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億引入戰投後,骨科還是微創醫療的短板嗎?

2020-12-22 眾成醫械

2020年5月13日,微創醫療引入望道通生物技術及投資者將向蘇州微創骨科學(集團)有限公司注資合計人民幣5.8億元,原有資產估價37億港幣。微創醫療於蘇州微創骨科的實際股權將由當前的100%攤薄至約85.17%。

公司稱,由於集團很多產品涉及尖端技術及巨大的開發成本,因此集團對實施其發展計劃有大量的資金需求。引入投資者是為向蘇州微創骨科發展提供額外資金。集團採取一項鼓勵僱員積極參與業務投資的戰略,以使僱員可以在業務中擁有個人權益,以分享集團的業績。

如何看待蘇州微創骨科原有資產估價37億港幣引入戰投呢?

微創骨科是財務上的醜小鴨

蘇州微創骨科包含了微創旗下所有骨科相關業務。

蘇州微創骨科於二零二零年三月三十一日的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為人民幣1,047百萬元,2018年虧損898百萬人民幣,2019年虧損2204百萬人民幣。

蘇州微創骨科現金少、負債高、固定資產高,7年來財務表現不盡人意。

總之,從財務角度,蘇州微創骨科是影響微創醫療估值的最大的醜小鴨,其盈利情況不容樂觀,新冠疫情更使得2020年雪上加霜。

從競爭優勢角度看,微創骨科是微創旗下唯一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子公司。由於運氣不佳,國內關節上市晚了兩年(併購後國產化花了不到八年,並不慢)。最近兩年,市場突然爆發,愛康和春立快速增長,佔據了國產關節第一及第二的位置。微創骨科要衝擊國產關節第一難度很大。除此之外,微創的其他子公司業務,基本都是要麼第一、要麼唯一的,個別屈居第二,也有很強整體優勢很可能快速成為第一。

儘管如此,我認為蘇州微創骨科仍是微創醫療的戰略性資產。首先,骨科是高端醫療機械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沒有她,中國醫療器械之王實現的速度會慢許多。其次,微創同軸膝關節等技術引領全球未來趨勢,並且有數十年經印證的效果數據。膝關節在國內進口關節中表現良好,在大力推行國產化背景下,增速速度和愛康醫療國產關節差不多。再次,微創關節已於今年初國產化完成,正將全面推向市場,有機會和其他國產關節們一較高下。

國家資本背書微創骨科

除了附屬公司微創醫療100%持股的微創投資之外,戰投完成後,蘇州微創骨科的股權情況如下:

其中:

(1) 望道通生物技術;(2) 國壽成達(上海)健康產業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投資者A」)(3) 廣州粵民投雲浩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者B」);(4) 嘉興觀由益方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者C」);( 5 ) 青 島 千 毅 元 輝 股 權 投 資 管 理 合 夥 企 業 ( 有 限 合 夥 )( 「 投 資 者 D 」) ;(6) 上海縱崮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投資者E」);(7) MPO Global Management Limited(「投資者F」)。

以上股東中,最的看點是投資者A,持股7.67%,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擁有。代表了國家資本對微創的認可和背書。蘇州微創骨科包括五名董事,其中四名董事將由微創醫療委任,一名董事將由中國人壽委任。

管理層入股做好微創骨科

蘇州微創骨科引入戰投的同時,引入了管理層持股。管理層持股有兩個部分組成:

一是望道通生物技術。為一間由常兆華全資擁有的公司,持股比例為1.41%。微創投資將向望道通生物技術提供本金額人民幣55,207,420元的5年期有抵押定期貸款。貸款將按年利率5%計息,於到期時支付。望道通生物技術將抵押其在蘇州微創骨科的股權作為貸款的擔保。

這是微創醫療常兆華董事長首次持有微創子公司股權。常董事長並不看太重個人利益,從其300萬元年薪、捐助微創大部分顧問給慈善基金等可以看出。常董事長為什麼要借錢入股蘇州微創骨科呢。我推測是戰略股東的要求,要求常董事長五年內做耗蘇州微創骨科的業績,否則處罰25%的違約金(五年利息)。

