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局裡開超市跨界社區商業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北京低端產業疏解和居民生活消費帶來的商機讓郵局也開始涉足社區商業戰場。繼2017年3月起海澱郵政局的80餘家網點開設菜店,近日,朝陽郵政局也宣布所轄的水碓子、高碑店路、慧忠北裡等5個網點的惠民超市開始試營業。郵局有著顯而易見的網點優勢,但是與專業的社區商業運營商相比,在消費趨勢和商品運營方面還是「小白」,目前郵局內的超市運營都由合作夥伴運營,並在後期與金融業務相結合。

  超市混搭郵局

  超市裡做餐飲、便利店內賣淨菜,商業業態的突破性發展不斷湧現,賣柴米油鹽的超市也開進了郵局。北京商報記者在中國郵政慧忠北裡網點走訪發現,該郵政營業廳門口已掛上「郵zhi生活」的標牌,營業廳內,業務櫃檯還在正常工作,不過約有1/3的面積已放置了五組貨架,配有糧油調料、日用小商品、零食飲料、雞蛋蔬果等產品。由於還在試營業階段,仍有部分貨架為空置狀態,貨品價籤也未標全,超市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大部分居民還不知道超市開業,營業額大概每天有三四百元。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該郵政超市內的大部分商品價格要低於其他超市,通常售價4元一瓶的脈動飲料在該超市標價3.6元。該超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郵zhi生活超市裡的大部分貨品價格低於市場價5%-10%左右,並且根據顧客在郵局辦理業務情況還會有相應的折扣優惠。

  據了解,郵局通常在下午5點關門,惠民超市開業以後,即使郵局下班停止辦理業務,超市也會繼續營業到晚上10點。

  最早於今年3月開始,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海澱區提出要增加便民蔬菜銷售網點建設,考慮郵局網點多、覆蓋面廣、離居民區近,而且利用既有設施,海澱區商務委與郵局開展合作。據了解,海澱郵政局17個支局、107個網點已開設菜店80餘家。

  將進朝陽130餘個郵局網點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郵zhi生活超市由朝陽郵政局與北京四海官鑫海鮮市場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目前超市背後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四海官鑫海鮮市場有限公司負責。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顯示,北京四海官鑫海鮮市場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1日,主要經營範圍為承辦北京四海官鑫海鮮市場,銷售水產品、糧油、肉、禽、蛋、蔬菜、水果、調料、茶葉、定型包裝食品、飲料、酒等。該公司李總經理告訴記者,市場本身有常年合作的蔬菜、水果供應基地,所以價格比批發市場、超市等便宜。李總經理表示,一方面是與郵局合作,提供便民商品答謝老儲戶;另一方面響應商務委號召,在朝陽區大量低端產業被疏解騰退之際,及時通過便民超市彌補社區居民的消費空白。

  在郵局網點的選擇方面,李總經理告訴記者,公司會和郵政方面協商,根據現有營業廳的面積、周邊居民消費情況選擇具備超市改造條件的網點,計劃在2018年初,將便民超市推進到朝陽區的130多個郵政網點。海澱郵政局也對拓展便民超市網點有所規劃,北京市郵政公司海澱分公司電商分銷局負責人麻軍曾對媒體表示,「今年,我們還將挖掘自身的網點資源優勢,開設100-200平方米的郵樂便民超市3家,20-40平方米的郵樂便民店若干家。在全區66家郵政儲蓄支行開設金融客戶優惠購菜等服務,讓更多周邊居民在享受郵政服務的同時,還可以享受政府菜籃子服務的方便與實惠」。

  運營能力待考

  李總經理透露,郵zhi生活超市根據便民定位,蔬菜水果鋪貨比例會佔一半以上,附加米麵糧油、日用商品等。同時,牛羊肉、海鮮水產等更多生鮮品類也會在一兩個月以後陸續上市。

  在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看來,生鮮便利店較高的租金、運營成本,市場較謹慎,深入到社區「最後一公裡」的商家有限,不足以滿足居民需求。郵局網點一般深入建在社區內,相比單純郵政業務,增加生鮮、便民商品經營是很好的嘗試,在推進過程中,也有不少難點需要克服。一方面在於經營者對消費者喜歡的商品品牌、種類較難把握,成熟零售商通常都有專業的經營能力與很廣泛的市場調研數據,通過累積的資源、經驗,可以精準定位,合理安排鋪貨。另一方面,由於生鮮產品損耗率較高,需要投入大量運營成本,如果在保管、物流運輸等方面處理不當,則會造成大量損失,這是生鮮零售一直要解決的瓶頸。

  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實習記者 徐天悅/文 徐天悅/攝影

(責任編輯:吳曉薇)

