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大金剛」早點之一,粢飯糰正宗做法,糯米裹油條,好味道

2020-12-19 舌尖美食節

導語:上海「四大金剛」早點之一,粢飯糰正宗做法,糯米裹油條,好味道

一說起飯糰,想必大家首先會想到,這是日本的一大特色美食,其實在我們的大上海,也有一種非常風靡的小吃,那便是「粢飯糰」,粢飯糰與大餅、油條、豆漿被稱為是上海的「四大金剛」,那麼作為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是深受著人們的喜愛的,尤其是被流傳開來之後,更是受到了大眾的追捧,粢飯糰裡面的食材可是非常豐富多樣的,糯米飯、榨菜、油條、肉鬆等,都是我喜歡吃的,所以我也便學著自己在家做這道粢飯糰

【粢飯糰】的做法:

備用食材:大米100克,老油條1根,糯米100克,大根蘿蔔條1根,肉鬆少許,熟芝麻少許

製作過程:第一,將準備好的大米和糯米,混合均勻後,倒在清水中,淘洗兩三次,直至水清後,加上少許的清水,浸泡1個小時

第二,時間差不多後,米中的清水保留至沒過平面0.5釐米,放在蒸鍋裡面隔水蒸,大火差不多4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了

第三,將珠簾清洗乾淨後,在上面鋪上一層保鮮膜,將蒸好的米飯,趁熱盛出在珠簾上,邊緣留出2釐米的空隙

第四,平鋪好米飯後,在上面鋪上少許的肉鬆

第五,將大根蘿蔔,切成小丁,均勻的撒在肉鬆上面

第六,老油條從中間掰開,疊放在蘿蔔丁上面

第七,所有的準備工作好了後,沿著珠簾的一邊,朝著另一邊捲起來

第八,卷好的珠簾,稍微的用力,擰卷緊成型,然後攤開,便可以開吃了

烹飪小貼士:1、我用的大根蘿蔔,是一般情況下,做壽司的時候,經常會用到的,所以在超市裡面很輕易就能買到,另外在飯糰中,你還可以加上火腿腸、肉醬、蝦皮等,口感味道都是非常不錯的。如果喜歡偏甜口味的,就可以選擇用白芝麻、花生和白糖攪打成粉包進去

2、按照1:1的比例混合大米和糯米,蒸好後,不會太過粘糯,不過如果你喜歡比較軟糯一點的口感,就可以按照大米與糯米1:2的比例,清洗乾淨後,加上水浸泡,能夠讓米粒充足的喝飽水分,這樣蒸的時候比較容易,蒸出來的口感也會好許多

3、米飯趁熱操作,不會粘手,如果有點粘手的話,可以將雙手沾上少許的涼白開水,再進行後續的操作,這樣做出來的粢飯糰會是非常正宗美味的,這樣不用去上海,也能吃上正宗的上海粢飯糰,糯米裹油條,味香有嚼勁,吃出新口味

