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壇經》的秘密電碼

2021-02-23 靜怡苑心靈樂園

發菩提心之後,我們開始學習《六祖壇經》第十課《坐禪品(二)》。

師父在本節課開始前說,菩提心說起來簡單,但修出來很難。菩提心的修法有很多,字面上也不難理解,但我們卻很少踏實地在座上實修以及在生活中實踐。很多人也許學佛多年,卻始終沒有生起菩提心,平臺君就深刻地體會到了,像自己這樣自私自利的人,想要生起菩提心有多麼艱難。

師父還說,現在許多人都過得並不快樂,找不到生活的意義,起初大家覺得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有了錢就會幸福,但有錢之後卻發現,痛苦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變本加厲。或許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至少算得上是一個善良的人,也一直都在努力地修行,但內心的煩惱和痛苦卻此起彼伏,生活中也總是出現各種事與願違的境遇,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稍作反思就不難發現,那些憂愁、糾結、痛徹心扉,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自私心、愛我執,這就是令我們飽嘗痛苦的根源。

然而菩提心卻能為我們帶來暫時和究竟的無盡安樂,她不僅能令我們趨入空性的智慧,也能解決人生中的痛苦,讓我們找到生命的答案。記得JK法師有一位在家弟子名叫胡小林,因為罹患癌症而步入佛門,起初他被病苦折磨的痛不欲生,但隨著對佛法的深入學習,他開始全心全意地思考該如何幫助、利益他人,並孜孜不倦地為之努力,最終他的癌症也不治而愈了。可見,很多時候我們身心上的各種痛苦,一來是因為我們沒有證悟勝義菩提心,當然這也並非易事;二來就是因為世俗菩提心不夠導致的,師父開篇特意強調了這一點。

這節課中,師父既沒有解析各大教派之間的差異,也沒有宣講各種理論知識和專業術語,這或許會讓學術派們大失所望,師父說這節課也並非針對學術派而講的;此外,這節課也不是為求人天福報者講的,因為燒香拜佛就能積累他們所希求的福報了。其實,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講辯著」,如果不實修、實踐,再高深的佛教理論都將淪為一種「哲學思想」,而哲學無法讓我們獲得解脫,因此師父說,這節課是講給那些實修者們聽的。

經常會有讀者給平臺留言,提出一些理論性比較強的問題,例如中觀幾大因、各派見解的差異等等,對於這類問題我們一般都不予回答,因為樂園平臺希望大家更多地注重實修,這也是師父宣講《六祖壇經》的初衷。此外,每個人的業感千差萬別,興趣愛好及腳下的路也各不相同,就連佛陀也只能度化有緣眾生;因此,大家還是儘量選擇三觀一致、志同道合的道友和團體,這樣討論起來才更順暢,也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煩惱。

接下來,師父首先回顧了上節課學習的「實修三大要點」:

第一、「不看心」,即不要只看心的表面,甚至包括出離心、菩提心、四禪八定等等,這些修法固然重要,但都沒有離開分別念,沒有突破意識的層面,這些並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地。總之,我們不能耽著於有相的法,而要追求無相的智慧。

當然,師父說對於初學者而言,這種表面的「看心」也是一種暫時的過渡,初學者可以通過「看心」,逐步達到「不看心」的境界。

第二、「不言不動」,身體的一動不動和「不產生任何念頭」,這類木頭人一樣的「不動」是無濟於事的,也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境界。

第三、「不看淨」,打坐時要避免「貼標籤」,凡是意識中認為:「這就是空性、這就是佛性,這就是光明」的,那麼就都不是。

下面正式進入《壇經》原文的學習:

慧能大師在《壇經》中多次提及「此法門中」,師父說這四個字旨在提醒我們《壇經》有一套禪宗獨有的語言系統,對許多佛教術語的解讀和普通顯宗截然不同,可以說是「內夥子」們的接頭暗號。老師兄的兒子在小時候就自有一套「嬰兒術語」,他管奶粉桶叫「幫扶臭」,管門把手叫「舵椅」,反覆糾正都無濟於事,老師兄甚至懷疑兒子是個外星人。

