業等9家藥企被曝以工業明膠生產膠囊
    這些被曝光的藥企包括修正藥業集團、青海格拉丹東藥業公司等。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鉻從哪裡來?  「藍礬皮」是工業皮革廢料,由於皮革在工業加工鞣製時使用了含鉻的鞣製劑,往往會導致鉻殘留,使用這種「藍礬皮」加工的工業明膠,重金屬鉻的含量一般都會超標。
  • 西安市場果凍產品大多含明膠 醫生建議兒童少吃
    來源:陝西新聞網  吃果凍、喝老酸奶等於吃進去一雙破皮鞋? 9日,來自媒體人的兩條微博引爆網絡,激起廣泛關注。昨日,專家稱,真正產生危害的部分並不是來自明膠部分,而是工業明膠中可能添加的化學物品。
  • 明膠巨頭嘉利達:中國存在灰色明膠產業鏈
    「如果經過鞣製或者化學處理的下腳料所做出來的明膠,價格只有正規食用明膠的三分之一。」德國明膠生產巨頭嘉利達中國總裁宋艾青日前對南都記者表示。3 15央視曝光明膠灰色產業鏈,公眾也因為「毒膠囊」、「老酸奶」等涉及明膠安全的問題接連曝光,談虎色變。灰色明膠產業鏈,使得行業符合標準的大企業備受牽連。
  • ...冷膠 工業明膠 吃果凍 果凍產品 醫生建議 吃零食 卡拉膠...
    吃果凍、喝老酸奶等於吃進去一雙破皮鞋? 9日,來自媒體人的兩條微博引爆網絡,激起廣泛關注。昨日,專家稱,真正產生危害的部分並不是來自明膠部分,而是工業明膠中可能添加的化學物品。昨日,陝西科技大學食品系教授李宏梁介紹說,卡拉膠是常溫食品凝固所用,如果凍;而明膠用於冷藏食品,如酸奶、冰激凌等,彈性的食品基本上都含有食用明膠。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說,目前食用明膠的價格多在2.5萬-3萬,而由破皮鞋等製成的工業明膠價格貴的賣1萬多元,便宜的8000元-9000元。與此同時,目前國家對添加食用明膠等具體含量沒有明確規定,而是根據生產需要來添加。
  • 皮鞋很忙明膠「不明」有多少明膠被「錯殺」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據今天出版的城市導報報導,「從前有兩隻皮鞋彼此相愛。可是有一天,它們失散了。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製得成酸奶,壓得成膠囊,2012,皮鞋很忙。」  近期,這兩個小段子在微博上廣為傳播,大多數網民都知道這些」臭皮鞋」背後躲著的」真兇」是」有毒明膠」,而對明膠到底是什麼,酸奶裡有沒有有毒明膠,明膠為什麼會有毒等等卻不甚了了,因此大多數市民光聽聞」明膠有毒」便人心惶惶不免有些盲目。
  • 部分企業被央視曝光後仍用垃圾皮料製藥用膠囊
    《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曾經報導過浙江等地的膠囊生產企業用工業明膠加工藥用膠囊的問題,節目播出之後,各級執法監督部門採取了大量措施,加強了對膠囊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也確實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與此同時,央視新聞頻道的記者在之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對膠囊和明膠行業繼續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膠囊企業已經不再使用工業明膠作為生產原料了,取而代之的是專門的藥用明膠。據了解,明膠的使用範圍非常廣泛,除了藥用膠囊會用到藥用明膠之外,還有我們平時吃的很多食品,比如糖果、酸奶等等,都會用到食用明膠作為食品添加劑,那麼,這些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明膠,到底是不是衛生,到底安不安全呢?
  • 膠囊原料探訪:藥用明膠多用製革廢料製成(圖)
    藥用明膠原料:多為製革廢料編者按: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2012年,央視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曾經報導過浙江等地的膠囊生產企業用工業明膠加工藥用膠囊的問題,節目播出之後,各級執法監督部門採取了大量措施
  • 雅客金冠等使用垃圾皮料加工的明膠製作糖果
    原標題:雅客金冠等使用垃圾皮料加工的明膠製作糖果   明膠黑幕   編者按: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2012年,央視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曾經報導過浙江等地的膠囊生產企業用工業明膠加工藥用膠囊的問題,節目播出之後,各級執法監督部門採取了大量措施,加強了對膠囊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
  • 央視員工曝老酸奶和果凍存嚴重問題 避工業明膠
    [提要] 專家稱,食用明膠是安全的,但明膠是否食用級,用眼睛看不出來。如果實在想遠離明膠,那麼可以採取以下四招:不購買皮凍、肉凍、水晶腸、灌湯包等食品;買酸奶不要追求濃稠或成凍,天然酸奶經過搖晃攪拌之後會變稀,比牛奶稠不了多少;少吃各種軟糖、雪糕、冰淇淋等產品;買價格超過同類產品平均值的產品…[我來說兩句]  浙江在線04月10日訊 4月9日,兩條微博,在網絡世界掀起軒然大波。
  • 網傳老酸奶不能吃 專家稱北京從未測出工業明膠
    昨天(9日),央視主持人趙普和媒體人「朱朱文強」的微博,將這兩樣大眾零食推上了風口浪尖。不少網友懷疑,有黑心商家在這兩種食品中添加了工業明膠,這種明膠是由破爛皮革做出來的。在網絡上,希望官方機構出面闢謠的呼聲很高。  北京市質監局表示,目前北京沒有食用明膠獲證生產企業。不過質監部門對於食品生產企業所用明膠等原輔料的監管一直很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