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筆試中,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點,主要以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的題型進行考查。考生在備考時注意對規律的理解區分、把握規律對應的教育啟示以及理解材料分析性的單選題。所以本文將針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整理,並輔以相應的習題,以便各位考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個體身心發展規律這一知識點。
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別差異性,可以用口訣「不斷不順差」進行記憶。
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一)具體表現
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二)教學啟示
教育工作者應按照發展的序列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等等都是有違身心發展順序性規律的。
備考提示:該規律強調個體身心發展的方向與過程,常見描述形式「從或由……到……」,比如人的思維發展是由直觀動作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到抽象邏輯思維。
二、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一)具體表現
個體的發展是一個分階段的連續過程,前後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的更替的,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的過渡做準備。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徵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二)教學啟示
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決定教育工作者必須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在教育教學的要求、內容和方法的選擇上,不能搞「一刀切」,還要注意各階段間的銜接和過渡。
備考提示:該規律強調個體身心發展過程中會分階段進行,並且不同階段的特點、矛盾、任務、水平等是不同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發展階段的特點開展教育,不能超出這個範圍。比如不能「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成人化」。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一)具體表現
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
(二)教學啟示
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要適時而教,即要在兒童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期及時的進行教育。
備考提示:該規律重點強調的是個體內部同一方面或者不同方面發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包括發展開始的時間、過程中的速率、結束的時間等等。
四、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一)具體表現
這種協調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兒童發展的重要保障,它使這些兒童不至於因某種生理機能的缺陷而嚴重地阻礙其整體發展水平的實現。這一規律,也是對殘疾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依據。
(二)教學啟示
要求教育應結合學生實際,揚長避短,注重發現學生的自身優勢,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五、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一)具體表現
個別差異性在不同層次上存在。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徵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二)教學啟示
教育必須因材施教,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積極因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展。
備考提示:該規律強調的是個體外人與人是不一樣,需要把不同個體進行比較,所以經常表現出來的是「有的……有的……」。
知識整理就到這裡了,下邊一起來做兩道題鞏固一下吧。
1.【單選題】針對青少年兒童的教育不能「揠苗助長」「陵節而施」,而應該適應兒童的「最近發展區」,這是因為其身心發展具有( )。
A.順序性 B.不均衡性 C.個體差異性 D.遺傳性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是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教育工作者應按照發展的序列進行施教,做到循序漸進。「拔苗助長」、「陵節而施」等等都是有違身心發展順序性規律的。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2.【單選題】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發展期現象,這體現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個別差異性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個體身心發展規律,個體身心發展規律有兩個表現,主要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題幹強調都是個體內部不同方面不同步,故本題選擇C。
相關推薦:
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
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各學科匯總】
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教師資格考試練習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教師資格證考試一年考幾次?(各省匯總)
中公講師解析
掃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白皮書」領取【教資筆試白皮書】
回復「0121」獲取【教資模擬卷+掌上寶300題】
回復「3021」查看【中學學段主觀題必背60題試題及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