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是什麼?

2021-02-13 古詩詞賞析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來表現戰爭、矛盾或重大變革到來之前的緊張氣氛,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句是什麼,作者是誰?今天,一起來弄清楚全詩:

鹹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許渾,字用晦,擅長律詩,技法嫻熟,其詩多寫個人閒適生活,因詩中「水」「雨」字居多,後人以「許渾千首溼」稱之,名篇多為懷古詩,在晚唐影響力很大。

這首詩寫於唐宣宗時期,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對當時晚唐國情的真實寫照。晚唐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唐玄宗怠政引發的安史之亂,揭開了中晚唐的序幕。後期的唐朝面臨最主要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藩鎮割據,另一個就是宦官當權。由於藩鎮掌有大量的軍權,國家經常出現叛亂,常年的戰爭消耗著日漸衰弱的國力,唐朝再難恢復以往的繁榮,同時吐蕃等外族也經常擾亂中原,這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隱患。晚唐宦官長期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每一代皇帝誰來當也是由他們商定。唐文宗時期,多次聯合大臣密謀剿滅宦禍,結果每次行動都為宦官所敗,甚至發生了令人震驚的宦官連殺朝廷六百多位大臣的「甘露之變」,文宗被軟禁至死。晚唐近十位皇帝,約一半都死於宦官,約一半死於丹藥,整個晚唐的命運都在宦官的撥動之間。

後期的皇帝並非沒有勵精圖治的,比如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等。唐憲宗李純重用良臣,削弱了藩鎮的力量,短期內解決了問題,但是犯了和唐玄宗一樣的毛病,有始無終,導致藩鎮捲土重來,他自己被宦官陳宏志所殺。唐武宗李炎廣納言論,善用宰相李德裕,革除弊端,一度使唐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但是一心想要成仙,誤服丹藥而死。至於唐宣宗李忱,更是了不得,他生活上勤儉節約,政治上大力整頓,打敗吐蕃,平息藩亂,限制宦官,一時間國家繁榮穩定,欣欣向榮,創造了「大中之治」,後人美稱「小太宗」,可惜他還是一味想要求長生,死於丹藥。

許渾的整個人生恰處於晚唐時期,這首詩雖然寫於宣宗的大治時期,國家表面上呈現出繁榮的景象,但是背後仍然潛伏著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國家平穩但並不平靜。一日黃昏,他登臨鹹陽城東樓,極目遠眺,仿佛看到了大唐江河日下的形勢,有感而寫下此詩。

起句「一上高城萬裡愁」點題,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基調。接著「蒹葭楊柳似汀洲」一句,寫望中之景,似乎在抒發鄉思之愁。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兩句,繼續寫樓上遠望之景,非常精彩。遠處溪邊的陰雲已起,太陽逐漸落到了樓閣之下,光芒慢慢被掩蓋。在蔭翳的天幕下,鹹陽城東樓上突然捲起了一陣陣亂風,看來是有一場大雨要來了!這是詩人看到的自然實景,同時也是他預想到的國家命途的寫照:藩鎮之亂與宦官危機並伏,大唐的前途並不光明,分明潛伏著一場大的危機。這兩句也間接地表現,詩人內心的愁並不單單是羈旅之愁,還有對國家前途的擔憂。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後兩聯算是懷古詩常用的技法,用秦苑、漢宮作前車之鑑,來給後人以警惕。「行人莫問」幾個字,表現出個人在滾滾歷史車輪前的無助,國家的命運很難因一個人的意志而改變,這就像,譁譁東流的無情渭水,去則不返。

