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帶量採購的持續深入與擴展,越來越多醫藥耗材也步入藥品集採的後塵,開始大降價。據了解,11月5日,首次冠脈支架國家集採於天津開標。值得一提的是,其結果顯示,心臟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直接降至700元左右,同比平均降價93%。
毫無疑問,帶量採購使得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發生了大降價。而在此次降價之後,業內對於未來,尤其是第二批醫用耗材採購趨勢也開始更加關注。
近日,國家醫保局就發布了《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具體來看,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將涉及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種高值耗材。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除此之外,通知還表示將對頭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
值得注意的是,同冠脈支架一樣,骨科耗材也是臨床用量大、價格相對高昂的醫用耗材。對此,業內認為,未來骨科耗材產品在大降價的同時,其市場也或迎來大洗牌。
實際上,從此前多個省市對骨科創傷類耗材開展集採的結果來看,骨科耗材大降價就已是大勢所趨。據悉,前不久在山東七市聯盟耗材帶量採購中,有骨科創傷類耗材降幅就高達94%,平均降幅67.3%。其中,普通接骨板-普通重建接骨板,均價2503.4元/塊,經談判後價格降至150元/塊,降幅達94%;螺旋刀片式股骨近端髓內釘,均價17400元,經談判後價格降至2600元,降幅達85%。
雖然在國家醫保局官網上尚未見到該文件,但這一信息已在醫藥圈廣泛流傳。資本市場上,11月25、26日兩日,骨科醫療器械板塊則在港股和A股市場雙雙受挫。港股方面,愛康醫療、春立醫療2日總跌幅超過24%,愛康醫療更是已經連跌數日;A股方面,三友醫療2日總跌幅超12%,愛博醫療則超跌近9%。
中小廠家、醫生如何應對
首先,對於國內大型廠商如上海微創、山東威高等企業來講,一邊是傳統產品降價進入醫保;另一邊,則要加緊創新研發,通過中高端的產品線再次搶佔市場,並彌補傳統產品的利潤缺失。
第一財經記者就從一些海外廠商方面了解到,為了使關節置換手術更為精準,帶有導航定位系統的機器人設備將成為下階段的發力點,其次則是AI智能輔助診斷軟體。
「高值耗材的採購周期均為2年(部分省市在試點期間為1年),但這個市場中,2年絕對可以定輸贏。」上述代理商相關負責人表示,「假如帶量採購發生在5年前,那麼微創醫療根本不會擁有現在這樣的版圖,充其量也只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冠脈支架的公司。」
其次,國內中小型廠商也在積極尋找應對策略。
「這一天總會到來的。」國內某研發類骨科器械商業務負責人稱,「一方面,我們會抓緊讓產品多在各個醫院掛牌,小醫院也不能放過,增加我們在國家相關數據上的露出;另一方面,產品的價格還是要進一步降低;此外,產品還需要獲得來參與帶量採購投票專家評委的認可。」
僅以「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為例,其目的是給膝關節換上人工金屬關節,適用於骨關節炎嚴重不能走路的患者。而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其中,50歲以上人群中有50%患有骨關節炎。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越來越多。以往老年人腿腳不便,只能少走路、吃止痛藥,但現在可以通過關節置換來重新行走、爬山和跑步。」一位江蘇省某三甲醫院骨科醫生表示,「在我們科室,每年有將近千臺膝關節置換手術,膝關節所用的捷邁產品在降價後為7萬左右,醫保報銷2.1萬。」
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膝關節產品在整臺關節置換手術中的費用會佔到70%~80%。
該醫生還表示,其實,膝關節治療已形成階梯化治療方案。「比如,非仿生學的關節價格為5萬,自帶旋轉平臺的仿生學假體價格就是7~8萬,再加上不同類型的墊片等,價格會逐步形成梯度,以此來滿足不同患者的治療需求。」
「未來,高值耗材的帶量採購一定會覆蓋到所有領域。」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衛生經濟專家俞衛認為,「醫保部門的角色,是替醫院去選購產品的『購買人』,勢必會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