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合眾:山雨欲來風滿樓

2021-02-13 耿合眾

2021年1月23日至25日,臘八剛過去,新年的氣氛也漸漸地濃重了。放眼塞外關內,寂寞沙洲冷,一片肅殺料峭。

此時,史無前例的新高考八省聯考,正在悄無聲息的拉開帷幕。這次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包括後續的改卷、志願填報、錄取全程模擬新高考。

這八省是第三批開始試點地區,分別是遼寧、河北、福建、湖北、重慶、江蘇、廣東和湖南。在新高考中,這八個省市將採用3+1+2的模式,而不是之前的3+3模式。

在上海與浙江進行新高考改革試點後,北京、天津、海南、山東成為第二批試點省市,如今又有八省進入新高考行列。

新高考,就這樣來了!

為了讓第三批試點省市提前進入新高考的狀態,語文、數學、外語全國統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其餘選擇性考試科目,則由各省自行命題。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新高考,是和舊高考相比,高考還是高考,就是多了一個「新」字,思考對「新」的理解,莫過於「回歸」二字。

1977年恢復高考後,從1978年開始,全國統一命題。1985年上海試點單獨命題,2002北京自主命題,到2006年,全國大部分省市自主命題。如今的新高考,又逐漸回歸到全國統一命題,然後又分為一二三卷而已。

這次八省聯考,就是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所謂適應性考試,換言之,給新高考確定一個方向,是一次預演,是壓力測試同時也是目標檢測。這次的命題特色、命題風格,將給高中教育帶來一次深遠的變革。

我們知道,考試如何考,將徹底改變老師怎麼教,學生如何學的問題。

考試結束,許多學生出考場就崩潰大哭,大言簡直就是煉獄,尤其是數學,學生說感覺考了個寂寞。

有學生坦言:我覺得我好像愛上數學了,因為在愛的人面前,人的智商基本為零。

學生普遍的感受是,數學複習了大半年,感覺白學了。那些老師重點講的都不再是重點,老師給的秒殺技能,沒有了用武之地;老師強調的套路,卻無路可套;而老師沒有講到的,反而卻成了考點,變成了重點,甚至難點。

正應了那句話,命題老師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出來!

所以,面對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學生之所以感覺考了個寂寞,是因為從頭到尾,那些套路試題沒有了。導數大題中恆成立有解、極值點偏移、同構哪裡去了?解析幾何大題橢圓拋物線、定點定值問題在哪裡?立體幾何大題平行垂直、二面角求解建系坐標法呢?等等,還有好多,不一而足。

那些熟悉的題型不見了,那些經常訓練的套路沒有了,那些模來模去的熱點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雙曲線照樣也可以考大題,點線面關係的歐拉公式也可以通過大興機場的曲率來呈現,數列的遞推關係又重現江湖,正態分布的規律認知也能填空題壓軸,複數竟然也可以難一些,就連選擇題第一題集合,也不是算一算就能搞定的。

思維!思維!思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而問題的關鍵是,數學學習的理性思維,我們還有沒有?如果沒有,我們究竟在學什麼?如果有,我們還能找到多少?

沒有了考綱,沒有了考試說明,命題老師的思路更加開闊,少了束縛,就像鳥兒能自由地展開翅膀,藍天在召喚,但是大地還在腳下。

所有的這些,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一個目標,那就是回歸。回歸教育的初心,回歸教學的本質,回歸高考的目的。從八省聯考數學試題裡,我們至少應該讀出,也應當讀出引導教學回歸的良苦用心。

什麼才是重點?什麼才是能力?什麼才是數學思維?什麼才是核心素養?這套試題通過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甚至令人寂寞的結局,就是要給深陷傳統套路的師生,以當頭棒喝,刷題就是自尋死路,套路就是死路一條,沒有思維的學習就是刻舟求劍,船都走遠了,靈魂找不到依託,即便下水苦苦尋覓,也是一場空。

這次的八省聯考,吹響了回歸的號角,釋放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學,老師務必要理順教考關係。尤其促進老師反思,如何從狹隘的解題教學中跳出來,實踐再一次證明,死記硬背,機械刷題與題海戰術的收益是非常低下的,甚至是無效的,如何引導學生的關注點從「解題」向「解決問題」、從「做題」向「做人做事」轉變,也許更應當是這次考試帶來的最大收穫。

