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社區商業中心裡的上海小吃店 為何晚上開賣"四大金剛"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夜市經濟| 開在社區商業中心裡的上海小吃店,為何晚上開賣「四大金剛」

  豆漿、油條、大餅、餈飯糕,這「四大金剛」是上海人對於早點的經典記憶。

  但在浦東高橋鎮的社區商業中心「紅坊」裡,一家經典上海小吃店在早市並不開張,而要到傍晚才開始供應「四大金剛」,卻備受周邊居民的喜愛,每天食客至少上千人次,甚至還吸引了不少其他地方的市民慕名而來。

  有上海小吃情結的店老闆

  紅坊就位於張楊北路和花山路口。每當華燈初上,對面吹拉彈唱跳舞運動熱鬧了一天的高橋公園安靜了,這邊的「紅坊小廣場」就開始熱鬧起來了。這裡距離地鐵6號線終點站港城路站,步行大約需要10分鐘,也算是附近最大的社區商業中心了。

  在紅坊的眾多餐飲店中,一樓的「夜市四大金剛」、「耳光餛飩」的招牌分外醒目,進出的客人也格外多。

  這家小吃店的店面不大,裝修得並不堂皇,但乾淨樸實。老闆小徐和他的表哥,都是自幼長在上海的本地人氏,深諳老上海的味道,也明白上海人既講實惠又講體面「會做人家」的生活理念。

  簡單的店堂布置,幾乎網羅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各種上海記憶。大喇嘛的留聲機、牆上的旗袍美女海報、黑白的老建築照片,展露出舊時十裡洋場的風情;陳列架上,有50後、60後結婚時必備的三五牌座鐘、鳳凰牌自行車、垂著蕾絲紅罩頭的檯燈,帶著點鏽跡的縫紉機,70後、80後曾經愛不釋手的音樂磁帶和餅乾箱;甚至,桌子上用來放桌牌夾子的小碗,也像極如今的中年人小時候在幼兒園用的白綠花紋鐵皮碗。

  不過,最能激起食客熱情的還是食物。小徐告訴筆者,他長在普陀,表哥長在楊浦,在上海的小吃裡長大,長大了便希望開一家自己的上海小吃店。

  所以,放眼望去,店裡的菜單竟也是「面面俱到」:餛飩——大的、小的,拌麵——有雞骨醬的、開洋的、辣醬的,澆頭——素雞、辣肉、獅子頭,點心有炸豬排、排骨年糕、春卷……說起來平常,但確實樣樣都是記憶裡上海小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價格呢,也是蠻划算的。打耳光也不肯放下的餛飩,15元10個,12元8個,可選高湯或幹拌。單份澆頭的蔥油拌麵,通常都在十來元。隨便挑選組合一下,篤悠悠點幾樣點心,或者想抓緊時間吃個飽,都很適意,真正豐儉隨意。

  傍晚6點才開賣的「四大金剛」

  小店從上午10點的午市開始營業,之後客人便絡繹不絕。晚上6點,是小店最熱鬧的時候。不僅是因為到了飯點,更重要的是,這時候「四大金剛」終於開始售賣了。

  走進店裡,右手邊就是「四大金剛」的專用廚房,能看得到師傅在裡面揉面、炸油條、炸餈飯糕、烘大餅、舀豆漿。

  客人們在收銀臺點好單,就會領到綠色、紅色的小圓牌。紅色的代表3元,是油條和甜豆漿,綠色的代表4元,是大餅、粢飯糕、豆腐花和鹹豆漿。大家在四大金剛的窗口排好隊,一邊等待一邊看裡面的師傅忙活,就好像站在從前弄堂口的早餐攤頭上一樣。

  特別是做油條的時候,師傅從準備好的麵團上切下一根長條,用筷子比著長麵條的中間一按,接著拎起來雙手一扭又一拉,然後小心捏著麵條的兩頭放進油鍋,傳出「吱吱」的響聲。不一會兒,長筷子上就可以夾起一根膨脹得有小臂粗細長短的、金黃色的油條了——必然得咬上去蓬鬆香脆的才是好吃的油條啊!

