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的考試當中,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一直是個重要的考點,根據歷年的考試來看在備考這節的知識時需要按照全題型備考,但是主要以客觀題為主。大家在掌握這節知識的時候需要到規律的變現及啟示以及相應的例子進行反選。所以為了加強大家對這節知識的理解,今天老師對這節知識進行深度的解讀。
一、知識回顧
二、深度解讀
在理解個體身心發展規律這節知識點的時候我們可以主要記住表現以及對應的啟示,在記憶的時候同學們可以通過掌握關鍵詞去進行記憶。
順序性:強調的是整體的一個發展方向的問題,那這個發展方向是不可逆,不可跨越的。比如人的思維是由直觀動作思維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嬰兒的頭尾率體現的就是身體心理發展上的順序性,不可逆不可跨越。所以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循序漸進,不能拔苗助長。
階段性:強調的部分階段具有的特點,所面臨的發展矛盾和任務都是不同的。比如小學階段的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所以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根據階段進行施教,不能一刀切一鍋煮。
不平衡性:強調的是發展速度的問題,發展速度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同一方面不同速,比如人的身高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兩個生長高峰期,而在其他的時期趨於平緩。二是不同方面不同步,比如對於初中生身體發展與成人無異,但是心理發展不成熟,說明初中生心理發展與身體發展不在同一步調。所以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抓關鍵期。
互補性:強調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身身互補,比如盲人眼盲耳聰。二是身心互補,比如身殘志堅。所以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揚長避短。
個別差異性:強調的是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群體與群體的差異,比如男生與女生兩個群體,二是個體與個體的差異,比如有的人聰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所以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因材施教。
三、火眼金睛
不平衡性與個別差異性
不平衡性:指的是同一個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之間的比較
個別差異性:指的是不同人之間的比較
四、試題再現
1.【單選題】在兒童的身心發展中,某一時期某一方面的發展特別迅速,其他階段相對平穩,這一現象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個別差異性
D.不平衡性
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個頭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發展速度的問題,發展速度有兩個方面的表現,第一方面同一方面不同速,比如人的身高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兩個生長高峰期,而在其他的時期趨於平緩。第二方面是不同方面不同步比如對於初中生身體發展與成人無異,但是心理發展不成熟,說明心理發展與身體發展不在同一步調。題幹中的表述符合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題選C。
2.【單選題】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階段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2.【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個別差異性強調的是群體與群體的差異,比如男生與女生兩個群體,個體與個體的差異比如說有的人聰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所以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因材施教。題幹中所說的正是個別差異性的啟示。故本題選D。
3.【單選題】失明者通過聽覺,觸覺,嗅覺等方面的超常發揮得到補償是指個體身心發展的( )。
A.互補性
B.差異性
C.相似性
D.階段性
3.【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互補性強調身身互補,比如盲人眼盲耳聰,身心互補比如身殘志堅。題幹中的表述正是失明者在視覺受損後其他感覺進行彌補體現的就是互補性的表現。故本題選A。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