禪宗對許多佛法名詞都有其不共的解釋方式,有些甚至是不外傳的,因此掌握其涵義對準確理解《壇經》十分重要。例如,按照禪宗的定義,如果沒有證悟就根本談不上「戒定慧」,因為只有安住在證悟的境界中時,才不會產生殺盜淫妄等妄念,也才能做到真正的「持戒」。

禪宗也有自己的「六度」,《大圓滿前行》中也講到過,最究竟的布施是具足「一切不慳貪」以及「一切施他」的圓滿舍心,真正的布施並不是依靠堆砌鈔票,而是要對一切萬法不貪著。同樣,倘若對一切萬法無有執著,沒有能害所害、能戒所戒,就是最高級的持戒;忍辱、禪定、精進均可以此類推。

其實,禪宗不僅與其他宗派不共,即便在其內部的頓門和漸門之間,對一些詞句都存在不同的界定。《壇經》中講到一個公案:一次,神秀大師座下的弟子志誠禪師禮拜六祖,六祖問他如何理解「戒定慧」,結果志誠禪師的答案與普通顯宗毫無二致,後經六祖開示,他才當下大悟。總之,我們要明白《壇經》中出現的「戒定慧」、「六度」、「坐禪」等術語,統統都是禪宗頓門所特有的解釋方式。

當我們的內心沒有任何的執著與粘附時,一切便會暢通無礙,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內心的廣袤無限,這一點十分重要。

無論是修行還是在生活、工作中,經常有人會抱怨:「哇,我又遇到障礙了!」。其實這些「障礙」都源自於執著,當我們的內心沒有任何實有的執著時,就能真正感受到「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境界。師父說這種證悟的境界就像站在群山之巔,四周儘是無邊的虛空,身心內外也與虛空通透一體,沒有任何內外的界限,毫無阻隔與束縛,就像大圓滿所講的,外內密三法界合而為一。

師父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挑戰極限運動,或者看恐怖片,甚至嗑藥、泡吧等等,與其沉溺於那些感官刺激的遊戲,不如努力證悟「一切無礙」的境界。當年創巴仁波切在西方傳法,他的弟子中有許多嬉皮士,嗑藥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後來通過禪修,讓他們逐漸擺脫了毒品的控制。其實,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體會到禪修的快樂,特別是證悟了「一切無礙」的境界時,再面對世間的一切五欲妙樂時,都會覺得「不過如此」,不會生起絲毫嚮往之心;無論擁有多少世間的財富,都不如這種境界美妙及珍貴。更重要的是,它不僅能讓我們今生擺脫煩惱痛苦的束縛,獲得真正的快樂;還能給我們帶來最究竟的解脫。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地積累世間的財富、名聲,考取無數證書,或是生活中夫妻恩愛、兒女繞膝,享盡天倫之樂……這一切在我們離開時一分一毫都無法帶走。相反,即便我們今生沒有獲得深層次的證悟,哪怕只是對空性有了一點點領悟,也能成為生生世世無盡的資糧。

平臺君曾聽許多道友分享過,當他們對空性稍有體悟,或是對相關法義有所領會的那一刻,會忽然有種汗毛聳立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體會;當然,並不是所有聽聞了空性法義的人都會如此。那麼這種汗毛聳立的感受從何而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前世積累過「兩粒米」的資糧。可想而知,如果我們這一世能夠開悟,那就不僅只攢下了「兩粒米」,而是相當於一口氣吃了九個包子(樂園有很多寶寶都愛吃包子,所以大家經常用包子比喻成佛的資糧),也許還差最後一個就成佛了,是不是?因此,我們一定要竭盡全力地為之努力,哪怕只是相似的體悟,都將成為無比珍貴的解脫資糧。

此處的「一切境界」,並不是指修行的境界,而是「一切外境」;「念」即指執著、妄念。普通凡夫面對「外於一切境」時,不是「念不起」,而是「念紛紛而起」——因為對外境產生了貪嗔痴等妄念,就會付之於行動,進而造業,以業為因又會感果,就這樣流轉輪迴。比如奶奶看到桌上這束繡球花後,就心生歡喜,然後開始琢磨如何保鮮,讓它綻放得持久一點;即便繡球花是樂園寶寶送的,其中也難免人情往來的感情債,業便隨之而來。

