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耗材集採時代來臨,置身其中的企業為何集體沉默?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高值耗材集採之後,冠脈支架大降價,會不會有更多的耗材集採推開?答案是肯定的。然而不同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企業的研發成本是否會受到影響,冠脈支架市場是否會因此萎縮……心臟支架集採後的10天裡,就集採之於企業利潤行業發展的影響,北京商報記者先後聯繫了多家中標及未中標企業,它們大多選擇沉默。然而,跳出單體企業,放眼整個行業:引活水,才能養大魚;破積弊,才有新出路。讓企業走出舒適區,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才能迎來一個具有創新性與前瞻性的市場。

集體沉默:利潤確實沒了

首批高值耗材國採將冠脈支架價格直接從1.3萬元壓至700元,價格縮水93%,一片譁然。

醫療器械企業股價應聲而降。11月5日當天,微創醫療盤中跌超9%,樂普醫療跌超6%;第二日,樂普醫療繼續領跌,盤中一度跌近10%。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78隻醫療器械股票中有71隻下跌,平均跌幅達-3.2%。

股價跳水,企業們卻三緘其口。

公開資料顯示,本次共有11家企業參與投標,8家企業中標,其中國產廠商佔6家。

天津市河西區集採現場,醫療器械代表擺擺手笑而不語;集採開標10天之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數家中標企業,均未收到回復。金瑞凱利、萬瑞飛鴻電話無人接聽,易生科技則直接表示不接受採訪。

中標的企業不願「出風頭」,未中標的企業更是不約而同地「冷處理」。8家中標企業之外,信立泰、博邁醫療明確表示不接受採訪,蘇州桓晨、康德萊、賽諾菲等也均未給出回復。

大家為何集體沉默呢?

據介紹,本次集採共有2408家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年採購量大於500個的851家醫療機構全部參加。在本次集採中,首年意向採購量達到107萬個,幾乎與2019年109萬的載藥鉻合金支架採購量持平。也就意味著,沒能進入本次集採的冠脈支架,將失去2021年全國公立醫院的入場資格。

未中標的企業失去了2021年的市場,中標的企業也並未歡欣鼓舞。

「對於三代冠脈支架來說,700元的均價與生產成本所差並不多。」廣州眾成醫療器械產業高級研究員鄭珂指出。

從1.3萬元到700元,市場水分被擠了乾淨。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我國冠脈支架市場年銷售量165萬個,銷售額約15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17%,據此推算,2024年我國冠脈支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70億元。

但隨著集採落地,冠脈支架降價90%以上,這一紅海領域未來的市場規模將縮水至10-20億元左右,廠家產品利潤率不足10%。

以樂普為例,集採前樂普年銷量為12.94萬個,集採之後銷量會有所上升至15.43萬條。但出廠價會從2520元大幅下滑至1147.6元(按照集採價950元推算),導致2021年收入及淨利潤分別下滑46%及66%。

「實際上,對於近幾年進入三代冠脈支架領域的企業,研發投入的損失是比較大的。」鄭珂介紹稱,而目前,國內的大部分支架企業均處於此階段。

業內擔憂:影響創新

集採報價之後,有冠脈支架廠商便表示,帶量採購已經擠掉了行業水分。未來五年市場可能不會再有創新產品出現,因為現在的地板價已經沒有給創新留下太多空間了。

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的。」北京鼎臣管理諮詢創始人史立臣向記者介紹稱,所謂的會影響醫療器械企業的研發成本,指的是創新藥,而這款支架與藥物都比較成熟,所以不存在研發成本一說。

鄭珂也指出,三代冠脈支架已經歷將近十年的市場,當前創新成本早已填補,企業的研發成本不會受到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第三代冠脈支架——藥物洗脫冠脈支架於2009年進入中國,也就意味著,目前進入國家集採的支架已經在市面上流通了十餘年,從質量、研發等方面看都較為成熟。

那麼是否會影響到企業研發新四代支架呢?

