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區商業創新之道,看看他們怎麼說

2020-12-16 贏商網

  10月30日,由贏商網福建站主辦的第21期【海峽會】城市沙龍「社區商業創新之道」於福州三坊七巷唯美客文創聚落圓滿落幕。

  

  本期沙龍邀請到了中輝集團、泰禾商業、三盛商業、萬科廣場、太古城、羅源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唯美客、遇見水、7-ELEVEN、小米、大圓小圈、六意超市、牛啤堂等企業代表們。

  

  在贏商網福建公司總經理範興坡的主持下,針對「目前做社區商業最大的問題和風險是什麼?」、「從基礎生活消費場所到生活的會客廳,如何看待社區商業的標準化與個性化?」兩個話題,到場的嘉賓各自分享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嘉賓觀點分享(按現場嘉賓發言順序)

  牛啤堂福州區域運營負責人 朱勇:對社區品牌來說,經營與租金壓力仍是很多品牌的主要問題,而我們社區底商,最重要的是「客流問題」,到家業務的興起,對社區實體店造成一定的衝擊,品牌應迎合外賣業務去發展。

  品牌從成長到穩定,需要長期的市場教育,但是部分品牌如酒吧這類的其實不用,因為有很多渠道正在幫我們做好這件事,所以酒吧品牌的痛點不是市場,而是經營時間和周邊環境。像一些商圈資源很好的地方,目標客群就很精準,但同樣的,酒吧只能做社區商業或者街區商業,它是有時段性的,屬於夜場、夜色經濟類。正因如此,它有跟社區商業形成矛盾性,社區住戶要休息,酒吧深夜要營業,一靜一鬧變成對立面,造成鄰裡關係不和,需要耗費時間去解決這個問題。

  

  白馬路萬科廣場項目負責人 洪毅堅

  社區商業項目容易受建築形態與天氣影響,如開放式街區的社區商業,它的公共區域的使用存在很大爭議,住宅與商業之間的距離過近,導致鄰裡關係難以處理。同時,部分社區商業的業態定位不同,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社區商業附近的住戶不來該商場消費,來的都是外面的年輕人。社區商業無法服務自身社區客群需求,客流就會向外流動。但是這種情況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它需要時間去調整、尋找解決之道。

  

  六意超市拓展負責人 陳波

  超市品牌可以說是社區商業的基礎配套,現在的社區商業有2種情況,一種是新社區,入住率低,人口流向不確定,商戶落地經營發展不明確;另一種是老社區,配套成熟,便利店等容易扎堆入駐,競爭力高,這時候的品牌就顯得有選擇性。很多時候,品牌的屬性決定了它們的去留和發展方向。六意超市現在在福建區域約有兩百三十多家,主要仍是面向住宅社區及寫字樓等街區地帶。

  

  三盛i33城市廣場招商副總 林中良

  只有了解周邊環境與客群需求,才能明確項目定位,做一個定製化的商業板塊。五四北商圈周邊的入住率是非常可觀的,但目前僅有五四北泰禾廣場這一個項目,因此它的商業發展是很有前景的。項目要具有個性才能引流,三盛i33城市廣場將兒童業態佔比拉到50%以上,從招商開始就做好個性化選擇,同時我們將文創、娛樂等方式納入可選擇的範圍內,做一個多元化的商業社區。

  

  唯美客文創聚落園區拓展總經理 林侃

  交通地鐵網的建立,對社區商業衝擊力度是很大的,它方便了人們在城市裡來往,也更容易將客流導向商圈,因為那裡有更多的可選擇性。因此我認為,未來商業是要分級、分時段的。社區商業主要服務於生活日常,但它可以發展成周末帶有娛樂性質的商業,分時間段去經營,從而留住社區客流。

  有些品牌IP它是自帶客流的,不管你開在哪裡,都能吸引到「粉絲」。包括唯美客本身有很多樂隊,這些樂隊都有著「私域流量」。唯美客通過生活美學空間的模式,去打造文創空間,打動周邊客流,為客群日常生活培養生活美學。

  

  大圓小圈負責人 闕榮清

  品牌吸客需要商場互動支持。一些門店選址位置偏僻的品牌吸引客流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封閉區塊來說,因此不少品牌都需要商場的支持。一些新進入市場的品牌,它需要花時間去培育、教育市場,這時候商場的支持其實可以為品牌省去很多複雜的流程。