因此《壇經》中說,只有真正做到了「念不起」,才是真正的「坐」。昨天我還和一個寶寶聊到,情感也是一種債務關係,因此我們不能一味索取。還有,田園小屋牆角插著的那瓶小樹枝丫,也是奶奶在一個已經搬走的人家院門口摘的,雖然那家人搬走了,但它很有可能是有主物,誰也無法斷言其中有沒有細微的因果。

師父說,此處《祖壇》將「坐」和「禪」分開解析,是一種「非主流」的竅訣性講法,與其他顯宗經典以及五部大論的講法都是不一樣的。大家要明白,這是我們內部的「接頭暗號」。

哪三種情況會對在面對外境時「念不起」呢?第一種,當我們發呆或意識高度專注時,雖然眼耳鼻舌身這五根捕捉到外境了,但意識沒有參與,沒有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分別,這時就會出現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念不起」的情況。

第二種,是依靠禪定的力量而「念不起」,師父說此處所謂的「禪定」是指除無色界以外,四禪或欲界的禪定(無色界不存在任何外境)。如果擁有這種禪定的力量,即便能夠感知外境,也仍然可以做到「念不起」;但僅靠修四禪八定,無法讓我們獲得究竟的證悟。

師父說以上這兩種「念不起」的情況,對解脫沒有太大幫助;當然,對於初學者而言,修寂止還是有所助益的,至少可以讓心進入比較平靜的狀態。

第三種,才是「念不起」的正確打開方式:即對證悟的聖者而言,雖然能夠感知一切外境,但卻了知這些都是感官的錯覺,就如同「海市蜃樓」、「陽焰」、「鏡花水月」一般如夢如幻,對見聞覺知的一切都沒有任何實有的執著,這才是真正的「念不起」,也即禪宗所定義的「坐」。

以上從外境的角度宣講了什麼是「坐」,接下來從內在的角度解釋什麼是「禪」:即現見了自心內在的本性、法身光明,並且「見本性不亂」,即不生執著妄念,就叫做「禪」。

《壇經》中的這些概念和定義,如果沒有師父解密,我們是根本無從了知的;這些「密電碼」能有效地防止洩密,一來擋住了一些別有用心的盜法者,二來也避免讓非法器聽聞後產生邪見,其實是故意讓他們聽不懂的。

不要說禪宗、密宗,哪怕是傳授茶道、香道的師父,都會在關鍵節點有所保留,不會輕易傾囊相授,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包括現在網絡上有很多學習《易經》的課程,一些傳授《易經》的師父也會故意在關鍵點上說反、說錯,如果沒有一位內行的師父做嚮導,便很難得到真傳。這些師父們也會通過各種方式「觀察弟子」,以防傳給心術不正之人,失壞傳承。

所以我們要明白,越殊勝的法就越需要保密,觀察法器也尤為重要。老師兄在這方面感受十分深刻,自己在依止師父的過程中也是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考驗,在這方面踩過許多「坑」,包括因為自己的疏忽,讓一些非法器得到了本不該得的。

總之,最寶貴的法是不可能隨隨便便得到的,往往需要弟子長年累月地經受師父的觀察和考驗,最終才能確定他是否值得託付;即便依靠某些因緣暫時「矇混過關」,能否真正獲得也未可知,並且還會既害了師父也害了自己。

