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年的漳州同善堂藥店

2020-12-22 海峽記憶
薌城區修文西路的同善堂舊址
同善堂舊址歐式風格裝飾
薌城區青年路的同善堂舊址大門

公私合營漳州同善堂聯合製藥廠「大補丸」說明書

創辦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漳州「同善堂」藥店,坐落在修文西路(舊稱西橋街)西段尾端,歷經了200多年的歷史,可算是漳州乃至閩南地區赫赫有名的中藥房。同善堂因其古法炮製的「烏雞白鳳丸」而馳名,如今「同善堂」和它的「烏雞白鳳丸」已成為老漳州的一份文化記憶。

漳州同善堂的創辦人叫周廷揚,浙江省嘉興府秀水縣人。周廷揚喜愛鑽研中醫學,通曉脈理,尤其著重探求各種藥性。他力主於診病處方必同時講求藥品選擇或再經炮製,以求更好的藥效。因此,周廷揚給病者診病處方後,療效尤為顯著。他雖未正式懸壺濟世,但因其醫術高明早已蜚聲於鄉親好友之間。

相傳,清代大學士蔡新的母親患病,諸醫束手無策。蔡新告假回鄉侍奉,同時請來御醫診治,「亦未見起色」。蔡新便請州縣代為徵聘良醫,各地雖有許多保薦前來診治者,但仍無療效。後來府道薦送周氏前去診治,經其審慎診斷開了處方,但是服藥後,卻療效不顯。周氏細心觀察病情並認真研究藥物後發現,「治療沉痾久病者,不宜用生藥,而應多用炮製之藥」,因而恍悟到,這正是服藥後未見速效的主因。此後,凡是藥物須加炮製者,周氏親自遵法炮製,煎熬進送。結果,同樣藥方經炮製後服用,蔡新母親的疾病得以霍然痊癒,一時間,周廷揚聲名大噪。後來經鄉親好友的鼓勵與支持,周廷揚正式於漳州開設同善堂藥店。起初藥店經營規模不大,經周廷揚悉心指導,誠信經營,投資擴大了製藥部分的業務,加上大學士蔡新對周廷揚的醫術讚賞有加,使同善堂的診病、製藥業務日漸興旺,求醫拈藥者日增。

過了20餘年,同善堂開基人周廷揚因其髮妻不習慣閩南生活,堅決要回原籍浙江秀水,周廷揚只好留下長子周壽彭在漳州繼續經營這家藥鋪,並叮囑今後周家要代代將同善堂的醫術傳承下去。

周壽彭謹記父訓,繼續誠信經營,做「良心藥」。其根據周家單傳秘方,研製生產上市的有「十全大補丸」「安宮牛黃丸」「醉蝦素」「烏雞白鳳丸」等,經過多年的努力使同善堂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取得新的發展。特別是精製「烏雞白鳳丸」應市,得到了老百姓甚至海外華僑的一致好評。 了解烏雞白鳳丸的製作過程, 會發現後面是一顆「不忘初心、注重醫德、誠信製藥」的赤誠之心。 烏雞白鳳丸的製作,對選料和炮製工序十分講究。製作之前,每一味中藥材都得重新翻曬和烘焙並仔細剔除雜質。所選的雞是渾身沒有雜毛的白絨烏雞。中藥材和處理過的白絨烏雞分別蒸煮,然後摻合在一起,再經過反覆舂、碾、篩幾十道工序下來,便成了粉末。藥房裡還有一口大銅鍋,那是用來熬製天然蜂蜜的,須把蜂蜜熬成粘稠得幾近麥芽糖狀,再用這麥芽糖狀的蜂蜜像和面那樣,把「粉末」團起來,捏出一小塊一小塊,而後用戥稱,使得每一小塊重量一致,再雙手搓成小圓球狀的藥丸。給藥丸裹上一層專用的薄紙,盛入蜂蠟製成的圓球蠟殼裡封密,最後在藥丸外殼上加蓋印章,每兩丸裝入一個硬紙盒,一批新製作的烏雞白鳳丸便可以面市了。

和現今的藥盒一樣,烏雞白鳳丸的盒子裡也有一張「說明書」。之所以加上引號,是因為與其說是說明書,不如說是防偽標誌,任是誰,即使是管事的叔公們,也無法在那「說明書」上辨別出一個清晰的文字。但偏偏買烏雞白鳳丸的人就認這張如「天書」一般的說明書,要是盒子裡沒這張天書,他們會認為不是正宗的漳州「同善堂」烏雞白鳳丸。這張「說明書」恰恰是同善堂百年信譽老店的最好見證。烏雞白鳳丸被譽為婦科三大聖藥之一,作為祖國藥庫中著名藥劑流傳至今。

