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別把它吃滅絕了

2020-12-23 大眾網

  近期,退潮之後,青島海水浴場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地挖,記者打探得知,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專家表示,「海知了」屬於蟬蝦的一種,是青島、日照近海的特產,這幾年隨著海洋保護力度的加大,在海水浴場也能零星發現。

  別看長得醜,海知了經鍋煎炒後,入口香脆無比,鮮美異常,富含鈣磷鉀等礦物質,在一般的飯店吃不到這種美食。由於產量極少,肉質又比較鮮美,所以極為珍貴。

  經專家鑒定,「海知了」的學名確實是「解放眉足蟹」,在山東,最先發現它的地方是煙臺,後來是日照,最近才在青島的海域上發現。

  專家介紹,這種解放眉足蟹實際上存活的範圍較窄,並對其棲息的沙灘有重要的生態意義,是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

  「一般都是位於低潮區的細沙這樣的地方,生存比較好一些,它對低潮區的細沙起到了疏鬆清潔的作用,由於它的營養價值比較好,村民對它就有大量的採挖,連續多年這種地毯式挖掘,使得解放眉足蟹的資源量下降了很多,像在日照下降了70%多。」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周麗青說。

  解放眉足蟹與普通的對蝦、梭子蟹不同,成熟期至少要兩年,被端上餐桌的解放眉足蟹都是在3歲以上,因此解放眉足蟹資源一旦被破壞,很難修復!

  「所以盡管美味,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去採挖。」

  據青島電視臺

推薦閱讀

  • 百度新聞是一款致力於熱門資訊頭條、語音閱讀播報的APP。專業權威的百度搜索技術,您可以在這裡隨意搜索各種新聞、資訊、百科。研發個性化算法,讓您在有限時間裡,讀到最想看、最需要的新聞資訊。語音技術實現情感語音播報新聞,讓您在開車、健身等,需要解放雙眼雙手場合,也能盡情收聽新聞資訊。[詳細]

  •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波赫部長會議互免持普通護照者籤證協定》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簽署,波赫將成為第三個對中國實行全面免籤政策的歐洲國家。歐洲遊目的地人氣榜單顯示:義大利、俄羅斯、德國、英國、法國、捷克、西班牙、奧地利、希臘、丹麥是中國遊客選擇的...[詳細]

  • 一些網絡企業以各種理由拒絕註銷帳號業內人士稱註冊量高易引投資 當記者進一步詢問為什麼用戶不能自行註銷時,客服人員回復道,目前功能不完善,後期會進一步進行優化。為進一步了解網絡帳號註銷難背後的問題,記者採訪了一位就職於北京市朝陽區某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經理。[詳細]

  • 趙某的上訴理由是,「闖黃燈」和「闖紅燈」不同,僅屬輕微違法行為,而李某的逆向行駛行為才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自己不應承擔全部責任。涉案保險公司也認為李某存在逆向行駛行為,事故雙方應承擔同等責任。[詳細]

  • 杭州鳳起東路某商場內出現了「老公寄存屋」。「老公寄存屋」上寫著共享空間,可以容納4個成年人,設計比較舒適,能上網,有空氣淨化器、電視、飲料,還有防止意外的破窗錘。[詳細]

  • 波蘭華沙當地時間11月22日晚,成都樂團「2017天府文化周」奧地利、波蘭演出收官音樂會完美收官。此次成都樂團歐洲巡演,自奧地利維也納始,歷經奧地利林茨布魯克納大學音樂廳、波蘭克拉科夫音樂學院音樂廳和波蘭電臺音樂廳等四場音樂會。[詳細]

  • 28位來自中國和歐盟的優秀作家,就他們的生活、創作以及個人作品所展現的傳統文化特質等話題展開系列討論會。本次文學節是歐盟系列文學活動的第一期,也是歐盟在中國開展的為期兩年的「縱情歐洲」活動的一部分。[詳細]

