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集採指向骨科耗材 骨科耗材市場或迎大洗牌

2020-12-22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近年來,隨著帶量採購的持續深入與擴展,越來越多醫藥耗材也步入藥品集採的後塵,開始大降價。據了解,11月5日,首次冠脈支架國家集採於天津開標。值得一提的是,其結果顯示,心臟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直接降至700元左右,同比平均降價93%。

  毫無疑問,帶量採購使得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發生了大降價。而在此次降價之後,業內對於未來,尤其是第二批醫用耗材採購趨勢也開始更加關注。

  近日,國家醫保局就發布了《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具體來看,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主要將涉及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種高值耗材。涉及產品信息1萬餘條,具體到規格型號約32萬條。除此之外,通知還表示將對頭一批血管介入類、非血管介入類、起搏器類、眼科類產品進行增補。

  值得注意的是,同冠脈支架一樣,骨科耗材也是臨床用量大、價格相對高昂的醫用耗材。對此,業內認為,未來骨科耗材產品在大降價的同時,其市場也或迎來大洗牌。

  實際上,從此前多個省市對骨科創傷類耗材開展集採的結果來看,骨科耗材大降價就已是大勢所趨。據悉,前不久在山東七市聯盟耗材帶量採購中,有骨科創傷類耗材降幅就高達94%,平均降幅67.3%。其中,普通接骨板-普通重建接骨板,均價2503.4元/塊,經談判後價格降至150元/塊,降幅達94%;螺旋刀片式股骨近端髓內釘,均價17400元,經談判後價格降至2600元,降幅達85%。

  雖然在國家醫保局官網上尚未見到該文件,但這一信息已在醫藥圈廣泛流傳。資本市場上,11月25、26日兩日,骨科醫療器械板塊則在港股和A股市場雙雙受挫。港股方面,愛康醫療、春立醫療2日總跌幅超過24%,愛康醫療更是已經連跌數日;A股方面,三友醫療2日總跌幅超12%,愛博醫療則超跌近9%。

  中小廠家、醫生如何應對

  首先,對於國內大型廠商如上海微創、山東威高等企業來講,一邊是傳統產品降價進入醫保;另一邊,則要加緊創新研發,通過中高端的產品線再次搶佔市場,並彌補傳統產品的利潤缺失。

  第一財經記者就從一些海外廠商方面了解到,為了使關節置換手術更為精準,帶有導航定位系統的機器人設備將成為下階段的發力點,其次則是AI智能輔助診斷軟體。

  「高值耗材的採購周期均為2年(部分省市在試點期間為1年),但這個市場中,2年絕對可以定輸贏。」上述代理商相關負責人表示,「假如帶量採購發生在5年前,那麼微創醫療根本不會擁有現在這樣的版圖,充其量也只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冠脈支架的公司。」

  其次,國內中小型廠商也在積極尋找應對策略。

  「這一天總會到來的。」國內某研發類骨科器械商業務負責人稱,「一方面,我們會抓緊讓產品多在各個醫院掛牌,小醫院也不能放過,增加我們在國家相關數據上的露出;另一方面,產品的價格還是要進一步降低;此外,產品還需要獲得來參與帶量採購投票專家評委的認可。」

  僅以「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為例,其目的是給膝關節換上人工金屬關節,適用於骨關節炎嚴重不能走路的患者。而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有1億以上,其中,50歲以上人群中有50%患有骨關節炎。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越來越多。以往老年人腿腳不便,只能少走路、吃止痛藥,但現在可以通過關節置換來重新行走、爬山和跑步。」一位江蘇省某三甲醫院骨科醫生表示,「在我們科室,每年有將近千臺膝關節置換手術,膝關節所用的捷邁產品在降價後為7萬左右,醫保報銷2.1萬。」

  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膝關節產品在整臺關節置換手術中的費用會佔到70%~80%。

  該醫生還表示,其實,膝關節治療已形成階梯化治療方案。「比如,非仿生學的關節價格為5萬,自帶旋轉平臺的仿生學假體價格就是7~8萬,再加上不同類型的墊片等,價格會逐步形成梯度,以此來滿足不同患者的治療需求。」

  「未來,高值耗材的帶量採購一定會覆蓋到所有領域。」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衛生經濟專家俞衛認為,「醫保部門的角色,是替醫院去選購產品的『購買人』,勢必會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dm

