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的作用就是控制血壓,讓血壓保持穩定,不會有太大波動。可以防止出現心血管疾病,對於預防心臟、腦梗、腦出血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生活中卻出現了一直吃降壓藥,最後還是腦出血的情況,患者家屬一直沒有想明白是怎麼回事。
上個月急診科送來一位患者,已經有6年高血壓病史,據患者家屬說患者平時一直吃著降壓藥,這次突然出現腦出血他們也很意外,不知道問題出現在哪裡。經過醫生詳細詢問,發現該名患者在服藥中至少犯了3個錯誤。
01吃吃停停,一看血壓降了就停藥,血壓升了再繼續吃
雖然看起來平時都一直吃,但是究竟有沒有按時吃,恐怕只有患者自己心裡清楚。少部分患者吃降壓藥一直抱有僥倖心理,自認為聰明,測量血壓穩定了,就停個一兩天,過幾天發現血壓再次上升了,趕緊拿藥繼續吃,認為反正有降壓藥,沒必要一直吃。這麼想的人一般是覺得降壓藥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想吃吃一段時間停一段時間,對身體造成的副作用會更小一點。沒想到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發生了腦出血的情況。降壓藥不是尋常藥物,病好了停了也沒事,隨便停服降壓藥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很容易導致病情加重,對血管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一定要按時服用,不能吃吃停停。
02總是吃一種降壓藥害怕會產生耐藥性,幾種藥品換著吃
醫學上將高血壓分為三級,一級是輕度高血壓,二級是中度,三級是高度,每個人的血壓狀況不一樣,吃的藥也不一樣,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嚴重程度開具藥品。如果患者在一定期間內血壓有所下降,並且保持穩定,可以更換藥物。但是必須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不能自己隨便用其他藥物替換,更不能幾種藥物來回換著吃。若是患者在和病友交流的過程中,聽信他人,自行購買、更換藥品,不僅不能控制血壓,甚至會給身體帶來危害。降壓藥沒有耐藥性這個說法,如果患者感覺降壓效果降低了,這不是因為耐藥性,而是病情變化了。
03吃多了會產生副作用,擅自減少藥量
這個問題是很多患者擔心的,也是常犯的錯誤,認為不管是什麼藥,長期吃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其實不會,降壓藥的作用是保護血管,長期服用很安全,雖然會產生很小的副作用,但是這些副作用和高血壓帶來的併發症比起來根本不算什麼,也就是說,只要服用降壓藥的益處遠遠高於壞處,就必須要按時服用降壓藥,不能擅自減少藥量。更何況藥量並不是隨便定的,而是根據患者的病情來決定,剛開始先少量服用,逐漸增加或減少,定期監測血壓變化,如果血壓一直處於平穩狀態,就說明藥量是合適的。
高血壓雖然可以通過藥物控制,但是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叮囑進行,不能隨意更換、減少、停止用藥,否則血壓一旦失去控制,就會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