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贏商網福建站主辦的第21期【海峽會】城市沙龍「社區商業創新之道」於福州三坊七巷唯美客文創聚落圓滿落幕。
本期沙龍邀請到了中輝集團、泰禾商業、三盛商業、萬科廣場、太古城、羅源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唯美客、遇見水、7-ELEVEN、小米、大圓小圈、六意超市、牛啤堂等企業代表們。
在贏商網福建公司總經理範興坡的主持下,針對「目前做社區商業最大的問題和風險是什麼?」、「從基礎生活消費場所到生活的會客廳,如何看待社區商業的標準化與個性化?」兩個話題,到場的嘉賓各自分享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嘉賓觀點分享(按現場嘉賓發言順序)
牛啤堂福州區域運營負責人 朱勇:對社區品牌來說,經營與租金壓力仍是很多品牌的主要問題,而我們社區底商,最重要的是「客流問題」,到家業務的興起,對社區實體店造成一定的衝擊,品牌應迎合外賣業務去發展。
品牌從成長到穩定,需要長期的市場教育,但是部分品牌如酒吧這類的其實不用,因為有很多渠道正在幫我們做好這件事,所以酒吧品牌的痛點不是市場,而是經營時間和周邊環境。像一些商圈資源很好的地方,目標客群就很精準,但同樣的,酒吧只能做社區商業或者街區商業,它是有時段性的,屬於夜場、夜色經濟類。正因如此,它有跟社區商業形成矛盾性,社區住戶要休息,酒吧深夜要營業,一靜一鬧變成對立面,造成鄰裡關係不和,需要耗費時間去解決這個問題。
白馬路萬科廣場項目負責人 洪毅堅
社區商業項目容易受建築形態與天氣影響,如開放式街區的社區商業,它的公共區域的使用存在很大爭議,住宅與商業之間的距離過近,導致鄰裡關係難以處理。同時,部分社區商業的業態定位不同,導致了一個現象,就是社區商業附近的住戶不來該商場消費,來的都是外面的年輕人。社區商業無法服務自身社區客群需求,客流就會向外流動。但是這種情況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它需要時間去調整、尋找解決之道。
六意超市拓展負責人 陳波
超市品牌可以說是社區商業的基礎配套,現在的社區商業有2種情況,一種是新社區,入住率低,人口流向不確定,商戶落地經營發展不明確;另一種是老社區,配套成熟,便利店等容易扎堆入駐,競爭力高,這時候的品牌就顯得有選擇性。很多時候,品牌的屬性決定了它們的去留和發展方向。六意超市現在在福建區域約有兩百三十多家,主要仍是面向住宅社區及寫字樓等街區地帶。
三盛i33城市廣場招商副總 林中良
只有了解周邊環境與客群需求,才能明確項目定位,做一個定製化的商業板塊。五四北商圈周邊的入住率是非常可觀的,但目前僅有五四北泰禾廣場這一個項目,因此它的商業發展是很有前景的。項目要具有個性才能引流,三盛i33城市廣場將兒童業態佔比拉到50%以上,從招商開始就做好個性化選擇,同時我們將文創、娛樂等方式納入可選擇的範圍內,做一個多元化的商業社區。
唯美客文創聚落園區拓展總經理 林侃
交通地鐵網的建立,對社區商業衝擊力度是很大的,它方便了人們在城市裡來往,也更容易將客流導向商圈,因為那裡有更多的可選擇性。因此我認為,未來商業是要分級、分時段的。社區商業主要服務於生活日常,但它可以發展成周末帶有娛樂性質的商業,分時間段去經營,從而留住社區客流。
有些品牌IP它是自帶客流的,不管你開在哪裡,都能吸引到「粉絲」。包括唯美客本身有很多樂隊,這些樂隊都有著「私域流量」。唯美客通過生活美學空間的模式,去打造文創空間,打動周邊客流,為客群日常生活培養生活美學。
大圓小圈負責人 闕榮清