為什麼要這樣考?對於許多學生的寂寞,老師應當從中看到的是警告,是棒喝,是善意的提醒和委婉的告誡。教育的功利化傾向,已經到了極其危險的境地,是繼續推波助瀾毀人不倦,還是懸崖勒馬回歸本真,擺在人們面前兩條路,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八省聯考試題的變革,以數學為例,從考查內容上來看,是教育目標在考試中的提煉,從知識到能力,再到素養與價值,所學內容都將是會考查的內容。從考查要求來看,基礎與綜合併駕,應用與創新齊飛,而每一道試題都有一個清楚的情境,或者情境活動,在這些簡單或者複雜的情境活動中,引領教育的回歸,回歸到培養人這個根本任務上來。

面對新的變革,實際上是理性的回歸。最好的辦法是以不變應萬變,別再三年高考,兩年趕課,然後一年複習了。盯著急功近利必然會失去真正的教育,而常識就是回歸常識,從落實四基入手,在培養四能上下功夫,關注素養的達成,不在花拳繡腿上做表面文章,而在情境活動裡做事做人,自然就會做題與解題了。

沒有套路是最實在的路,無招也是最有效的招。八省聯考試題,給我們帶來考的思索,也帶來學的反思,更是帶來教的回歸。


相關焦點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是什麼?
    「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經常被人引用,來表現戰爭、矛盾或重大變革到來之前的緊張氣氛,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上句是什麼,作者是誰?今天,一起來弄清楚全詩:鹹陽城東樓唐·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半句是什麼?絕妙詩句背後,是時代的悲歌!
    「山雨欲來風滿樓」,唐朝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中的名句,這位許渾老哥名氣不大,《唐詩三百首》入選兩首五言詩,加起來也不夠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打上一個回合,現如今,我們用這句詩來比喻局勢即將發生重大變化之前的肅殺跡象,那麼,在當時的許渾面前,究竟有著怎樣的局勢變化呢,先看全詩,一首非常工整的七律: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
  •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前面一句更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本期我們要說的是著名詩句「山雨欲來風滿樓」,出自《鹹陽城東樓》,僅僅7個字,卻氣象萬千,頗有風雲際會,呼之欲出的大境界,那麼此詩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它的上一句其實同樣精彩和巧妙,連起來讀更加的雄渾壯闊。
  • 很多人只知「山雨欲來風滿樓」,上句卻不清楚了,巧妙得讓人驚嘆
    例如「烏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很多人會把以為這齣自於同一首詩。看起來非常連貫,不管是句式還是內容都如出一轍,但事實上卻出自於不同的詩篇。前一句出自於李賀的《雁門太守行》,而後一句出自於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那麼你們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一句是什麼嗎?
  • 晚唐最驚豔的一首詩: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一句
    鹹陽城東樓 / 鹹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朝代:唐代     作者: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沉 通:沈)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 「山雨欲來風滿樓」的上句一樣經典,也是7個字,美得令人沉醉
    與這句詩類似的,還有本期我們要說的這句「山雨欲來風滿樓」。這7個字出自許渾的《鹹陽城東樓》,如今是很有名氣的,不少地方的語文教材都選入了它,很多老師要求全文背誦。但事實上,在古代這首詩其實是被群嘲了千年。它難道真的沒水平嗎?讓我們來讀一讀:《鹹陽城東樓》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 「山雨欲來風滿樓」為何進不了《唐詩三百首》?大家質疑什麼?
    俗話說「山雨欲來風滿樓」,一般來說指的是有大事要發生了,因而氣氛開始漸漸緊張。很多人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以表示自己有危機意識。然而,如果遇到真正了解這句話的行家裡手,那些常常念叨「山雨欲來」的人,或許就要尷尬了。因為首先一個問題,他們或許就答不上來:「這句話到底出自哪裡?上下句是什麼?」
  • 君不見,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拾得物外通靈句,儘是人間唯美詩《君不見》曉東集句系列作品之七君不見·風滿樓作者:艾曉東(集句)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秦樹晚,漢宮秋。送客添新恨,聞笛憶舊遊。2.君不見,長江日夜東流水,兩岸蘆花一釣船。蟬響夕陽風滿樹,雁橫秋浦雨連天。身何處,心渺然。借問釣魚者,持竿多少年。
  •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一句是什麼?僅7個字,卻寫出獨一無二的美
    古詩中誕生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成語和金句,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並不知道出處,也不知道它的上下句,比如本期要和大家說的「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如今仍被廣泛地使用著,用來形容大事發生前的風起雲湧之勢。這句詩出句唐代詩人許渾的《鹹陽城東樓》,這是一篇流傳了1000多年的千古名篇。