  小圓小圈是一家專業培訓兒童平衡車BMX、承辦相關活動賽事的兒童遊樂品牌。其定位及客群明確,平衡車作為一項親子互動非常密切的活動,它的客群是非常大的,但同樣的因為品牌的特性,它的場地選址肯定有一些受限。

  

  泰禾商業營運中心總經理助理 王誼傑

  社區商業當前屬於「弱勢群體」,很多品牌更樂意進入購物中心,它不會去考慮社區商業,我們常見的超市、便利店等,幾乎成為我們認為的社區商業的固定模板。事實上,它是沒有辦法完全做到娛樂和生活需求相結合的一種業態規劃,體量、租金、運營投入等都是阻攔社區商業發展的根源問題,還包括處理鄰裡關係等等。

  社區商業被框死在一個盒子模式裡,作為運營方需求的是「生命力強」的品牌,很多品牌在社區商業中還沒開始「廝殺」就虧損倒閉了。因此兩方的作用應該是融合,填補對方的空白。

  遇見水創始人 蔡安娜

  品牌要選擇對的業態。社區商業品牌要想存活,主要是看這個品牌是否選擇對了業態,它是否滿足了周邊客戶需求。遇見水是兒童親子水教育品牌,在門店選址上,必然是要看周邊的家庭客群的佔比,包括二胎的數量、家庭消費水平等考量。此外,線上的時間成本逐漸讓人們更偏向於線下的實際體驗,抓住線下的客戶才是社區商業要做的事情。

  小米福建省市場經理 徐洪捷

  小米是自帶客流的品牌,眾所周知小米的利潤很低,那麼坪效、租金、人手這方面就要在條件內達到最大優化,同樣這也是很多品牌困擾的問題。品牌常見的尷尬就是客群重疊、客流局限性,小米也會有這樣的困擾。以前小米的優勢就是它什麼都可以做,從跨界聯合到產品線生產到各種賽事等。但是當下很多品牌都在做聯動,客群的可選擇空間更廣泛了。當我們的優勢不再是獨有的優勢的時候,就要對現有客流進行流通導向,商戶間、商戶與項目間進行客流對導,達成共贏。

  中輝集團總裁助理兼商業管理中心總經理 許澤泉

  社區商業的體量限制其發展,體現在品牌的數量、業態等。同時,盒子+街區式的商業模式固化且單調。開發商的訴求決定了社區商業的性質,當項目規模越大,自持有的越多,可做選擇越廣。

  當下社區商業本末倒置。現在的開發商都在從地產角度做社區商業,很容易陷入銷售困局,回歸本源,做長久經營,才是社區商業生存之道。未來,一個MALL就是一個IP,他們都會擁有獨立個性,這也是社區商業的最終發展結果。

  太谷城招商運營總監 翁鈞

  很多項目的IP強大,它的生產能力也很強,一個項目周邊的環境、配套、入住率都是這個項目發展方向的基本要素。太谷城項目目前處於招商階段,很多的問題都考慮過,然而消費群體的流動性很廣泛,就算是正在經營的項目,仍然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運營,將問題逐一擊破。

  福建榕寧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運營開發總監(7-ELEVEn) 楊榮

  如今,區域間的信息差被網際網路打破,線上回歸導流線下,在行業大背景下,產生不可逆行的發展道路,各大品牌之間跨界聯合,搶佔超市客流的對手可能是做服飾的,搶佔餐飲的可能是做服務的,這是一個急速發展的時代,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個競爭對手會是誰。

  7-ELEVEn在消費者眼裡不是一家便利店,它是一家自帶流量的「網紅」,店內的鮮食佔比50%,它的客群也更加的精準精確。目前7-ELEVEn全球有6萬多家,11月7日福州首店便能開業,按如今發展趨勢來講,等它開業了,也沒人知道它究竟會搶佔誰的客流。

