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盤點那些被人類吃滅絕的動物!

2020-12-23 合肥網

  低齡蟹遇「滅種」危機

  解放眉足蟹與普通的對蝦、梭子蟹不同,成熟期至少要兩年,被端上餐桌的解放眉足蟹都是在3歲以上,因此解放眉足蟹資源一旦被破壞,很難修復!

  「像低齡的1到2齡的解放眉足蟹也遭到了很大的傷害,使得整個種群面臨滅絕的危險,而且它對生態環境是有修復作用的,所以儘管美味,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去採挖。」周麗青說。

  人類,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爬上食物鏈的頂端,機智的大腦、強大的武器估計能殺死現在世界上任何一種生物,地球的霸主非人類莫屬。當然,人類也是最頂級的吃貨,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哪一樣能吃的不被人類所幹掉,在歷史的長河裡,有多少物種是被人類吃滅絕的呢...

  【渡渡鳥】

  英文名字:Dodo,因為這種鳥不會飛,所以不知道是哪個人類把它抓起來給吃了,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這種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被認定的國鳥,在被人類發現後的短短70年時間裡,已經徹底絕跡,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的樣子比較肥胖,看上去傻傻的,不會飛,只能跳著走,所以也被叫做「笨鳥」。這種鳥的性格很溫順,棲息於林地中,一次只生一個蛋,叫起來的聲音:渡渡,渡渡.....因為肉質鮮嫩鮮美,被相繼闖入它們家園的歐洲殖民者大肆捕殺...但目前為止,科學家對該物種的滅絕還有爭議,但人類捕殺肯定是最大的因素。

  【候鴿】

  沒錯,是一種鴿類,鴿子肉好吃原來是有歷史依據的啊!這種鳥在1914年被完全滅絕,原因同樣是遭遇人類捕殺,失去棲息地。候鴿喜歡在低空飛行,所以它們的鳥巢很容易被找到。因為肉質鮮美,所以慘遭滅亡。

  候鴿的別名也叫北美旅鴿,北美大陸獨有的鳥,它們生活在落基山脈東部的森林地帶,到了冬季會飛到南方的溫暖地帶過冬。在遷徙的時候,組成的鳥群,其覆蓋範圍可以達到1.6千米寬,500千米長,在鳥群最大的時候,大約有60億隻候鴿。

  【斯特拉大海牛】

  這是一種巨大的海牛,能長到7.9米,3噸重,是海洋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它們原先無憂無慮在浩瀚的海洋裡生活,直到有一天人類發現了它們的蹤跡,遭遇人類的捕殺來充飢,竟然吃到了這種海牛的肉後讚不絕口。而且人類還對其皮毛產生了興趣,導致這樣的一種物種面臨大規模捕殺。

  【愛爾蘭大鹿】

  這是一種曾經生活在地球上最大的鹿,體型非常強大,又稱巨鹿,尤其是一對鹿角,鹿角與鹿角之間最大的距離可達到3.65米長!可是滅絕的原因是被這樣碩大的鹿角連累的嗎?

  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捕殺這種大鹿是導致滅絕的一個影響因素,但也有人假設,是巨鹿的巨大鹿角限制了雄性鹿穿過森林地帶去尋找配偶(畫面可以想像),或是被冰川時代氣候突變引起的滅絕。

  【歐洲野牛】

  歐洲大陸上曾經最著名、也是體型最重的動物,200萬年前到達印度,後到達中東、亞洲,25萬年前到達歐洲。公元13世紀時,只有貴族才可以獵殺陸地上大型動物,後來這一特權僅限於王室成員,再後來隨著歐洲野牛的數量銳減,皇家法院禁止了對它的捕獵行為。

  【中國犀牛】

  中國犀牛長得很有特色,其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使身體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盔甲。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藥材,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所以人類過度開發,它們從遠古時代便受到人類的大肆獵殺,於1922年在中國徹底消失。

  中國犀牛能長到2.8米,高1.5米,重1噸。它們身體龐大,相貌醜陋,卻是膽小不傷人的動物。儘管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又從海外引進了一些犀牛,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從動物園內目睹到犀牛,但是,原本土生土長在中國野外環境裡的犀牛,卻永遠一去不復返了。