後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大梁,歷時二百八十九年的唐王朝覆滅。

相關焦點

  • 很多人只知「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卻不清楚了,巧妙得讓人驚嘆
    例如「烏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很多人會把以為這齣自於同一首詩。看起來非常連貫,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但事實上卻出自於不同的詩篇。前一句出自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而後一句出自於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那麼你們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一句是什麼嗎?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一樣經典,也是7個字,美得令人沉醉
    與這句詩類似的,還有本期我們要說的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這7個字出自許渾的《鹹陽城東樓》,如今是很有名氣的,不少地方的語文教材都選入了它,很多老師要求全文背誦。但事實上,在古代這首詩其實是被群嘲了千年。它難道真的沒水平嗎?讓我們來讀一讀:《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半句是什麼?絕妙詩句背後,是時代的悲歌!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朝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中的名句,這位許渾老哥名氣不大,《唐詩三百首》入選兩首五言詩,加起來也不夠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打上一個回合,現如今,我們用這句詩來比喻局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化之前的肅殺跡象,那麼,在當時的許渾面前,究竟有著怎樣的局勢變化呢,先看全詩,一首非常工整的七律: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
  • 晚唐最驚豔的一首詩: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
    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朝代:唐代     作者: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沉 通:沈)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 「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何進不了《唐詩三百首》?大家質疑什麼?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般來說指的是有大事要發生了,因而氣氛開始漸漸緊張。很多人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以表示自己有危機意識。然而,如果遇到真正了解這句話的行家裡手,那些常常念叨「山雨欲來」的人,或許就要尷尬了。因為首先一個問題,他們或許就答不上來:「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上下句是什麼?」
  •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前面一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本期我們要說的是著名詩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鹹陽城東樓》,僅僅7個字,卻氣象萬千,頗有風雲際會,呼之欲出的大境界,那麼此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實同樣精彩和巧妙,連起來讀更加的雄渾壯闊。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一句是什麼?僅7個字,卻寫出獨一無二的美
    古詩中誕生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和金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並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它的上下句,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如今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來形容大事發生前的風起雲湧之勢。這句詩出句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這是一篇流傳了1000多年的千古名篇。
  • 君不見,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拾得物外通靈句,儘是人間唯美詩《君不見》曉東集句系列作品之七君不見·風滿樓作者:艾曉東(集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秦樹晚,漢宮秋。送客添新恨,聞笛憶舊遊。2.君不見,長江日夜東流水,兩岸蘆花一釣船。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浦雨連天。身何處,心渺然。借問釣魚者,持竿多少年。
  • 耿合眾:山雨欲來風滿樓
    新高考,就這樣來了!為了讓第三批試點省市提前進入新高考的狀態,語文、數學、外語全國統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其餘選擇性考試科目,則由各省自行命題。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正應了那句話,命題老師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出來!所以,面對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學生之所以感覺考了個寂寞,是因為從頭到尾,那些套路試題沒有了。導數大題中恆成立有解、極值點偏移、同構哪裡去了?解析幾何大題橢圓拋物線、定點定值問題在哪裡?立體幾何大題平行垂直、二面角求解建系坐標法呢?等等,還有好多,不一而足。
  • 山雨欲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山雨欲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省略,指預示有事情發生。出自:鬱達夫《大風圈外》:「這一種不平,怨憤,與被壓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實在還不只是一個教會學校裡的輿情。」近義詞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山雨欲來是中性成語,可作定語;指預示有事情發生。山雨欲來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山雨欲來(shān yǔ yù lái)成語釋義:「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省略,指預示有事情發生成語出處:鬱達夫《大風圈外》:「這一種不平,怨憤,與被壓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實在還不只是一個教會學校裡的輿情。」近 義 詞:山雨欲來風滿樓成語用法:可作定語;指預示有事情發生。
  •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經歷了什麼,這句詩有沒有深刻的寓意呢?
    我們還是自己來欣賞這首詩吧。二、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深刻的寓意嗎?在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他評價這首詩的時候說:當時長安何至如此?詩人語多太過也。所謂的深刻寓意,往往是指借寫景來暗喻時事或者託物喻志。這也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常常被後人使用的原因。用來比喻局勢在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吳昌祺認為,假如許渾有此意暗示時局的話,未免太過,當時的唐朝廷還不至於山雨欲來。
  • 七國之亂前,山雨欲來風滿樓
    劉濞在在江都富麗堂皇的王府裡等來了自己兒子的棺槨。劉恆是個厚道人,棺材是上等木材,扶柩的隊伍,是諸侯王規格。但劉濞仍然很生氣,就跟漢使者說:「天下姓劉的,都是劉太公的種,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何必送到這裡!」於是,就打發扶柩人又把兒子抬去了長安。
  • 唐代詩人許渾的10首名詩,山雨欲來風滿樓
    1、鹹陽城東樓唐代: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2、金陵懷古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 「山雨欲來風滿樓」「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些詩句你知道出處嗎?
    山雨欲來風滿樓【原義】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鹹陽城東樓》【許渾】一上高樓萬古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創作背景】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此詩大約是許渾於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監察御史的時候所作。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詩人登高賦詩表達對國家未來的擔憂。
  • 山雨欲來風滿樓!十句寫風的古詩詞絕唱,千古名句感受人生百味!
    山雨欲來風滿樓。語出唐代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風是狂風暴雨的前哨,這是「要出大事的風」,是」憂心忡忡的風「。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語出宋代詞人秦觀《滿庭芳》。風搖翠竹,像是有人在穿過庭院,風又吹開了屋門「咯吱」一聲,該不會是老朋友來了吧?這是「驚喜的風」。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語出宋代詩人林升《題臨安邸》。身在曹營,心不在漢。偏據杭州的南宋朝廷,早已失去了收入中原之志。這是丟了人生理想,玩物喪志的風。
  • 山雨欲來風滿樓,東奔西走何日休?
    如果還有疑問,看一下央視財經特約觀察員許樹澤的說法:「著名的物理學家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分享過一個非常重要的認知技巧,一個東西名字叫什麼根本不重要,關鍵的核心是它到底是什麼。」許樹澤解釋,「回歸到事物的本質,無論電子菸叫什麼名字,它的本質就是煙,菸草的本質就是一種提供快感會帶來健康隱患的上癮物質。
  • 山雨欲來風滿樓 ——《出口管制法》解讀
    在《出口管制法》出臺以前,我國的出口管制的相關規定散見於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有關出口管制的行政法規以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所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這些規定相對鬆散且年代久遠,在實踐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亟待一部綱領性的法律來統籌協調。在此背景下,《出口管制法》應運而生。
  • 實力至上教室第8話:山雨欲來風滿樓
    非常有趣的是,很多此類小說/動畫裡人設是為劇情服務的,即想寫故事,按照大綱列好劇情,依次發展出人設NPC,藉此來表現故事,但「力學」是不一樣的。力學劇情是為人設服務的,而且是完完全全的為人設服務。所以在這部番裡,劇情根本不重要。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One Earth 6月刊論文精選
    通過減輕我們對地球系統的壓力來解決主要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但我們也必須提高人類系統的復原力。國際討論和協定正在努力恢復自然世界的運作,系統思維方法可以使我們更好地查明和解決例如全球供應鏈中的弱點。但是,我們的社會制度所特有的系統性不平等、不公正和種族主義等問題,將被證明是最大的挑戰。極端事件會在實質層面造成衝擊和破壞,自然和經濟系統的不穩定性會加劇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