  現場花絮

相關焦點

  • 社區商業到底怎麼玩?看看這些大咖怎麼說
    在常態化社區商業的發展下,社區商業的功能性和群眾日常生活習慣決定了家庭消費機率。 普道富僑公司的精英管理團隊為富僑的創新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必將給富僑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普道富僑公司運營管理重慶富僑總店,兼具富僑品牌管理和資本運作等職能,目前正在籌備建設富僑健康社區、富僑康養莊園和富僑健康服務共享平臺。
  • 他們是「社工之星」!來看看哪個社區的
    與其他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同心之越」黨建聯盟,共同開展各類活動20餘場,受益群眾3000餘人,在群眾中取得了良好的反響。為解決社區經濟基礎薄弱的現狀,她帶領社區兩委班子,一方面積極招引能人和項目,開闢收入來源,另一方面狠抓精細管理,夯實社區經濟基礎。
  • 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京商生活字〔2020〕46號各區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特此通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 北京市郵政管理局 2020年11月12日 關於進一步促進社區商業發展的若干措施
  • 約克郡·成長天地|商業主題化運營 社區商業創新模式
    在城北金州商圈,約克郡以其卓越的眼光,看到區域居住者對教育培訓資源的迫切需求,將其作為商業地產全新突破口,並針對當前教育培訓市場痛點,將各類優質教育資源帶到社區,打造成長天地教育主題商業。,約克郡·成長中心打破傳統商業經營模式,實現「教育+商業」新模式的轉變,從商業模式、課程體驗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探索創新。
  • 金科商業不斷創新 全新理念讓社區商業更美好
    購物中心、主題Mall是城市名片,但真正讓市民經常產生消費的是社區商業,社區商業消費佔整體商業結構的60%-70%,可見其重要性。2015年,社區商業依舊有序發展,開始出現領頭品牌與企業。如,世茂推出52+mini mall、萬科的2049系開始進入運營、花樣年基於社區商業的根底,結合輕資產的運營路徑將走上文旅商業新模式。
  • 中迪·紅星商業廣場 舉行新社區商業價值品鑑會
    新社區商業價值品鑑會現場。   華西城市讀本訊(記者 羅軒 攝影報導)7月29日上午,中迪·紅星商業廣場舉行新社區商業價值品鑑會,各路商界精英、經濟學者、意向投資客戶等齊聚於此,共同探討、分享新社區商業的發展之道。
  • 從社區賣菜之爭看不反壟斷,創新創業就機會渺茫了
    現代經濟發展,既需要阿里、騰訊、華為這樣的大企業,彰顯我國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的偉大成就,更需要更多的創業創新企業展現我們社會的寬容和經濟活力。經過改革開放後四十多年的發展,各行各業已經出現了很多巨無霸企業,這是好事,他們掌握了大量的資本和資源,進入了良性發展軌道。但不能把心思用歪了。
  • 社區團購:從新型商業模式中尋找社會創新力量
    2020年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對社區團購商品價格、市場壟斷、限制競爭、大數據殺熟等9方面做出限制。「除了補貼帶來的不當競爭外,我擔心的是社區團購成為山寨產品的集散地。」一名資深行業人士表示。然而,因為採取社區團購模式而終於生存下來的企業卻表示,新的渠道給了他們推廣社區化服務的機會。
  • 合生商業斬獲2019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年度商業項目創新思維獎...
    2019年8月8日,以「潮·聚」為主題,由贏商網發起主辦的「2019中國商業地產創新大會」在北京圓滿落幕,並頒發一系列商業地產年度獎項。   合生商業集團榮獲「2019年度商業項目創新思維獎」;合生商業集團常務副總裁蔡仲輝獲得「2019年度商業地產行業引領者」獎項;此外旗下項目北京朝陽合生匯榮獲「2019年度城市十大『夜經濟』商業地標」獎項。
  • 探索社區商業新方向——社區運營
    一個運營中的社區商業會沉澱大量的會員,這些會員平時都是躺在CRM裡睡覺的,只有當他們到達商場之後,才會跟商場發生連接,這是嚴重的資源浪費。社群運營就是一種喚醒沉睡資源的方法,如果做得好的話,也許可以徹底改變社區商業的營銷模式。
  • 商業一線|海岸城:「雲購物」時代的破冰之道