相關焦點

  • 郵局跨界賣菜前景如何?仍存種類少渠道單一等問題
    截至目前,北京郵政已在全市範圍內建成30多家這樣的惠民驛站,南京等地的郵局也開設了此類業務。從寄信去郵局到買菜去郵局,郵局為什麼這樣轉型?跨界經營前景如何?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水碓子郵局就專門把營業廳約100平方米的地方重新裝修,建成了一個以銷售新鮮水果蔬菜為主、商品種類豐富的便民超市。去年,北京市拆除違章建築、治理「拆牆打洞」,整治城市環境,規範商業經營。在此過程中,一批臨街民宅首層改建成的菸酒行、賣菜點、麵館、雜貨店進行了清理,一時間,社區裡乾淨了許多、清靜了不少,但老百姓感覺生活不方便成了新問題。
  • 郵局跨界賣咖啡 這裡寄出的信有沒有咖啡香?
    今年6月份,廈門市商務局、廈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12部門就印發《廈門市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發展實施方案》,也推動了便利店適應消費升級趨勢,提高消費便利性和居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完善我市便民商業設施。一名業內人士說,這也推動傳統零售業便利店的「跨界」升級。  記者走訪中發現,在呂嶺路一家便利店內,店門口設置了兩三個座位,顧客可以坐下吃早餐、吃夜宵、喝飲料。
  • 寄信件人變少 南京部分郵局跨界賣菜
    走進這個惠民超市,正面牆上"郵政電商綜合服務體驗區"字樣特別醒目,兩側及中間的貨架上擺放著30餘種蔬菜等農副產品,品種豐富;另一邊的展櫃裡,還擺放著電吹風、電飯煲、電水壺等家用電器。郵政支局局長彭芸介紹,惠民超市裡面的不少商品,都是原產地直供的,沒有中間環節,所以價格就比較實惠,"所有蔬菜源頭上就會有檢測,檢測合格了才能到這邊銷售。"惠民超市是怎樣開到郵局的?彭芸介紹,這樣的跨界其實是綜合考慮、資源整合的結果。受網際網路衝擊,郵政網點客流量越來越少,"想通過建惠民超市的方式,讓附近居民來網點辦業務的同時,還能順便買點菜。"
  • 萬科、保利、綠地、碧桂園跨界社區生鮮
    近年來萬科養豬、恆大造車、格力地產做醫療器械等地產商頻頻跨界接二連三地入局相關產業賽道。在收割豬肉、新造車、醫療器械市場的同時,地產大佬們也開始瞄準社區生鮮超市、社區團購等不同業態,搶佔生鮮零售市場。萬物市集是萬科首個自營新零售品牌,是融合了生鮮零售、日常零售、餐飲美食、生活服務、特色體驗等多個功能模塊的社區生鮮超市。在萬物集市開業後的次年1月,萬科趁熱打鐵,繼而推出新業態「V-24生鮮時選」,加速社區生鮮零售布局。V-24生鮮時選定位生鮮體驗店,包含有24小時無人便利店和精選生鮮超市兩種模式。
  • 傳統行業「跨界」尋求突破,廈門沙坡尾一郵局咖啡店成網紅打卡點
    臺海網12月8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日前,沙坡尾一家「跨界」賣咖啡郵局成為網紅打卡點,吸引眾多遊客注意。本報記者昨日走訪發現,這家試運營兩周的郵局,綜合辦理多種業務,甚至吸引外地郵政人員前來參觀。記者走訪了解到,這種跨界經營模式,正在傳統業態中煥發出新活力。
  • 郵局試點零售業跨界賣菜 各國郵政系統如何轉型?
    郵局試點零售業「跨界」賣菜 各國郵政系統如何轉型謀發展?  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提起郵局,很多人的印象還是綠綠的郵筒、散發墨香的報紙和各式各樣的信封郵票。但是如今,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郵局已經「跨界」開起了菜市場。  受網際網路衝擊,郵政網點客流量近年來日益減少。
  • 各大超市跨界購物中心 家樂福、歐尚、沃爾瑪各具特色
    然而,商業物業的租金卻水漲船高,大賣場等零售企業微薄的利潤幾乎全部貢獻給地產商。為此家樂福(需求面積:3000-15000平方米)、沃爾瑪、歐尚、永旺、物美、大潤發、華潤萬家(需求面積:8000-15000平方米)、步步高等知名超市紛紛跨界商業地產,自建購物中心。
  • 海澱魏公村開社區商業e中心啦!24小時便利店+超市+書吧……
    近日,小編從海澱區商務局獲悉,2020年將在全區70%以上的社區實現八項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同時實現社區商業e中心在各街鎮全覆蓋。擬完成80個便民網點建設任務。、肉類、水產熟食、主食、日配等餐桌商品以社區一日三餐和便民服務為基礎升級為海澱社區商業e中心經過改造的超市發魏公村店以「超市+24小時便利店+社區商業e中心」
  • 郵局試點零售業「跨界」賣菜 各國郵政系統如何轉型謀發展?
    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提起郵局,很多人的印象還是綠綠的郵筒、散發墨香的報紙和各式各樣的信封郵票。但是如今,北京、南京等地的一些郵局已經「跨界」開起了菜市場。  受網際網路衝擊,郵政網點客流量近年來日益減少。此前有報導稱中國郵政正著手發展便利店業務,進入零售市場。
  • 新世界、萬科、中鐵打造的社區MALL 隱藏著社區商業的通關公式