回顧同善堂過去的歷史,它之所以能夠歷經200餘年而不衰,其根本所在,是以治病救人為經營宗旨,凡診病、製藥無不講求療效與藥效,注重醫德,保證質量。另一方面,「同善堂」對社會又是樂善好施、救急救民,從而獲得了很高的讚譽。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大家都熟知這是北京同仁堂藥房的古訓。同樣,創設於十八世紀的漳州同善堂,對中成藥的製作也同樣恪守著這樣的誠信經營理念。同善堂人視質量如生命,將誠信融入藥品製作的每一個環節。同善堂藥店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分量準確,因而受到海內外顧客的歡迎。 正因為同善堂人注重醫德,誠信製藥,才有了漳州古城這家傳承200多年的老店。(本文源自《閩南日報》 朱雙浩 文 林南中 圖)

版權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公眾號聯繫(0596-2595655),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陳曉平:將軍、善堂與晚清汕頭城市自治
    (吳滔:《紅線本可遷就:〈英國公共檔案館檔案〉所見清末汕頭的地產爭端》)外馬路德國領事館引文表明,1888年以前汕頭同濟善堂就已存在,地址在德國領事館(今外馬路149號汕頭市文化館)附近。1900年春丘逢甲撰寫的汕頭同文學堂《稟稿》稱:學堂「權就汕頭同濟善堂開辦」。由此可知,同濟善堂的最初地址在今外馬路129號。
  • 漳州三中舉行百年校慶|漳州市第三中學|漳州|百年校慶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1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賴雅紅)一百年篳路藍縷,風雨兼程;一百年櫛風沐雨,弦歌不輟。前日,漳州市第三中學迎來百年華誕,漳州三中校友代表400餘人及3600多名全體師生歡聚一堂,共同為母校慶生。
  • 姊妹攜手話短長,深澳合作促發展 ——我校赴澳門同善堂學校訪問交流
    5月9號至10號,我校胡云東副校長帶隊一行10人赴澳門同善堂學校開展交流學習活動。去年10月30日我校與澳門同善堂中學締結姐妹學校在深圳市民中心正式籤約,翌日澳門教育暨青年局領導及同善堂中學一行6人即到我校進行參觀交流活動,今年5月9日我校胡云東副校長帶隊回訪。
  • 漳州三中舉行百年校慶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1月2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賴雅紅)一百年篳路藍縷,風雨兼程;一百年櫛風沐雨,弦歌不輟。前日,漳州市第三中學迎來百年華誕,漳州三中校友代表400餘人及3600多名全體師生歡聚一堂,共同為母校慶生。
  • 可漳州這門「千年絕技」卻鮮為人知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9日訊 據閩南日報微信報導 連日來,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成功申遺刷遍了朋友圈,可你知道嗎,在漳州有一項非遺技能——漳州中藥炮製特色技術傳承千年,正等待走出「深閨」綻放新生。一介草木,與漳州歷史接續血脈,已近千年。
  • 成都醫保局曝光135家違規定點零售藥店
    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店連鎖有限公司金牛區交大路藥店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店連鎖有限公司金牛區一環路北三段藥店四川省喜悅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金牛區馬鞍北路藥店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錦江區海椒市街第二藥店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錦江區均隆街藥店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錦江區經天路藥店四川省華安堂藥業零售連鎖有限公司武侯區科華街藥店
  • 成都曝光135家違規定點零售藥店 並中止醫保協議(名單)