「目前四代可降解的支架價格不菲,並成為未來心血管領域的明星產品,暫時未進入量採環節。所以綜合來看,創新型企業在整體上並沒有被壓縮成本。不過,對於近幾年進入三代冠脈支架領域的企業,確實會有一些研發方面的損失。」鄭珂也指出。

實際上,與此前的擔憂相反,專家們多認為國採以量換價帶來了充分的市場競爭,更加有利於激發企業研發活力。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儘管國產冠脈支架整體佔比已超過70%,但國內龍頭在產品線、創新能力及技術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史立臣對記者表示:「什麼時候企業會想創新,尋找新出路?不是暴利、過得舒服的時候,而是已擁有的產品無法帶來足夠多的利潤的時候。因此,集採對於本土企業的創新是有激勵作用的。進口藥品大批進入中國,本土企業感到危機,才能激發出活力。」

鄭珂對此也表示了贊同:「量採實際上對創新研發的速度要求更高。」

某血管支架龍頭企業在國家集採結果公布後,直接將其不鏽鋼冠脈支架註冊證註銷,也反映了其後續對傳統產品未來市場的不樂觀。同時隨著心血管治療領域介入非植入這一理念逐漸被醫生所接受,藥物洗脫球囊等心血管介入器械也將進一步放量,推動創新醫療器械迎來快速發展。

儘管短期來看,集採降價對企業的利益存在衝擊,但正如業界共識:「金屬支架是一個高度競爭的紅海市場,保份額是第一位的。」

下一站:骨科集採?

第三代冠脈支架集採之後,市場何去何從?

徐州經開區招商局局長史周華認為:「實際上,經此一事,小企業的生存會更加需要思考如何餬口,大企業會更加注重創新,用新產品彌補利潤的損失。而對整個行業來說,集中度會更高。」

實力不足且沒有核心優勢的小企業勢必將被淘汰,而產品體系豐富、技術實力雄厚的細分領域國產龍頭將在差異化競爭中勝出。長期來看,冠脈支架領域只會剩下幾個主要玩家,包括樂普、微創、吉威等,後期的進口替代增量市場會很大,行業集中度和國產化替代將進一步提升。

「對於領軍企業,在產品生命周期前期可以充分享受市場利潤,在產品生命周期晚期不致於被拍死在量採浪潮中。」鄭珂指出。以3-5年的中期來看,集採對樂普醫療等龍頭企業的優勢明顯。國產替代將加速紅海競爭,國內龍頭具有打價格戰的天然優勢,將進一步搶佔市場份額。從另一個方面講,集採也將提高效率,縮短產品的市場推廣周期。

冠脈支架市場迎巨變,高值耗材集採是否會擴展到其他領域呢?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高值醫用耗材細分領域中的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類市場最高,分別佔比為37.2%和25%。其中,冠脈支架已經基本實現了國產替代,也誕生了樂普醫療、微創醫療這樣的龍頭公司。因此,高值耗材集採第一刀開在了冠脈支架。

鑑於上述原因,在記者採訪中,多位專家也表示了對於骨科集採的看好。不過,骨科耗材的市場集中度已經達到較高水準,前五大巨頭企業強生、史塞克、希爾科、邦美和美敦力合計全球佔比達到78%,隨著進口替代的加快,國產企業市場份額逐步提升,但技術仍存在不足。

