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3日,微創醫療引入望道通生物技術及投資者將向蘇州微創骨科學(集團)有限公司注資合計人民幣5.8億元,原有資產估價37億港幣。微創醫療於蘇州微創骨科的實際股權將由當前的100%攤薄至約85.17%。
公司稱,由於集團很多產品涉及尖端技術及巨大的開發成本,因此集團對實施其發展計劃有大量的資金需求。引入投資者是為向蘇州微創骨科發展提供額外資金。集團採取一項鼓勵僱員積極參與業務投資的戰略,以使僱員可以在業務中擁有個人權益,以分享集團的業績。
如何看待蘇州微創骨科原有資產估價37億港幣引入戰投呢?
微創骨科是財務上的醜小鴨
蘇州微創骨科包含了微創旗下所有骨科相關業務。
蘇州微創骨科於二零二零年三月三十一日的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為人民幣1,047百萬元,2018年虧損898百萬人民幣,2019年虧損2204百萬人民幣。
蘇州微創骨科現金少、負債高、固定資產高,7年來財務表現不盡人意。
總之,從財務角度,蘇州微創骨科是影響微創醫療估值的最大的醜小鴨,其盈利情況不容樂觀,新冠疫情更使得2020年雪上加霜。
從競爭優勢角度看,微創骨科是微創旗下唯一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子公司。由於運氣不佳,國內關節上市晚了兩年(併購後國產化花了不到八年,並不慢)。最近兩年,市場突然爆發,愛康和春立快速增長,佔據了國產關節第一及第二的位置。微創骨科要衝擊國產關節第一難度很大。除此之外,微創的其他子公司業務,基本都是要麼第一、要麼唯一的,個別屈居第二,也有很強整體優勢很可能快速成為第一。
儘管如此,我認為蘇州微創骨科仍是微創醫療的戰略性資產。首先,骨科是高端醫療機械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沒有她,中國醫療器械之王實現的速度會慢許多。其次,微創同軸膝關節等技術引領全球未來趨勢,並且有數十年經印證的效果數據。膝關節在國內進口關節中表現良好,在大力推行國產化背景下,增速速度和愛康醫療國產關節差不多。再次,微創關節已於今年初國產化完成,正將全面推向市場,有機會和其他國產關節們一較高下。
國家資本背書微創骨科
除了附屬公司微創醫療100%持股的微創投資之外,戰投完成後,蘇州微創骨科的股權情況如下:
其中:
(1) 望道通生物技術;(2) 國壽成達(上海)健康產業股權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投資者A」)(3) 廣州粵民投雲浩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者B」);(4) 嘉興觀由益方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者C」);( 5 ) 青 島 千 毅 元 輝 股 權 投 資 管 理 合 夥 企 業 ( 有 限 合 夥 )( 「 投 資 者 D 」) ;(6) 上海縱崮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投資者E」);(7) MPO Global Management Limited(「投資者F」)。
以上股東中,最的看點是投資者A,持股7.67%,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擁有。代表了國家資本對微創的認可和背書。蘇州微創骨科包括五名董事,其中四名董事將由微創醫療委任,一名董事將由中國人壽委任。
管理層入股做好微創骨科
蘇州微創骨科引入戰投的同時,引入了管理層持股。管理層持股有兩個部分組成:
一是望道通生物技術。為一間由常兆華全資擁有的公司,持股比例為1.41%。微創投資將向望道通生物技術提供本金額人民幣55,207,420元的5年期有抵押定期貸款。貸款將按年利率5%計息,於到期時支付。望道通生物技術將抵押其在蘇州微創骨科的股權作為貸款的擔保。
這是微創醫療常兆華董事長首次持有微創子公司股權。常董事長並不看太重個人利益,從其300萬元年薪、捐助微創大部分顧問給慈善基金等可以看出。常董事長為什麼要借錢入股蘇州微創骨科呢。我推測是戰略股東的要求,要求常董事長五年內做耗蘇州微創骨科的業績,否則處罰25%的違約金(五年利息)。
二是上海縱崮企業管理諮詢中心(有限合夥)。普通合夥人是翁資欣,是蘇州微創骨科的執行負責人,有限合夥人是應該主要是蘇州微創骨科的實際管理者們。比如,王固德總認購了至少600萬元。
王固德是微創醫療營運長,OMC主席、GMC委員,是微創骨科崛起的最核心領導者。王女士在醫療器械行業擁有逾38年的經驗,於2017年加盟本集團之前,自1997年至2016年,王女士在施樂輝公司擔任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施樂輝公司是世界骨科五巨頭之一,與美敦力份額相近,目前市值220億美元。自1996年至1997年,在Becton Dickinson公司擔任大中華及香港地區業務總監。自1993年至1995年,在Surgimed/Surgitech Co公司擔任顧問。自1989年至1992年,在Becton Dickinson公司擔任診斷業務銷售及市場部總監。自1982年至1989年,在強生愛惜康(Ethicon)擔任業務經理。王女士於1981年畢業於臺灣基督學院,專業為企業管理。翁資欣是其施樂輝公司時的下屬。
可以說,董事長常兆華、營運長王固德、蘇州微創骨科執行負責人翁資欣以及一大批骨幹合計約1億港幣真金白銀入股蘇州微創骨科,持股2.4%,是對做好蘇州微創骨科的承諾和保證。
蘇州微創骨科估價37億合算
中國人壽、管理層及骨幹以43億港幣估值入股蘇州微創骨科,損害了小股東利益嗎?我認為反而增加了小股東利益,因為市場根本就不認可微創骨科,認為沒有價值,甚至是拖累。因為2019年微創冠脈支架營利就達到1.1億美金,下半年增速50%,估值380億港幣也是合理的。按照今天22元算,現在市場給微創醫療的估值也就380億港幣。微創的心脈、神通等明明是很賺錢的,心通很值錢,其他包括機器人等算白送吧,權益估值200億妥妥的。換而言之,在市場眼中,過去一直虧錢的微創心率和骨科估值為-200億港幣。微創骨科佔一半為-100億港幣。現在戰投投資及管理層告訴市場,這東西至少值37億(43億港幣-5.8億人民幣增資),還是首輪。以後上市時也許就是值100億了。
我認為2022年,微創醫療合理估值為1000億港幣,其中微創骨科估值53億港幣而已(考慮15%折現率,即按2019年財報估值35億),和以上首輪戰投估值差不多吧。
國內骨科估值53億港幣。2019年到2022年,微創骨科營收從0.28億美元到1.13億美元,考慮愛康和春立已經取得在先優勢,未必能夠成為國內第一,按照PS=6估值,1.13*6*7.79=53億港幣。
海外心律和骨科估值0。海外骨科預計今年不虧錢了,海外心律預計2022年就不虧錢了。就當研發投入了,不是包袱就行。在國內起搏器及骨科達到冠脈支架目前市場規模時,才是微創大力攻海外骨科及心律市場的時候。
今天戰投前的微創骨科價值37億港幣,2022年微創醫療估值1000億合理嗎?在我看來,合理,甚至保守。
綜上可知,以最爛的最不能代表要麼第一要麼唯一微創標準的微創骨科為例,微創醫療旗下的一個個醜小鴨,都正在在快速變成白天鵝。
發現微創醫療這樣一個不斷創新、不可替代、瘋狂創造價值的企業,高賠率、高勝率、下有底三率合一,價值股、成長股、夢想股三股合一,是聰明投資者的幸運,下面就看是否有長期廝守的緣分了。
來源:雪球、瞪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