相關焦點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再吃就會滅絕了
    近日網上有報導,青島的市民居然組團去海裡挖海知了,這個陣仗真的不小。其實海知了是俗名,它的學名叫做解放眉足蟹,是一種介於蝦可蟹之間的海洋小動物,可能因為人們覺得它的味道蝦和蟹可以兼而得之吧,才會這麼熱衷於吃這種小動物,而且,因為它的個頭比較小,像農村裡的那種蟬,因此才被稱為海知了。
  • 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被端上餐桌的都在3歲以上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不少市民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挖海知了。小圖:海知了是介於蝦、蟹之間的一種甲殼動物。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實習生 任展輝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連日來,退潮之後的石老人海水浴場很是熱鬧,不少大爺、大媽們帶著鐵鍁和水桶,在沙灘上不停地挖啊挖,他們到底在尋找什麼寶貝?原來他們在挖一種俗名「海知了」的東西。12月6日,半島記者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一探究竟。經水產專家鑑定,海知了學名解放眉足蟹,它的出現說明水質、沙質好。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海洋生物
    來源:青島電視臺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海知了」,正青島市民組團瘋狂挖
    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海知了」,正青島市民組團瘋狂挖2017-12-06 11: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電視臺        瀏覽量: 3941 次 我要評論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
  • 嘴下留情 別讓海知了消失!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導讀前兩天,《今日》連續報導了一些市民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挖掘「海知了」的新聞。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不少,網友給我們留言說,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破壞海灘環境,希望趕海的市民能手下留情。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
  • 江西「組團式」醫療援疆帶來佳音
    來自江西省多家三甲醫院的中醫科、口腔科、兒科、婦產科、神經內科、心血管科、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放射、B超、病理等科的20名優秀醫療人才來到克州阿克陶縣人民醫院,開展 「組團式」醫療援疆。 新技術新項目填補阿克陶醫療空白 缺人才、缺技術一直制約著克州阿克陶縣醫療事業的發展。
  • 日照海鮮大量上市 本地特產「海知了」惹人饞
    圖為石臼市場內一處貝類攤位前來購買海鮮的市民絡繹不絕商販向記者展示一臂多長的鮁魚石臼市場裡,剛上市的「海知了」肉質緊緻,口味鮮美,吸引了不少本地老饕的目光新鮮的海蠣子個頭不小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3月12日訊(見習記者 韓文軒 張鑫)11
  • 來日照趕海,遇到這種像螃蟹又像蝦的海知了一定要珍惜
    說到知了大家都能認識,不過今天我們的主角不是陸地上的知了,而是沙灘上的海知了。它的樣子介於蝦和蟹中間的一種海洋生物,是遠看像蝦,近看像蟹。生活在細膩的沙灘中!海知了的學名叫解放眉足蟹,是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
  • 日照每年放流大量海知了苗 生長5年「爬」上餐桌
    ,它的生長習性對很多人來說,知道的並不太多。在該研究所的培育基地,記者看到,養殖池內鋪滿沙子,沙子表面有一個個沙窩,這就是海知了的窩,它們就躲在沙子下面,偶爾有幾個調皮的海知了露出頭。王雪梅告訴記者,海知了很少活動,而且活動的非常慢,基本上是穴居在沙窩裡。「你看這個海知了開始抱卵了。」王雪梅從沙窩裡撈上一隻海知了,它的腹部有紅色的卵。