    康宏堂大藥房  高新區萬和大藥房  高新區紫馨大藥房  利民連鎖子云藥店  四川省華安堂藥業零售連鎖有限公司金牛區撫琴街藥店  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店連鎖有限公司金牛區長慶路藥店  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店連鎖有限公司金牛區交大路藥店  四川海王星辰健康藥店連鎖有限公司金牛區一環路北三段藥店
  • 漳州程溪菠蘿:一「旺」百年,海峽「來」儀
    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通訊員 周志榮 藍毅輝 攝致富果、「菠蘿樓」……百年來,來自海峽對岸的緣分,令這個閩南小鎮翻開了富民史的新篇章,也延續了文脈傳承的新裡程漳州程溪菠蘿:一「旺」百年,海峽「來」儀東南網12月2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 2018上海浦東德善堂夏令營邀請函
    上海德善堂創辦於2016年,是一家公益業餘讀經與全日制讀經私塾,一直秉承王財貴教授「及早老實大量快樂讀經」讀經教育理念。
  • 漢口花樓街洪益巷培心善堂與抗戰孩子劇團
    抗戰教育研究會將孩子劇團的團員們被安排在培心善堂的組成部分——培心小學住宿。2013年,培心善堂舊址花樓街洪益巷28號。 劉寶森攝位於漢口洪益巷28號的培心善堂,「原指南禪林,清雍正七年(1729年),守道徐率紳民建於漢口八角亭(今洪益巷)」。
  • 漳州「牙醫世家」歷百年:三代人中出了7名牙醫
    原標題:漳州「牙醫世家」歷百年:三代人中出了7名牙醫   原標題:漳州有個牙醫世家一家三代7名牙醫牙醫世家第三代劉偉吉,在衛生服務中心當牙醫至今30多年。  早報訊 (記者蘇凱芳 通訊員鄭德鴻 文/圖)去年本報曾報導漳州有個家族出了23名眼科醫生,無獨有偶,在漳州還有另一個類似的醫生世家,出的都是牙科大夫。這就是有著近百年牙醫歷史的洪氏家族,一家三代出了7名牙醫。
  • 漳州東坂後禮拜堂:百年西式教堂昔日省府風華
    院子中央,有一個呈長方形的教堂主樓,教堂很老舊了,據說有百年歷史了,牆體貌似主要以花崗巖石塊壘砌而成。教堂坐北朝南,沿著10級的臺階走上去,就是教堂大廳,教堂主樓是兩層,不過,在大堂上面還建了一個主塔,主塔四面是三角形,上面就立著一個莊嚴的十字架。正值午後,大門緊閉,教堂裡除了一位看守,沒有其他人,顯得格外安靜。在這位看守同意並開了門後,記者得以進去拍照。
  • 山西百年中藥老字號傳承中醫經典
    作為晉商發源地,山西流傳下來的眾多百年老字號企業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其中,山西百年中藥老字號廣譽遠積極傳承中醫經典,弘揚國粹文化。 炮製定坤丹和龜齡集等藥物所需的部分藥材。  據介紹,廣譽遠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中藥品牌,距今已傳承了475年。鼎盛時期的「廣譽遠」以「廣幫」名震全國,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藥材及成藥躉買躉賣批發商,曾與同仁堂、胡慶餘堂、陳李濟並譽為「清代四大藥店」。廣譽遠的龜齡集和定坤丹的處方和炮製工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探訪過程中,記者們首先看到的是姜炭的製作技藝,姜炭是一道傳統老工藝。
  • 美食鬥陣行,好吃在漳州,第二站「鄭水根滷味館」老字號傳承
    美食鬥陣行,好吃在漳州說到漳州,老早之前就聽到小夥伴們在吹捧「玩在蘇杭兩州,吃在福建漳州」,細細的品味一下,確實是有幾分道理,在「玩」這方面可能真的算不上「特別優秀」還有漳州這個充滿閩南地域風情的地方,對於「吃」這一方面,我們可是很認真的,真的就不輸給任何一個地方了呢。阿卷也沒有偷懶,如果你們有來漳州這邊玩的話,必經之地就是我們的漳州市區,至少會在那邊吃上一頓吧!
  • 漳州百年中山,許你一個鬧市裡的寧靜
    漳州中山公園,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公園,始建於1919年11月,園中許多物建築見證著漳州百年的發展,1996年還獲得福建省人大頒發的「環境優美獎」。在距離博愛碑不到一百米的地方,有一個漳州解放亭。亭子的上方被鬱鬱蔥蔥的大樹遮擋住,許多老人坐在亭子裡乘涼,聊著家國大事。
  • 漳州:一封從月港出發的家書 訴說滄海橫流的百年夢想
    一百年前,天一總局這第一家國際民間匯兌局的鐘聲悠遠地響起,國外親人來信從月港靠岸了。信裡,可能是一份思念,也可能是幾許銀錢,更是濃得化不開的鄉愁:家書抵萬金。 天一總局曾經擁有32個跨國分局。在天一總局後人郭伯齡的介紹中,閩南把書信叫做「批」,把幫人帶信賺「郵遞費」的人叫「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