相關焦點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再吃就會滅絕了
    近日網上有報導,青島的市民居然組團去海裡挖海知了,這個陣仗真的不小。其實海知了是俗名,它的學名叫做解放眉足蟹,是一種介於蝦可蟹之間的海洋小動物,可能因為人們覺得它的味道蝦和蟹可以兼而得之吧,才會這麼熱衷於吃這種小動物,而且,因為它的個頭比較小,像農村裡的那種蟬,因此才被稱為海知了。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再吃又要滅絕了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一種介於蝦和蟹之間的海洋生物
    來源:青島電視臺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在昨天節目中,我們採訪的水產工程師介紹,這種「海知了」市民可以放心吃。  可是節目播出後,不少觀眾提出了疑問:  雖然說可以吃,但這樣任由市民去挖去吃,真的合適嗎?如此「挖掘」是否會破壞海灘的風貌?又會不會讓「海知了」越來越少,甚至破壞生態環境?
  • 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海知了」,正青島市民組團瘋狂挖
    介於蝦和蟹之間的珍貴海洋生物「海知了」,正青島市民組團瘋狂挖2017-12-06 11: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電視臺        瀏覽量: 3941 次 我要評論 昨天我們《今日》報導了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市民組團挖「海知了」的事。
  • 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被端上餐桌的都在3歲以上 呼籲市民"手下留情"
    不少市民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挖海知了。小圖:海知了是介於蝦、蟹之間的一種甲殼動物。相關人士呼籲市民「手下留情」,留住海知了。  稀罕,80歲老漢頭回見  6日上午10點鐘,半島記者來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這時沙灘上人不算多。「現在還不到時候,十一二點鐘退潮時,挖『海知了』的人就來了。」一名市民說。幾分鐘後,就有人帶著工具來到沙灘上,他們帶著大鐵鍁,在剛退下潮水的地方開始挖起來。很快,就有人挖出了一隻海知了,只見模樣像蝦虎的頭部,只要放在沙灘上就往沙裡鑽。
  • 青島市民組團挖「海知了」 專家:別把它吃滅絕了
    近期,退潮之後,青島海水浴場一幫大爺、大媽們拿著鐵鍁在海邊不停地挖,記者打探得知,原來大爺大媽們找的這種東西叫「海知了」。專家表示,「海知了」屬於蟬蝦的一種,是青島、日照近海的特產,這幾年隨著海洋保護力度的加大,在海水浴場也能零星發現。  別看長得醜,海知了經鍋煎炒後,入口香脆無比,鮮美異常,富含鈣磷鉀等礦物質,在一般的飯店吃不到這種美食。由於產量極少,肉質又比較鮮美,所以極為珍貴。
  • 嘴下留情 別讓海知了消失!專家:再挖真就危險了
    導讀前兩天,《今日》連續報導了一些市民到石老人海水浴場附近挖掘「海知了」的新聞。之前的畫面裡,可以看到有的市民一次挖了六、七十隻,甚至用桶來裝走。不少,網友給我們留言說,這種行為很可能會破壞海灘環境,希望趕海的市民能手下留情。對不起,放過「海知了」吧!
  • 這5種已經滅絕的動物,最遲的1937年滅絕,滅絕原因大都因為人類!
    世界上的動物不計其數,很難有人能夠全部都認識。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許多新的動物會衍生出來,但是也有很多動物走向了滅絕,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幾種如今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動物。2.阿特拉斯棕熊這是一種長相非常憨厚的棕熊,全身棕色的皮毛,體型也是非常的龐大,它們在1870年滅絕,原因是因為人類過度的捕殺。
  • 哪些的動物是因為好吃,最終被人類吃滅絕?
    在工業革命前的農業時代人與自然尚能和諧相處,因為當時人們生產工具還比較落後無法撼動自然只能乖乖順從,可一切在工業革命後發生了改變,隨著機器代替了人工,生產效率呈幾何倍數增長,人類的野心漸漸膨脹開始真正的徵服地球。
  • 西頓學園:滅絕動物組團找人類復仇,他們的遭遇讓人同情
