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在線訊(楊玲 徐凌 記者 王曉峰) 近年來,面對社區治理的新形勢,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黨委與時俱進、乘上而上,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軸心」作用,按照積極引導、加快培育、優化服務和促進規範的工作理念,努力推動轄區社會組織的建設和培育,著力破解社會治理的瓶頸和難題,不斷強功能,鍛長板,顯優勢,積極探索具有芙蓉特點的新時代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路。
新月故事媽媽趣味運動會
「寶媽」自發組建了故事媽媽團隊
「今天孩子在這裡玩的非常投入,看到孩子在遊戲中有自己的想法,我感到很開心,以後會經常帶他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一位媽媽在活動分享中講述了她的切身感受。「我今天學到了古代到現在的錢長什麼樣子,還學到了怎麼樣能換到更多的東西。」「每一樣東西都有它的價值,我們應該學會珍惜。」孩子們也在活動中不僅體會到了活動的趣味性,還收穫了知識、拓展了思維,加強了交流。
近日,在芙蓉社區,有這樣一支由小區「寶媽」們自發組建的新月故事媽媽團隊活躍在社區。該社會組織成立於2019年,主要為轄區2-10歲的親子家庭提供服務,通過開展繪本分享、安全教育、家庭主題日等系列活動,在助力兒童健康成長的同時,也加強了鄰裡之間聯繫。媽媽團隊,最初是由轄區10餘名寶媽自發組成,後來在芙蓉社區民生社會工作服務社站點社工的培育引導下,經過一年多的培育發展,目前這支社會組織團隊已日漸成熟,日常定期在小區或樓棟組織開展親子活動20餘場次。「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最初我只是帶著自家的孩子參與,後來在社工的協助下,嘗試和寶媽一起為孩子策劃了幾場活動,得到鄰裡認可,我現在越來越有信心了。」新月故事媽媽負責人王銀芝信心滿滿地說。一些居民群眾也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樓上下不來往、門對門不認識,現在有事搭把手、有難大家幫,家家戶戶都和和美美,住在芙蓉很幸福。
日前,新月故事媽媽團隊還主動連結了一家專業的兒童機構——小來研學,為新月故事媽媽團隊注入了新的血液。
社區工作者跳起「廣場舞」
自2018年起,合肥市蜀山區民生社會工作服務社的專業「社工」邵會會開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了芙蓉社區。為了將廣場舞的愛好者培育成社會組織文化骨幹,邵會會頗動了腦筋。她首先把突破口定在了「融創紅夕陽舞蹈隊,邵會會不是廣場舞愛好者,但為了和廣場舞大媽能交上朋友,她天天混在大媽堆裡,和老太太們打成一片,根據幾個月的相處,一個以廣場舞人群為基礎的社區社會組織架構搭建起來了。邵會會為舞蹈隊先是敲定了固定排練的場地,接著,她選定了金桂珍為社區社會組織的負責人,她甚至為苦於跳舞場地的阿姨們從社區裡借到了全新的廣場舞排練場,贏得了信任。
據悉,2018年,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黨委引入專業的社會組織—合肥市蜀山區民生社會工作服務社,以新月居委會融創城為試點,開始將專業「社工」引入社區,按照把服務「送進去」、居民「引出來」的思路,通過「項目研判機制、個別督導機制、宣傳示範機制」三項機制,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培育。
「選擇的標準有三個,能力、意願和公益心。」邵會會說。「在社區社會組織中,帶頭人很重要,往往決定了組織的興衰。」在廣場舞成為「社區社會組織」之前,「廣場舞大媽」只是一個共同興趣的結合體,組織鬆散,而且各自為舞;而在邵會會之後,「廣場舞」開始直接參與社區治理,成為新型社區治理的一條脈絡。
引入微創投,社會組織再上新臺階
據新月居委會統計,2019年,以芙蓉社區新月融創城為試點,共培育孵化出了文體康樂、自治互助公益、故事媽媽團隊、手工坊等8支社區社會組織,均實現了規範化管理,引導各組織有序參與社區治理中。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活動170餘場次,惠及群眾2000餘人。
「目前,芙蓉社區首屆微公益創投項目已面向市民進行廣泛徵集,共接收到10家組織的13份項目申報書,其中親子閱讀、樓棟自治、居民能力提升等方面深受熱捧。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深化三項機制,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和培育。」芙蓉社區委主要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