相關焦點

  • 集採指向骨科耗材,這些企業風聲鶴唳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瑜 于娜 北京報導醫療器械集採開始指向骨科耗材生產企業。集採指向創傷類耗材11月25日,網上流傳出一份國家醫保局的紅頭文件《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檢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不少分析人士將這份文件解讀為明確第二批國家集採產品,涉及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種高值耗材。
  • 集採背景下,國產骨科耗材的喜與憂
    3、集採在即,骨科耗材市場或迎大洗牌,對其結果的預測不能照搬冠脈支架集採的邏輯。 近日,《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顯示,骨科耗材將納入二輪醫療器械集採,引發了醫療器械概念的股價的大幅波動。
  • 大博醫療高值耗材國家集採大勢所趨,400億骨科龍頭未來如何?
    EvaluateMedTech 數據顯示,2017年骨科醫療器械約佔全球醫療器械市場總規模的9%,是醫療器械領域較大的細分門類之一。 我國骨科植入類醫用耗材市場分為四大類,除運動醫學類產品以外,創傷類、脊柱類和關節類是最主要的骨科植入類耗材。
  • 第二輪全國耗材集採,來了!|CHD|耗材|集採|骨科|數據|顫儀|-健康界
    據了解,首次全國耗材集採後,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其中有械企報價低於500元,中選前10名報價都在800元以下。
  • 骨科行業:耗材集採將大幅擴圍 如何影響行業長期發展?
    國家醫保局日前印發通知指出,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品類將大幅擴圍,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品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耗材真實使用量進行數據採集,以預估下一輪帶量採購需求,意味著第二批採購將在2021上半年啟動。通知發布後,從事植入性骨科醫療器械業務的上市公司股價波動明顯。
  •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將啟動 再增骨科耗材等六大品類
    根據《通知》,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品類將大幅擴圍,在第一批血管介入類、眼科類等基礎上,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耗材真實使用量進行數據採集,以預估下一輪帶量採購需求。《通知》的下發,向市場傳遞了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開始啟動的信號。
  • 醫用耗材集採風暴將「刮」到骨科眼科類!專家:進度和價格降幅都超...
    但其實我們主營產品沒有關節類產品,只是參股了一家天津經緯醫療器械公司,參股比例25%,本來就沒有貢獻收入。」該人士稱。不只是骨科板塊龍頭凱利泰,從近期醫療器械行業的市場表現來看,此前冠脈支架全國集採的餘震仍在。
  • 一臺骨科手術,耗材中的秘密只有醫生最清楚
    一位當地的骨科醫生回憶起當年改革前後:在當地,骨科耗材被納入省級集採之前,一個骨科經常做關節置換的主刀醫生,每月收入大約四五萬甚至更多。而集採之後,他們的收入大約少了百分之四五十。
  • 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擴圍 再增六大品類
    根據《通知》,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品類將大幅擴圍,在第一批血管介入類、眼科類等基礎上,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吻合器等六大品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耗材真實使用量進行數據採集,以預估下一輪帶量採購需求。  業內人士稱,從此前地方集採情況看,骨科耗材等降價空間巨大,隨著第二批國家集採正式啟動,相關領域國產化替代有望加速。
  • 醫療器械行業專題報告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政策專題研究