相關焦點

  • 集採指向骨科耗材,這些企業風聲鶴唳
    其中骨科類產品平均降幅 67.3%,單個產品最大降幅達94%。骨科耗材生產企業中,強生、微創、史賽克、大博醫療、威高等中選。預計明年1月,降價產品將在山東省內至少5市開始使用。一時間,骨科耗材生產企業風聲鶴唳。大博醫療(SZ:002901)、威高股份(HK:01066)等骨科耗材龍頭企業股價當日大幅下挫。
  • 第二批高值耗材集採將啟動 再增骨科耗材等六大品類
    業內相關人士表示,此前首輪已完成冠脈支架的帶量採購,進行骨科等耗材採購已是必然。而國家推進高值醫藥耗材集採的邏輯是:先從相對簡單的尤其是相對獨立的高值耗材入手,後期再逐漸向其他品類延伸。這六大品類屬於骨科和心血管類耗材,由於這兩種耗材和心臟支架一樣相對獨立,不需要外部大型器械輔助,進行集採相對好操作。業內人士還預計,明後年或將完成人工晶體、關節、球囊等主要類別的國家集採。
  • 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開標 冠脈支架進入「百元時代」
    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開標 冠脈支架進入「百元時代」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5 21:47:39
  • 集採背景下,國產骨科耗材的喜與憂
    3、集採在即,骨科耗材市場或迎大洗牌,對其結果的預測不能照搬冠脈支架集採的邏輯。 近日,《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顯示,骨科耗材將納入二輪醫療器械集採,引發了醫療器械概念的股價的大幅波動。
  • 耗材集採已成定局,賽克賽斯落標和降價風險不容忽視
    近期針對醫用耗材的集中採購動作愈發密集,多個省份開啟耗材集採的工作,更大範圍的耗材集採已成定局。集採下落標和降價的風險,或將對賽克賽斯造成巨大影響,不容忽視。此外,兩票制下賽克賽斯需承擔更多的推廣工作,而經銷商將更多承擔配送工作,賽克賽斯原本已超40%的銷售費用率或進一步攀升。
  • 醫療器械集採指向骨科耗材 骨科耗材市場或迎大洗牌
    近年來,隨著帶量採購的持續深入與擴展,越來越多醫藥耗材也步入藥品集採的後塵,開始大降價。據了解,11月5日,首次冠脈支架國家集採於天津開標。值得一提的是,其結果顯示,心臟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直接降至700元左右,同比平均降價93%。
  • 高值醫用耗材步入集採時代,細分領域發展還有哪些市場機遇?
    5.領域上市公司排行 截至2020年10月10日,我國醫療器械上市企業達到92家(統計範圍:主營業務為醫療器械生產研發領域的上市企業)。從企業主要產品所屬領域看,高值耗材領域企業達到23家。根據全國高值耗材領域的上市企業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總資產的數據情況,形成如下所示的上市企業排行。
  • 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擴圍 再增六大品類
    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國家集採正在醞釀中。《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日前相關部門下發《關於開展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中採購數據快速採集與價格監測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通知》,第二批醫用耗材集採品類將大幅擴圍,在第一批血管介入類、眼科類等基礎上,增加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吻合器等六大品類,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對耗材真實使用量進行數據採集,以預估下一輪帶量採購需求。  業內人士稱,從此前地方集採情況看,骨科耗材等降價空間巨大,隨著第二批國家集採正式啟動,相關領域國產化替代有望加速。
  • 冠脈支架集採「殺價」後,從樂普醫療看國產醫用高值耗材的未來
    本次集採中,國產企業有微創、樂普醫療、藍帆、易生科技、萬瑞飛鴻等企業中標;外企則有美敦力、波士頓科學中標。許多企業都報出了低至千元以下的價格,山東吉威Excrossal心躍支架報價低至469元,與掛網價格13300元相比,降價超過96%。
  • 第二輪全國耗材集採,來了!|CHD|耗材|集採|骨科|數據|顫儀|-健康界
    》的紅頭文件顯示,前期已完成第一批醫用耗材清單數據的快速採集,現在決定開展第二批醫用耗材清單集中採購數據的快速採集和價格監測。 據了解,首次全國耗材集採後,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其中有械企報價低於500元,中選前10名報價都在800元以下。