  • 青島愛惠浦 品質的選擇
    香港1957&Co.餐飲管理集團青島旗艦店——芒果樹泰國餐廳和安南越南餐廳,均已配備美國愛惠浦直飲水處理設備,國際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師梁志天先生我公司為美國愛惠浦直飲水設備、德國水麗&德國BWT全家居水處理設備、美國愛適易食物垃圾處理器山東省總經銷商,能夠解決您全家的用水需求和食物垃圾處理需求!
  • 購物專家說 別在好市多買這八種商品
    霍格斯芬和其他購物專家列舉了好市多的八項商品,建議一般消費者購買前必須再想想。這些商品分別是早餐穀片、研磨咖啡粉、麵粉、牛奶、雞蛋、調味料及醬料、新鮮蔬果,以及香料。如果拿好市多自有品牌Kirkland的商品與他牌商品作比較,會發現好市多的價格通常比較優惠。
  • 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盤點那些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
    「像低齡的1到2齡的解放眉足蟹也遭到了很大的傷害,使得整個種群面臨滅絕的危險,而且它對生態環境是有修復作用的,所以儘管美味,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去採挖。」周麗青說。當然,人類也是最頂級的吃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哪一樣能吃的不被人類所幹掉,在歷史的長河裡,有多少物種是被人類吃滅絕的呢...
  • 玉溪市民方富光普朝富參與年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
    原標題:玉溪市民方富光普朝富參與評選 11月6日,「中國網事·感動2020」四季度暨年度網絡感動人物評選正式啟動,網上投票同步開啟。玉溪市民方富光、普朝富參與評選,大家快來幫他們投票吧!
  • 農村人愛吃的知了猴放冰箱一年了,還能吃嗎?知了猴如何保存?
    摘要:知了猴放在冰箱一年了,還能吃嗎?吃不完的知了猴如何保存?文/農夫也瘋狂在大夏天的時候,中午都是需要午休的,不然下午很容易犯困。而在農村裡,經常到了中午就會聽到知了一遍又一遍的叫聲,甚是煩惱。一時間吃不完,很多人都會把它放在冰箱裡面冷藏,等到想吃的時候再拿出來吃。那如果知了猴放在冰箱裡一年了還能吃嗎?吃不完的知了猴如何保存好呢?知了猴是一種時令性的美食,其一年中也就是在七月中下旬這個期間才有,一旦立秋以後就很少了。這是一種男女老少都愛吃的野味,可以說是百吃不厭。所以很多人在晚上有時間了,都會儘量去捕捉知了猴。把冰箱裡裝得滿滿的,然後慢慢的享用。
  • 煙臺市民挖出「海怪」 通體發白像知了(組圖)
    4日下午,煙臺市民張女士在萊山區東泊子海灘意外挖出一隻「小海怪」:外形酷像知了,蜷縮起來躲在沙中又頗似失掉外殼的寄居蟹。  5日下午,記者見到了這隻「小海怪」。儘管被張女士用玻璃瓶「囚禁」了一天,「小海怪」還是精神頭十足,不斷揮舞著兩把小鉗子充滿敵意。
  • 地下活5年地上活30天,知了真的能吃嗎?為啥洞裡的螞蟻不吃它?
    地下活5年地上活30天,知了真的能吃嗎?為啥洞裡的螞蟻不吃它?我覺得很多人應該對知了不陌生,特別是現在這個天氣,它們爭先恐後的出來,說實話,我並不怎麼喜歡知了,它們實在是太吵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真心話,知了確實好吃,特別是炸的,味道超級美味。
  • 知了的「網紅季」
    說夏天的火熱和歡樂都是知了唱出來的絕不為過。知了的唱腔高昂激越,仿佛將蟄伏地下數年修煉的內功,匯聚於夏,讓原本認為它聒噪的人們,體驗其特立獨行的精彩,收穫夏的饋贈。知了的歡唱,像極了上海話唱詞「熱煞特、熱煞特……」且說,那知了幾度修煉的內功,惹得少年大汗淋漓,也給知了取了綽號「野無知」(上海話對知了的叫法);其實,說少年「也無知」倒更貼切。不滿足隔空傾聽知了歌唱的少年,腦洞大開欲與「野無知」零距離:用麵粉反覆揉捏,直至有了很強的黏性,再將其粘在竹竿頂端,作為捕捉「野無知」的工具。
  • 知了營養好但不能隨便吃 有人10顆油炸知了下肚差點休克
    醫生問他有沒有吃過什麼特別的東西。他想了想說,當天晚上第一次吃了油炸知了,以前從來沒有吃過,聽人家說知了油炸後很好吃,營養也很不錯,男子想嘗試一下。他自己動手去樹上抓知了,拿回家洗乾淨,油鍋裡一陣翻滾後起鍋,搭配著黃燦燦、噴噴香的知了,他還喝起了小酒。誰知道兩三個小時後,男子皮膚出現一塊塊的紅疹,而且渾身瘙癢,料想情況不對,趕緊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