    2007 年,基於八省市聯合集採試點 降價效果良好的基礎,衛生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器械集中採購管理的通 知》,從國家層面組織部分高值耗材集採工作。所有的高值耗材中只有冠脈支架差異是最小的, 所以江蘇省首先選擇冠脈支架試點集採。在銷售模式上,器械學術推廣不同於藥品,一個醫療器械產品的成熟不僅需要深 厚的技術積累,還需要相當時間的市場培育來得到用戶的認可。
  • 冠脈支架集採「殺價」後,從樂普醫療看國產醫用高值耗材的未來
    ,集採給樂普醫療帶來的優勢是明顯的;3、未來,骨科、眼科等細分領域高值耗材的國產替代值得關注;4、高值耗材的國產化在短期之內對進口廠商的衝擊很大。「和藥品不同,如果放棄集採,去爭奪剩下的20%左右的市場,顯然是次優選擇,且對於耗材來說,很少存在所謂的院外市場。」大量代理商也會面臨產品線丟失的經營困局,稀缺的品種將成為代理商搶奪的對象。而對於骨科耗材等目前國產化率很低的領域,國內市場競爭不充分且產能有限,集採無法實施,短期影響較小。
  • 「行業深度」醫療器械研究之醫用耗材篇:醫用耗材產業鏈深度梳理
    由於我國在材料技術、產品設計和加工等方面的快速發展,高值耗材行業各個細分領域湧現了一批優秀企業,包括骨科植入物、血管介入器械、眼科耗材和生物活性材料等。目前,已有6家骨科植入物耗材企業、7家血管介入器械企業和5家眼科等其他高值耗材企業,共計17家公司(微創醫療主營業務包括骨科和血管介入)在A股和港股上市。
  • 高值醫用耗材步入集採時代,細分領域發展還有哪些市場機遇?
    近年來,我國持續釋放政策紅利鼓勵醫療器械國產化替代,並在中美貿易戰爆發後愈加強化,為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帶來大量機會。作為醫療器械領域第二大組成部分的醫用高值耗材,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國產高值醫用耗材品類齊全,基本能夠實現品種全覆蓋,骨科、血管介入、眼科等高值醫用耗材和生物材料方面都有了顯著的進步和突破,湧現了一批優秀的上市公司。
  • 唯醫骨科:骨科產業鏈的網際網路平臺,能否也迎來春天?
    公司擁有號稱15萬+的骨科醫生用戶,通過視頻課程、學術會議、病例與課件分享等不斷提高用戶數量與黏性,也就是鞏固公司的核心資源。而誰最需要這些核心資源呢?向上追溯,就是想要推廣自家耗材的醫療器械廠商。同時,醫生也對新產品、新手術方案有訴求。
  • 骨科高值耗材集採加速 患者推遲手術等降價!
    作者|金戈繼冠脈支架集採之後,近日,骨科高值醫用耗材集採也正式提上了日程,關於集採後耗材價格降到地板價的報導鋪天蓋地,患者或多或少接觸到了這一消息,那麼,臨床一線醫護面對詢價的患者,有什麼樣的經歷呢?
  • 三友醫療衝刺科創板,擬募資6億元加碼骨科植入耗材業務
    三友醫療表示,此次所募資金擬投資於骨科植入物擴產、骨科產品研發中心建設、營銷網絡建設等項目,並補充所需流動資金。三友醫療成立於2005年4月,是一家專注於醫用骨科植入耗材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醫療器械企業。三友醫療的主要產品包括脊柱類植入耗材產品和創傷類植入耗材產品。
  • 延伸|耗材集採時代來臨,置身其中的企業為何集體沉默?
    讓企業走出舒適區,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才能迎來一個具有創新性與前瞻性的市場。集體沉默:利潤確實沒了首批高值耗材國採將冠脈支架價格直接從1.3萬元壓至700元,價格縮水93%,一片譁然。醫療器械企業股價應聲而降。
  • 《藥聞社》「十倍」深度原創二:大博醫療超高毛利率堪稱骨科器械中...
    國產替代疊加行業集中度提升大博醫療主營業務系醫用高值耗材的生產、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骨科創傷類植入耗材、脊柱類植入耗材合計佔公司營業收入比例近90%,其他諸如關節類植入耗材、運動醫學及神經外科類植入耗材、微創外科類耗材、口腔種植類植入耗材等,也是公司正在發力拓展的領域。
  • 集採成了「黑天鵝」,400億骨科龍頭大博醫療怎麼辦?
    近日,第三批國家藥品集採結束了,A股市場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憂。非創新藥品不參與集採是最好的,否則落標等於失去70%的市場,中標則是砍價到骨折,對眾多藥企來說,著實是一場殘酷的較量。藥品集採完,醫療器械也快了。
  • 醫用耗材國採牽動人心|藥品|醫療器械|周寧|醫保_網易訂閱
    「我國市面上的醫用耗材品類繁多,分類目錄及編碼不統一,很難進行統一的管理。當前,主流的醫用耗材命名規則,主要是核心詞加上一定的形容詞,但具有相同核心詞的醫療器械在功能和價格上可能差異巨大。」陳頌表示,在醫院使用環節,同樣的醫用耗材也可能有多種叫法;患者由於個體差異在使用同一種類的耗材時,往往也需要不同的規格型號。「這些都給醫用耗材的分類管理和集中採購帶來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