  筆者點的是一根油條、一份豆腐花,然而,看到整齊碼在一旁的金黃色的粢飯糕、撒著芝麻的大餅、飽滿渾圓的麻球時,不覺又遺憾起來:「這幾個,也蠻好吃的樣子……」

  到這裡的食客,有剛看完電影的小情侶,有年輕媽媽帶著補好課的娃,有獨自前來的小姑娘,有三五一群的小夥子們。大概是衝著「老上海弄堂懷舊小吃」,甚至隔壁大酒店開會的客人,或入住的旅行團客人,也時常來光顧。

  「日常,每天的食客有一千人次吧,外賣也不少。」小徐說,自己和表哥的第一家店開在霍山路上,貼近居民區,人氣特別旺,每天夜市要做到凌晨,而紅坊這家店才開了一年多。「高橋的商業廣場,人還沒有那麼多,但夏天人也是特別多的。去年,我們也時常做到凌晨呢。」

  社區商業中的「晚市生意經」

  上海的「四大金剛」,以前可都是早餐的主角,這裡為啥晚市才供應呢?大家開玩笑說,是不是因為年輕的老闆太懶,所以不做早市啊。

  其實,另有道理。小徐告訴筆者,因為,早餐的話,當地居民更樂意在家裡吃,或者在上班路上順便買了,而不會特地進入到商業中心來購買,也不可能坐下來淡定從容地品嘗,所以早市的生意未必好,反倒是晚上熱鬧。

  傍晚,對面高橋公園裡鍛鍊的阿姨、伯伯們「收工」了,到馬路對面來吃一碗熱騰騰的耳光餛飩,或在豆漿、油條、大餅、粢飯糕中選擇一兩樣,就算以舒心、隨意的方式解決了當天的晚餐。

  更值得注意的是,從傍晚到夜裡,匆匆從地鐵裡出來的年輕上班族經過路口,也會特地穿過馬路,到小店裡坐下,點幾樣特色小吃在跟前,終於可以定定心心地品嘗了。

  而且,高橋鎮上居民人口較多,但像樣的一站式綜合型商業中心卻不多,「這附近,直徑1.5公裡內,有49個小區呢」。於是,越來越多的居民會在晚上來到紅坊遊玩、休憩、消費,看電影、喝咖啡、上課、聚會、散步……「節目」結束後,「順便」吃點有腔調又親民的上海小吃,是自然而然的選擇。

  但雖說是晚市,準備工作卻一點不晚。早晨7點30分,老師傅就要來和好做油條的面,其中部分油條還要先做好備著——因為餈飯糰和鹹豆漿得用老油條;下午,過了午市,阿姨就開始磨豆漿。周末的時候人多,兩大桶豆漿肯定是要備下的。

  居民區的迷你商業中心,不一定都要高大上,但既要體面又要接地氣,還要滿足周邊居民的各色需求。

  所以,紅坊不僅餐飲風味整齊——從四川火鍋到潮汕餜粉,從大名氣的咖啡館、甜品店、麵包房,到小情趣的奶茶、雞排、零食鋪子,也算應有盡有了!還有兒童遊樂、家居用品、品牌小超市、美髮店、甚至一家電影院。更為難得是幾座商鋪小樓之間還有個小廣場,平常是老人家散步的好地方,有時是孩子們練習輪滑的練功場,有時是溜娃溜狗的小天地,偶爾還開個美食節。

  美味不分晝夜,人們對美味的想念更是如此。在「夜市四大金剛」的樓上,還有一家冬天開火鍋、夏天賣小龍蝦的餐館,也在社區夜市裡「脫穎而出」。時常,人們吃完小龍蝦或火鍋,下來看到「四大金剛」或餛飩,還忍不住要再來一點解解饞。