  • 山雨欲來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山雨欲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省略,指預示有事情發生。出自:鬱達夫《大風圈外》:「這一種不平,怨憤,與被壓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實在還不只是一個教會學校裡的輿情。」近義詞有:山雨欲來風滿樓,山雨欲來是中性成語,可作定語;指預示有事情發生。山雨欲來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山雨欲來(shān yǔ yù lái)成語釋義:「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省略,指預示有事情發生成語出處:鬱達夫《大風圈外》:「這一種不平,怨憤,與被壓迫的悲啼,以及人心躍躍山雨欲來的空氣,實在還不只是一個教會學校裡的輿情。」近 義 詞:山雨欲來風滿樓成語用法:可作定語;指預示有事情發生。
  • 七國之亂前,山雨欲來風滿樓
    劉濞在在江都富麗堂皇的王府裡等來了自己兒子的棺槨。劉恆是個厚道人,棺材是上等木材,扶柩的隊伍,是諸侯王規格。但劉濞仍然很生氣,就跟漢使者說:「天下姓劉的,都是劉太公的種,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何必送到這裡!」於是,就打發扶柩人又把兒子抬去了長安。
  • 唐代詩人許渾的10首名詩,山雨欲來風滿樓
    1、鹹陽城東樓唐代:許渾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2、金陵懷古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 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經歷了什麼,這句詩有沒有深刻的寓意呢?
    我們還是自己來欣賞這首詩吧。二、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有深刻的寓意嗎?在清代吳昌祺《刪訂唐詩解》中,他評價這首詩的時候說:當時長安何至如此?詩人語多太過也。所謂的深刻寓意,往往是指借寫景來暗喻時事或者託物喻志。這也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這句詩常常被後人使用的原因。用來比喻局勢在重大變化前夕的跡象和氣氛。吳昌祺認為,假如許渾有此意暗示時局的話,未免太過,當時的唐朝廷還不至於山雨欲來。
  • 「山雨欲來風滿樓」「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些詩句你知道出處嗎?
    山雨欲來風滿樓【原義】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氣氛。《鹹陽城東樓》【許渾】一上高樓萬古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創作背景】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鹹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此詩大約是許渾於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監察御史的時候所作。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詩人登高賦詩表達對國家未來的擔憂。
  • 山雨欲來風滿樓!十句寫風的古詩詞絕唱,千古名句感受人生百味!
    山雨欲來風滿樓。語出唐代詩人許渾《鹹陽城東樓》。風是狂風暴雨的前哨,這是「要出大事的風」,是」憂心忡忡的風「。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語出宋代詞人秦觀《滿庭芳》。風搖翠竹,像是有人在穿過庭院,風又吹開了屋門「咯吱」一聲,該不會是老朋友來了吧?這是「驚喜的風」。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語出宋代詩人林升《題臨安邸》。身在曹營,心不在漢。偏據杭州的南宋朝廷,早已失去了收入中原之志。這是丟了人生理想,玩物喪志的風。
  • 山雨欲來風滿樓,東奔西走何日休?
    了解完電子菸的品類問題,再來就輪到第二個重點,即地方監管機構是否有執法權。雖然以下只是新勢力的分析論點,大部分包括猜測,但希望能夠解開讀者們心中的疑慮。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政府通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這件事。
  • 山雨欲來風滿樓 ——《出口管制法》解讀
    在《出口管制法》出臺以前,我國的出口管制的相關規定散見於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有關出口管制的行政法規以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所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這些規定相對鬆散且年代久遠,在實踐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問題,亟待一部綱領性的法律來統籌協調。在此背景下,《出口管制法》應運而生。
  • 實力至上教室第8話:山雨欲來風滿樓
    非常有趣的是,很多此類小說/動畫裡人設是為劇情服務的,即想寫故事,按照大綱列好劇情,依次發展出人設NPC,藉此來表現故事,但「力學」是不一樣的。力學劇情是為人設服務的,而且是完完全全的為人設服務。所以在這部番裡,劇情根本不重要。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One Earth 6月刊論文精選
    通過減輕我們對地球系統的壓力來解決主要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但我們也必須提高人類系統的復原力。國際討論和協定正在努力恢復自然世界的運作,系統思維方法可以使我們更好地查明和解決例如全球供應鏈中的弱點。但是,我們的社會制度所特有的系統性不平等、不公正和種族主義等問題,將被證明是最大的挑戰。極端事件會在實質層面造成衝擊和破壞,自然和經濟系統的不穩定性會加劇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