    網際網路龍頭企業的聚集,使得南山區「新經濟」與「新商業」一體兩翼的大格局逐漸呈現。隨著更多新商業項目的湧現,南山海岸城作為深圳最具代表性的購物中心,至今已經歷經十二年發展。在疫情之中,他們表現如何?又做出了哪些應對客流寒潮的舉措?疫情之下的「半年盤點」
  • 關於AI營銷,看看大佬們是怎麼說的
    關於AI營銷,看看業界大佬們是怎麼說的?大中華區艾菲董事總經理&全球艾菲高級副總裁徐浩宇:AI營銷,是科技和創意的實踐,疫情催生和傳統不一樣的模式,各類技術應用都有可能成為創意的一部分。百度商業產品總經理丁燦彪:從用戶洞察到自動定向, 再到個性化創意,AI滲透營銷的每一步。知乎商業市場總經理張炎:疫情的到來加快了人們生活空間的數位化轉型進程。
  • 把城市裡最好的Mall縮小搬到社區,就是理想社區商業嗎?
    城投地產商管總監-沈本能   理想生活方案,我覺得起碼要包含以下七個元素:   首先就是創新,商業的每個年代,都是從創新慢慢發展出來。包括創新業態,我是消費者,去逛購物中心也會看有沒有新東西值得買,所以創新非常重要;   第二是服務到位,如果能超出服務需求預期的話,我會覺得這個商業項目服務非常不錯;   第三在產品銷售、服務體驗等經營方面要產生消費粘性;   第四體驗感要強,要營造適合社交的場景或氛圍
  • 疫情之下,社區商業凸顯優勢!這些優秀的社區商業案例值得學習~
    而在人流相對集中的區域,若小區周邊商業配套不能充分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則會由點到線延展出「社區商業街」的業態。另外,社區商業中心則是社區商業的最高組織形式,一般都由社區底商、社區商業街以及其他高級配套,如酒店、醫院、大型購物中心等共同組成。「因住而商」的特點,決定了社區商業的便利性。
  • 除了零售社區商業中心還能做什麼
    由於社區商業與社區服務業微利的特點尚存,導致了我國社區商業整體發展滯後、業態老舊、創新不足以及靠政策生存的現象。在我國,農貿(菜)市場、傳統社區超市、夫妻雜貨店等仍擔當著社區商業的「主力軍」。目前,入局社區商業的企業普遍以中、小、微型企業為主。中國社區商業工作委員會在一線城市的中心區抽樣調研發現,社區商業的品牌化率、連鎖率均不足20%。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團長自營店模式
    今年的社區團購行業可以說是起死回生,並迅速發展壯大。在全國市場上,十薈團、食享會、興盛優選等近50家平臺先後崛起獲得融資,中小型的團購平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總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對於目前發展最好的商業模式來講,社交電商孕育了很多新的商業模式出來,那麼今天小豬V5社區團購小程序小編將繼續帶來新的一期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這一期我們講團長自營店的商業模式。
  • 商業振興|中海商業西部區總經理張煒:社區商業要和消費者建立情感...
    而在這次疫情中,作為城市消費活力的「毛細血管網「、聚焦」最後一公裡經濟「的社區商業則顯示出了他們潤物細無聲的重要性。立足社區、貼近社區,減少了由於遠距離出行採購帶來的風險,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直接、更有效率的關懷。中海商業目前在成都的三個商業項目均為社區商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有哪些應對動作?對於後續的恢復發展,又有什麼見解?
  • 品牌滲透如何與社區商業聯合打造稀缺體驗?
    本次活動集合「中國社區商業推動地產論壇」、「中國社區商業展」、「「金鄰獎」頒獎盛典暨招待晚宴 」三大板塊,200+商業地產風雲人物、200+連鎖品牌高管精英、300+社區商業名企、300+優質創新品牌等齊聚重慶,共襄首屆「中國社區商業地產節」行業盛會,共議社區商業未來發展之勢。
  • 商業案例分析之「小米」手機的成功之道
    商業案例分析之「小米」手機的成功之道   有人說小米手機還算可以的硬體配置是現有技術的組合,稱不上是重大技術創新。MIUI作業系統是在Android基礎之上做出改進,也沒有太大的新意。而米聊雖然號稱有數百萬用戶,比起QQ來說就小巫見大巫了。筆者作為一名資深的智慧型手機控,也完全同意以上說法。  高規格的硬體配置、MIUI作業系統、米聊,單個說來都談不上什麼重大創新。
  • 力場:做一艘連結社區和商業的大船
    在平臺探索的過程中,又逐步提出了鏈賺的概念,讓區塊鏈在賦能社群經濟方面做出了很多嘗試和創新,也吸引了很多用戶的共同參與。而最終,我們會把投資也做為極其重要的一個定位,讓社區圍繞著投資展開內容和數據的輸出和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