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派在我們很多人的字典裡當然是貶義詞,指人們當前一套背後一套,這樣的人顯然是不真誠不可信任的。
但是他們進入社會中就會呈現出兩種狀態,一種是在職場遊刃有餘,深得領導的器重,另一種則是被人們所唾棄,很難有好的發展。
其實孩子也會有兩副面孔,當然和兩面派有著本質的區別。
因為孩子都是純真的,他們的兩副面孔並不會帶有任何的功利心,只是一種由內而發自然而然的表現形式。不過如果孩子真的是「窩裡橫、外面慫」,到底好不好呢?
強強的媽媽每次說到這個兒子就一臉的無奈,在家裡強強簡直是個小霸王,想要什麼就必須立刻得到,否則就在地上撒潑耍賴。
誰說話他都不聽,只要有一點不順心,立刻就會表現出來,直到父母妥協為止。
但奇怪的是,一出門強強就像變了一個人,周圍的鄰居都說強強是個乖孩子,不像其他男孩子那樣調皮搗蛋,只是緊緊的跟在爸爸媽媽身邊,不亂跑也不發脾氣,完全就是一個天使降臨。
1、對於安全感的需求
孩子都需要安全感,只有在家裡,在父母的身邊,不管是周圍的環境還是周圍的人,都讓孩子覺得非常的信任,所以他們才會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才敢對父母發脾氣。
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是愛他們的,不管發生什麼,在父母身邊自己都會最有安全感。
但是在外面卻不同,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讓他們的安全感頓時失去。
這樣的場合讓他們非常的不適應,所以會顯得很拘束,不敢亂說話也不敢亂跑,只有靜靜的呆在父母身邊才能找到他們熟悉的安全感,讓人看起來就會非常的聽話。
2、教育方式不同
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聰明很多,他們有時會通過一些小伎倆去觀察周圍人的反應。
比如在家裡,他們最初的哭鬧也許只是試探家人對他們的容忍度,如果一旦發現自己哭了之後要求就會被滿足,那麼他們就會樂此不疲,自然而然的會變得非常霸道。
但是在外面卻不同,外面的人不會像家裡人那樣包容孩子,所以在嘗試撒潑幾次無效之後,孩子就會變得比較乖。
但是這也許會讓孩子壓抑,所以導致他們有時回家後會變本加厲的發脾氣,只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
3、尋找自我存在感
現在很多父母忙於工作,往往會忽視對孩子的關注,而孩子的本身都是非常敏感的,他們天生就對父母有一種強烈的親近感。
當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忽視之後,便會通過一些方式去表達出自己的不滿情緒,只是這些表達方式未必完全正確,所以有時會撒潑。
因為他們想要因此判斷父母到底愛不愛自己,是否關心自己,只有在得到父母及時的反饋之後,孩子才能夠確定自己在父母心裡的地位。
但是在外面他們並不需要這麼做,所以才會表現出來孩子在家裡和在外面呈現出兩種特性。
1、不願自己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在家裡已經習慣了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包辦。
那麼他們的動手能力就會缺乏,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享受被父母寵愛的感覺,認為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服務為自己妥協。
所以在遇到任何問題時,他們都不會去想辦法主動解決,而是等著父母為他們搬開絆腳石。
這樣的孩子在步入社會之後很難獨立的面對生活,面對困難更是手足無措,想要逃避。
2、以自我為中心
在父母溺愛為中長大的孩子,由於家裡所有的人都會遷就他們,所以會導致他們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他們遇到問題,總是習慣性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完全忽視對方的感受,這自然會影響他們的人際交往,讓他們在社會中很難立足。
3、創造力減弱
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遠遠高於我們成人,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這種優勢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
所以在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孩子對事物時刻保持好奇心,這會讓他們更願意去探索,否則孩子的能力只會被抑制。
1、給予孩子安全感
父母要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才能對世界充滿信任,相信身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當孩子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中成長時,他們的情緒自然是非常開心快樂的,所以孩子才會在家裡表現的那麼肆無忌憚任意妄為。
如果孩子在外面變得膽小,那麼很有可能是父母給予的安全感不足。
當孩子覺得只有父母在身邊的時候才是安全的,那麼這樣的安全感其實是片面的,只有讓孩子能夠很好的適應各種環境,才意味著他們真正的感到了安全。
2、引導孩子與人分享
孩子在家裡習慣了享受一個人獨吞所有,所以他們會認為自己有著很大的所有權,甚至認為只要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都能夠擁有。
這樣的孩子當然不太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這樣他們其實會收穫的更多,讓他們更加的開心。
3、及時和孩子溝通
溝通是父母了解孩子最有效的手段,只有父母願意花時間和孩子平等的溝通,才能夠了解孩子真正的在想什麼。
這時父母應該對孩子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對孩子的想法作出及時的反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這樣才能讓孩子更願意表達,讓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
4、教會孩子表達情緒
孩子有的時候呈現出兩幅面孔,其實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這時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儘量引導孩子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教會孩子儘量控制情緒,也許這些並不容易,但是如果孩子真的能夠做到,無疑會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