    >消費者構成:公寓年輕群體、周邊居民家庭   主力品牌:百佳精品超市、梅沙社區營地、liking fit24小時健身、無印良品MUJI等   江燕路萬科裡是廣州海珠區地鐵上蓋的物業,採用「獨棟裙樓+街區」組合而成的半開放式商業街區建築形態,裙樓與街區之間,以連廊、手扶梯和下沉廣場連接,打破傳統街鋪的單調格局
  • 把城市裡最好的Mall縮小搬到社區,就是理想社區商業嗎?
    戴德梁行商業地產部助理董事溫苑雯認為,社區商業未來將是大家情感發生的地方。松哥油燜大蝦副總裁付育則在現場拋出一個疑問:「把城市裡最好的Mall縮小搬到社區,就是理想社區商業嗎?」      無論經驗、結論或疑問,每一位社區商業參與者的實踐與思考,都有可能一點點改變中國社區商業的未來格局。
  • 青島寄信業務依然活躍 "商業信函"成郵局主力
    12月6日記者走訪了南京路、寧夏路 、香港中路上的數十家超市、小賣部,發現均沒有信封賣。     在八大湖小區的小商店,記者問老闆王先生有沒有信封賣。     「這都什麼年代了,哪裡還有人買信封呀 !我們早就不進貨了。」王先生對記者說,「我不進信封好幾年了。」他告訴記者,以前手機沒有這麼普遍,還有不少市民到店裡來買信封。
  • 關於社區商業創新之道,看看他們怎麼說
    六意超市拓展負責人 陳波   超市品牌可以說是社區商業的基礎配套,現在的社區商業有2種情況,一種是新社區,入住率低,人口流向不確定,商戶落地經營發展不明確;另一種是老社區六意超市現在在福建區域約有兩百三十多家,主要仍是面向住宅社區及寫字樓等街區地帶。
  • 公園裡的Mall,廣州萬科商業打造「封面級」社區商業
    樂觀的一面,指向提供便捷、滿足日常高頻需求的「家門口的生意」——社區商業。這一年新開業的社區Mall,不乏行業新範本。在廣州,尚城萬科裡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項目。12月24日,位於廣州黃埔臨港經濟區、商業體量約6.5萬㎡的尚城萬科裡正式開業。
  • 餐廳裡開食品超市 濟南首家淘最義大利亮相恒隆廣場
    9月19日訊  古馳店賣咖啡、香奈兒大樓開西餐廳……跨界混搭正成為全新的商業模式,而在濟南,這種模式也已變為現實。今天,濟南首家意式混搭餐廳淘最義大利亮相恒隆廣場,食品超市開在餐廳裡,零食隨手帶回家。   超市裡開餐廳,餐廳裡開超市,這是歐美流行多年的商業模式。「市民在餐廳吃完飯,順手就能買些食品回家,這種集合店的模式可以滿足市民追求便利的需求。」
  • 家樂福在華涉足商業地產 北京自建賣場上海開社區超市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零售業巨頭家樂福剛剛在北京的四元橋開了一家新店,這家新店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家樂福第一次自己買地皮、自己建的大賣場。 家樂福北京四元橋店是它在北京的第20家大賣場,也是今年在北京新開的第二家門店。
  • 推動社區商業發展,北京鼓勵連鎖超市建社區直營門店
    近日,市商務局聯合多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社區商業發展,進一步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更好地滿足市民多樣化、便利化生活需求。北京還將鼓勵發展社區便民商業新模式,探索設立移動餐飲售賣車、智能廂式便利設施、蔬菜直通車等非固定網點,彌補空間不足帶來的社區商業短板。在鼓勵融合發展方面,鼓勵連鎖超市在社區新建直營門店,擴大連鎖規模,支持超市企業創新轉型,對電子價籤、智能貨架、自助收銀等賣場進行數位化升級改造。
  • 開在社區商業中心裡的上海小吃店 為何晚上開賣"四大金剛"
    原標題:夜市經濟| 開在社區商業中心裡的上海小吃店,為何晚上開賣「四大金剛」  豆漿、油條、大餅、餈飯糕,這「四大金剛」是上海人對於早點的經典記憶。  但在浦東高橋鎮的社區商業中心「紅坊」裡,一家經典上海小吃店在早市並不開張,而要到傍晚才開始供應「四大金剛」,卻備受周邊居民的喜愛,每天食客至少上千人次,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其他地方的市民慕名而來。  有上海小吃情結的店老闆
  • 老牌商業超市發如何玩轉社區 未來5種業態並存
    在超市發立足社區,探索零售發展新思路,不斷創新經營、強化管理,擴大規模,拓展市場的過程中,超市發一步步實現著「根植於社區的一流零售商」的企業願景。  作為北京的一張商業名片,北京超市發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市發」)越來越適應目前國內零售經濟的巨變,對行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 商業回歸社區,該如何走?看青島優農社區超市新業態
    商業回歸社區,該如何走?看青島優農社區超市新業態2020/10/23 13:55:57 來源:財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近期,青島優農立足於當下社區商超發展狀況,通過不斷地實地走訪調查,認為在商業回歸社區這個大發展趨勢下,只有深耕社區,離顧客更近一步,真正做到了解社區顧客結構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