    西頓學園》已經來到了最後的學園祭篇,來自其他學校的「滅絕同盟團」來到西頓學園,要找人類復仇。阿人和小瞳作為西頓學園唯二的人類,成為了他們的攻擊目標。來勢洶洶的滅絕同盟團一共有六名成員,原型都來自歷史上已經滅絕的動物。他們滅絕的原因,和人類的殘忍行徑息息相關。
  • 是什麼導致澳大利亞的巨型動物滅絕?真的是人類獵殺嗎?
    如今陸地上的巨型動物較為罕見,所以現代智人難以想像自己現在站著的土地上在幾萬年前可能就有巨型動物的腳印。眾多考古研究指出,在大約四萬年前地球上大多數陸地都分布著巨型動物,其中我們較為熟知的就有猛獁象和劍齒虎。
  • 浙江永康一天吃五噸知了 全球重口味美食大盤點(全文)
    黃同興在永康華豐菜市場做了五年知了批發零售生意,往年一天賣個幾百斤就不錯了,今年夏天,他一天就能賣掉兩千多斤知了,最多的時候甚至一天賣掉了八千多斤。永康人吃知了,都是掐頭去尾,只留背部有肉的那截炒著吃或炸著吃。「我僱了四五十號人在那剝殼。」黃同興說,「早上兩三點鐘就開始剝了,一直要剝到下午兩三點鐘。」
  • 由於人類的原因滅絕的8大貓科動物
    亞利桑那豹1950年滅絕又名北美獵豹,類似現生獵豹的貓科動物,是已絕滅的的貓科動物。
  • 泰國猩猩自製吊床 盤點那些「逆天」的動物
    &nbsp&nbsp&nbsp&nbsp泰國猩猩自製吊床 盤點那些「逆天」的動物&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日本動物園猩猩用毛巾洗臉舉動與人類無異(4 /17張)&nbsp&
  •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以前世界上有很多的生物,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好像都沒有了蹤影。人類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很多的生物的生還是死就掌握在了我們的手裡。我們可以是可以做到和這些生物和平相處的,你看我們平時吃的豬肉、牛肉什麼的,所以經常吃但是還是有的。但是對於那些本來就很稀少的動物來說,還沒來得及孕育新的生命,就早已經被人類滅殺了。在金錢面前,真的是太殘忍了。看了小編今天的文章,還是喜歡你們可以好好愛護身邊的動物。動物滅絕的新聞我們也是很經常的聽到,但是報導的再多也不及人們的適可而止。
  • 珍惜這些食物,要不是人類為了吃,它們早滅絕了
    你可能不知道,咱們平時吃的南瓜和西葫蘆早就該滅絕的。南瓜和西葫蘆都是葫蘆科南瓜屬(Cucurbita)的植物,現在南瓜屬幾乎沒有野生品種了,幾乎只剩人類培育的那些了。部分葫蘆科南瓜屬(Cucurbita)的植物為什麼呢?因為南瓜屬植物種子的傳播者早就滅絕了。
  • 十種已滅絕的最著名動物
    由於它的滅絕速度非常之快,很可能也與其它現象一樣,是人類進入這一地域的後果。現在仍有零星報導稱在白令地區和格陵蘭島附近發現過貌似海牛的動物,因而有人認為今天仍有極少數量的斯泰勒海牛存活於世,至今這一觀點仍有待證實。
  • 日照海鮮大量上市 本地特產「海知了」惹人饞
    圖為石臼市場內一處貝類攤位前來購買海鮮的市民絡繹不絕商販向記者展示一臂多長的鮁魚石臼市場裡,剛上市的「海知了」肉質緊緻,口味鮮美,吸引了不少本地老饕的目光新鮮的海蠣子個頭不小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3月12日訊(見習記者 韓文軒 張鑫)11
  • 被人吃滅絕的三種動物,最後一位從發現到滅絕,僅用了二十六年
    動物滅絕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情,從古至今,有無數種動物被自然界所淘汰,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但隨著人類的發展,這種規律被慢慢打破,它們沒有被自然界淘汰,反而滅絕於人手,越來越多的動物因為人類的捕殺、環境的破壞而走向滅亡……生物學家發現地球歷史上總共有五次生物大滅絕現象
  • 除了恐龍,還有哪些已經滅絕的兇猛動物
    它生活在石炭紀,是地球上發現的最長的節肢動物,根據化石發現,遠古時代的巨型馬陸體長可以達到3米,是當之無愧的爬行巨無霸。2,巨型海蠍。生活在大約五億年前,比恐龍出沒還要早,是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大型食肉動物,化石顯示它的長度可以達到2.5米,可能是恐龍之前統治地球的霸主吧。3,巨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