微信小程序搜索「YY」

進入房間:89551808

就在此刻

和我們一起安靜下來

進入內心世界

相關焦點

  • 聽懂摩斯電碼
    這種明暗交替的節奏就是摩斯電碼。這套編碼規則之所以被發明,相傳是有一個悽美絕倫的故事的,但是我這種從來只做乾貨(突然出現一個漫不經心的註:乾貨的信達雅翻譯為fxxking good)的人從來肯定不會用這故事來充數。 由於當時設計電碼的時候,除了用點來表示簡訊號,線來表示長信號以外,還要考慮編碼效率的問題。
  • 摩爾斯電碼
  • 神秘的莫爾斯電碼究竟藏了多少秘密,為什麼直到今天還有人在用?
    其實這種「嘀」「噠」聲是一種電碼的表示,「嘀」聲和「噠」聲分別代表了不同的意思,把他們合起來就能表達一句話,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組合和間隔,形成不同的字母很有意思,聽不懂的人只聽到的是「嘀」「噠」聲,而且這種電碼有不計其數的加密方式,這種電碼在全世界瘋狂使用,而且至今經久不衰還在使用,當然軍事上用的比較少了,因為這種電碼簡單易學,而且在各種特殊或是困難的環境下都能使用
  • 壇經導讀-001
    今天,我用語音來帶領大家學習《六祖壇經》。我們已經把《壇經》的序學習完畢。之前我們通過兩年的時間,把《楞嚴經》學習圓滿了。今後給大家講《六祖壇經》時,會加強對實踐性內容的講解。我們學完《楞嚴經》之後,進入每天兩卷《楞嚴經》的共修,共修結束後,要求大家每天至少誦一卷《楞嚴經》作為日常功課,進一步薰習和消化。以後有機緣,我們再重新進一步深入學習《楞嚴經》,想必又會有很多的驚喜。當時允諾大家,學完《楞嚴經》之後,帶領大家學習《六祖壇經》。
  • 摩爾斯電碼在情報實踐中的運用
    創作不易呀,評論兩句和加個關注吧摩爾斯電碼是一種語言。要學會語言,你就得會文字。摩爾斯電碼表就是摩爾斯電碼的文字。摩爾斯電碼(又譯為摩斯密碼,Morse code)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它發明於1837年,發明者有爭議,是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或者艾爾菲德·維爾。
  • 「摩斯電碼」與「對應思想」
    請試聽下面的音頻這段摩斯電碼用電碼符號表示為:-.-. --- .-. .-. . ... .--. --- -. -.. . -. -.-. . -....- - .... --- ..- --. ....
  • 神秘的摩爾斯電碼原來這麼簡單,先學會求救電碼,萬一以後有用呢
    這個發明於1837年的信號電碼,通過簡單的點劃及停頓傳播密密信號,以此保證重要信息在傳播時不被外人輕易捕獲。而運用場景如發電報,敲擊聲響,燈光等,甚至人為咳嗽都可以在無形間傳遞重要信息。摩爾斯電碼對當代人來說,感覺是一個即神秘又陌生的東西,其實當你知道真相後,我相信你應該能很快了解這門技術,至少能在短時間內區分和發送求救信號,SOS是國際求救信息,轉換成摩爾斯電碼就是 ...---... 表現方式可以是聲音,可以是燈光等等,只要能表達出三短,三長,再三短就OK。接下來再看看原理,先公布一張標準摩爾斯電碼對照表,是不是感覺很神秘。
  • 跨境結算中的中文商用電碼——反洗錢視角
    自摩爾斯電碼在1835年發明後,一直只能用來傳送英語或以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1873年,法國駐華人員威基傑(S·A·Viguer)參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選了常用漢字6800多個,編成了第一部漢字電碼本,名為《電報新書》。後由我國的鄭觀應將其改編成為《中國電報新編》。這是中國最早的漢字電碼本。
  • 六祖壇經,真如在佛教裡是個非常重要的名詞,六祖慧能,壇經
    六祖壇經,六祖慧能,禪宗中國人的傳統之一就是喜歡簡易直截,所以,通過不知多少代高僧的摸索,終於把浩如煙海的佛法歸納成為三條綱領,一般人學修時就容易掌握了。六祖壇經,六祖慧能,禪宗六祖壇經,慧能,相信自己就是佛,把自己作為佛來要求來看待,這麼一來就把信仰提升到一個最高的層次,六祖惠能的自信就是這麼來的。
  • 問答:如何用Gboard在手機上輸入摩斯電碼?
    問答:如何用Gboard在手機上輸入摩斯電碼?回答:    今年5月份,通過和摩斯電碼無障礙化專家Tania Finlayson的合作,谷歌在自家輸入法軟體Gboard的beta版中加入了摩斯電碼功能。摩斯電碼輸入法不僅能讓人們體驗並學習一門技能,更能給正常活動能力衰退者提供更方便的輸入方式。目前該功能已來到了正式版的Gboard上,安卓和iOS用戶都可以體驗。