相關焦點

  • 民國新聞記者明星制度的形成與影響——以1920-30年代上海新聞記者「四大金剛」為中心的討論
    而《申報》採訪部每天將滬上幾家知名報刊的新聞,「包括電訊、國內通訊等題目剪下,按條貼在本子裡」,晚上採訪部主任康通一將其與本報報導逐一比對,日常獎懲,年終考核,以此為據(孫恩霖,1983)。恰如民國著名記者徐鑄成所說,「能搶到『獨家新聞』,那就有希望被稱為名記者了。」(徐鑄成,2010:272)報館重獎獨家新聞,激勵記者爭搶獨家新聞,即在試圖制度化地鼓勵記者成名和生產知名記者。
  • 上海萬科「熱帶雨林」再開新枝,社區商業2049@翡翠公園正式開業
    而對應當下同質化嚴重的商業範式,更需要雨林模式的植入,依託其強大的自適應調整能力,進而讓社區商業不斷迸發新的主題和內涵,實現商業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作為上海萬科第四個2049社區商業項目,2049@翡翠公園的成功開業,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 最純正麻醬麵最貌美鍋貼店 上海小吃的前世今生
    你有沒有對於雞蛋餅「不放香菜」的特殊要求……  在上海這座亦新亦舊、既時尚又懷舊的繽紛都市,每個人都會有一份關於吃的特別私藏,而許多藏在街頭巷尾的特色小吃店,代表著一代代上海人的集體記憶、歷經沉浮而彌久如新——
  • 上海書展新書早知道 "四大金剛"亮出底牌
    東方網7月19日消息:記者日前獲悉,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文藝出版總社、上海高校出版社聯合體及上海新華發行集團等滬上出版業「四大金剛」都已做好了充分準備,要在即將開幕的上海書展上大展身手。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現有13家出版單位,此次書展拳頭產品有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鄧小平之歌》,少年兒童出版社的《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鄧爺爺照片裡的故事》,上海辭書出版社的《鄧小平理論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昆德拉系列的最後兩本《無知》、《小說的藝術》,學林出版社的《上海灘豪門望族》,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根據上海圖書館館藏資源整理出版的《電影百年回眸》叢書。
  • 四大金剛聚首城西 開發商重塑樓市黃金時代
    當業界還沉浸於土地市場狂歡之際,中海、龍湖、萬科、朗詩四大金剛相繼宣布了下半年成都樓市戰略布局,中海熙苑、龍湖紫宸、萬科錦西潤園、太行瑞宏朗詩金沙城4個全新項目頭次亮相,「四大金剛」屯兵城西,除了嗅到血腥味,一夜間,成都樓市熟悉的黃金時代又回來了。 西貴不如稀貴 在成都聊樓市黃金時代,繞不開的話題是城西。
  • 2016上海小升初擇校初中四大金剛八大羅漢
    2016上海小升初擇校家長了解上海初中的「四大金剛」「八大羅漢」嗎?上海民辦學校2016小升初面談網報即將開始,一起來看上海初中的「四大金剛」「八大羅漢」吧。格致系:格致初級、明珠中學   控江系:控江民辦、存志   南模系:西南模範   建平系:建平西、建平實驗、建平遠翔   復興系:新復興   七寶系:上寶、文來   延安系:延安初級、西延安   編輯推薦:   上海民辦初中學校
  • 上海的早餐「四大金剛」,或許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這些早餐的味道
    上海是一個充滿無窮可能的城市,不僅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更是包括了大江南北的中國美食。上海的美食咱們肯定說不完,今天咱們就大致說一下上海的早餐,曾經有那麼一句話,上海的早餐種類可以讓你一個月的早餐不帶重樣的,這可不是誇大的。
  • 上海小升初:四大名校、八大金剛和十二羅漢
    2016上海小升初擇校的家長們,您知道浦東新區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剛、十二羅漢」嗎?下面一起來看看浦東這些小升初名校們的「廬山真面目」吧。   浦東地區24所優秀初中分為三個集團:   四大名校:張江集團、上海中學東校、新竹園、平和,這四所初中名校,地位毋庸置疑,優良率遙遙領先,除上海中學東校外,均為收費不菲的民辦學校。
  • 上海「四大金剛」早點之一,粢飯糰正宗做法,糯米裹油條,好味道
    導語:上海「四大金剛」早點之一,粢飯糰正宗做法,糯米裹油條,好味道一說起飯糰,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這是日本的一大特色美食,其實在我們的大上海,也有一種非常風靡的小吃,那便是「粢飯糰」,粢飯糰與大餅、油條、豆漿被稱為是上海的「四大金剛」,那麼作為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
  • 科橋教育比肩領科、光華劍橋 升級A Level「新四大金剛」