品牌吸客需要商場互動支持。一些門店選址位置偏僻的品牌吸引客流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封閉區塊來說,因此不少品牌都需要商場的支持。一些新進入市場的品牌,它需要花時間去培育、教育市場,這時候商場的支持其實可以為品牌省去很多複雜的流程。
小圓小圈是一家專業培訓兒童平衡車BMX、承辦相關活動賽事的兒童遊樂品牌。其定位及客群明確,平衡車作為一項親子互動非常密切的活動,它的客群是非常大的,但同樣的因為品牌的特性,它的場地選址肯定有一些受限。
泰禾商業營運中心總經理助理 王誼傑
社區商業當前屬於「弱勢群體」,很多品牌更樂意進入購物中心,它不會去考慮社區商業,我們常見的超市、便利店等,幾乎成為我們認為的社區商業的固定模板。事實上,它是沒有辦法完全做到娛樂和生活需求相結合的一種業態規劃,體量、租金、運營投入等都是阻攔社區商業發展的根源問題,還包括處理鄰裡關係等等。
社區商業被框死在一個盒子模式裡,作為運營方需求的是「生命力強」的品牌,很多品牌在社區商業中還沒開始「廝殺」就虧損倒閉了。因此兩方的作用應該是融合,填補對方的空白。
遇見水創始人 蔡安娜
品牌要選擇對的業態。社區商業品牌要想存活,主要是看這個品牌是否選擇對了業態,它是否滿足了周邊客戶需求。遇見水是兒童親子水教育品牌,在門店選址上,必然是要看周邊的家庭客群的佔比,包括二胎的數量、家庭消費水平等考量。此外,線上的時間成本逐漸讓人們更偏向於線下的實際體驗,抓住線下的客戶才是社區商業要做的事情。
小米福建省市場經理 徐洪捷
小米是自帶客流的品牌,眾所周知小米的利潤很低,那麼坪效、租金、人手這方面就要在條件內達到最大優化,同樣這也是很多品牌困擾的問題。品牌常見的尷尬就是客群重疊、客流局限性,小米也會有這樣的困擾。以前小米的優勢就是它什麼都可以做,從跨界聯合到產品線生產到各種賽事等。但是當下很多品牌都在做聯動,客群的可選擇空間更廣泛了。當我們的優勢不再是獨有的優勢的時候,就要對現有客流進行流通導向,商戶間、商戶與項目間進行客流對導,達成共贏。
中輝集團總裁助理兼商業管理中心總經理 許澤泉
社區商業的體量限制其發展,體現在品牌的數量、業態等。同時,盒子+街區式的商業模式固化且單調。開發商的訴求決定了社區商業的性質,當項目規模越大,自持有的越多,可做選擇越廣。
當下社區商業本末倒置。現在的開發商都在從地產角度做社區商業,很容易陷入銷售困局,回歸本源,做長久經營,才是社區商業生存之道。未來,一個MALL就是一個IP,他們都會擁有獨立個性,這也是社區商業的最終發展結果。
太谷城招商運營總監 翁鈞
很多項目的IP強大,它的生產能力也很強,一個項目周邊的環境、配套、入住率都是這個項目發展方向的基本要素。太谷城項目目前處於招商階段,很多的問題都考慮過,然而消費群體的流動性很廣泛,就算是正在經營的項目,仍然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運營,將問題逐一擊破。
福建榕寧便利店管理有限公司運營開發總監(7-ELEVEn) 楊榮
如今,區域間的信息差被網際網路打破,線上回歸導流線下,在行業大背景下,產生不可逆行的發展道路,各大品牌之間跨界聯合,搶佔超市客流的對手可能是做服飾的,搶佔餐飲的可能是做服務的,這是一個急速發展的時代,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個競爭對手會是誰。
7-ELEVEn在消費者眼裡不是一家便利店,它是一家自帶流量的「網紅」,店內的鮮食佔比50%,它的客群也更加的精準精確。目前7-ELEVEn全球有6萬多家,11月7日福州首店便能開業,按如今發展趨勢來講,等它開業了,也沒人知道它究竟會搶佔誰的客流。
現場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