二是上海縱崮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普通合夥人是翁資欣,是蘇州微創骨科的執行負責人,有限合夥人是應該主要是蘇州微創骨科的實際管理者們。比如,王固德總認購了至少600萬元。

王固德是微創醫療營運長,OMC主席、GMC委員,是微創骨科崛起的最核心領導者。王女士在醫療器械行業擁有逾38年的經驗,於2017年加盟本集團之前,自1997年至2016年,王女士在施樂輝公司擔任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施樂輝公司是世界骨科五巨頭之一,與美敦力份額相近,目前市值220億美元。自1996年至1997年,在Becton Dickinson公司擔任大中華及香港地區業務總監。自1993年至1995年,在Surgimed/Surgitech Co公司擔任顧問。自1989年至1992年,在Becton Dickinson公司擔任診斷業務銷售及市場部總監。自1982年至1989年,在強生愛惜康(Ethicon)擔任業務經理。王女士於1981年畢業於臺灣基督學院,專業為企業管理。翁資欣是其施樂輝公司時的下屬。

可以說,董事長常兆華、營運長王固德、蘇州微創骨科執行負責人翁資欣以及一大批骨幹合計約1億港幣真金白銀入股蘇州微創骨科,持股2.4%,是對做好蘇州微創骨科的承諾和保證。

蘇州微創骨科估價37億合算

中國人壽、管理層及骨幹以43億港幣估值入股蘇州微創骨科,損害了小股東利益嗎?我認為反而增加了小股東利益,因為市場根本就不認可微創骨科,認為沒有價值,甚至是拖累。因為2019年微創冠脈支架營利就達到1.1億美金,下半年增速50%,估值380億港幣也是合理的。按照今天22元算,現在市場給微創醫療的估值也就380億港幣。微創的心脈、神通等明明是很賺錢的,心通很值錢,其他包括機器人等算白送吧,權益估值200億妥妥的。換而言之,在市場眼中,過去一直虧錢的微創心率和骨科估值為-200億港幣。微創骨科佔一半為-100億港幣。現在戰投投資及管理層告訴市場,這東西至少值37億(43億港幣-5.8億人民幣增資),還是首輪。以後上市時也許就是值100億了。

我認為2022年,微創醫療合理估值為1000億港幣,其中微創骨科估值53億港幣而已(考慮15%折現率,即按2019年財報估值35億),和以上首輪戰投估值差不多吧。

國內骨科估值53億港幣。2019年到2022年,微創骨科營收從0.28億美元到1.13億美元,考慮愛康和春立已經取得在先優勢,未必能夠成為國內第一,按照PS=6估值,1.13*6*7.79=53億港幣。

海外心律和骨科估值0。海外骨科預計今年不虧錢了,海外心律預計2022年就不虧錢了。就當研發投入了,不是包袱就行。在國內起搏器及骨科達到冠脈支架目前市場規模時,才是微創大力攻海外骨科及心律市場的時候。

今天戰投前的微創骨科價值37億港幣,2022年微創醫療估值1000億合理嗎?在我看來,合理,甚至保守。

綜上可知,以最爛的最不能代表要麼第一要麼唯一微創標準的微創骨科為例,微創醫療旗下的一個個醜小鴨,都正在在快速變成白天鵝。

發現微創醫療這樣一個不斷創新、不可替代、瘋狂創造價值的企業,高賠率、高勝率、下有底三率合一,價值股、成長股、夢想股三股合一,是聰明投資者的幸運,下面就看是否有長期廝守的緣分了。