  • 骨科高值耗材集採加速 患者推遲手術等降價!
    作者|金戈繼冠脈支架集採之後,近日,骨科高值醫用耗材集採也正式提上了日程,關於集採後耗材價格降到地板價的報導鋪天蓋地,患者或多或少接觸到了這一消息,那麼,臨床一線醫護面對詢價的患者,有什麼樣的經歷呢?
  • 大博醫療高值耗材國家集採大勢所趨,400億骨科龍頭未來如何?
    大博醫療作為骨科植入類耗材的國內龍頭企業,在行業集採和兩票制的大背景下,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呢? 請看,今天的 大博醫療:高值耗材國家集採大勢所趨,400億骨科龍頭企業未來如何? 投資要點1.
  • 高值耗材國家帶量採購對醫藥行業的3大影響
    如果是耗材進行了集採,醫院在DRG支付體系內的結餘醫院也可能會轉化為盈利部分,未必會轉移給藥品。對「醫藥+器械」企業的影響根據國家醫保局2020年7月份發布的《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方案(徵求意見稿)》,鈷鉻合金和鉑鉻合金,載藥種類為雷帕黴素或衍生物,藥物載體塗層性質為非聚四氟乙烯的冠脈支架將由國家統一集採,而各省集採全部停止。
  • 三大原因造成醫藥股殺跌 醫療器械集採也來了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5月28日消息,內地醫藥股集體走低,石藥集團跌10.98%;微創醫療跌7.17%;中國生物製藥跌6.03%;藥明康德跌4.93%;麗珠醫藥跌4.81%;復星醫藥跌4.63%。阿里健康大跌7%,三大原因或造成醫藥股集體回調1)漲幅過大、估值殺。愛康醫療、微創醫療、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漲幅都超50%,市場上演估值殺。2)避險情緒升溫,資金獲利了結。外圍市場風險加大、人民幣跳水,市場恐慌加劇,部分資金獲利離場,引發市場恐慌拋售潮。
  • 骨科行業:耗材集採將大幅擴圍 如何影響行業長期發展?
    招商銀行研究院表示,隨著集採不斷推廣,產品大幅降價已經不可避免,高值耗材市場萎縮也將無法迴避。按以往試點地區高值耗材集採價格降幅測算,若全部推行集採,高值耗材終端市場規模或將下降50%。天風證券則認為,由於市場對全國耗材集採加速進行的擔憂,近期耗材類公司股價有明顯下跌。
  • 多省耗材降價,全國帶量採購要來了|醫保局|耗材|降價|採購|價格|...
    在供貨時間和數量方面,中選企業要保證12小時內響應,72小時內供應到位。在配送方面,企業可直接向醫療機構配送中選產品,也可委託具備資質的配送企業配送。配送的中選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包裝及價格應與本次七市藥械採購聯盟醫用耗材聯合採購所作承諾、樣品及最終談判「雙方確認價格」相一致。
  • 醫藥集採「靈魂砍價」的背後:事關國家民生大帳
    而11月30日,談判專家在集採過程中的「靈魂砍價」又上了熱搜。 據報導,本輪集採大部分藥品降價8成以上,最多的甚至降價高達98%! 在很多人感嘆醫療耗材暴利的同時,也可能宣告著醫療高值耗材暴利時代的結束。
  • 國家醫保局:心臟支架集採節省了117億 中選名單取決於產品質量
    其中,進口品牌美敦力的一款支架從18207元降到648元,在10個中選產品中按價格從低到高排序位列第5,成為隨後確定協議採購量時增量最高的中選產品。其中包括兩個核心機制:一是通過提高採購規模強化競爭,從而實現降價;二是通過集中採購分攤採購成本。原來分散採購時,每個採購主體都要組織招標,企業參與採購的成本也比較高,集中採購的方式降低了政府和企業的招採成本與管理成本。開展國家組織帶量採購,一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
  • 首批集採冠脈支架落地後 微創醫療股價暴漲再創新高
    也許採集政策將開啟國產醫療器械的黃金十年,利好創新醫療器械企業。   11月5日,國家冠脈支架帶量採購結果公布,首批高值耗材國採將冠脈支架價格直接從1.3萬元壓至700元,價格縮水93%,其中微創醫療和樂普醫療中標產品最多。
  • 醫用耗材集採風暴將「刮」到骨科眼科類!專家:進度和價格降幅都超...
    在集採走向常態化的背景下,醫療耗材行業將面臨秩序重構,而企業內部對集採態度的調整,也將深刻影響今後的發展道路。耗材集採走向常態化「全國性的集中採購還沒有涉及骨科產品,目前對公司業績沒有影響。」這其中既包括省級、地市出臺的單獨實施方案,也包括京津冀 9 省聯合、渝黔滇豫 4 省聯盟、陝西10省聯盟、黔渝瓊3省聯盟等在內的省際聯盟聯合帶量採購方案。「各省基本上具有獨立或者聯合開展耗材帶量採購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