    上海作為對外開放的高地,國際化教育發展迅速,尤其是在留學潮的刺激下,A Level、IB、AP等國外課程被引進,誕生了一大批本土國際化學校。其中,以上海領科、上實劍橋、光華劍橋、光華浦東為代表的A Level課程學校,備受家長青睞,被稱為「四大金剛」。2018年,光華劍橋、光華浦東合併,「四大」三缺一。
  • 除了零售社區商業中心還能做什麼
    不過,近兩年已經出現了社區商業中心這類綜合體,它的優勢在於可以一站式滿足周邊居民的多樣化、綜合性的消費和服務需求。那麼,和常見的商業綜合體相比,社區商業中心到底有什麼不同?「小而全」的社區商業中心社區是社會個體生活的基石,社區商業應該服務並滿足社區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需求。長期以來,社區商業在我國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
  • 只在晚上開,杭州、寧波吃客開車來打包……海寧這家小吃店就是記憶...
    百步、王店、許村、杭州、寧波許多吃客專程開車來吃鍋貼、京粉、餛飩、骨頭湯每一樣都是地道海寧味道這家只做夜宵的小吃店已經默默開了10多年27日晚上8點,一位年輕人走進位於海昌路上的紅記小吃店,不問價格,直接手機付了錢。這家紅記風味小吃店已經開店10餘年了,它只在晚上營業,始終只做鍋貼、骨頭湯、京粉等海寧傳統小吃。一到深夜,這裡便會聚集形形色色的人,吃上一份鍋貼和骨頭湯,一天才算真正結束。
  • 曹家渡-長壽路商圈現狀解讀:魔都社區商業如何突圍?
    9月8日,曹家渡商圈正式迎來了聚集盒馬鮮生和漢森家居的購物中心KING88;年初,附近長壽路商圈內,主打音樂主題的西康189弄一開業就受到業界關注。   一年新開兩個購物中心,將為曹家渡-長壽路商圈帶來何轉機?   受限地理位置的社區型商業如何突圍?   什麼樣的業態和品牌與社區型商業最匹配?
  • 上海奉賢區首家社區商業中心在西渡開業
    12月17日上午,軌交5號線綜合配套工程、奉賢區首家社區商業中心——連城商業廣場在西渡開業。  上午10點28分,隨著奉賢區委常委、副區長徐劍萍等參加開業慶典的嘉賓按動水晶球,連城商業廣場正式開業。早就在門外翹首以待的居民們,迫不及待地湧入商場,各自挑選自己滿意的商品,商場裡人氣十足。
  • 上海高中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剛和逍遙二仙的全面介紹
    上海高中四大名校: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上海高中八大金剛:南模、格致、大同、控江、七寶、延安、建平、復興;上海高中逍遙二仙:上外附中(及小弟浦外)和上海實驗學校四大名校: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學:一般簡稱上中,因其每年接近100%一本率(幾乎每年都會超過99%,也有不少年份是100%),上海中學有個有趣的別名「不要和我比高考」,
  • 郵局裡開超市跨界社區商業
    北京低端產業疏解和居民生活消費帶來的商機讓郵局也開始涉足社區商業戰場。繼2017年3月起海澱郵政局的80餘家網點開設菜店,近日,朝陽郵政局也宣布所轄的水碓子、高碑店路、慧忠北裡等5個網點的惠民超市開始試營業。
  • 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圖1北方人都沒見過,圖4全國人都愛吃
    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四大金剛」,上海人心中最為經典的早餐,現在卻越來越難找到賣它們的小攤。老虎腳爪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上海人尤其喜歡在飯糰中央包裹油條、榨菜、香腸等不同食材。糯米蒸熟後捏成的飯糰,帶著一絲糯米的香甜和嚼勁,夾著不同的食材一起吃下肚,巨大的滿足感。
  • 上海第一百貨商業中心A、B館將開業 文化為商業引流
    記者日前從百聯股份獲悉,明天,第一百貨商業中心A館(原市百一店)和B館(原一百商城)將開門迎客,C館(原東方商廈南東店)正在加緊施工,力爭春節前夕亮相。   第一百貨商業中心是集購物、餐飲、文化、休閒於一體的全新城市綜合體,由原市百一店等通過連廊、天棚「合體」改造而成。
  • 印力上海把握「最後一公裡」藍海,打造滬蘇社區商業新生態
    有調查表明,預計2030年,全國住宅面積將超300億㎡,將形成至少2萬個新社區商業。同時,各城市區域級購物中心開發趨於飽和,未來幾年國內社區商業體量龐大,人們的消費趨勢亦更傾向於就近購物,中國社區服務也將進入萬億級市場。
  • 一晚上開22道鎖 社區服務熱線962200成「開鎖」專號
    昨日,家住南碼頭的市民牟先生不見了鑰匙,小菜場裡的開鎖匠又遍尋不見蹤影。幸虧撥打社區服務熱線962200,才及時化解難題。長假期間這樣的迷糊市民還不少,社區服務熱線呼叫中心在一個晚上,最多接到過22次開鎖的服務訂單。  「每年春節市民求助最多的項目就是上門開鎖、管道疏通和水電維修。這主要與對口工作人員長假期間歇業、人手調配不足有關。」962200熱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開門修鎖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