來源:雪球、瞪羚社

相關焦點

  • 骨科巨頭史賽克14億美元收購脊柱微創上市公司K2M
    骨科器械製造商史賽克Stryker 周四宣布,Stryker(NYSE:SYK)同意以每股27.50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方式收購微創脊柱產品製造商K2M Group Holdings.Inc(Nasdaq:KTWO)所有已發行和已發行普通股,總股本價值約14億美元。
  • 微創醫療:心臟支架領域領先,研發能力又強,卻被併購拖了後腿
    三、「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一)微創骨科的發展2014年1月,微創醫療收購Wright Medical的關節重建業務後組建了微創骨科。微創骨科是公司開展骨科醫療器械國際業務的重要子公司,全球總部設在美國田納西州阿靈頓市。
  • 大博醫療高值耗材國家集採大勢所趨,400億骨科龍頭未來如何?
    (002901.SZ)是一家以骨科、神經外科、微創外科為主的綜合性醫療上市企業。目前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在骨科醫療器械領域具有領先技術優勢,產業化程度較高。 2018年全球骨科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412.3億美元,在全球人口持續老化、不良的生活型態、意外性創傷以及新興醫療技術發展等因素影響下,全球骨科醫療器械市場持續成長,預估2025年成長至515.0億美元,2018-2025 年年複合成長率達3.2%。
  • 微創醫療(853.HK):高端器械開拓者
    作者:李君周  1、微創醫療:高端醫療器械生產商  1.1、海歸創始人創立,併購中不斷壯大  微創醫療科學專注於全球範圍內的創新、製造以及銷售高端醫療器械產品。  2011年,公司收購蘇州貝斯特,進入骨科業務。2013年,公司2.8億美元收購Wright骨科業務,通過收購,微創不僅完成了海外布局,還充分利用其在國內生產的優勢,把產品逐漸轉移到中國生產,進一步提升了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2016年,公司引入凱雷作為戰略投資者,電生理產品連續獲批,中報扭虧。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微創醫療機器人獲30億融資;國家兒童區域醫療...
    36氪首發 | 醫療AI影像公司「數坤科技」再獲2億元融資,啟明創投領投阿諾醫藥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近期,阿諾醫藥宣布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格醫藥及盈科資本共同領投,ATCG Holdings、盛鑫創投、浦信睿遠、鴻圖五號及工銀資管全球旗下的一家基金參與投資。
  • 【喜訊】程細高當選SICOT中國部微創骨科委員會常務委員!
    為了填補我省脊柱微創技術的短板,他遠赴韓國求學並在我國微創事業領軍人周躍教授的帶領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僅擔任了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智能與微創學組的副組長,還牽頭成立了全國十省市微創脊柱聯盟並擔任江西省主任委員,引領我省脊柱微創走進全國前列,造福廣大百姓!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對於史賽克的下肢業務拓展是很好的助力, 並且賴特醫療豐富的下肢產品也將改變史賽克以腳為重點從而存在的產品局限性;3.開拓上肢業務:賴特醫療在上肢業務也有著優秀的表現,其2019年的銷售額預計將達到4.46億美元,至2024年將達到7.37億美元,增長快速。
  • 集採背景下,國產骨科耗材的喜與憂
    目前,我國A+H股市場的骨科醫療器械公司有大博醫療(002901.SZ)、凱利泰(300326.SZ)、威高股份(01066.HK)、愛康醫療(01789.HK)、春立醫療(01858.HK)和微創醫療(00853.HK)等上市公司。
  • 微創醫療深耕手術機器人賽道 年複合增長率超20%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微創醫療深耕手術機器人賽道 行業年複合增長率超20% 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李豪悅冠脈支架集採落地後,微創醫療股價經過短暫下跌之後,一路看漲。截至12月16日,微創醫療每股報40.95港元。
  • 醫療器械集採指向骨科耗材 骨科耗材市場或迎大洗牌
    對此,業內認為,未來骨科耗材產品在大降價的同時,其市場也或迎來大洗牌。  實際上,從此前多個省市對骨科創傷類耗材開展集採的結果來看,骨科耗材大降價就已是大勢所趨。據悉,前不久在山東七市聯盟耗材帶量採購中,有骨科創傷類耗材降幅就高達94%,平均降幅67.3%。
  • 集採成了「黑天鵝」,400億骨科龍頭大博醫療怎麼辦?
    藥品集採完,醫療器械也快了。尚未參與過全國性集採的高值耗材首當其衝。據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了解,大博醫療的產品骨科植入類醫用耗材將是集採的主要產品,那麼,在如此預期之下,大博醫療扛得住嗎?
