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吃過很多雞,
它們像我們在青年路追過的牛仔褲一樣,
從直筒到緊身、從破洞到喇叭,
以十年一個輪迴起起伏伏,
90年代 燒雞公 在成都興起,
望平街人山人海,
10年後 芋兒雞 重出江湖,
牛王廟正街成了一個傳奇,
3年前 柴火雞 像陣龍捲風,
橫掃了成都的農家樂。
各種吃法的雞迅速流行又迅速消亡,
它們會有輪迴嗎?
燒雞公
在90年代左右,成都燒雞公風靡,當時的 望平街 更是燒雞公一條街,幾乎每家店都在都立著燒雞公的牌子,陣仗壯觀。
{ 燒雞公 }
雖然開了一條街,但最紅火,生命力最頑強的就是益州賓館的燒雞公,這家店並不是益州賓館的,只是他開在 益州賓館 旁邊的天星停車場裡,最早是老房子門口搭的棚子,一半都是操作間,食客就直接把桌子擺在停車場開吃。
據說雞都是老闆家自己開養雞場養的,很多老饕從10幾元一斤吃到30幾元一斤。
雞是 現點現殺現煮,要等四十分鐘左右才能吃到。雞肉紮實不柴,火鍋味道回甜,芋兒軟爛。
雞的內臟也一樣不少地盛在盤子裡,把雞吃完了,火一打開,可以開始湯雞腎、珺肝兒、雞肝、雞血。
後來據說三個老闆分家了,20多年過去,其中一個老闆在東城拐下街活水公園附近重新又開了一家,直接取名益州燒雞公,不知道味道如何。
現在的望平街各種館子無數,沒有人再記得燒雞公。
芋兒雞
2010年左右,芋兒雞又火起來,華陽的 全家福芋兒雞、牛王廟正街的 絕城芋兒雞,都讓人瘋狂,絕城的芋兒雞更是火到把牛王廟正街扎斷。
{ 芋兒雞 }
絕城,小巷矮桌油膩膩的地面,老闆帶著大金鍊子,背著古馳的包包,還沒走到,就能聽到他在喊麥「黑桃勾,黑桃勾在哪兒?」。
走弄了,就會看著他一遍拿著話筒一遍站在街邊發撲克牌,交了押金,你才會收到用來排號的撲克牌。
點菜只能點一次,中途不能加,芋兒又耙又入味,每次去,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想給老闆說:「老闆,可不可以只要芋兒,不要雞啊」。
華陽還不屬於高新區和天府新區的時候,很多成都的吃貨要開車穿城去吃全家福芋兒雞。
最有名的就是 佘記,開了19年帶動了整個向陽街,到了飯點,半條街都是吃芋兒雞的。
後來絕城開了無數分店沒有人再會專程去排隊,佘記也被華陽迅速崛起的更多美食代替。
板慄雞
很難相信,居然是喜歡吃麻辣重口味的成都人發明了板慄雞!
據說第一家板慄雞是2006年在成都雙流縣開起來的,2012年左右成都開始風靡,看起就很寡淡的板慄雞,雞湯濃厚板慄軟糯,還有股淡淡的當歸香,這樣的湯鍋居然在成都小火了一陣!
養生雞
除了板慄雞,養生雞也流行過,總府路的 御膳宮 是高檔養生雞湯的代表。中式的裝修,藥膳的鍋底,頗被老一輩人們喜愛。
最神奇的是這個高檔藥膳火鍋,上菜的時候菜盤上會有一條活的金魚。
雞雜火鍋
有一段時間,成都人也熱愛吃雞雜。
川大附近的 鍾宇酸蘿蔔雞雜、肖家河的毛家雞雜、紅星路的黔江雞雜,都是典型的蒼蠅館子,曾火爆一時。
{ 雞雜火鍋 }
但現在成都的雞雜火鍋十個手指就數完了,越來越落寞,似乎成都人突然就不愛了,只偶爾在吃麵的時候點個泡椒雞雜麵或者米線。
雞爪
2013年左右,彭山的二嬢雞爪爪來到成都,那種一抿即化的感覺,讓人突然對 耙雞爪 有了新的熱愛,二嬢雞爪爪菜品不多,雞湯麵和雞爪簡直絕配,清爽的麵條可直接吃,解了雞爪的膩和辣,裹一層雞爪湯湯在面上也是超級過癮。
後來稀溜耙、鬥雞,這些專門做雞爪的店,又紅火了一陣。
炸雞
2013年冬天,《來自星星的你》爆火,全智賢飾演的千頌伊喜歡在初雪時吃炸雞喝啤酒,因為「下雪了,怎麼能沒有炸雞和啤酒」這句臺詞,整個成都在追劇的粉絲們都發瘋了似的到處找韓式炸雞,玉林的明洞炸雞更是天天排隊。
新的韓劇出來,新的「老公」變成了李敏鎬和宋仲基,炸雞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柴火雞
2014年,燒雞公、芋兒雞重新改頭換面,改名柴火雞,頓時紅遍成都。
最早三聖花鄉做農家樂的、做芋兒雞的、整板慄雞的都把自己改成了柴火雞。
華陽的鄉村柴房是成都第一家賣柴火雞的,老闆說柴火雞突然火起來,一個是現在的年輕人圖個新鮮,二是懷念那種柴灶煮飯的感覺,吃的是一種懷舊。
以桌為灶,下面的木材滾滾,廚師就在你面前現炒,呼啦啦的炒大塊的雞肉、放土豆、萵筍、四季豆兒,熱火朝天的燒一鍋,旁邊再烙一圈玉米餅,看著就充滿了鄉野粗狂的味道。
可柴火雞的生意也就紅火了兩年,農家樂們只能迫不得已再次改行,重起爐灶。
成都人民就是如此喜新厭舊,這些雞就像我們曾經追過的烤肉、社區日料一樣,慢慢的落寞,垮掉,被新的菜系替代。
你懷念過這些雞麼?有沒有一刻突然想約群人去農家樂歡天喜地的吃個燒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