4、上海「四大金剛」早點之一,粢飯糰正宗做法,糯米裹油條,好味道

相關焦點

  • 愛吃粢飯糰
    張力平  「粢飯糰」,也稱「粢飯」,是江南地區的一種傳統早餐類小吃,盛行於上海並傳入港臺等地
  • 撐起早點半邊天的粢飯糰,米飯一卷香氣撲鼻,一大卷不夠吃!
    粢飯、豆漿、油條、大餅被稱為上海傳統早餐的「四大金剛」,最讓小姿念念不忘的就是粢飯糰。記得上學那些年,經常會在去學校的路上買一個粢飯糰當早餐。老闆熟練地打開放米飯的木桶,舀一勺米飯在紗布上攤開,撒上肉鬆,夾一根油條放上去,撒點小鹹菜,把紗布捲起來用力擰幾下,再打開,一個熱氣騰騰的粢飯糰就做好了。這個也是屬於快手型早餐,前一天晚上煮好米飯,準備好材料,第二天早上起來熱以下,把所有食材包起來就OK,三分鐘就能搞定的了。
  • 喜歡粢飯糰,就像在朋友愛人的圍繞中,自己才會感到溫暖
    朋友喜歡粢飯糰的理由很特別,說是最愛把米飯和肉鬆,雪菜鹹蛋黃緊緊裹在一起,就像人與人之間,在朋友愛人的圍繞中,自己才會感到溫暖。對於這個理由,也許只能是笑談,但身邊鍾愛粢飯糰的人卻始終不在少數。粢飯糰是老上海四大金剛之一,老上海都喜歡這個早點,或者是血糯米的,或就是糯米飯的簡配版,或者圓柱體的,或就是個飯糰球形的,不過每次吃到粢飯糰,不僅都會想到,壽司是不是也是我們這粢飯糰的拿來主義,舶來品。
  • 粢飯糰:捨我其誰!
    上海早餐有「四大金剛」 豆漿、大餅、油條、粢飯 前三樣幾乎全中國都找得到粢飯就不一樣 出了上海就鮮少能吃到 即使買得到也不是上海味道
  • 別總配豆漿,拿來做飯糰,好吃有嚼勁
    繼全民涼皮挑戰賽後,宅家的新晉大廚們終於向油條伸出了魔掌,朋友圈漸漸開始被各種油條刷屏。可是,在瘋狂炸油條之後,越積越多的油條存貨,小夥伴們都是怎麼處理的?油條配豆漿?還是油條配豆腐腦?我也要來貢獻一種吃法,做飯糰。
  • 教你在家做傳統粢飯糰,油條肉鬆,外軟內酥,10元錢早餐全家吃飽
    那天在餘姚的老街上看到一家早餐店,生意特別好,我正好沒吃早飯,也湊近去看,裡面有豆漿豆腐腦,還有肉包粢飯糰,一看就是傳統老店,店堂乾淨,吃早飯的人超多,我因為趕時間,並沒有坐下來吃一碗豆腐腦,而是買了一個3元錢的粢飯糰,裡面包了榨菜和油條,再灑些鹽巴,我一邊走一邊吃一邊想,這還是我小時候的味道。後來餘姚的一個朋友告訴我,那家店他從上幼兒園一起吃到現在,都二十多年了。
  • 粢飯糰絕對是上海人記憶裡最溫暖的早餐,每一口都是豐富的餡兒料
    粢飯糰是上海特色的一種早餐,粢飯通常是糯米飯裡夾糖或黑洋沙等,近年來也有放榨菜、肉鬆的做法。當然不可或缺的是加油條,團起來捏捏緊,邊吃還要邊捏。有血糯米、黑米、糯米三種,上面再鋪上酥脆的碎油條,肉糜、肉鬆統統大手筆地撒在上面,鹹蛋、虎皮蛋、滷蛋你喜歡哪一款?就來哪一款!
  • 上海的早餐「四大金剛」,或許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這些早餐的味道
    說起上海的早餐,上海的早餐有這麼一個稱號「四大金剛」,老上海人應該都知道「四大金剛」指的是大餅、油條、豆漿、漿飯糰,就是這麼的任性。當然還有很多出名的美食早餐,需要自己去慢慢品嘗了,今天咱們介紹下上海「四大金剛」的特點,名字普通,但是味道絕對不普通。
  • 江南早點粢飯糰,早餐吃一個,一整天都能量滿滿
    粢飯糰粢飯糰是江南地區的傳統早點,俗稱叫做糯米包油條。在港澳臺地區也較為常見,只是名稱不同,叫做臺灣飯糰。話說,粢飯糰也是我學生時代的回憶,自製一份粢飯糰,緬懷那個曾經青春年少的自己!原料:油炸花生米、熟黑芝麻、肉鬆、辣蘿蔔、榨菜、老壇酸菜、油條、糯米、番茄醬。做法步驟:第1步、油炸花生米適量,放在保鮮袋裡,用擀麵杖碾碎。第2步、熟黑芝麻適量。第3步、肉鬆適量。
  • 90後記憶中的早點粢飯糰:清晨街頭特色早點!鹹蛋黃肉鬆粢飯糰
    現在漸漸的年齡越來越大,很多時候忙的根本沒有時間去體驗清晨的風景和傳統的早點,時間都是來工作,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又因為惰性讓自己錯過早餐,這都是很普遍的現象。最近我媽在家一直跟我叨叨想吃粢飯糰了,而我們家樓下也完全沒有這個傳統的早點,如果想吃的話還要起早開車去學校門口。
  • 兒童營養早餐食譜推薦:油條烤腸餈飯糰的做法
    餈飯是江南江淮地區特色傳統小吃之一,最普及的民間早點品種。大餅、油條、豆漿和粢飯被稱為江南早點的「四大金剛」。兒童營養早餐食譜油條烤腸餈飯糰的做法:食材:糯米、大米、烤腸、油條、黑芝麻、芹菜杆、沙拉醬餈飯糰的做法做法:1、糯米和大米淘洗乾淨,以2:1的比例放入電飯煲中燜熟;2、要炸的油條粉揉成團,餳