  • 2018年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史賽克居榜首
    以下是具體詳情:1、史賽克2018年收入:136億美元史賽克(Stryker)是全球最大的骨科醫療器械公司,2018年利潤增長2倍多,達到了36億美元;銷售增長了9.3%,達到136億美元。強生在2018年收購法國機器人輔助外科公司Orthotaxy後,也在開發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平臺。
  • 億緯鋰能引入SKI戰投市場反應冷淡 貌似利好背後竟是利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億緯鋰能引入SKI戰投市場反應冷淡,貌似利好背後竟是利空?國內鋰電龍頭億緯鋰能(300014.SZ)的動力電池業務布局有了新動向。在SKI行使轉股權後,億緯鋰能的股權佔比將降至51%。和引入SKI戰投一同披露的,還有億緯鋰能和SKI之前合作項目的變更細節。2019年9月26日,億緯鋰能及孫公司億緯亞洲有限公司擬與SKI合資建設20-25GWh動力電池產能,億緯鋰能方面擬以現金出資5.25億美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50%。
  • 841名醫療人才「組團」進藏補短板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後,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啟動。截至目前,共有841名醫療人才進藏,助力西藏醫療衛生事業不斷取得新成就。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與以前「點對點」援藏模式不同,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通過集中派遣專業技術人才進藏開展全方位幫扶,培養本地人才,不斷補齊西藏醫療短板,讓高原群眾享受更優質的資源。「跟著北京援藏醫生能學到很多東西,我的第一任師父龔曉峰教我進行骨科微創手術,在臨床上很實用。」拉薩市人民醫院骨科大夫落松群培說,如今,他能熟練運用微創手術技術。
  • 2019年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預計全年市場...
    2019年中國骨科植入醫療器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預計全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  2019-12-26 16:44:
  • 微創醫療(00853):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引入新投資者融資1...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微創醫療(00853)發布公告,於2020年4月15日,目標公司與投資者訂立該協議,投資者同意以總代價約1.3億美元投資目標公司合共1167.0455萬股股份。其主要透過其附屬公司從事研究、開發及商業化治療瓣膜性心臟病的醫療器械。該協議完成後,將向目標公司引入額外的外在投資者,預期將為目標公司的研發、製造及市場擴展以及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帶來更多的市場資源。
  • 《藥聞社》「十倍」深度原創二:大博醫療超高毛利率堪稱骨科器械中...
    國產替代疊加行業集中度提升大博醫療主營業務系醫用高值耗材的生產、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骨科創傷類植入耗材、脊柱類植入耗材合計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近90%,其他諸如關節類植入耗材、運動醫學及神經外科類植入耗材、微創外科類耗材、口腔種植類植入耗材等,也是公司正在發力拓展的領域。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雖然她堅強樂觀,但接連兩次手術帶來的身心創傷,還是可想而知的。本以為「雨過天晴」,誰知6月的一天,任婆婆因彎腰拾地上的東西,突然聽到一聲「咔嚓」悶響,腰部便傳來異常疼痛感。陳女士立即帶著她來到家附近的市人民醫院兩江院區就診。
  • 億緯鋰能引入SKI作為戰投,未來增量或來自圓柱電池
    億緯鋰能引入SKI作為戰投,未來增量或來自圓柱電池 2020-12-14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創傷骨科開展微創精準...
    直到聽說我院創傷骨科開展了微創保膝技術治療關節炎,趕緊來到我院就診。入院後,創傷骨科醫生立即對李某進行了詳細查體,查體影像顯示患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非常嚴重,尤其內側間室嚴重磨損,外側間室和髕股關節完好無損,膝關節內翻明顯。簡單地說就是左腿單腿變羅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