  • 一口氣搞懂莫爾斯電碼
    因為莫爾斯電碼實在太有名氣,讓很多人以為莫爾斯是一個發明家。實際上,他的職業是一位畫家,而且是在美國歷史上都數得上名次的偉大畫家,尤其擅長肖像畫。1825年,莫爾斯作為一位年輕有為的肖像畫家,他接到了人生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大訂單,當時紐約市委託他為拉斐特畫一幅肖像畫,而拉斐特則是一名戰鬥英雄。
  • 《六祖壇經》
    然而,最早讀到的也不是佛經,而是禪宗六祖慧能所留下的《壇經》。中國禪宗的祖師是印度人達摩,他是從佛陀弟子大迦葉算下來第二十八代傳人。他一個人來到中國,將禪的傳承一代一代往下傳。直到六祖,禪宗才在華人的文化裡普及。華人所留下來,唯一一部可以稱為「經」而不是「論」的紀錄,也就是《六祖壇經》。假如我沒有記錯,是在紐約同一家書店,順便買了這本《壇經》。但是,放了好幾個星期,都沒有去讀。
  • 壇經導讀-006
    壇經導讀 006根據 耀行法師 群內語音整理
  • 蘋果工程師:FBI"解鎖秘密"早晚會曝光 不會長命
    既然FBI有辦法越過蘋果直接解鎖iPhone 5c,這是否意味著這個「解鎖秘密」也早晚會洩露,有一天淘寶上有沒有可能公開出現這樣的廣告:一秒解鎖iPhone,無死角追查小三。  別笑,這也是蘋果的工程師和外界專家擔心的。
  • 六祖壇經與禪宗講座 鄭振煌教授主講
    六祖壇經與禪宗講座 鄭振煌教授主講 2013-05-01 11:06:14  來源:大公網佛教
  • 魅族微博發布摩斯電碼——明天見
    IT之家5月22日消息 今天下午,魅族微博發布了一段神秘的摩斯電碼,經過轉換,意思大概就是「這是一個關於平衡的問題,明天見」。摩斯電碼:- .... .. ...   .. ...   .-   --.- ..- . ... - .. --- -.   --- ..-.
  • 關於中文轉換成摩斯電碼,二進位的代碼實現步驟
    摩爾斯電碼(英語:Morse code)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是由美國人艾爾菲德·維爾與薩繆爾·摩爾斯在1836年發明。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位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於現代只使用0和1兩種狀態的二進位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點(·):1劃(-):111字符內部停頓(在字符內的那些點和劃之間):0短停頓(在字符之間):000
  • 《記憶重構》第二章怎麼過 第2章秘密解鎖密碼分享
    導 讀 記憶重構第二章秘密解鎖攻略 記憶重構第二章破局攻略,看看記憶重構第二章秘密解鎖攻略 記憶重構第二章破局攻略
  • 《六祖壇經》8句經典禪語,句句醍醐灌頂,讓人大徹大悟!
    作為禪宗的宗經寶典,《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在中國佛教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是絕無僅有的一本被稱是「經」的由中國僧人撰述的佛典。一、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染;從前所有惡業驕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
  • 新書院·心觀點 | 慈誠羅珠堪布講授《六祖壇經》的文化背景
    下面,我們來分享慈誠羅珠堪布受邀到三智書院講授「《六祖壇經》的人生智慧」中「《六祖壇經》的文化背景」的內容。 慈誠羅珠堪布在三智書院開示視頻 佛教中很多內容其實跟信仰沒有太大的關係,例如禪修,禪修是《六祖壇經》的一個主要內容,也是整個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的主要內容,但是修禪修的人不一定都是佛教徒,有很多修禪的人是沒有佛教信仰的。這就說明除了佛教徒以外,沒有信仰的人也可以在佛教裡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我們可以以開放的心態來了解《六祖壇經》。