  • 粢飯、大餅、油條的故事
    粢飯糰在舊上海是最常見的早點。賣粢飯,前一天把糯米用水淘清,揀去米中碎石。當天凌晨三點,把生米煮熟,放到特製大木桶裡,上面用清潔白色溼布蓋得嚴嚴密密;也有放在大鐵鍋上直接把生米蒸熟,一起運到擺攤地方出售。粢飯攤販一般與油條攤販合夥,因為飯內包裹了熱油條才好吃,加點白糖,考究的再放些肉鬆,味就更美了。
  • 糯米最經典的做法,百吃不膩,隨手一捏,比壽司好吃,江南人最愛
    從小到大愛吃用糯米做的點心,軟軟糯糯的怎麼吃都不會吃膩,用糯米包粽子,做年糕是一種比較複雜的做法,小時候只有媽媽有空時才會做,不過平時,媽媽會給我們用糯米做一種簡單又好吃的點心,鹹的,甜的,隨手一捏就成,那就是江南人百吃不膩的粢米飯糰。在江南,大餅,油條,豆漿和粢飯糰被稱之為早餐中的「四大金剛」。
  • 六旬老太太做粢米飯糰,一出攤就不停卷飯糰,一早上賣光一大桶飯
    粢米飯糰就是米飯包裹著各種小菜,上海和周邊的蘇錫常把這種飯糰叫粢米飯糰,我們蘇北地區就把它叫米飯糰子或者糯米飯糰。這種飯糰用的米是飯米和糯米混在一起蒸熟,飯米指的是咱們做大米飯的米,就是粳米或者秈米。之所以要用飯米和糯米混合蒸米飯,那是因為糯米粘黏性強,如果全部都是糯米吃起來口感不是很舒服而且還不容易消化,可如果全部用飯米來做米飯糰又太鬆散不容易捏成團,或者即便是捏成團兩口咬下去也會散開來。因此將糯米和飯米結合起來效果最好。糯米飯糰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白色飯糰還一種是深紫色飯糰,白色就是飯米和白色糯米,而紫色就是紫糯米。
  • 上海有什麼好吃的?這是我聽過最滿意的答案
    這份最經典25款上海小吃,請收藏好,這是我聽過最滿意的答案。 06鹹豆漿 據說是上海四大金剛之一,油條片、榨菜末、蝦皮、蔥花……加一小匙兌了一點醋的鮮醬油。
  • 冬天當然要吃粢飯糰,一團糯米暗藏濃濃暖意,6步輕鬆學會!
    粢飯糰,熱騰騰的拿在手上,可以邊走邊吃,在冬天,是最佳的天然「暖手寶」!自己做的話還可隨意加入不同餡料,榨菜、肉鬆、鹹脆惹味,是完美的黃金組合。扎紮實實的粢飯糰,是如何製成的?之前看飯館的老闆娘不用任何工具,拿著一張保鮮紙,勺上糯米飯,放入油條肉鬆,一包一捏,三兩下便弄好,再放在桌上碌兩碌,把兩端的保鮮紙扭兩扭,2分鐘不用,一個粢飯糰便完成。不過,當初我一次做的時候,以壽司席輔助,像卷壽司一樣會較容易拿捏。糯米飯,傳統的做法都是把浸好的糯米,放在溼布上攤開蒸,不過,在家可以蒸籠代替。
  • 哪裡的油條最好吃?網友說……
    作為一種極具國民度的食物,油條在我們的餐桌上,屬於絕對的迷人精,可單吃、可入菜,甚至裹餡、入餡。吃法多樣,大家都怎麼吃呢?傳統油條成雙入對麵團在高溫油炸之下,膨脹、固化,是油條蓬鬆、酥脆的原因。蔥包燴做法也不困難,只需一張精薄的麵餅、兩根抱團的油條外加小香蔥和些許甜麵醬就行了。將這幾物按照順序包裹到一起,放在鍋中壓烙和煎制,用不了多久,玉潔的麵皮會增添一抹金黃,這便是油條的隱現,在這其間,還分布著翠綠的小蔥段兒以及星星點點綴上的甜麵醬,很是好看。
  • 上海「老」吃貨都去這些地方吃早餐
    老上海人幽默的把他們鍾愛的四種早點稱作「四大金剛」——大餅、豆漿、油條、粢飯。小桃園(魯迅公園店)90後對傳統食物並沒有多少集體的記憶,他們的世界裡充斥著外來文化。麵包、鬆餅、溫泉蛋、咖啡……成為他們世界裡最熟悉的生活場景。
  • 試試這個大飯糰,一個管飽,一上午都不會餓
    要說這粢飯糰,也是有來歷的,江南很有名的吃法,大餅、油條、豆漿和粢飯被稱為上海早餐四大金剛。粢飯糰材料簡單做法簡單,用熱騰騰的糯米飯把酥脆的油條香香的肉鬆還有鹹鮮脆口的榨菜捲起來,兩手抱住大飯糰,一口咬下去,太好吃了。
  • 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圖1北方人都沒見過,圖4全國人都愛吃
    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四大金剛」,上海人心中最為經典的早餐,現在卻越來越難找到賣它們的小攤。老虎腳爪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上海人尤其喜歡在飯糰中央包裹油條、榨菜、香腸等不同食材。糯米蒸熟後捏成的飯糰,帶著一絲糯米的香甜和嚼勁,夾著不同的食材一起吃下肚,巨大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